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军 《科技信息》2012,(25):414-414
本文就2011年度阳谷县玉米病虫草害发生及用药情况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2011年度阳谷玉米病虫害发生面积240万亩次,防治面积373.5万亩次,主要用药11种,共挽回损失5.83万吨,玉米杂草发生面积70万亩次,防治面积90万亩次,主要用药5种,共挽回损失2.08万吨。通过统计分析,基本明确了阳谷县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和用药情况,为保障我县农业用药安全,引导农户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90年代以来,我市主要病虫尤其地方性害虫偏轻发生,除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与往接近外,三化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稻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大发生频率不同程度下降,降幅为2.1-63.6%,90年代以前的主要害早稻蓟马、稻瘿蚊、粘虫成为次要害虫。主要病虫发生面积为害损失减少一半左右。主要成因:①发迹耕作制度和品种布局,减少病虫源田和桥梁田;②推广抗(耐)病虫品种;③实行适度蔬植和科学肥水管理;④推广使  相似文献   

3.
王连生  童雪松 《武夷科学》2002,18(1):313-313
浙西南山区垄畦免耕直播早稻病虫害发生特点的系统调查结果表明 :山区垄畦免耕直播早稻病虫害种类与翻耕移栽早稻相同 ,但某些病虫发生轻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苗期稻象甲、稻蓟马 ,蚜虫等发生比移栽稻早 ,为害重 ;水稻分蘖期一代二化螟为害明显重于移栽早稻 ,灌浆乳熟期二代二化螟为害与移栽稻差异不大 ;水稻孕穗期初飞虱发生数量比移栽稻减少 10 .6 %,而蜘蛛数量比移栽稻增加 12 .2 %。第二代纵卷叶虫发生两者无明显差异。在丽水山区由于大面积推广抗稻瘟病的早稻品种 ,稻瘟病发病很轻。纹枯病是主要病害 ,垄畦免耕直播早稻株病率比翻耕稻减轻 5 9.8%。山区垄畦免耕直播早稻穗期病虫简化防治试验 ,示范结果表明 ,在病虫害发生一般年份 ,水稻孕穗末期至破口期 ,使用 4 0 %虱病净 5 0 ml/ 6 6 7.7m2 ,对纹枯病、稻飞虱具有良好的防效 ,且有利于稻株青杆黄熟。一药兼治 ,既可达到省工、高效简化防治的目的 ,又可取得明显经济 ,生态效益。根据山区垄畦免耕直播早稻病虫害发生特点 ,采取针对性综防措施。种子处理用 4 0 2浸种 ,播种时用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4 g拌 1kg谷种可有效防治蚜虫和稻蓟马 ;苗期及时防治稻象甲、一代二化螟 ;中、后期抓好水浆管理以浸润灌溉为主 ,要适时搁田。有利促根壮蘖 ,增强抗  相似文献   

4.
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是世界水稻产区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我国各稻区自70年代以来发病呈上升趋势。据统计,目前全国发病面积达2亿亩以上(占总面积的2/5),与稻瘟病、白叶枯病构成水稻的三大病害。沧源县2000年以前呈零星发生,近几年随着杂交稻等矮秆品种的推广、密植度提高、大水大肥的管理水平,纹枯病的危害在全县稻区呈上升趋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临沧市2007年植烟总面积7.68万亩,2008年植烟总面积9.29万亩,发展速度快,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据市县植保和烟草部门调查,病害重于虫害,有的病害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的100%,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提高种烟效益的关键措施是抓好病虫害防治。根据今年气候特点及历年病虫发生情况,特将主要病虫症状及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陈炳森 《广东科技》2014,(22):143-144
水稻为漳平市的主要粮食作物,经常发生各种病虫害,水稻病虫害防治意义重大。结合漳平市水稻病虫害的情况,即稻瘟病、病毒病、稻纹枯病和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等,分析了上述病虫害发生情况和特点,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94年秋冬两季石河子地区气温偏高,降水降雪偏少,对病虫害越冬较为有利.据石河子气象台预报,95年我区春季气温正常略偏高,降水正常略偏少;夏季气温接近正常,降水略偏少;秋季气温正常略偏低,降水正常,故95年的气候对诸多病虫害的发生亦较有利.预计95年我区病虫害将为中等发生年份,其中棉叶螨、烟蓟马、玉米螟发生较重;棉蚜、白粉病、甘兰夜蛾中等偏轻至中等发生;甜菜象甲、麦蚜、棉铃虫等中等偏轻以下发生;柳毒蛾则发生轻.1、小麦锈病:轻至中等偏轻发生.我区主栽冬小麦品种中部分抗锈病差,如奎冬3号、4号,春麦主栽  相似文献   

8.
论述和介绍了汉中地区水稻主要病虫害以别和防治措施,包括稻瘟病、水稻纹枯病、稻曲病、水稻二化螟、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7种病虫害的识别、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和防治措施,对做好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何林 《科技园地》2006,(1):35-35
作物病虫害是危害作物的病害、虫害的简称。我同危害作物的主要病害有724种,虫害833种。病虫害造成的粮食潜在损失约5%,棉花潜在损失约24%,蔬菜和水果潜在损失约20%-30%。我国作物病虫害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呈加重发展趋势,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病虫害发生面积达到约35亿亩次。  相似文献   

10.
一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近年来我县植保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了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在县委和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在省、市农业部门和浙江农业大学的帮助下,去年,成立了萧山县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小组。对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和稻纵卷叶螟、黑尾叶蝉、褐稻虱等主要病虫开展综合防治试验、示范,面积为二千亩。通过一年的实践,证明开展“综防”的单位,农药成本显著降低,用药次数,药治面积大大缩减,还保护了有益生物,减少人畜中毒和农作物药害,促进了农业增产。例  相似文献   

11.
农作物生物灾害防御亟待加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作物生物灾害包括虫害、病害、草害和鼠害 ,严重制约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 ,我国常见的农业有害生物有1648种 ,其中 ,害虫838种、病害742种、杂草64种、害鼠22种 ,而且分布广、突发性强、成灾频率高 ,每年都有几种重大病虫草鼠害暴发和流行 ,导致农作物大面积减产和失收 ,品质严重下降。如1990年小麦条锈病全国大流行 ,发病面积600多万公顷 ,损失小麦265万吨 ;1991年水稻褐飞虱在我国稻区特大发生 ,面积达2320万公顷 ,损失稻谷250万吨 ;1992年棉铃虫特大暴发 ,发生危害面积400万公顷 ,…  相似文献   

12.
一、水稻病虫害发生为害特点 80年代以来安徽省水稻主要病虫害常年发生面积400~467万公顷。随着耕作制度的不断变化,水稻主要病虫害出现了3个明显特点。一是病害重于虫害,“小虫”重于“大虫”。病害发生面积在病虫害发生总面积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1979年病害面积只占6.03%,1990年则上升到38.55%,病害所造成的为害损失也远大于虫害,约占病虫总为害损失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水稻种植水平的提高,特别杂交稻、优质稻和超级稻的推广,水稻病虫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搞好水稻秧田期病虫害防治,对于培育壮秧、确保水稻丰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及稻曲病的症状及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1月28—29日,由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主办、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承办的2015年中国科协预防与控制生物灾害分析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林学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国水产学会、中国气象学会负责人和专家共51人出席会议。与会专家分作物、林业、畜牧兽医、水产等4个组进行了研讨,认为2014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总体为中等至偏重。由于病菌毒性变异、病虫害发生基数、栽培制度、种植结构和气候条件等有利于生物灾害发生,预计2015年中国生物灾害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与会专家  相似文献   

15.
我县大面积推广根外施肥是从1977年开始的。三年来施用的作物由水稻一种发展到麦子、油菜、草子、大豆等;施用面积也由多点试验到全面推广;肥料种类由单元素发展到多元素混用。1977年晚稻施用13万多亩,共用地产磷酸二氢钾105担。1978年全县大小麦施用43072亩,早稻施用118406亩,晚稻施用125682亩,绿肥、油菜等其他作物2万多亩,全县共计307160亩次,光是地产磷酸二氢钾就用掉620担。1979年全县粮、油、肥三季作物全面进行磷酸二氢钾、硼砂、钼酸铵等根外追肥,面积达到59万多亩次,共用磷酸二氢钾1150担,硼砂121担,钼酸铵116公斤。其中喷一次的面积占粮油肥复种面积的80%以上,喷二次的占56%,许多杂交稻还喷过三次。实践证明,使用磷酸二氢钾等  相似文献   

16.
水稻是宜宾市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稻谷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的55%以上。自八十年代初以来以稻瘟病、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等灾害性病虫为主的水稻虫发生为害十分突出,年均潜在为害损失达11万吨以上(占稻谷总产的11%左右),成为水稻持续稳定增长的一大障碍。本文从宜宾市水稻病虫发生为害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综合治理的指导、技术措施和推广手段等,用以指导全市大面积病虫防治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常年病虫实  相似文献   

17.
裴刚 《汉中科技》2006,(6):26-27
勉县是农业大县,耕地面积46万亩,常年种植水稻、玉米、油菜、豆类、薯类等农作物面积较大。丰富的粮食作物,和适宜的农田生态环境非常适合农田鼠害发生,每年的鼠害发生面积达到农田面积的35%左右,一般产量损失5%-10%,危害严重的可达20%以上,已成为我县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的重大自然灾害。为此,1989年以来,勉县植保站在全县组织开展统一的灭鼠工作,至2005年,累计开展灭鼠11次,使用0.5%溴敌隆母液4880kg,0.005%溴敌隆毒饵21.5t,配制毒铒48.8万kg,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笔者对当地农作物包括大豆、小麦、玉米、芸豆、甜菜、马铃薯等作物田间病虫草害发生防治情况调查,分析发生原因、防治效果.将为农田病虫预测预报、科学防治和保证粮食安全生产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任秀玲  闫军 《科技信息》2007,(11):219-219
2006年武城县植棉面积43万亩,其中春播棉42万亩,夏播棉1万亩。据调查2006年全县棉花苗期病害发生面积30万亩,占全县棉田总面积的69.8%。2005年全县植棉面积30万亩,全部为春棉,苗病发生面积20万亩,占棉田总面积的66.7%。由于近几年棉花苗期病害的发生直接影响棉花的一播全苗和壮苗早发,使全县棉花的产量和质量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就近几年武城县棉花苗病发生较重的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新疆察布查尔县主要农作物经济效益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系统收集农业经济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选取历年播种面积较大的几种农作物,运用农业经济效益、比较优势和边际产出模型分析方法,对察布查尔县主要农作物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农作物产投比效益大小的顺序为玉米>棉花>甜菜>水稻>小麦,而棉花、甜菜、水稻在伊犁地区具有整体比较优势,劳动力投入和化肥投入对各种农作物产投比贡献的影响程度不同.提出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经济效益应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手段,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适时调整和优化棉花、玉米和甜菜的种植结构,并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