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研究长短桩复合地基在湖区软土地基处理中的适用性,针对湖区某高速公路软土地基采用的长短桩复合地基进行了现场试验测试研究,并与多组短桩、长桩及多桩复合地基的现场静载荷试验和对路基沉降量监测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单桩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约为240kPa,大于设计值的127kPa;路基工后最大沉降量约1.31cm,说明处治效果良好,用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湖区软土地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检测过程中,采用相对变形法确定承载力试验需要进行慢速维持荷载法进行试验。本文借鉴工程勘察中载荷试验快速外推法求得慢法试验结果的相关内容,对该方法在复合地基检测中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工程检测实例,对比两种方法的试验结果,对使用快速法试验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检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该工程软弱土层进行复合地基处理后的静荷载试验结果,分析了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性状,并对单桩、桩土复合、桩间土等不同的复合地基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这些试验结果和分析结论对指导安徽省长江和淮河中下游地区软弱土地基处理与加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泥粉喷桩加固某高等级公路软弱地基后,在复合地基上铺设碎石垫层,进行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并在压板下放置钢弦式压力盒,根据作用在桩-土的应力测试结果,分析了整个加荷过程中该类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垫层厚度的关系.据此,对复合地基中桩土共同作用机理进行探讨.图3,表2,参5.  相似文献   

5.
强夯与强夯置换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地基土层含水量较大的情况下,为了解决强夯时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问题,提出了加固饱和粉土、粉质粘土地基的强夯置换碎石桩法.某建设场地分别采用强夯法与强夯置换碎石桩法进行了现场对比试验研究,对强夯地基与强夯置换碎石桩复合地基分别进行了圆锥动力触探和载荷试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强夯碎石桩法处理效果好,桩体密实、强度高,桩间土的承载力也较直接强夯的地基承载力提高了13 kPa,强夯置换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达到208 kPa,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模型载荷试验对灰土桩与素混凝土桩多元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在150 cm×100 cm×100 cm的模型箱中进行,载荷试验分为填土地基、灰土桩复合地基、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灰土桩与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4桩型)、灰土桩与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9桩型)五种类型。试验采用50 mm百分表进行沉降的量测,在桩顶和桩间土顶面放置土压力盒对内力量测。通过对比五种类型地基的荷载试验结果,分析复合地基中各个元素的应力分担情况,探讨多元复合地基的工作特性和设计公式。分析表明:多元复合地基的工作性能不仅与桩和桩间土的性质有关,还和基础的刚度有关。灰土桩与素混凝土桩多元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公式fspk=m1λ1Ra1/Ap1+β[1-m1-m2(n-1)]fsk中参数λ1建议取为0.7~1,参数β建议取为0.5~0.9。  相似文献   

7.
邵海东 《科技信息》2011,(11):283-283,302
对碎石类强夯地基选用动力触探和平板载荷试验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动力触探试验测试整个处理范围内的地基土层.平板载荷试验测试浅部地基土层,必要时增加大型平板载荷试验。通过对浅层动力触探试验击数和平板载荷试验确定的承载力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建立适合于本单位工程的浅部土层的经验关系,然后用动力触探击数推定深部土层的承载力值以评价深度土层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8.
根据大桩距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变形机理,在常规复合地基加固区、软弱下卧层沉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计算对比,提出复合地基加固区采用复合模量法、下卧层采用应力扩散法计算沉降的方法.阐述了大桩距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基本假定、计算公式和具体计算步骤.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将大桩距复合地基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的沉降变形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包裹式散体材料桩在粉质粘土地基中的应用和包裹式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本文根据实际路基工程的特点,采用室内模型静载试验方法,研究了粉质粘土中包裹式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应力传递规律和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包裹式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征主要受包裹的长度和包裹材料的强度的影响。随着包裹材料的强度的提高,包裹式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也随之增加;包裹式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超静孔隙水压力随散体材料桩的包裹材料的强度和包裹长度的增大而减小,不同加固形式下复合地基的超静孔隙水压力随着应力的增加而非线性增长,加载初期,增长较快,随着加载地进行,后期的增长变缓,并会趋于稳定;最后根据现行的建筑地基设计规范和已有包裹式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的研究资料,对粉质土包裹式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深层搅拌法复合地基处理技术上问题,通过对新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有关深层搅拌法复合地基处理有关规定进行了对比,提出了执行规范应注意的问题;同时结合大石桥地区的具体工程实际,进行了不同水泥掺入量、不同龄期以及现场搅拌水泥土的强度试验,并进行了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试验结果得出了深层搅拌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有关技术参数,为本地区地基处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回填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发生沉降,可能使既有地下管线产生变形甚至开裂。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使用PVC管作为桩体对回填土地基进行加固,进一步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PVC管桩复合地基进行计算分析,并与相同荷载条件下天然地基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加固方案施工工期短,加固费用低,能够有效提高地基整体刚度,从而对既有地下管线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prestressed high-imtensity concrete,PHC)短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为基础,运用FLAC3D软件建立计算模型;并模拟计算静载试验的情况,将数值计算的结果与现场静载试验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现场试验情况。在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3×3的PHC短桩复合地基模型。通过设置不同褥垫层厚度及不同褥垫层模量,对比分析计算结果,研究褥垫层厚度及其模量对PHC短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褥垫层对桩土荷载的分配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同时褥垫层厚度及其模量的变化对PHC短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合理选取。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袋装桩型复合地基的受力变形特性,对袋装砂桩和传统砂桩处理的软土复合地基进行了分级静力加载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各级试验荷载下的沉降、桩土应力比以及袋体张力分布等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袋装砂桩的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砂桩的性能.将试验结果与现有的弹性理论和弹塑性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通过相互间的沉降和桩土应力比的比较,发现弹性理论过高地估计了复合地基的性能,而弹塑性理论与试验结果更为接近;弹塑性理论所提供的袋体张力与试验结果也比较相近.弹塑性理论适合评估袋装桩型复合地基的主要受力变形性能,可用于实际工程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4.
郑建中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0):5085-5090
为了验证和完善淮北平原新近沉积层承载力评价标准,选取该地区粉质土、砂性土和成层地基等极具代表性的场地,系统地进行验证性试验研究。开展了平板载荷试验,以获得地基承载力直接性指标,并同步进行静力触探、动态平板载荷试验,得到不同地质条件下地基土的力学特征。通过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承载力评价体系合理、高效,经验公式准确、可靠。该评价标准适宜作为淮北平原新近沉积层地基承载力评价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高层建筑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和荷载传递特性,在南京某高层建筑刚性桩复合地基工程现场进行了多项复合地基原位载荷试验与应力测试.根据试验数据,对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应力分布和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对四桩复合载荷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桩体对桩间土的加固效果随荷载水平增加而提高,桩间土承载力提高系数为1.16,发挥系数为0.88~1.00;桩土应力比随荷载增加而增大,最终稳定于15~17之间;加载过程中,刚性桩的承载力发挥滞后于桩间土,桩侧阻力的发挥早于桩端.基于试验和数值模拟的结果,提出承载力取值标准的建议,可供同类工程设计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皖湘 《工程与建设》2010,24(4):523-525
通过对不同桩长和不同地层中的单桩和多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以及不同荷载水平下的应力分担变化试验,并将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对垂直荷载作用下的桩和土受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其结论对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在实际工程中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长江沿岸某码头后方陆域地基处理工程的质量检测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真空预压地基和复合地基的各种检测方法实施流程和检测结果评价,包括地基静载荷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复合地基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动力触探试验、取芯试验等,对检测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规范没有明确的环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大桩距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桩土应力比测试,对软土地基上某住宅小区设计的大桩距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性状和桩土应力比进行全面探讨,为大桩距水泥搅拌桩在软基上的设计应用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和经验。  相似文献   

19.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模型试验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研制的模型箱内,应用PVC管件模拟桩体,气囊加载,应变片和压力盒测试应力,在不同地基土状态下,对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桩顶应力、桩间土应力、桩端承载力进行了测试,研究了不同工况下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并与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桩土应力比随着桩底持力层强度的提高而增大,随着桩间土密实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上部荷载的增加而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0.
碎石桩作为处理软弱地基土的一种有效手段,往往需要对其试验效果进行分析。论文以秦沈线高填方地基处理工程为背景,介绍了碎石桩法加固软弱土层的现场试验,并对碎石桩处理后复合地基的加固效果进行了检测分析。包括碎石桩体和桩间土检测,最后综合动力触探测试及载荷试验检测结果得出,碎石桩对本工程软弱地基的处理能达到预期的加固效果,其复合地基承载力高于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