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常克明  许红艺 《科技资讯》2009,(22):102-103
小秦岭地区的金矿床与构造有着密切的关系,剪切带如同一个黄金的“天然生产车间”,其应变特征和构造演化控制着金的成矿作用,不同方向的断裂中元素富集规律不同,构造带中流体是十分活跃的。成矿元素主要来源于太华群,成矿流体具有多源性。级断裂是本区的主要客矿构造和找矿标志。小秦岭的构造格架为复合型间隔式脆韧性剪切带,由一系列大体平行,近于等间距分部的二级脆韧性剪切断裂所组成,这些二级脆韧性剪切断裂带及其派生的三级断裂是本区的主要容矿构造和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
南岭地区的脉型钨锡矿床几乎都与本区的燕山期花岗岩有密切的关系.燕山期花岗岩常以多阶段复式岩体产出,钨锡成矿主要与同期晚阶段侵入的小岩体有成因联系.本区北东向和东西向区域性大断裂控制着复式岩体的主要空间分布,其次级构造或派生构造则是控制晚阶段补充侵入的成矿花岗岩体定位的构造,也是控制矿田、矿床定位的构造.脉型钨锡矿床的成矿裂隙是控制矿田、矿床定位的断裂构造之次级裂隙和派生配套裂隙,其力学性质以剪切为主,兼具剪张或剪压复合的特征.它在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的发展演化常表现出继承性活动的特点.在成矿期的继承性活动使裂隙多次张开充填成复脉.这也是矿床出现“王牌脉”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Ⅰ.具有较大规模的矿源层,基底岩系中矿源层—胶东群厚达17km,Au1.3ppb ̄23PPb;盖层中含炭岩系厚>270m,Au13 ̄1200PPb。为金矿形成具备了大规模和充分的物质来源。Ⅱ.具有金矿成矿的构造条件:①E—W向及NE向两大构造体系交汇部是“招—掖金成矿区”一级控矿构造,辉山正置此构造部位。②不同方向的深断裂交切带,控制了“牟乳金矿矿区”,研究区存在着这样的不同方向的断裂交切带。③韧性剪切带多控制大型以上金矿就位,辉山岩体上的韧性剪切带存在并发现多处矿化。④陡倾斜的深断裂及缓倾斜层间破碎带及不透水岩层,建立了储矿空间的对流系统,导致合炭岩系中沉积改造矿床形成。区内存在良好的金成矿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4.
张凤巍 《甘肃科技》2021,37(20):45-48
八卦庙金矿床位于西秦岭凤太矿田内,是一特大型低品位热液变质矿床,金矿体受北西向F13大断裂下盘的韧性剪切带控制,剪切带内次级小断裂、节理、揉皱构造密集发育,热液活动强烈,赋矿岩层为上泥盆统星红铺组,矿体赋存在斑点状铁白云质粉砂质千枚岩、硅化千枚岩中,形成构造蚀变岩型、破碎石英脉型两种类型的工业金矿石,矿石品位与石英脉带、次级断裂、节理的发育程度关系密切,与共生金属硫化物含量成正比,与围岩蚀变程度正相关,在八卦庙矿床深部,含矿热液流体、容矿构造等成矿条件不如上部,但石英脉破碎蚀变带型金矿体依然存在,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5.
连山关地区铀成矿研究已形成大量的文献,笔者从基础地质研究入手,综合前人的矿床学研究成果,认为该区主要铀矿类型为与脆~韧性剪切带相关联的热液脉型铀矿化—以连山关铀矿床为典型代表。脆—韧性剪切作用的存在是形成铀矿化的重要因素,赋存围岩为断层构造岩,其成矿热液来自于深成变质水、构造热液及部分深源岩浆水。在总结了该区的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远景区段。  相似文献   

6.
新疆乔尕山金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尕山金矿床为产于中天山脆韧性剪切带中的石英脉型或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南部矿床产于受剪切的志留泥盆系地层中,北部矿床产于受剪切的闪长岩体中。不同阶段形成的含金石英脉及其赋矿围岩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呈轻稀土富集型,出现不明显的Eu负异常及明显的Tb和Er正异常。成矿流体H、O同位素变化范围小,δ18OH2O=44.5‰~10.95‰,δDH2O=-63.0‰~-42.0‰,其成矿物质具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金厂峪金矿床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其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成矿温度为中高温热液环境,成矿流体为低盐度,同位素显示物质来源具有深源的特征.稀土-微量元素特征显示金成矿作用具有排斥稀土元素的作用,Bi可作为富矿指示剂.矿床体的石英大脉和复脉赋存特征及成因机制显示金厂峪金矿床主要赋存于韧性剪切活动后期的脆性构造-挤压片理化带内,成矿空间为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后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双旗山金矿位于福建省中部"金三角"金矿成矿远景区内,是20世纪90年代闽中地区发现规模最大的金矿床.该区有利的成矿、控矿构造脆韧性剪切断裂,中晚元古代大岭组变质岩以及燕山期岩浆活动是金矿成矿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地质条件的研究,认为矿区深边部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可形成第二找矿空间,并预测了成矿远景地段.  相似文献   

9.
辽宁东五家子金矿控矿断裂及其构造岩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辽宁东五家子金矿控矿断裂的几何学、构造学与构造岩特征,指出NE向凌源-北票断裂与矿区东部的NW向二道营子断裂是金矿成矿的导矿断裂,二断裂旁侧的次级NW向与NE向断裂为金矿的容矿断裂.两组断裂均为长期多次活动断裂,早期活动具强烈韧性变形特征,晚期在韧性剪切带基础上再叠加脆性断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两组断裂的控矿规律.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四川石棉田湾地区地质背景的实际资料,指出磨西脆-韧性剪切带乃是控矿构造,它控制田湾矿田的展布,其派生的次一级构造控制了矿体方向。薄片观察结果揭示千糜岩是由原岩以硅质白云岩经剪切变形和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它有五种类型,即绢英白云千糜岩、白云石英千糜岩、绢英千糜岩、硅质千糜岩、石英绿泥千糜岩。硅质白云岩的变形作用产生许多特色的显微构造和石英C轴组构;而变质作用则以广泛的退变质为特征,二者密不可分,它们共同产生千糜岩和含矿石英脉。  相似文献   

11.
构造地质     
研究区正置NE向牟平──即墨断裂带上,褶皱复杂,断裂十分发育。NE向深断裂控制了区内4个花岗岩体分布;NE向及E—W向深断裂控制了中生代盆地展布。胶东群变质岩,元古代重熔花岗岩及交代花岗岩内的NN向、NNE向相关剪切带中发育的蚀变糜棱岩化花岗岩带或断裂空间,是蚀变岩型金矿化及石英脉型金—银矿化的定位空间。E—W向深断裂旁侧的产于K1L1含炭岩系中先挤压后扭张的构造空间是新类型金矿产出空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青海东昆仑成矿带发现了新的金成矿类型,金矿体主要赋存于东昆中岩浆弧带中酸性侵入岩体内的构造蚀变破碎带中。为了查明此类金矿床的成因,从矿床形成的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矿体与构造、岩浆活动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金矿体的容矿围岩为华力西期、印支期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为主要的控矿、容矿构造,成矿流体沿断裂带的裂隙系统中运移至减压部位成矿,在脆性剪切部位形成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体。矿体成因属于构造蚀变岩型,具有较大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13.
运用三维地震、钻井资料和区域应力场研究结果,探讨埕岛地区古生界构造和地层多样性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三叠纪末期-始新世,在郯庐断裂左旋→右旋"往返式"走滑运动控制下,埕岛地区古生界经历了"挤压倾伏褶皱、拉张反转成山、差异走滑定型"3个阶段。三叠纪末期,在郯庐断裂左旋走滑运动下,埕岛地区NE-SW向挤压、北西向倾伏褶皱,形成西、中、东3个逆掩断块体,差异隆升作用造成古生界剥蚀程度不一。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在郯庐断裂左旋走滑运动下,埕岛地区经历NWW-SEE向→NW-SE向拉伸,逆冲断层发生不均衡反转形成西、中、东三排山和"南敛北散"形态。晚白垩世-始新世,在郯庐断裂右旋走滑运动下,埕岛3排山自西向东基底走滑剪切位移不断增大,中排山和东排山在基底剪切下发育的东西向断层和北东向走滑断层相互切割,构造样式和岩性分布更复杂。  相似文献   

14.
东辛地区营26断层变换带形成机制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叠覆型断层变换带的形成机制,揭示变换带内断裂体系的发育规律,根据区域应力机制设计相应的张扭及底辟复合作用实验装置,从湿度不同的砂、黏土及砂泥混合物中选取微湿的细砂作为实验材料,并与应力场数值模拟相结合,对东营凹陷东辛地区营26变换带沙河街组沉积期进行构造物理模拟。结果表明:营1与营31断裂是沙河街组沉积前由NE10°的伸展作用同时形成的两条平行断裂,二者向两侧的伸展位移在叠覆带边缘诱导出一条与伸展方向呈50°斜交的张扭性变换断层,随着二者叠置程度的增大,变换断层的发育程度也增大。之后,区域性的右旋走滑运动形成一系列雁列式分布的变换断层,其优势走向与剪切应力场方向一致,后期的底辟作用加剧了断裂系统的复杂程度。断层的转折端、交汇和分叉处以及次级断层形成的局部小断块内,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差值较大,为低级序断层的优势发育区。另外,平面上斜交的剪切断层在不同方向的走滑活动造成的局部断块的掀斜运动加剧了低级序断层复杂程度。  相似文献   

15.
胶东地区郭城金矿田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郭城断裂下盘荆山群变质岩和牧牛山二长花岗岩体中,矿体的形成受北东向断裂构造的控制.矿区内主要断裂构造及控矿特征研究表明,成矿期郭城断裂左行扭压活动派生了北东向次级断裂,倾向相反但走向相同或相近的北东向断裂在剖面上相交汇,形成了格子状控矿构造,使矿体分布在剖面上呈现相同倾向的一组矿体叠瓦式排列,相反倾向的两组矿体相交汇呈格子状的特征.格子状构造的形成为含金流体提供了运移的通道和沉淀成矿的容矿空间,控制了金矿体的形成与就位.  相似文献   

16.
冀东地区金矿产出较为集中,且地质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处,通过对比研究金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围岩蚀变以及成矿条件,认为冀东地区金矿床成矿岩体应定位在燕山期花岗岩体,控矿构造定位于断裂或剪切带处。石英脉和黄铁矿脉可做为较好的直接找矿标志,此外,硅化、黄铁矿化等围岩蚀变对金的富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者发现金矿(化)点20余处,包括4个类型:(1)受花岗岩中相关剪切带控制的黄铁绢英岩金矿;(2)多金属硫化物石英型脉型金银矿;(3)陆相含炭岩系沉积改造层控金矿;(4)陆相砾岩金矿。(1)、(3)两种类型金矿具工业规模。黄铁绢英岩金矿主要赋存在以胶东群为交代基体的重熔花岗岩或交代花岗岩的构造蚀变带中心。这类构造蚀变带是遭受长期构造应力作用并叠加后期构造破裂经热液蚀变形成的。成矿热液为中温碱性溶液,金多呈金氯络合物形式被活化搬运。该类型金矿与强绢英岩化蚀变关系密切,在韧性剪切带基础上发育的蚀变糜棱岩化花岗岩带上等间距成群出现。陆相含炭岩系沉积改造层控金矿,为缓倾斜层状、似层状、透镜状矿体,受下白垩统莱阳群一段上、下含炭岩系控制。金矿在上、下含炭岩系中多层出现。此类矿床为晚元古代胶北地体隆起为陆,风化剥蚀产物沉积在中生代断陷盆地陆相湖泊基底堆积物中,由于盆地底部丰富的有机质及粘土对古风化产物中分解的自然金的富集作用形成了富金矿源层,AU:14-800ppb。在燕山晚期强烈构造变动影响下,成矿热液活动,有机炭在矿床改造过程中进一步富金作用,形成工业矿床。这是一新类型金矿。  相似文献   

18.
利用原位声波测试法对新集一矿F10断层岩体力学性质进行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得出F10断层两盘有7.5 m的岩体力学性质较差的地段,且断层上盘较下盘差,对应的岩体动弹模量、体积模量、剪切模量都比较小.研究表明生产实际中可以通过原位声波测试获得工程建设所需的各种物理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9.
付红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4):3178-3181
海拉尔盆地贝尔断陷中的变质岩潜山油藏规模大,产量高。断裂系统复杂,断层展布方向大致为北东东向,断面宽度大、断距横向变化快。变质岩储层在纵向上可分为:风化破碎带,裂缝、溶孔、溶洞发育带和致密带。油藏成藏规律受烃源岩供烃能力及与储层接触关系、储层自身的储油能力、断层及不整合面垂向、侧向运移油气能力控制。形成了以油气沿断裂和不整合面组合侧向运移的布达特群顶面风化壳聚集成藏模式和油气沿断裂垂向运移的布达特群内部裂缝破碎带聚集成藏的内幕油气藏模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