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对于20世纪50至70年代知识分子遭遇的劫难,王蒙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们应承担自己的责任。由于他们自身的狂热而丧失理性精神,极"左"思潮的冲击和缺乏警醒意识,知识分子便上演了一场兽性的大狂欢,从而害人害己。作家以同情、理解、自谴的情怀重新审视那段苦难记忆,做出自我反省以期达到救赎的目的,明显比那些"永不忏悔"者高出一筹。  相似文献   

2.
索尔·贝娄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多为知识分子,而且其作品中的知识分子都是在当代社会中的没落知识分子,他们一方面秉持自己的知识分子传统,企图通过自己的行为重建大众文化冲击下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他们因为缺乏精神操守从而使自己的使命无法顺利完成,他们是典型的贝娄型知识分子。从贝娄反复写作知识分子的动机和角度分析《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的贝恩和肯尼斯,揭示出贝娄型知识分子的挣扎与徘徊以及贝娄自己的创作活动都体现了潜伏在意识里的集体无意识。  相似文献   

3.
生于30年代,青春于50年代,被改造于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复活于80年代的“中国牌”知识分子演奏的是一曲无人伴奏的生命哀歌。他们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无私的奉献,为了能融入轰轰烈烈的社会潮流,他们毫不吝惜牺牲作为知识分子精神领地的自由、正直,甚至由启蒙者沦为被启豪的对象,由被动改造变成主动改造。然而知识分子最终要改造什么,连他们自己都不明白。造成知识分子悲剧的不是政治斗争,也不是政党或者集团,而是知识分子的病态人格。  相似文献   

4.
在契诃夫创造的“知识分子”系列中 ,有一类人物与“沉闷”一族形成鲜明对比 ,那就是一些被当作“狂人”的知识分子 ,他们是思想界的先驱、时代的精英 ,契诃夫对他们的态度不是“批判”而是“肯定”。  相似文献   

5.
本通过对昆德拉与哈德尔在学作品中个人情感渗透的比较,分析了同为知识分子对于个体与社会关系的不同观点和态度,由此联系中国知识分子对昆德拉的接受和推崇,进行了深刻的反观和自省,从而强烈呼唤鲁迅式的人物的出现,提出心灵应与智慧并重,甚至更重的观点,希望中国的知识分子从接受哈维尔的作品到接受哈维尔的精神,承担起应有和应尽的“社会良心”,敢于选择,并敢于“以自己个人的全部生命来支持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蒲松龄生活在所谓“康雍”盛世,终生困于场屋,饱尝世态炎凉,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下层知识分子。因此他对于八股取士制的弊端感受特别强烈,对于下层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特别了解。在他的不朽名著《聊斋志异》中,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和深切感受,塑造了数以百计的知识分子形象,而绝大部分是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生、诸生。通过这些形象,描写了他们在人生道路上的进退升迁和悲欢离合,剖析了他们的灵魂。 在众多的知识分子形象中,刻划得最深刻、最典型、最成功的是在封建科举制度罗网中挣扎的各种各类知识分子形象。一个作家只有描写他最熟悉的、感受最深的题材,才能有一  相似文献   

7.
《人到中年》、《废都》、《桃李》的主人公所代表的知识分子形象经历了由“圣人”到“凡人”再到“俗人”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反映出新时期知识分子阶层逐渐世俗化的倾向。知识分子的世俗化有自身的原因,也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社会观念的变迁使知识分子面临着传统价值观不断被否定的危机。为消解失落之痛,寻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恰当的社会定位,知识分子开始了自己的“突围之旅”。  相似文献   

8.
张智丰 《科学世界》2010,(12):84-85
有人说,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是理性的存在。不是说“我思故我在”吗?然而社会心理学家们却用自己的研究工作证明,人不是理性的存在,而是“理性化”的存在。也就是说,人倾向于为自己的行为寻找理由,进行自我辩解,以试图相信自己是正确的。许多时候,能够找到理由甚至比事实真相更重要,所谓“我辩解故我在”。这是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9.
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了《复活》等巨著,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经典形象;张贤亮的《绿化树》系列小说则曾轰动了文坛。时隔一个世纪,我们比较中西这两位有代表性的作家会发现,在困厄的历史环境中,知识分子从未停止精神领域的探索,他们笔下的人物都凝结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外化了自我心灵欢乐与痛苦的体验。在“灵”与“肉”的冲突中实现了精神的复活与理想的升华。  相似文献   

10.
在亚历克斯的面前摆放着一些彩色的立方体,有人指着其中一块红色和一块绿色的立方体问它:“这两件物体有什么不同?”亚历克斯思考片刻,然后毫不犹豫地回答:“颜色。”研究人员对它的这种能力感到难以置信,于是把一组物体全都放在了它的面前,继续问道:“有几个绿色的方块?”而亚历克斯则用与我们极其相似的声音回答说:“4个。”当它明白自己的回答正确之后,  相似文献   

11.
知识分子是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传播者,在现时代更肩负民族复兴与文化建设的重任,必须把维护社会公正,重振学术良心作为现时代知识分子的使命。中国目前处于市场经济实验发展期,“新富人阶层”以及代表他们利益的新意识形态的出现必须引起高度警惕和有力批判,“绝不允许既得利益集团形成”,因此高扬理想主义的知识分子,应该坚定批判的立场、坚持创造的精神,建设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无愧于新时代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问题,既和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更和知识分子对自身的职责定位以及自身如何处理与统治者和民众的关系有关。遗憾的是,对此中国知识分子并没有找到正确解决的途径,反而在一次次的政治斗争中沦为权力机器的工具。由此导致很多知识分子对于自己的使命和前途感到迷惘甚至绝望,龚自珍由渴望“说剑”而最终回到“吹箫”;章太炎因国师梦的破灭鬲产生“速死”心态,即是中国知识分子思想变化的最佳例证。也许,中国知识分子只有首先做好对自身的文化启蒙和精神解放工作,才能谋求成功扮演历史赋予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根据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特点,高等学校应以党外知识分子的基本构成情况为出发点,加强自身建设,促进教育和文化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以爱国主义为结合点,提高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教学,科研质量,为教育和文化事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服务;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切入点,在法律、制度上保证党外知识分子各方面的待遇,使他们留得住,安得下心,更好地为教育和文化事业而工作。  相似文献   

14.
人们在分析研究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的形象的时候,有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往往被忽略掉,或者没有被放到应有的重要位置上,这就是《一件小事》中的“我”。一、“我”是怎样的知识分手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有种种类型。其中为数最多的一类是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出路的苦闷消沉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是吕纬甫、魏连(?)、史涓生、子君、作家(《幸福的家庭》)等。“我”和他们是属于同一类吗?回答是不属于同一类。现试把二者作一比较,通过比较来判断“我”究竟是怎样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5.
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高校统一战线的基础性工作。当前,高校党委统战部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应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远战略考虑,认真研究如何结合自己的特点,进一步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一、充分认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性1、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人数众多、范围广泛。江泽民同志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份,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能不能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民族的盛衰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这充分表明了做好高校知识分…  相似文献   

16.
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革命和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军。毛泽东同志对知识分子历来十分重视。在他的许多著作中都论述过知识分子问题。早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就对知识分子的地位、作用作过精辟的论述。他指出大部分知识分子“一般地是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大资产阶级的压迫,遭受着失业和失学的威胁。因此,他们有很大的革命性。他们“富于政治敏感,他们在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中常常起着先锋的和桥梁的作用。”还进一步指出:“革命力量的组织和革命事业的建设,离开革命的知识分子的参  相似文献   

17.
“妙手”与“铁肩”——知识分子的激情与内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知识分子,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妙手著文章,铁肩担道义”的写照,但是从漫长的历史发展来看,知识分子既有特立独行的思考、“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责任和追求真理的执着与无畏,也有过激、困惑,甚至是迷失……在此我们摘录了描述知识分子的一组文章,试图揭示不同国家、不同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中的知识分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他们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有语云: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知,其言文明、正直、善良、远见、达观、深邃也。然而,所有这些优良品质和深刻内涵,何以外化、提炼、精制、压缩成有形的财富——书籍呢?全仗那良知中的良知——编辑。人类需要知识分子,不只因为他们有知识,还因为他们有良知;知识分子需要编辑,不只因为他们有一技之长——会编,还因为他们具有这一特殊职业所需要的可贵品格——为人作嫁、幕后英雄,“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语)。书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它寄托着人们的文化向往。几千年来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遗产主要是依靠书籍流传至今,而承载…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把胡风的知识分子人格立场剥离出来作一精神阐释,胡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带有鲜明知识分子个性独立色彩的现实主义现。围绕着“主观战斗精神”、“人格力量”、“自我扩张”等,胡风提出的其实是现代知识分子独立人格建构的命题。  相似文献   

20.
“忧串意识”是爱国主义思想意识和重要组成部分,是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的爱国优秀传统。今天,我国已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时代,但有许多的困难与矛盾都需要 们去解决,青年大学生作为未来的接班人,对他们进行了“忧串意识”教育,树立正确的“忧患意识”,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