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杨珺 《大自然》2009,(4):22-24
我国古人对水生态保护的关注 大地上四处纵横的河流是蔚蓝色地球上的一条条生命带,她创造了人类最为灿烂的文明。我国古人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活动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与自然和谐发展。尤其在水生物、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方面,卉人以其非凡的智慧和卓越的实践,不断协调人与环境之问的关系,追求水资源和水生态的永续利用,以期营造一种稳定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2.
关于研究和控制长江枯季入海流量下降趋势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黄河的断流已受到国家的极大关注,但是对由于人类活动而导致的长江枯季入海流量下降问题的严重性,似仍认识不足.长江水资源总量虽然丰沛,但是年际与月际间变化极大,月均流量变化在84 200m3/s与6 800m3/s之间,最低时流量仅4 620m3/s.长江入海流量的下降直接导致长江口盐水强烈入侵,成为近20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季节性与水质型缺水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不及早予以重视,势将对21世纪长江三角洲水资源供给产生重大影响.国外某些传播媒介已把长江比作我国经济的生命线.如果考虑到长江流域的经济地位以及目前黄河、淮河、海河流域水资源环境已呈现的困境,这一比喻绝非是夸大之词.  相似文献   

3.
“水十条”指出要维持河湖基本生态用水需求,重点保障枯水期生态基流. 为了掌握辽河流域片枯水期河流水资源状况,本文利用亚米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取了辽河流域片2018年枯水期河流干涸断流位置、干涸长度和干涸比等信息,并从空间分布、河流级别、国考断面、干涸原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辽河流域片枯水期河流干涸断流情况较严重,区域上呈现自东向西逐渐加重的分布特点,中小河流干涸断流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国考断面处河流干涸断流;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导致河流干涸断流问题严重. 建议加强水资源调度管理,利用卫星遥感等先进科技手段开展监测监管,保障河流生态流量,维护水生态环境健康.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短缺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应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正确处理好人类活动与水体动态、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的关系,合理对待水事活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流域径流过程会发生显著改变.利用M-K法、有序聚类法、Yamamoto法对无定河流域径流量进行水文变异诊断,利用IHA/RVA法对变异前后径流情势进行对比分析,并量化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改变的影响.结果显示:1)1970-2007年无定河流域径流量呈现显著减小趋势,并在1971年发生减小突变;2)突变后径流情势发生改变,径流量年内分配、极端流量及其发生时间、频率、平均延时等均具有较高改变程度;3)枯水期平均流量、最小90日平均流量和高流量平均延时可作为识别无定河流域径流量突变的关键指标;4)无定河流域径流量的减少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且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36.57%和63.43%.   相似文献   

6.
关于研究与控制长江枯季入海流量下降趋势的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黄河的断流已受到国家的极大关注,但是对由于人类活动而导致的长江枯季入海流量下降问题的严重性,似仍认识不足。长江水资源总量虽然丰沛,但是年际与月际间变化极大,月均流量变化在84200m3/s与6800m3/s之间,最低时流量仅4620m3/s。长江入...  相似文献   

7.
为了说明天然冲积河流存在极限流速,整理了长江、松花江等20条冲积河流上25个水文站的日均流量、日均水位、实测大断面、日均含沙量等水文资料,利用水流连续性方程,由日均流量和过水断面面积求出断面平均流速。结果表明,天然冲积河流断面平均流速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大,达到一定流量后,断面平均流速趋近于一个极限流速。天然冲积河流流量较大时通过增加过流断面面积使得流速始终低于极限流速。人类活动会影响冲积河流的极限流速。  相似文献   

8.
为了说明天然冲积河流存在极限流速,整理了长江、松花江等20条冲积河流上25个水文站的日均流量、日均水位、实测大断面、日均含沙量等水文资料,利用水流连续性方程,由日均流量和过水断面面积求出断面平均流速。结果表明,天然冲积河流断面平均流速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大,达到一定流量后,断面平均流速趋近于一个极限流速。天然冲积河流流量较大时通过增加过流断面面积使得流速始终低于极限流速。人类活动会影响冲积河流的极限流速。  相似文献   

9.
应用MIKE11水文模型研究人类活动对清水河水资源的影响,为保护水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清水河1995—2008年实测降水径流资料,率定建立的清水河上游降雨径流模型参数,并借助经过验证的降水径流模型,分析人类活动对清水河上游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对清水河1995—2008年实测径流进行模拟,模拟平均径流深与实测径流深拟合程度较好,相对误差为3.7%;逐日径流过程线形状吻合;模拟与实测流量的峰值吻合;低流量平水期吻合较好;二者总体拟合较好.人工开采地下水造成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组成径流的坡面流、壤中流和基流减少,尤其是基流显著减少,是清水河上游径流减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黄河断流与河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利建设是改造自然最大的人类活动,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大型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所施加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定会暴露出来,值得高度重视。一、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负面影响开发利用河流水资源尤其是大型水库的建设,所引起的负面影响与流域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程度等很多因素有关,往往难以预测。在世界范围内,自60年代大规模水利建设兴起以来,这些负面影响才逐渐暴露出来并引起注意。我国有自己的特点:一是地处季风区域,洪水多由暴雨引起,容易成灾,所以水库都有防洪要求;二是北方广大面积属半干旱地区,植被较差,又有世界上…  相似文献   

11.
长江大通水文站径流量的时间系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长江入海径流量的变化规律,用小波分析方法和Hilbert-Huang变换分别对长江大通水文站1950-2004年的逐月平均径流量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长江入海径流量的长时间的演变特征和突变特征.结果显示,其月径流量具有10年以上、8年、4年、1~2年左右以及1年以下的周期性变化.这些周期震荡主导着长江入海径流量的变化,对长江入海径流量的变化规律的分析及短时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试析淮河洪涝灾害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淮河地处我国南北气候、高低纬度和陆海交互作用的3种过渡带的重叠地区,是七大江河中洪涝灾害最频繁、灾情最严重的河流之一。究其原因有3大方面、9点内容。第一,与流域所处的特殊和不利的自然地理条件密切相关。①天气上,致洪暴雨天气系统众多且组合十分复杂;降雨时空分布很不均匀,降水量年际变化剧烈。②地形上,众多支流均在干流中游汇入,平原洼地占流域面积的60%,形成“关门淹”,难以下泄洪水和排除涝水。③土壤上,淮北平原和黄泛平原土壤土质紧密,水分不易下渗,最易发生涝渍。第二,与黄河661年之久的长期夺淮有着直接联系。④淮河不能直接入海,改流入江,下游地区水灾日益加重。⑤水系巨大变迁,原本统一的淮河划分为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水系,且河系紊乱、河道淤废、排水不畅。⑥洪泽湖的逐渐淤积抬高和入湖河口段倒比降的形成,使中游河道下泄不畅。⑦淮河干流中下游河床比降小,甚至出现倒比降,洪水过程极其平缓。⑧黄泛区涝灾尤其突出。第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洪涝灾害。⑨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而水土流失淤积河道及人为设障,使得河道的行洪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3.
通过介绍洪泽湖的成湖历史,洪泽湖在淮河水系中所起的作用和存在问题,指出河湖分家让淮河独流入海是治理淮河下游的关键,提出从盱眙附近至洪泽蒋坝镇开挖淮河水道等设想.该设想基本上实现了河湖分家,实现了淮河独流入海.淮河入海水道的工程量与二河口入海水道相差不多,因而设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海岸侵蚀是一种渐进式或突发式的特殊海洋地质灾害。山东半岛和黄河三角洲分布有粉砂淤泥质海岸、砂质海岸、基岩海岸、黄土台地海岸等类型的海岸。近几十年来,山东半岛和黄河三角洲海岸受河流改道与入海河流输沙量减少、海面上升、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及在河流上游建设水库拦蓄泥沙、沿岸挖沙及海滩采沙、不合理的海岸工程建设、海岸湿地植被和防护林破坏、不合理的滨海旅游项目建设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发生了普遍而严重的海岸侵蚀。对此,本文提出了加强海岸带开发管理,严禁海岸带非法采沙,人工海滩补沙,建海堤、丁坝和离岸堤,实施岬控工程和恢复、重建退化海岸盐沼湿地等防治海岸侵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逐水而居是人类生存的自然选择, 长江和地球上其他江河一样, 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和生存繁衍的好居所。长江流域作为一个生态系统, 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正在不断地演变中。由于水土流失、污染以及人类活动等, 加剧了次生环境的不平衡,使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 缓减和改善这种生态危机已刻不容缓。实践证明,工程措施是人类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三峡工程防洪库容221.5亿m3,可有效地拦蓄宜昌以上的洪水,保护其下游1 500万人口和150万hm2田地,并能防止或减缓洞庭湖等长江中游湖泊的淤积萎缩,年均发电量约900亿kW·h,可大大减少二氧化碳及有害气体的排放,在总体上,有利于长江流域、全国乃至全球生态和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马料河水质监测调研与主要入滇河流污染治理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以来,在昆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的同时,滇池污染也日趋严重。目前,滇池水质已从70年代的Ⅲ类变为劣V类。入湖河流污染是造成滇池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所在课题小组用了近4年的时间,对27条主要入湖河流进行了走访、调研,并分别对每条河流入湖口的水体取样进行了水质分析监测。文章以对昆明新城建设有关的马料河调研及水质分析监测数据为例进行说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要入滇河流污染治理的对策及思考。  相似文献   

17.
Dualistic water cycle pattern and its evolution in Haihe River basi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Haihe River basin is widely recognized as an area in China which is most severely affected by human activities.The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recycling in the basin is very complex,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dualistic water cycl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The ever-growing demand of water for modern industry and domestic life nearly dries up all the natu-ral runoff.Meanwhile, industrial, agricultural and domestic wastewater discharges cause severe deterioration in water quality.Consequ...  相似文献   

18.
Seeking water and earning their livelihoods is the natural selection of human beings.Like other rivers on the earth,the Yangtze River is the birthplace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survival.As an ecosystem,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s evolving under the influences of natural factors and human activities.Because of soil erosion,pollution and human activities,the imbalance of secondary environment is exacerbated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come more vulnerable,so it is urgent to mitigate and prevent the ecological crisis.The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implementation of engineering measure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TGP) has a flood control storage capacity of 22.15 billion m 3,effectively storing the flood water upstream of Yichang,and protects 15 million people and 1.5 million hm 2 farmland.Furthermore,the project can prevent or slow down the sedimentation and shrinkage of the lakes in the middle Yangtze River such as Dongting Lake;with an average annual power generation of about 90 billion kW· h,i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emissions of harmful gas like CO 2.In general,the construction of TGP is conducive to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nd China,even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9.
雅鲁藏布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之一,拉萨河作为雅鲁藏布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最长的河流,更是西藏自治区水利开发的重点,但拉萨河流域水文模型应用研究甚少。本文介绍改进的TOPMODEL,并应用该模型和新安江模型对拉萨河流域进行水文模拟,结果表明:两模型都取得了较好的模拟效果,弥补了雅鲁藏布江拉萨河流域水文模型应用研究的不足,为开展缺资料地区的水文模型应用研究进行了一定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珠江流域经济合作问题的一体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珠江是我国三大河流之一 ,横贯东西 ,腹地辽阔 ,流域内资源丰富 ,区位优越 ,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国家经济战略从东部向西部的转移 ,推动珠江流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目前 ,应积极开展多行业多形式的经济合作 ,努力形成珠江流域社会生产力合理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各展所长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