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生物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新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科学技术体系。目前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微生物工程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生物工程运用基因操作、细胞融合、组织培养等生物技术改造生物及其功能,培育与创造新的生物品种,并通过微生物发酵或生物反应过程,提供工业规模产品,开辟全新的产业体系,在  相似文献   

2.
阳光灿烂的生物技术吕文强,王向阳现代生物技术也称为生物工程,或生物工艺。它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包括生物活组织或细胞)的特性与功能,设计并完成具有预期性状的新物种或新品种.以及与工程原理相结合进行加工生产,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技术体...  相似文献   

3.
水生生物学科学前沿及热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遗传和鱼类免疫是水生生物学2个重要的中心议题.一些鱼类,如斑马鱼和青鳉等可作为研究遗传、发育和免疫等与生命相关科学问题的模型,斑马鱼等模型鱼类已成为生命科学、特别是脊椎动物进化发育生物学等重大发现的主角.随着重要养殖鱼类和水产动物全基因组研究的发展,一些与水产养殖相关的特殊生物学现象已从其进化适应的分子机制上得到了深入解析,并由此促进了2个现代的水产遗传育种生物技术,即基于分子模块设计育种体系和基于全基因组分型的选择育种途径的发展和应用.此外,鱼类及水产动物免疫机理与病害防控策略研究助推了脊椎动物发育和比较免疫学发展高潮的到来,也为抗病育种和病害防控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总之,由于水产养殖已被认为是人类未来食物的重要来源,水生生物学的研究及其进步将是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相似文献   

4.
1983年,人类首次把能制造蛋白质的外来基因移入了植物细胞内。这一壮举开创了植物分子生物学的新纪元。不久,科学家将创造出成熟而不变软的西红柿、不合咖啡困的咖啡豆、甚至能创造出对地球变暖有抵抗力的植物来。遗传工程尽管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育种方法,但生物学家确实能利用这一方法将自然或人工制造的基因在根本不能发生有性生殖的两个物种之间移来移去。现已有两家生物技术公司(即美国生物资源遗传工程公司和高级聚合物系统公司)决定利用这一转基因作物生产的黑色素开发新型护肤剂。生物学家创造首批遗传工程植物所用的工具是叫作根瘤农杆菌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是天然的遗传工  相似文献   

5.
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亦译为“生物工程”或“生物工程技术”,还可以称为“生物工艺学”或“生物工业技术”,是生物学和工程学的有机结合,或生命科学原理在产业方面的实际应用。生物技术包括四大技术系统,即发酵技术、  相似文献   

6.
70年代初,美国加州大学生物化学家博耶成功地创造了基因重组技术,并在大肠杆菌体内表达成功,一时间舆论大哗,人们惊叹不已。事实证明,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生物技术将成为现代高新技术的一项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生物技术产业无疑是有着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因JL,科学家预测ZI世纪是生物工程世纪。有头脑的企业家在这场高技术代替旧技术的变革中显得特别活跃,更是不失时机地抓住机会,对那些创造高新技术的科学家紧追不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当生物技术出现之后,一位年轻的风险企业家斯旺逊(R.Swanson)通过电话与博耶取得联…  相似文献   

7.
植物细胞遗传操作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工程学作为细胞生物学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正吸引着各个学科无数有才干的科学家竞相进入这个诱人的领域。按照人类的希望,在遗传上操作植物细胞的变异,从而最终获得特定的植物产品和优良品种的时代已经来临。科学发展至今,一个生物学家或农学家,或物理学家,化学家,或数学家,再也不能孤立地进行工作了,对生命复杂性的探索,需要他们组成新的联盟。说得尖锐些,经院式或小农经济式的研究已经阻碍着科学技术以及各学科专门家自身的发展。科学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科学本身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我  相似文献   

8.
庄增辉 《科学通报》1973,18(5):205-205
在微生物遗传育种里,运用诱变因素造成遗传性的变异,即所谓的突变,这是应用较广的育种手段之一。为什么会引起突变呢?这是大家感兴趣的,更是育种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因为知道了突变的本质,就可以逐步的减少盲目性,比较有目的进行育种工作。本文就近十多年来有关突变的分子机制的了解,作一简要的介绍。从遗传的物质基础,DNA的分子结构,突变的类型,涉及主要诱变因素(如结构类似物、羟胺、亚硝酸、吖啶类、烷化剂、紫外线和电离辐射)的作用方式,最后强调必须从细胞整体来考虑突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花粉小麦染色体工程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花粉小麦染色体工程是结合花药培养技术与经典染色体工程技术的新程序。它可快速,准确2地转移异源有用基因到小麦栽培品种,增加遗传多样性,供遗传学研究和育种工作应用。两套新程序分别建立在染色体组水平和单个染色体水平。与经典的染色体工程相比,它的主要特点是:(1)产物的多样性;(2)稳定的快速性;(3)选择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10.
王武  李秀兰 《自然杂志》1995,17(6):311-317
生物技术源远流长,数千年前,发酵现象的发现,逐渐形成发达的发酵工业,成为人类食物一大来源。这是古老生物技术为人类服务的典型例证。本世纪50年代初,沃森(J.D.Wabon)与克里克(F.H.Cdck)两位科学家提出了遗传物质双螺旋结构,解破了生物的遗传奥秘。从此,生物学一系列进展导致了进入当代高技术行列的生物技术的诞生。基因(遗传)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四大技术群之一。其更为诱人的前景是农业上的应用,人们采用类似于工程技术设计方法,按照人们的需求,把某些外来基因,譬如能抵抗某些病素的细菌基因,成功地转移到细胞内,表达出抗病功能并顺利地繁殖,最后获得新品种或产生新的产物。本文介绍的就是棉花基因工程在棉花改良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一批在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方面卓有贡献的青年学者应邀出席了“《技术评论》创刊100周年纪念会(TR100)”。您若来此和他们聊聊,可能会觉得很奇怪,这莫非是刘易斯·卡罗尔还在编织的“镜中世界”?可不是嘛,您瞧瞧这些天参加生物技术茶话会的都是些什么人物,若非“艾丽丝”的创作者能想得出来么?作为数学家,卡罗尔倒是能够将他那童话家族中的人物巧妙地列入客人名单,而且居然考虑到了那么多的计算机专家、物理学家、工程师和商务人员。这确实是今日生物学领域正在发生的变化,就生物科学研究获奖人员来看,也反映了该…  相似文献   

12.
Mabb.  T 侯广云 《世界科学》1992,(8):35-36,40
在大多数人看来,作物生物技术与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不可相提并论。他们可能认为:这种高技术性质的生物技术,其方法和设备都与发展中世界不相适宜。但这是大错特错的。首次作物生物技术就不是一项孤立的技术,因为它的主要功能是完善已建立的植物育种技术,为其提供更大的范围、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准确性。实际上几乎所有人都同意以下观点:在过去的20年间,发展中国家运用传统方法,已使热带和亚热带作物实现了许多育种上的突破。并且,在主要粮食作物如谷物、土豆、豆类和油料种子中,现有的种质资源也有待开发。至于需要,很清楚,发展中国家有最大的需要、需求和日益增长的期望,应在将来制订一个目标来不断增加和利用其粮食和纤维资源。且只有将最有效的“粮食生产技术”集中在这些地区,才是正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发展迅猛。DNA体外重组技术及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培养技术不断完善,人们寄希望遗传工程技术能开辟遗传育种的新途径,从而作为常规育种的辅助手段。然而,目前还受很多限制,其中最主要的是在分子水平上对植物生命活动过程缺乏全面的、深刻的了解,因而植物分子遗传的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尽管孟德尔以豌豆为材料开创了现代遗传学麦克林托克(McClintock)以玉米为材料又提出了惊人的“转座因子”假说,但总的来说,目前利用的那些植物在进行植物分子遗传研究时存在不少缺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创立了一项称为L.B.技术(Longevity Bud Technique)的新的细胞工程技术。这项技术是用化学物理方法促使染色质和细胞质从细胞壁的一处或几处、以不同的质和量通过扩大了的细胞间通道‘穿入’或通过密集的小的胞间通道‘渗入’相邻细胞,实现植物细胞对外源遗传物质或基因群的导入。它们的前导是细胞膜首先‘鼓入’相邻细胞,由于鼓入的细胞膜解体而使染色质和细胞质‘释入’相邻细胞。这项技术包括亲本胚性细胞团的诱导、分离和纯化;不同亲本胚性细胞的离散、组合、离心培养和新建细胞联结;新建胞间联结的两亲本胚性细胞团的增殖培养、活性K~+溶液处理和强化离心穿壁:选择培养系统的建立和植株分化以及杂种的鉴定等操作程序。采用这项技术,我们实现了烟草和菠菜、半夏和灰藜、胡萝卜和石刁柏、半夏和豇豆、胡萝卜和当归、石刁柏和当归、烟草和当归、半夏和胡萝卜、菠菜和当归、半夏和当归、半夏和美国莲花白等多种组合的细胞间染色质和细胞质的穿壁转移,再生了烟草+菠菜等科间杂交植株。经形态学,细胞学,遗传学,细胞分裂周期,代谢途径、植物化学和同功酶等研究表明,这项技术可以实现植物细胞对外源遗传物质的导入并使植物科间远缘杂交成为可能。由于它的普遍适用性和有效性,从而使这项技术成为植物细胞导入外源遗传物质或基因群的一项新的细胞工程技术。这项技术的创立为细胞生物学多方面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提供了新的实验体系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农学方面,运用张颖清的生物全息律、遗传势理论和张颖清发明的全息胚定域选种法是选种育种史上的重大技术突破,是全息生物学在农业上最有应用前景的重大成果。其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在不增加人员、设备、能源、资金、物资的前提下,有效地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或提高品质,并能提高种性,防止品种自然退化,还能定向培育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中心区和边缘区大仓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汪永庆  张知彬  徐来祥 《科学通报》2001,46(19):1644-1650
生态环境破碎对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是当前异质种群理论与保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以1999年华北平原及周边5个地区的大仓鼠(Cricetulus triton)种群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中心区、边缘区和半岛区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差异,发现:(1)位于分布中心区的饶阳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位于次中心的固安、太康种群遗传多样性次之,位于边缘区和半岛区的顺义和门头沟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2)种群遗传多样性与该种群离边缘区的距离呈显示正相关;(3)许多RAPD位点表型频率在5个地区存在显著差异,边缘区种群RAPD位点缺失明显多于中心区种群,有个RAPD位点表型频率与纬度呈显著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造成不同地区种群遗传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边缘和片段效应,遗传漂变和近亲交配的效应是导致边缘种群遗传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支持边缘效应,隔离小种群遗传多样性降低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Lunel  J  王增裕 《世界科学》1989,11(5):31-32
一般说来,我们可以把生物技术图解如下(图1)。我们拥有基础生物科学(这不是本讨论的论题)、主干生物技术和最后的生物产业。在主干生物技术内有六个相关联的学科:化学工程、微生物工程、酶工程、遗传工程、细胞工程和免疫工程。  相似文献   

18.
近代生物科学的研究表明,各种生物的生息繁衍,都是因为生物细胞里有遗传物质DNA,这种双螺旋结构的DNA,上面携带着无尽的遗传基因。正是这些遗传基因,承担了生物传宗接代的使命。近些年,生物工程、农作物基因工程、植物转基因技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批抗虫、抗病、耐除草剂和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相继培育成功。尤其是在植物的育种方面,为了保证植物的一些优良遗传性状,育种和遗传专家采用了一种新的育种方法———转基因育种。所谓转基因植物育种,就是人类应用生物基因工程,根据人们的需要,把一种生物基因剪切、缝合到另…  相似文献   

19.
棉花体细胞胚状体的直接发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传临 《科学通报》1991,36(16):1280-1280
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纤维作物,国内外众多科技工作者都试图把组织培养技术用于棉花的遗传研究和育种工作上来。目前,在陆地棉内愈伤组织通过细胞悬浮培养胚胎  相似文献   

20.
西欧国家及欧共体的生物技术发展管理立法的调整对象,主要是包括基因工程及细胞工程在内的生物新技术.此方面的立法分为两类:一类是制定安全防范法规,以将可能发生的生物危害及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制和缩小到最小范围;另一类是制定维护伦理道道德法规,以防止利用生物技术进行危害社会公德和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