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生态系统(简称生态系)是当前生态学界高度重视的一个课题. 本文拟对海洋生态系的研究动态作一扼要介绍,着重介绍浮游生物在食物链、生产力、能量转换和流动及物质循环中的重要性.这些课题正是目前海洋生物生态系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海洋浮游生物学的另一个新动向. 食物链海洋生态系是由生物和环境两大部分组成.前者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游泳生物三大生态类群;后者包括物理、化学、地质等非生物环境因子.生态系主要研究这两大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换作用和相  相似文献   

2.
海洋浮游生物学是海洋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一门独立分支学科的历史,尚不到一百年。浮游生物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群落,包括数以万计的各种各样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由于缺乏发达的游泳器官,它们只能随着海流到处漂浮,因此和环境的关系比其他生物(如底栖生物、游泳生物等)更为密切,受环境的影响也更大。随着海洋调查的蓬勃发展,人们对海洋浮游生物的研究也更加重视。本文作者将分几个专题,着重介绍海洋浮游生物研究的新动向。这是第一篇。  相似文献   

3.
海洋浮游生物群落是构成海洋食物链的重要基础。海洋动物大多以援食这些微生物或浮游生物为生。海洋浮游生物生长茂盛的地区吸引着大量鱼类,海鸟乃至鲸群,一旦它们数量减少,食物链就会处于紊乱状态。因此,海洋学家对遍布世界大洋中的浮游生物群落特别关注。去年8月,由美国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态学的蓬勃发展,近10多年来,又一门新兴的生态学分支学科——幼虫生态学(Larval Ecology)诞生了。这门学科的诞生,标志着幼虫生态研究已大大发展起来了。这是海洋浮游生物学的一个新动向。近年来,有关浮游幼虫生态研究的论文日益增多,这一方面和海水养殖业的蓬勃发展有关:为了培育大量幼虫作为贝、虾类和仔鱼的天然饵料,必须研究外界环境因子对浮游幼虫生长、  相似文献   

5.
海洋漂浮生物(neuston)是海洋浮游生物的一个特殊生态类群,主要栖息于海洋的最表层(包括栖息于表面膜和海、气界面层的生物).由于这个最表层具有特殊理化环境和复杂、多变的群落,而且是很多经济鱼类的鱼卵和仔鱼的集中场所,故研究这类漂浮生物,不论在理论上(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或实践上(水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都有一定指导意义.可是,这个群落的生态研究,过去被忽略了,直到六十年代才逐渐引起海洋生物学工作者的重视,并陆续  相似文献   

6.
浮游生物发光。海洋浮游生物发光现象被称为“海火”。每当暖和季节夜幕降临之后,夜航的人们常常可以看到海水上层闪耀着光芒。发光水层可达50厘米到几米。“海火”主要是由浮游生物发光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点点滴滴     
浮游生物面包 在世界各大海洋中生活着数十亿吨我们称之为浮游生物的小动物和小植物。大多数浮游生物非常小,人们无法用肉眼看到。这些浮游生物随洋流自由自在地飘浮,是自然界重要的氧气提供者,在生态系统循环中起关键作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初级生产力,为许多较大的动物提供食物。 人们常把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  相似文献   

8.
一种蓝细菌的热解产气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庆余 《科学通报》1988,33(18):1419-1419
近年来蓝藻(blue-green algae)常被改称为蓝细菌(cyanobacteria)。从前寒武纪到泥盆纪蓝细菌和光合细菌等海洋浮游生物是有机碳的主要来源。由于蓝细菌分布广,生物量大,是沉积岩中石油和天然气藏形成的最重要的一类生物输入源,蓝细菌热解产气模拟实验对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形成机制、判识模式研究以及对我国深部盆地天然气勘探都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海洋浮游生物学的另一个新动向是,海洋浮游动物培养研究的迅速发展.最近召开了这方面专题会议,并发表了很多论文及专著,这个会议的论文专辑和金尼(Kinne)的专著也已发表,这项研究不但对养殖业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并且在理论上对实验生态学和生理学、分类学均有重要意义.仅举在分类学上的例子来说明:有些浮游动物,如腔肠动物的水螅水母类,很难只根据水母体的特征来鉴定,而必须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05,(8):10-11
海洋浮游生物是海洋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是海洋不少鱼类和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海洋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目前人们对海藻的了解非常少,它们对整个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类的活动对它们的影  相似文献   

11.
声散射层(以下简称“散射层”)研究日益引起各国海洋物理学家和海洋浮游生物学家的重视,发表了不少有关这方面的论文和专著。这是因为散射层的分布很广,遍及世界各海(包括北冰洋和南极海)。它的存在,对海中声波的传播起着阻碍或干扰作用。因此,在声速研究上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更重要的是,散  相似文献   

12.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05,(3):27-28,26
在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等海域,在深约300米-500米的洋面下,广泛分布着各种各样的海洋动物,其中有一种被称为“头足类”的海洋经济动物(通常俗称为“鱿鱼”),是海洋生态系统链中独特的一环,这种一年生海洋动物既是鲸鱼、金枪鱼、鳕鱼等的捕食对象,而其本身又是诸多海洋浮游生物的捕食者。  相似文献   

13.
全球变暖是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问题。下面介绍科学家在遏制全球变暖趋势方面的一些新思路。海中倒铁降气温2000年2月,在南极冰冷、汹涌的海域中,美国海洋学家和其他来自各国的科学家正进行一项非常简单的实验:“我们把一大堆铁倒入海中,然后便等着瞧会发生什么事情。”在海洋浮游生物中,缺铁现象十分常见,如果往海洋中添加铁,这些微小的生物便能大量繁衍。而浮游生物在吸收二氧化碳方面作用十分巨大。由工厂和车辆排放的二氧化碳,被认为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许多科学家担心,正是由于二氧化碳把热量包裹在地球大气层之内,才…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的印象中,大海是蓝色的。其实,即便是在晴空万里的日子里,海洋也不是纯粹的蓝色。海洋里随处都景浮游生物,当一大群有机物聚集在清澈的海水中时,会改变海水表层的颜色。这种现象称为“潮”,如“黑潮”、“绿潮”等。浮游生物中对海洋颜色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浮游植物。浮游植物处于海洋生物食物链的最底层,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食物和能量基础。浮游植物中富含叶绿素,能利用光合作用来生成养料。叶绿素吸收阳光,而浮游植物的自身反射阳光。在这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从观察者来看,海洋的颜色就不一样。在富合浮游植物的海域…  相似文献   

15.
探究深时海洋生物泵的演变,对理解现代海洋碳循环的过程和机制有重要启示意义.显生宙海洋生物泵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古生代型(古生代-中三叠世)和现代型(晚三叠世-现代).古生代型生物泵以浅海底栖藻类和浮游疑源类为主导,现代型由远洋超微浮游生物主导.此外,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灭绝这一特殊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古生代型的海洋生物泵遭到摧毁,海洋的碳循环被扰乱,海洋中短暂出现了由蓝细菌和其他自养细菌为主导的特殊生物泵.化石记录表明,浮游藻类(颗石藻和沟鞭藻)在晚三叠世起源并在侏罗纪快速辐射,促进了现代型远洋浮游生态系统的建立,即“中生代海洋浮游革命”.这被认为是中生代海洋化学革命的关键驱动因素,同时也驱动了海洋底栖生态系统的重组(中生代海洋动物革命).浮游藻类的繁盛增强了远洋生物泵和碳酸盐泵的固碳能力,提升了海洋生态系统对碳循环扰动的缓冲能力.因此,关键海洋生产者的起源、演化及控制因素是深时碳循环领域未来需要重点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6.
探究深时海洋生物泵的演变,对理解现代海洋碳循环的过程和机制有重要启示意义.显生宙海洋生物泵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古生代型(古生代-中三叠世)和现代型(晚三叠世-现代).古生代型生物泵以浅海底栖藻类和浮游疑源类为主导,现代型由远洋超微浮游生物主导.此外,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灭绝这一特殊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古生代型的海洋生物泵遭到摧毁,海洋的碳循环被扰乱,海洋中短暂出现了由蓝细菌和其他自养细菌为主导的特殊生物泵.化石记录表明,浮游藻类(颗石藻和沟鞭藻)在晚三叠世起源并在侏罗纪快速辐射,促进了现代型远洋浮游生态系统的建立,即“中生代海洋浮游革命”.这被认为是中生代海洋化学革命的关键驱动因素,同时也驱动了海洋底栖生态系统的重组(中生代海洋动物革命).浮游藻类的繁盛增强了远洋生物泵和碳酸盐泵的固碳能力,提升了海洋生态系统对碳循环扰动的缓冲能力.因此,关键海洋生产者的起源、演化及控制因素是深时碳循环领域未来需要重点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深海探秘     
海洋占地球表面面积的70%左右。中层深度,也就是200米深度的水域,占海洋总体的90%。过去,对中层深度的研究集中在相对耐久的生物,如某些鱼类和甲壳类动物上。近年来,美国利用潜艇和遥控运载工具进行的研究表明,在中层深度上有大量胶状浮游生物,如品目繁多的水母等。这些生物的躯体非常脆弱,甚至用浮游生物网也无法搜集。  相似文献   

18.
要研究海洋生态,必须采集一些海洋生物的样品进行研究.近百年来,科学家发明了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采样器,根据不同的类型,可以采集海洋中的鱼类、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微生物、贝类等.然而,由于深海环境和海面上的环境差异很大,一些生物被收集上来之后就死亡或者身体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了研究真实海洋环境中的生物,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自动海洋生物分析器.  相似文献   

19.
蓝色的海洋蕴藏着丰富多采的水产资源,浮游生物就是水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数量大①,种类多,并且分布广,遍及世界各海。它的营养和经济价值不亚于鱼类——它既是经济鱼、虾类的饵料基础,又是人类的食物来源之一。我国沿海盛产的海蜇(Rhopilema)(图1)和毛虾(Acetes)(图2c)两种浮游动物就是普遍食用的海产品。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  相似文献   

20.
自然信息     
浮游生物发电这是一个大胆的构想 ,但是海洋中的微小动物确实能够产生电流。  一种由海底沉积物和海水之间构成回路的水下燃料电池确实能够连续地输出少量的电功率———正如它的发明者所预期的那样。  “我们完成了历时 2 2 0天的连续不间断试验 ,它发电的功率水准保持十分恒定”。美国Naval研究实验室的Tender说。  QSCAR海洋沉积物碳氧反应器 ,其两端接到一个自然的电势差上。该电势差是由海底上发生的化学反应所产生的。  浮游生物利用氧来分解海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沉积物 ,释放出能量 ,在没有氧气的积累的沉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