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苏丹 《当代地方科技》2012,(19):176-17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高校的思想教育方法也要随之进行调整,我们应该将新的工作理念融入到教育工作当中。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将目标转向我国高校。某些反华媒体也不断借助我国一些敏感问题,把小事情放大,把简单事情复杂化,打着"客观公正"的幌子,无中生有地捏造、歪曲涉华报道,企图混淆视听,干扰和破坏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在这种国内国际大环境中,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真实性、诚实做人和记者职责角度,加强对高校新闻传播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错综复杂的形势,增强大学生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坚定性,抵御西方反华势力的渗透与煽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但随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也面临许多困境。怎样看待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问题,这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在和未来的建设。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哪些需要改进和发展的地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文章论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亿万人民的期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科学发展的观点,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描绘未来10年教育发展蓝图。强调教育均衡、公平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切实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6.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构成要素基于某种机理而产生的相互联系和运转方式就是新发展理念融入机制,其具有系统性、动态性、渗透性的特征。文章梳理了新发展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存在实现效率有待提高、协调运行有待加强、推动发展有待深化的问题,提出通过统一领导机制、有效整合机制和科学评估机制的构建,提升新发展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从目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背景与原因出发,阐述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李美玥 《科技信息》2010,(7):168-169
面对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应加强和改进以立志成才、成功创业就业为重要内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强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全面提高就业工作的成效,促进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冯昌道 《科技信息》2011,(34):76-76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精神状况、思想政治素质,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在国内外形势多变的今天,探索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0.
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是高校政治工作的职责,也是新形势对我们的必然要求。针对目前大学生思想状况,该文结合本期队学生党支部的管理模式、对学生党员的管理和教育方式等方面,对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德育生活化模式为探究大学德育的内容提供了有益的启迪,依据大学生的生活成长轨迹,建构大学德育内容的模块:跨入大学校门讲学习道德、迈入大学生活讲人际道德、涉入择业领域讲择业道德、进入恋爱季节讲恋爱道德、走入婚姻家庭讲家庭美德。  相似文献   

12.
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的生活化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德育课是学校环境中实施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主阵地。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的教育都是一种唯理性的教育,德育往往背离了人自身,脱离人的生活世界,唯知识论,小学德育课遵循知识的逻辑,无视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内容比较抽象空洞,方法单向单一,偏重系统知识的传授,由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源于生活的思想品德教育,能有效引导儿童去沐浴他们生活中的阳光雨露,享受健康快乐的道德生活,实现德性的整体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德育生活化模式为探究大学德育的内容提供了有益的启迪,依据大学生的生活成长轨迹,建构大学德育内容的模块:跨入大学校门讲学习道德、迈入大学生活讲人际道德、涉入择业领域讲择业道德、进入恋爱季节讲恋爱道德、走入婚姻家庭讲家庭美德。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文化与科技日渐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带来相应道德教育问题的提出,促使高校德育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研究美国高校德育的发展趋势,借鉴美国高校德育理论中的合理经验与对策,利于探索并推进我国高校现代性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有着不同于本科院校德育教育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使得高职院校模仿本科院校的德育教育存在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理念就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德育教育创新。高职德育教育与科学发展观约理念是一致的,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应当贯彻到高职德育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转型时期,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呈现出三个基本特点,即道德观念的多元性,道德行为的冲突性,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矛盾性,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大学生道德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一是改革《思想道德修养》课,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二是完善德育机制,优化德育功能;三是加强道德实践,实现知行转化。  相似文献   

17.
高校德育工作应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放于首位来把握,以加强师德建设为关键.  相似文献   

18.
以德治国作为我国的治国方略之一,它与依法治国既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又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贯彻“以德治国”方略,必须坚持“以德育人”。要从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高度,进一步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着力构建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大环境;以德育教材建设为基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线,以师德建设为重点,以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导师制为机制,创建高校德育环境工程;强化道德建设重在实践的德育理念,在德育实践中不断优化德育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新取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代的发展要求思想品德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也要随之发展.新时代高校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应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积极探讨主体化的、咨询式的和自律性的思想品德教育,切实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可接受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21世纪的特点,为了适应社会和德育本身发展的要求,很有必要给德育重新定位,21世纪的德育应该定位于生活,回归生活,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方面也要尽可能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