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论《诗》、子夏《诗序》和郑笺在诠释“风雅颂”之“颂”时,均立足于盛德;《诗序》以“美盛德之形容”释之,郑玄径释之为“容”,并将其意义界定为德行广大崇高,至于“光被四表,格于上下,无不覆焘,无不持载”。后代的学者愈来愈倾向于离开盛德这一基本点,把《诗序》、郑笺所说的“形容”或“容”理解为舞容,严重误解了先儒的本意,模糊了先秦至汉代《诗经》学对帝王德行的高标准、高要求,也模糊了这一时期《诗经》学的特质。“风雅颂”再加“赋比兴”被称为六义,为历代《诗经》学的核心范畴。今人在诠释赋比兴时,喜欢称引朱熹《诗集传》的说法,但往往以为朱熹把比解释为修辞学中的比喻。实际上,朱熹《诗经》学中比并非修辞层面上的比喻,而是更高一层的“作诗之法度”;被人们称为比喻的篇章,《诗集传》往往释之为赋。  相似文献   

2.
赋是我国古代文体的一种。《文选·班固两都赋》:“赋者,古诗之流也。”它开始见于《周礼》,跟风、比、兴、雅、颂称为六义。后来人们将它又分为两类,风雅颂是诗篇的异体,赋比兴是诗歌的作法。到战国时代,从屈原、荀子开始,赋又演变为体裁。汉朝以后,出现了杨雄、张衡等作赋名家,赋曾与诗并驾,蔚为大宗。六朝和唐宋时代,有些著名文学家也作赋,而且有名篇。  相似文献   

3.
从汉儒所说的“比兴”,到唐人提出的“兴象”,我国诗学形象理论走过了数百年的发展历程。本文试图寻绎此过程并以此就教于方家。一、汉儒“比兴”说的意义及其局限“比兴”始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  相似文献   

4.
《诗》有六义,风、雅、颂为《诗》之分类,赋、比、兴为《诗》之表现手法。这也是历代《诗经》研究者所形成的共识了,但具体解说到“比兴”的含义,尤其是“兴”的含义,则千百年来聚说纷纭。  相似文献   

5.
赋、比、兴一般称为三种创作手法,它是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创作中总结出来的艺术经验,后来成为我国古代美学的一组重要范畴。它最早见于战国时代《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为“六诗”中之“三诗”,后来亦称“三义”。《周礼》对“三诗”没有作出具体解释。汉以后对之解释、引申、发挥日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由于古代文学家、理论家对“三义”的研究、讨论,都是联系着《诗经》创作的实例、《易传》之“立象以尽意”的命题以及诗歌创作中形象思维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六安南乡的陈姓,据《陈氏宗谱.原序》说:"祖籍徐氏江西进贤县旧族也。"《再修谱序》也说:"吾徐氏肇自江西进贤县。"而《三修谱序》说:"明大将军讳达,佐太祖定天下,以功封魏国公,赠中山王。世子辉祖袭爵,以不从靖难之乱,失成祖意,废弃终身。生子五,曰仁、曰义、曰礼、曰智、曰信,仲智公迁六安,六之徐氏自是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作者考证了其中的缘由。  相似文献   

7.
说诗经《卷耳》篇主人公即采卷耳者,最有影响的是朱熹的《诗集传》。在《卷耳》首章四句(“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下朱熹曰:“赋也。后妃以君子不在而思念之,故赋此诗。托言方采卷耳、未满顷筐,而心适念其君子,故不能复采,而寘之大道之旁也”。(引见《诗集传·卷耳》,重点号是笔者所加,下同)朱熹对“赋”有特定的解释,他在《葛蕈》首六句下第一次出现所谓“赋”下释“赋”曰:“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直言”,就不是“曲言”,亦不是“隐  相似文献   

8.
赋体之名,古今中外众说不一、纷纭杂乱。归根结蒂是赋体源流的扑朔迷离,未详其究竟。考察赋体源流,势必先理清辨明"赋"义,即创作赋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技巧。钟嵘《诗品》赋论,立足诗歌创作"三义"说,辨证《诗》赋体精髓之赋义,历来被忽视了。《诗》乃中国文学史上首部诗歌总集,与《周礼》"六诗之歌"密切相关,亦乃钟嵘《诗品》赋论乃至诗歌理论丰富的文本资源。探索《诗品》赋义,辨证《诗》赋篇系列作品,赋体源流之谜可得以解开。  相似文献   

9.
赋体之名,古今中外众说不一、纷纭杂乱。归根结蒂是赋体源流的扑朔迷离,未详其究竟。考察赋体源流,势必先理清辨明"赋"义,即创作赋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技巧。钟嵘《诗品》赋论,立足诗歌创作"三义"说,辨证《诗》赋体精髓之赋义,历来被忽视了。《诗》乃中国文学史上首部诗歌总集,与《周礼》"六诗之歌"密切相关,亦乃钟嵘《诗品》赋论乃至诗歌理论丰富的文本资源。探索《诗品》赋义,辨证《诗》赋篇系列作品,赋体源流之谜可得以解开。  相似文献   

10.
赋体之名,古今中外众说不一、纷纭杂乱。归根结蒂是赋体源流的扑朔迷离,未详其究竟。考察赋体源流,势必先理清辨明"赋"义,即创作赋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技巧。钟嵘《诗品》赋论,立足诗歌创作"三义"说,辨证《诗》赋体精髓之赋义,历来被忽视了。《诗》乃中国文学史上首部诗歌总集,与《周礼》"六诗之歌"密切相关,亦乃钟嵘《诗品》赋论乃至诗歌理论丰富的文本资源。探索《诗品》赋义,辨证《诗》赋篇系列作品,赋体源流之谜可得以解开。  相似文献   

11.
赋体之名,古今中外众说不一、纷纭杂乱。归根结蒂是赋体源流的扑朔迷离,未详其究竟。考察赋体源流,势必先理清辨明“赋”义,即创作赋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技巧。钟嵘《诗品》赋论,立足诗歌创作“三义”说,辨证《诗》赋体精髓之赋义,历来被忽视了。《诗》乃中国文学史上首部诗歌总集,与《周礼》“六诗之歌”密切相关,亦乃钟嵘《诗品》赋论乃至诗歌理论丰富的文本资源。探索《诗品》赋义,辨证《诗》赋篇系列作品,赋体源流之谜可得以解开。  相似文献   

12.
屈原骚赋在中国文学史上,卓然特立,独放异彩。然而,它是怎样产生的呢?历代学者对它进行了种种的研究与推测,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其一,“《骚》从《诗》出”。此论最为久远,影响也最大。西汉人刘安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东汉人王逸也说:“《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南朝人刘勰更明确地提出:“依《诗》制《骚》,讽兼比兴”。他们看到了《诗经》对《楚辞》的影响,是有一定道理的。其二,“源于楚歌”。这是近代较为流行的说法。王国维说:“《沧浪》《凤兮》二  相似文献   

13.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又号园公,洛阳人。他幼年好学,“卓厉不群,篇籍之在世者无不读,既读辄记不忘”(葛胜仲《陈去非诗集序》)早年曾学诗于颇有重名的崔德符;后又就读于太学。政和三年(1113)年春,以上舍甲枓及第,授文林郎,教授开德府(今河南濮阳)。六年八月解职归京,常与亲旧赏画吟诗,直到八年十一月方除辟人录。“四岁冷官桑濮地,三年赢马帝王州”(《苦拙弟说汝州可居……用韵寄元东》)即是诗人写自己教授开德,闲居都城的经历。 宣和二年,母张氏病逝,于守制中识汝州守葛胜仲。宣和四年服除入京,葛氏力荐于朝,擢为太学博士。次年,“徽宗皇帝见所赋《墨梅》诗善,亟命台对,有见晚之嗟,遂登册府”(《陈去非诗集序》),除秘书省著作佐郎,六年闰三月,除司勋员外郎,旋擢符宝郎,并曾充任省闱考官。年末,陈与义受人牵累,贬为陈留(今河南开封境内)酒  相似文献   

14.
高禖郊社祖庙通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释高唐赋──说瑶姬为私奔之佚女 (二)释高密──说高禖之制 (三)高禖郊社与秘庙为一 (四)楚之高禖──说屈原三闾大夫为媒巫 (五)齐燕郑卫秦诸国之高禖 (六)高禖始于商族 一释高唐赋──说瑶姬为私奔之佚女 宋玉高唐赋见载于文选,各本稍有出入,今以文选正载为主本(称甲),取文选江文通杂体诗注引宋玉集(称乙),渚宫旧事三引襄阳耆旧传(称丙),文选别赋注引高唐赋(称丁),水经注卷三十四(称戊),诸本互校如下: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雪梦之台乙作野望朝云之观 乙丙作馆其上独有云气[ 兮直上忽兮改容]乙丙所无 须臾之问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  相似文献   

15.
(一)释疫(十)释 (二)释已(十一)释 (三)释甲(十二)释用 (四)释晶(十三)释 (五)释匕(十四)释 尻 (六)释七(十五)释 肫 (七)释 (十六)释 (八)释桎 桔(十七)释 (九)释 (十八)释睹 释疫 说文七瑞下疒部云:疫,民皆疾也。从疒,役省声。释名释疾病云:疫,役也.言有鬼行役也。徐锴系传亦云:鬼神在共闲,若皆应役然也。按刘徐之说不经,不足辨矣。今谓:役之为言易也。古音役易同在锡部.易者.延也。诗大雅皇矣篇曰:施于孙子。郑笺云:施犹易也,延也。尔雅释诂曰:弛,易也。郭注云:相延易。书盘庚中篇曰:暂遇奸宄,我乃 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讨论诗歌传统表现方法——赋、比、兴的某些文章中,常常是比、兴并提而侧重谈比,略于谈兴。其实,这是不尽恰当的。兴,作为一种表现方法,它是和赋、比并列的。在著名的《毛诗序》中,兴就被列为“六义”之一。刘勰的《文心雕龙·比兴篇》,对兴也专门作为一个方面加以论述。朱熹的《诗集传》也是对《诗经》中每一首诗的赋、比、兴方法分别作出解释。毛泽东同志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信中,强调的仍然是“比、兴两法”是诗歌创作“不能不用”的方法。这些都说明兴是不可忽视的表现方法之一。这里,想以《诗经》为例,对它作一些粗略的论述。作为诗歌的表现方法,和赋、比一样,兴也最早出现于《诗经》。在《诗经》中,  相似文献   

17.
傅庚生先生《杜诗析疑》认为:“《新婚别》通篇是用初嫁新妇第一人称的口吻写下的。但开头的四句:‘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这样的话语,不类新妇的口吻,只能作为比兴诗的引子读。”言其发端两句为“比兴”,则是;言其开头四句为“不类新妇的口吻,只能作为比兴诗的引子读。”则未敢苟同。初读开头四句,确与诗中“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诸句,在表现新嫁娘的语气上有不一致、情感上也有不和谐的感觉。但我们不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移居南村,其事见于陶集《与殷晋安别并序》和《移居》诗第一首。但对其移居的时间,则众说不一。综观宋代以来诸注家谱家意见,大体有以下四种:一、移居在义熙六年。此说出元人李公焕。李笺本《陶渊明集·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诗后题云:“靖节旧宅,居于柴桑县之柴桑里,至是属回禄之变,越后年,徙居南里之南村。戊申岁是义熙四年,“越后年”,即义熙六年。李笺本是最早的陶集注释本,故后人论陶渊明移居南村,多从此说。按李氏此说盖来源于南宋吴仁杰的《陶靖节先生年谱》。吴《谱》  相似文献   

19.
高适的《燕歌行》诗前有序曰:“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文苑英华》、《全唐诗》“元戎”作“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这就引起了研究者对诗歌所感“征戍之事”的针对性的讨论,有的认为专咏张守珪,有的认为讽刺安禄山,总之,如清人陈沆所说:“非泛咏边塞也”(《诗比兴笺》卷三)。笔者认为,此诗并不因某人某事而发,恰恰是一篇“泛咏边塞”之作。  相似文献   

20.
<正> 温序,字次房,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生年不详,约在西汉末期,卒于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关于温序的情况,《后汉书·独行列传》有如下记载:“仕州从事。建武二年(公元26年),骑都尉弓里戍将兵平定北州,到太原,历访英俊大人,间以策谋。戍见序奇之,上疏荐焉。于是征为侍御史,迁武陵都尉,病免官。六年(公元30年),拜谒者,迁护羌校尉。序行部至襄武(今甘肃省陇西附近),为隗嚣别将苟宇所拘劫。宇谓序曰:‘子若与我并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