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向志学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0(3):26-32
三国赤壁经过近二千年的绵延演化已经形成深厚层累的文化积淀,这是全国名胜遗存中颇具特色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不仅具有丰富的军事战略、战术内涵、而且在政治、外交、谋略、戏剧、文学、诗词……乃至人文智慧、艺苑审美、书画、碑刻、风光鉴赏……等方面都给后人留下了精深的蕴蓄,这是我们稽古、钩沉过程中必须率先执掌之要义。 相似文献
4.
顾久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
这里说的"文化意义",是措词语中除了指称意义外,各种文化附加上去的补充意义或情感色彩等,大致相当于西方语义学家提到的"内涵意义"(connotativmeaning又译作"隐涵意义",参见里奇的《语文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6-18页)例如,唐代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佳句,英国汉学家翟理斯英译后一句为"Tellthem,'anieyheartinvaseofjade.'(告诉他们,"一颗冰冷的心在玉石的瓶子里。")"张永言先生评价说:"这样,原来富于意境和情韵的诗句就变得索然无味了,其所以如此,就因为英语的1eroce)和j… 相似文献
5.
6.
程继红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5,(2):9-16
徐侨,南宋理学家。他是朱熹理学在浙江的早期传播者,是宋理宗时期朱熹理学官方化的积极推动者,也是南宋后期继续张扬朱熹心性之学的重要学者。因著作不传,其理学思想隐而不显。今试从明刻《家传》以及其他史料中,对其道统、经筵、心性等方面思想作出钩沉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三峡有丰富的治水神话传说,而三峡水利是三峡水文化的主体,水利文化中农业水利成就并不突出,而盐业水利文化影响非常深远。三峡水文化特点是水有灵性、具有浪漫、神秘、多样的特质,人们普遍有水崇拜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王翰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13,16(4)
芸阁学舍是关中名儒牛兆濂所创讲学之地,名义“芸阁”,是因为最初建在明代芸阁书院旧址并用以纪念北宋理学家吕大临.四献祠是学舍后来所在而非初始地址,陈树藩、刘镇华主持陕政时期,曾予学舍巨额资助,兆濂先生感念不已但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9.
杜成辉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10(7):1-5
大理国时期,儒家学说在境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诵读儒学经典已蔚然成风,文学创作繁荣,已有个人作品专集出现。大理国也实行开科取士制度,其科举制度既有与内地相同之处,又具有其自身的特色。儒释道三教合一,是大理国科举制度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10.
龚维英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
国立九中(含前国立安徽二中)创立于1938年,抗战时期迁到大后方四川江津,主要收容以皖籍为主的师生。其中有不少国家栋梁之材,经过国立九中的教育薰陶走向社会,发光发热,如邓稼先、舒芜等,陈独秀先生晚年也住在江津。到1946年国立九中一分为三,降为省立,陆续迁回省内。 相似文献
11.
邓文通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3,9(4):53-55
研究少时代的鸟官司,确定凤鸟、玄鸟、伯赵、青鸟、丹鸟一组鸟为一部鸟历(自然历),以区分春夏秋冬,满足当时已进入以稻为业的生产需要.根据民族学资料考证了凤鸟为今之布谷鸟(杜鹃鸟Cuculus). 相似文献
12.
13.
14.
陈奇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5):53-58
一种观点认为,食人现象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以后,原因是宗教的需要。然而大量的社会调查、考古发掘和古文献资料却证明:食人现象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早、中期,原因在于食物的缺乏。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出于宗教需要的食人,原始社会末期及奴隶社会的人牺,都是早期食人现象的变态反映。就是在封建社会,在饥荒和战争的特殊环境中,"人相食"的现象仍然偶有发生。这些,都反过来证明了原始社会早期以人为食现象的存在。这个严酷的事实从一个侧面说明,原始社会尽管存在过原始的公有和平等,但它绝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杨建智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44-46
伟大的作品往往可以从多角度进行解读,《楚辞》亦是如此,在《楚辞》中隐藏了当时不少的建筑思想。最为明显的即是"实用理性"、"对形式美的无限追求"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大雅.生民》讲述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话故事,在《诗经》实属绝无仅有。但人们却总是按着“人道”与“常理”去解说它,因而总是不得通其肯綮,使其一直成为一个未被读懂的神话故事。笔者发现,只要沿着诗歌文本的“神话”思路去解读,一切便都豁然开朗、涣然冰释。实际上,后稷的真正出生,是在“鸟乃去矣”之时!“鸟覆翼之”的过程,其实就是鸟孵化的过程!姜?“居然生子”时所生之“子”,仅仅是一个“卵”或者说“蛋”!上帝不安宁,不享受姜?的祭祀,竟然让她生下这么一个蛋!所以反复地要将其抛弃。我们可以还《生民》前三章以神话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7.
<大雅·生民>讲述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话故事,在<诗经>实属绝无仅有.但人们却总是按着"人道"与"常理"去解说它,因而总是不得通其肯綮,使其一直成为一个未被读懂的神话故事.笔者发现,只要沿着诗歌文本的"神话"思路去解读,一切便都豁然开朗、涣然冰释.实际上,后稷的真正出生,是在"鸟乃去矣"之时!"鸟覆翼之"的过程,其实就是鸟孵化的过程!姜嫄"居然生子"时所生之"子",仅仅是一个"卵"或者说"蛋"!上帝不安宁,不享受姜嫄的祭祀,竟然让她生下这么一个蛋!所以反复地要将其抛弃.我们可以还<生民>前三章以神话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8.
陆跃升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2,32(1):36-38,51
自从殷商时期,我国就有了文字记载,并逐步出现了文学作品,伴随着文学作品的产生,中国古代对文学的诠释进行了许多探讨,孟子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庄子的"言意观"及《周易》中的"立象尽意"等思想,对我们的文学接受与文学研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邵金峰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19-21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但其爱情诗创作却并不发达,本从化角度入手探讨中国传统化对古代人爱情诗创作的制约,中国传统化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诗教传统抑制了纯粹爱情诗的发展,诗人们为逃避道德审判,对诗中的情爱表达进行了遮蔽,从而使大部分爱情诗失却了爱情的光泽。 相似文献
20.
白话小说在其崛起过程中,《太平广记》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说话”行业教育的“教科书”,《太平广记》不仅成为宋元话本最重要的故事来源,为宋元话本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还对白话小说观念的形成与白话小说的分类产生了有益的帮助,从而多方面、深层次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生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