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肖远金 《河南科技》2004,(14):30-31
食用菌生产机械化技术是用机械手段完成食用菌栽培的技术,它将优良菌种、栽培工艺和机械化技术融为一体,是一种变人工操作为机械作业、变分散经营为集约经营的食用菌生产技术.现在,一般农户或小型食用菌厂所用加工设备有枝条切片机、粉碎机、搅拌机、装瓶(袋)机、消毒灭菌设备、烘干设备等.  相似文献   

2.
白灵菇属高档珍稀食用菌,种植前景较好.笔者从事食用菌栽培工作二十年,现将自己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栽培季节与品种的选择一般在种麦前后即9月初至10月底开始栽培.  相似文献   

3.
要致富、种蘑菇、保成功、学技术请参加新乡市常年举办的食用菌技术培训目前棉籽皮紧缺、价格一涨再涨,独家传授全国首创最新成果:玉米芯、花生(秧)、稻草、麦秸、棉籽壳、豆秸、红薯秧、酒糟、木屑、废棉等工农业废料栽培的11种食用菌技术绝招供优质菌种包销产品。...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生产的发展趋势据有关专家通过广泛的市场调查后分析,今后一段时期,食用菌生产将向四个方向发展。一、向室外发展。由于室外栽培食用菌具有设备简单、不受场地限制、成本低、经济效益较高等优点,适宜在农村各地推广。近年来,一些地区在阳畦中大量栽培草菇、平菇...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生产机械化技术是用机械手段完成食用菌栽培的技术,它将优良菌种、栽培工艺和机械化技术融为一体,是一种变人工操作为机械作业、变分散经营为集约经营的食用菌生产技术。现在,一般农户或小型食用菌厂所用加工设备有枝条切片机、粉碎机、搅拌机、装瓶(袋)机、消毒灭菌设备、烘干设备等。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在食用菌优良菌种选育、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食用菌栽培原料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推广,取得了显的成效,为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和食用菌技术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获得“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科研单位”称号。经过长期的收集和积累,该中心现有食用菌种资源20多类,200多个品种,可满足不同层次的食用菌科研机构、生产单位和广大菇农的需求。现将该中心的主要食用菌新品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白灵菇属高档珍稀食用菌,种植前景较好。笔者从事食用菌栽培工作二十年,现将自己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董建平1985年高中毕业后回到农村劳动,当他看到家乡父老贫穷落后的现状后,立志用所学到的知识寻找一条致富之路.经过深入细致的市场分析和考察,他决定进行食用菌栽培.  相似文献   

9.
平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干品中蛋白质含量占24.6%),是群众喜爱的食用菌之一。但过去由于生产设备贵,工序复杂,产量不高等原因,不能满足市场需要。近年来,我所在利用棉籽壳生产平菇的基础上,又创造了室内大床栽培、阳畦栽培、半地下式塑料拱棚菇房栽培、改进平菇培养基配料、用箱式太阳灶消毒平菇菌种培养基、利用地道夏季栽培平菇等技术,为平菇扩大栽培、提高产量以及周年生产,提供  相似文献   

10.
黑木耳简称木耳,又名黑菜、桑耳,是生长于朽木上的一种食用菌,因其形似耳,颜色黑褐而得名.既有野生,亦有人工栽培,是我国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被人们誉为"素中之荤".  相似文献   

11.
采用玉米芯生料袋栽培平菇,以其栽培简单,发菌速度快,成功率高,易栽培管理等特点,可玉米产区大力推广。笔者从事食用菌生产、科研推广二十余年,现将自己在玉米芯生料栽培平菇中积累的经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平菇"白优2号"是由河南省沈丘县刘湾食用菌科技示范园的刘甫研究员经多年研究选育成功的一个纯白色平菇新品种,生产栽培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3.
<正>食用菌栽培技术虽易学,但要获得高产必须掌握几个关键技术。 1 选用优良菌种是高产、稳产的前提。优良菌种是食用菌生长周期长短、高产、稳产的基础,栽培时要根据不同的栽培季节,选用温型对路、菌龄适中,品质优良的菌种。  相似文献   

14.
<正> 农业科学与技术凤尾菇(Plcuyotus Sajoy—CajuFr)Singer),(以下简称 PL—27)。凤尾菇种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属。是我组于1981年4月,从福建省农林科院土肥所引进的。经过对菌性观察、栽培条件的探索,基本摸清了它的生产工艺简单、周期短、适应广、营养丰富等特点。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食用菌株。凤尾菇的栽培成  相似文献   

15.
<正> 大力发展养殖业,饲料是基础。可是,目前饲料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极为缺乏。然而,许多蛋白质资源却从工业废料中白白流失。为此,我们开展了从制革废弃的下脚料中提取动物蛋白质及应用的研究,利用工业废料提取蛋白质配制混合饲料。在试验过程中还筛选出最佳配方、降低饲料成本。本项研究由河南师大化学系提供提取蛋白质技术,生物系及新乡市郊区科委提供饲养配方及实施方案,在新乡市第三农中及平原鸭场进行饲养。在1985年7月至1986年5月在鸭场进行了三批对照养殖试验。试验表明,它能替换混合饲料中的鱼粉、血粉、骨肉粉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液体菌种具有生产周期短、菌龄整齐、接种后菌丝蔓延迅速等优势,在食用菌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将利用简易磁力搅拌发酵器制作液体菌种的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李霞 《松辽学刊》2006,27(2):49-50
介绍了植物基因活化剂、食用菌增产素、水溶性维生素和人工刺激法等新技术在平菇增产栽培中的应用,为平菇的增产技术及生理作用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 一、香菇病毒病 1.症状。代料栽培香菇,在菌种袋(瓶)及栽培袋(块)上,当白色菌丝长满袋(块)后,原已长满菌丝的袋(瓶)中,局部出现“秃斑”现象,即产生一块块的空白斑块,并出现菌丝消退,使培养料显出原色。在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可出现子实体畸形,菌柄、菌盖、菌褶发育不完整,早开伞、菌肉薄、产量低。 2.防治措施。①选用活力强,无病毒的优良菌种。②菇房使用前要彻底消毒,生产结束后要及时清除废料,并将床架、工具用水浸泡、洗  相似文献   

19.
<正> 河南地处中原,位于南暖温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暖,雨量较为充沛,山林茂密,植被类型复杂,适于各种菌类繁殖生长,资源相当丰富,据调查,河南野生食用菌约有200种。其中,有不少种类可供人们食用。野生食用菌包括日常习见的以蘑菇为主的大型真菌,它们大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笔者在多年来的野外考察、采集、室内鉴定、查阅文献、访问群众等工作基础上撰写此文,供土产、外贸部门及从事山区综合开发、食用菌栽培等工作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双孢菇是世界上栽培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食用菌之一。因其鲜美的味道,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为人们理想的保健食品,深受各国人民喜爱。欧、美等发达国家多采用现代化、机械化、规模化生产,一年种植多季,每季每平方米收获鲜菇20~30千克。我国采用常规生产技术,一般一年生产一季,且产量较低,每平方米产鲜菇5~10千克。近年来,笔通过多次试验栽培,发现土窑洞栽培双孢菇效果很好。既可实现周年生产,又能使产量、效益大幅度提高。这项技术在农村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土窑洞栽培双孢菇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