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本体熔融缩聚法制备了一种新型不饱和聚酯酰胺, 并用红外光谱(FTIR)、凝 胶渗透色谱仪(GPC)、乌氏黏度计(UV)、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分析(DSC-TG)对不饱和聚酯酰胺进行了表征. 研究热处理条件及交联剂含量对不饱和聚酯酰胺力学和降解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新合成的不饱和聚酯酰胺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 交联后的不饱和聚酯酰胺力学性能取决于热处理条件及交联剂的含量, 不同的引发-促进体系及用量对不饱和聚酯酰胺室温交联时间有很大影响, 延长热处理时间可提高交联后的不饱和聚酯酰胺在降解过程中的力学性能保持率及降低在强碱中的水解率.  相似文献   

2.
神经网络对硫代磷酰胺酯类化合物的QSAR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顾立群 《科学通报》1994,39(10):913-913
O-乙基-O-芳基-N-异丙基硫代磷酰胺酯类化合物普遍具有较高除草活性,如何对其进行准确而全面的定量构效关系分析(QSAR)是设计高活性新结构药物分子的关键.人工神经网络(ANN)是信息处理新技术,具有非线性处理,自适应学习、容错抗噪音能力,通过学习确定输入输出间复杂的内部关系,实现对样品的识别与分类.本文建立了应用反传网络模型的药物分子设计软件ANNDMD-BP1;对该系列除草剂进行了QSAR分析,并与多元回归分析(MRA)进行了对比;辅助完成了农药新品种的分子设计与活性预测.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苝四酸二亚酰胺及其衍生物近年来的合成、基本物理和光物理性质 ,并对它们在近年来在有机太阳能电池、光导体、电致发光、光流放大、有机 无机半导接触垒器件、激光染料和生物探针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情况做了较为详细的总结 .  相似文献   

4.
苝四酸二亚酰胺和衍生物化学及其功能性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彭必先  林童 《科学通报》1998,43(10):1013-1025
总结了苝四酸二亚酰胺及其衍生物近年来的合成、基本物理和光物理性质 ,并对它们在近年来在有机太阳能电池、光导体、电致发光、光流放大、有机 无机半导接触垒器件、激光染料和生物探针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情况做了较为详细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以芳香二磺酰氯和芳香二胺为原料,三乙胺作缚酸剂,二氯甲烷作溶剂,用一步成环法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芳环单元不同的芳香磺酰胺四聚体大环化合物3a~6,并得到了IR,1HNMR,MALDI-TOF(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等对其结构的确认.这些大环化合物的对称性和脂溶性较好,易溶于丙酮中,重结晶纯化方便可行.同时发现了制备一系列结构对称的芳香寡聚磺酰胺大环化合物的简单易行的方法,并对合成方法进行了有价值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科学通报》2021,66(14):1776-1782
量子点是一种三维量子限域的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发光性能,Ⅱ-Ⅵ族量子点稳定性强,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在量子点制备方法中,传统的有机相和水相制备法被广泛应用,但是其存在反应条件苛刻等局限性.微乳液具有纳米级尺寸的内核,是优良的纳米材料微反应器,能够实现温和条件下制备量子点.在已有关于微乳液法制备量子点的研究中,多采用双(2-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AOT)、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等常规表面活性剂,较多关注试剂浓度、比例、温度等因素对合成量子点性质的调控,而关于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对合成材料性质的影响研究尚少.本研究采用天然椰油酰胺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制备了CdS量子点,通过与传统CTAB微乳液体系对比,探究了表面活性剂结构对制备量子点材料性能的影响,为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颗粒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李南强 《科学通报》1989,34(9):669-669
前文曾报道了RE(Ⅲ)-Ni(Ⅱ)-茜素氨羧络合剂(ALC)和RE(Ⅲ)-Co(Ⅱ)-ALC两体系的极谱研究,得到了由异核络合物中配位体ALC电还原所形成的络合吸附波。在进一步  相似文献   

8.
张治民 《科学通报》1985,30(14):1119-1119
N-乙酰乙酰基芳香族酰胺铜(Ⅱ)络合物及成冰性能未见报道。该类络合物的原料易得,合成方法简单,N-乙酰乙酰基芳香族酰胺的甲醇溶液和醋  相似文献   

9.
林国强 《科学通报》1984,29(1):27-27
手性2-烷基烷酸是合成许多昆虫手性信息素的关键中间体。我们曾应用Meyers的方法,从(口恶)唑啉碳阴离子经烷基化合成了(S)-2-甲基癸酸(最佳对映体过量e.e为70%,化学产率60%),但未能得到其(R)对映体。最近Sonnet和Evans报道了用脯氨醇酰胺得到e.e为64—94%的手性酸。我们也曾以为原料,但用二异丙基胺锂(LDA)代替叔丁基锂,分别得到e.e为70%和80%的(S)-和(R)-2-甲基癸酸。  相似文献   

10.
以芳香二磺酰氯和芳香二胺为原料, 三乙胺作缚酸剂, 二氯甲烷作溶剂, 用一步成环法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芳环单元不同的芳香磺酰胺四聚体大环化合物3a~6, 并得到了IR, 1H NMR, MALDI-TOF(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等对其结构的确认. 这些大环化合物的对称性和脂溶性较好, 易溶于丙酮中, 重结晶纯化方便可行. 同时发现了制备一系列结构对称的芳香寡聚磺酰胺大环化合物的简单易行的方法, 并对合成方法进行了有价值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顾立群 《科学通报》1995,40(2):191-191
本文开始是应用神经网络函数连接网络FLN进行高活性除草剂硫代磷酰胺酯类化合物OSAR分析的,如图1所示.FLN原始输入模式各分量x_i经系列函数变换f_j(x_i)形成扩展分量x_j~E,组成增强输入模式,不经隐蔽层而直接与输出层神经元加权互连,网络输出为  相似文献   

12.
我国旱作农业黍、粟植硅体碳封存潜力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硅体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沉淀在细胞内的非晶质二氧化硅矿物,在其沉淀过程中能够封存部分植物细胞的有机碳,植物死亡、腐烂、燃烧后,植硅体及其封存碳会被长期保存于土壤或沉积物中,而这一部分碳封存量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一直没有得到计算.黍、粟是我国北方新石器时代以来典型的旱作农作物,是研究人类活动影响陆地碳循环平衡的重要材料,通过湿式灰化法提取8种现代黍、粟植硅体并对其植硅体封存的碳含量进行测定,计算了粟、黍干物质产量、植硅体产量及碳封存量,结果表明:(1)黍和粟的植硅体碳含量分别占其干物质量的0.136%±0.070%和0.129%±0.085%;(2)根据黍和粟近10年平均粮食产量计算,中国的黍和粟植硅体碳封存速率平均值分别为0.020±0.010和0.023±0.015tCO2hm-2a-1,以粟植硅体的高碳封存速率0.038tCO2hm-2a-1以及目前全国的旱作农业62.4×106hm2的种植规模计算,每年将通过旱作植硅体封存约2.37×106tCO2;(3)1949~2008年间,尽管我国粟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减少,仅粟植硅体累积封存了约7×106tCO2.植硅体碳有可能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丢失碳汇的...  相似文献   

13.
魏俊发 《科学通报》1991,36(13):988-988
对KCl,H_2O和酰胺溶剂构成的三元体系,文献中仅有体系KCl-H_2O-FA(甲酰胺)的研究报道,尚未见到KCl-H_2O-DMA(N,N-二甲基乙酰胺)和KCl-H_2O-DMF(N,N-二甲基甲酰胺)的相平衡研究。本文研究了上述两个体系在25℃时的溶度,考查了混合溶剂中酰胺含量对KCl溶度的影响,讨论了KCl对H_2O-酰胺溶剂缔合状态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同时为在混合溶剂中综合利用钾盐积累一些数据,为进一步研究含KCl的四元体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光谱法研究吡嗪酰胺与人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抗结核药物吡嗪酰胺(PZA)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在不同温度下的相互作用. 初步确定PZA对HSA的荧光猝灭机理主要为静态猝灭, 并测定了二者之间形成基态化合物的结合常数K和作用位点数n. 根据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热力学函数, 确定了PZA与HSA之间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和范德华力. 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原理, 确定了PZA与HSA的结合距离, 并用同步荧光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PZA对H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自六十年代英国柯京(Cocking)首次用酶法制备植物原生质体获得成功以来,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研究得到了飞跃的发展,从而向人们展现了一幅改变植物细胞遗传特性的美好前景。七十年代以来,通过体细胞杂交方法得到的“新”的杂种植物,基本上是种间或种内的。如烟草种内、种间杂种,矮牵牛种间杂种,苔藓  相似文献   

16.
吕厚远 《科学通报》1989,34(19):1485-1485
植物硅酸体(Plant opal、Opal phytolith)是充填于高等植物细胞组织中的非晶质硅酸体(SiO_2·nH_2O),不同种属的植物有不同形态结构的硅酸体组合。它颗粒小(<2—  相似文献   

17.
蝙蝠葛中的新生物碱——蝙蝠葛苏林碱(Daurisolin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锡文 《科学通报》1979,24(6):285-285
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 DC.)的根茎含有近廿种生物碱,含量较多的为酚性生物碱;已知有四种酚性生物碱属于双苄基四氢异喹啉类,即蝙蝠葛碱(Dauricine,Ⅰ)、蝙蝠葛诺林碱(Daurinoline,Ⅱ)、蝙蝠葛新诺林碱(Dauricinoline,Ⅲ)、蝙蝠葛可林碱(Dauricoline,  相似文献   

18.
郑永芳 《科学通报》1984,29(20):1273-1273
樟柳碱是从茄科植物唐古特山莨菪(Scopolia tangutica)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个新的抗胆碱药,其化学结构和药理性质与东莨菪碱相似,中枢作用明显且毒性较小,临床上用于静脉注射中药复合麻醉获得良好效果。关于樟柳碱的中枢作用原理,据报道,此药能促进箭毒化猫大脑皮层乙酰胆碱(Ach)释放增加和皮层组织内Ach含量减少。利用离体大鼠大脑皮层  相似文献   

19.
关中盆地黄土地层中竹子植物硅酸体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厚远 《科学通报》1994,39(24):2257-2257
在对我国黄土地层各种动植物化石的研究中,仅在半坡遗址堆积物中发现过靠吃竹根而生存的中华竹鼠(Bhizomys sinesis)的骨骼残片,但至今尚未发现过竹子植物化石的直接证据.近年来植物硅酸体的研究逐渐弥补了花粉分析的不足.本文通过对关中盆地的渭南剖面(3万年来)、宝鸡剖面(13万年来)的黄土地层样品进行植物硅酸体分析,并与现代竹亚科、芦竹亚科、画眉草亚科等几个禾本科亚科植物硅酸体形态进行对比研究,在渭南S_0地层及宝鸡S_1地层发现竹亚科植物硅酸体.  相似文献   

20.
鉴于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必须用高矿化度咸水进行灌溉的实际,通过对3种主要固沙植物在6个盐分梯度下叶绿素含量的实验,研究了叶绿素含量与盐胁迫的关系.结果显示:(1)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随着盐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减少;(2)从植物叶绿素含量在不同盐分区间的变化看,3种灌木叶绿素含量均出现2次明显的下降,表明这几种植物对盐分的增加有一个适应的过程;(3)结合实验结果和植物长势的调查,将每种不同植物在不同胁迫程度下的盐分水平进行了划分,为沙漠公路防护林体系建设和可持续管护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