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4 毫秒
1.
刘军锐 《科技资讯》2011,(17):45-45
本文阐述了化学增强型抗蚀剂(CAR)到抗反射涂层(ARC),远紫外(DUV)光刻技术需要特殊的温度条件以及一些解决措施。对抗蚀剂处理设备温度性能的技术进行监控及分析;同时说明了检查测试热循环过程中实际的圆片热测量和掩模温度的现场监控。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的技术中存在的监控参数少、不能实现远程性和实时性、检验精度低等问题及弊端,本文实现了一种医用PSA制氧设备的远程检验和实时监控系统。本系统实现了对氧气含量、一氧化碳含量、氧气流量等多种参数的实时采集和远程检验,对监控装置实现了远程实时控制,方便医疗器械监管机构的实时监管。  相似文献   

3.
Pushlet网络推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B/S(Browser-Server)方式只能请求-应答传送数据(拉取方式),而服务器不能主动推送数据到客户端浏览器的不足,研究了pushlet推技术,使服务器可将变化的数据主动地推送到客户端的浏览器中(推送方式),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浏览器的网上粮价实时发布系统。该系统的服务器采用pushlet推技术,客户端采用动态网页技术。结果表明,采用pushlet推技术的通信流量是传统通信流量的15%,解决了传统B/S方式通信流量大、不能实时推送更新数据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内容分发(Content Delivey Network,CDN)网络技术是在流量管理、负载均衡和分布式技术基础上发展的一种分发缓存技术。这种技术采用将缓存服务器放置于Internet的边缘节点处,通过负载均衡等算法实现资源的就近分配和就近访问原则,能实现对多媒体信息快速响应的目的。介绍了内容传送网络技术的原理及其核心技术,并对其在流媒体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对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网络的流量监测,对S1接口用户面协议栈和应用层协议进行了分析,利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实现了对S1接口应用层协议的全面监测。针对传统信令监测系统数据业务识别度低、统计能力不强的问题,在传统的监测系统基础上,应用深度包检测(deep packet inspection,DPI)技术对应用层业务进行精细化识别, 并设计了基于传输流的业务呼叫/事务详细记录(call/transaction detail record,xDR)合成方法,实现了对业务流量的精确监测。经现网测试验证,所设计的基于深度包检测技术的业务识别方案和基于传输流的呼叫/事务详细记录合成方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移动通信网络业务流量监测领域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GMPLS)技术,把GMPLS应用于以太网的控制,分析了基于GMPLS的以太网的基本模型,并对GMPLS的相应扩展及以太网标签交换路径建立过程进行了描述,实现了以太网数据平面与控制平面的分离,在以太网内实现了显式路由与流量工程.  相似文献   

7.
RP/RT技术在迷宫型滴头快速研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实现迷宫型滴头的快速研制,利用快速成型制造技术(RPM)在迷宫型滴头的参数化CAD实体造型的基础上进行滴头原型件的制造,用以滴头的流量实验和参数定型,再应用快速制模(RT)技术进行滴头快速喷涂模具的制造,用以滴头的试制,使滴头可直接用于节水灌溉实际中。  相似文献   

8.
投资者保护是被国际证券委员会(IOSCO)列为证券市场监管的目标,新兴市场的诸多不足,导致政府监管的非市场化,成为我国证券监管中投资者保护的制度性缺陷。在完善政府监管投资者保护的路径选择上,必须把"投资者保护"的监管理念通过制度设计落实到监管实践,消除法律方面的不完备,实现政府监管的市场化,并加强对监管者的监管。  相似文献   

9.
P2P流量识别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用户之间信息的共享和直接交流的需要,对等网络(peer-to-peer,P2P)技术成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P2P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丰富了网络中的应用形式,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问题。P2P应用大量占用网络带宽,极大地影响了网络性能。因此实现分类、标识和控制P2P流量越来越成为企业、网络运营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P2P技术的应用现状、P2P流量的特性以及当前国内外对P2P流量识别的研究现状,然后分析了几种典型的P2P流量识别技术,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特种设备动态信息监管系统是特种设备网络化管理应用的一种新的工作模式。本文叙述了特种设备动态信息监管系统实现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动态维护管理模块化操作的便捷应用,论述分析了该系统对本企业特种设备(起重机)安全管理的网络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公安管理体制和现阶段国情的分析,提出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交通监管系统框架体系,明确用户主体、服务主体,本框架体系包括九个服务领域,即汽车、驾驶员基础信息管理、基本交通管理、交通法规监管、治安侦防管理、汽车交通信息发布平台、收费管理、保险管理、泊车管理、营运车辆管理,并通过建立逻辑框架、物理框架,对系统功能进行研究。该框架可为区域交通监管系统的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2018年,无人机技术、产品、应用、监管等领域取得了系列进展。回顾了无人机集群飞行、载人无人机与飞行汽车、无人机与5G融合、变体无人机、新能源无人机、有人机无人化等前沿热点进展,以及大型无人机融入国家空域、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和无人机监管法规政策等无人机安全及监管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宏观交通安全建模研究与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对规划层面的交通安全研究不足,道路网络特征、区域交通特征及区域其他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尚不明确,导致在交通规划阶段缺少可用的方法和工具来评价不同规划方案的安全性.依托美国佛罗里达州Orange县的数据对宏观交通安全建模进行了系统研究,基于拓扑学理论计算交通分析小区(traffic analysis zone,TAZ)路网形态结构,提取TAZ层面交通特征和其他影响因素.TAZ在空间上有远近之分,相邻的TAZ在社会经济发展、道路交通特征方面有某种程度的趋同性,距离较远的TAZ之间有某种程度的相异性.贝叶斯条件自回归模型可以分析空间相关数据,利用先进的贝叶斯空间统计模型分析TAZ层面交通安全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基于事故发生机理考虑,提出将主干路事故和支路事故分别建模的新思路.分析发现新的建模思路能够很好区分不同道路类型的安全影响因素;路网形态结构和安全之间有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基于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空间影响特征和传播规律对交通管理和诱导措施的重要作用,在分析城市道路交通流数据空间不平稳性的基础上,对空间Durbin模型进行改进,并据此提出一种道路交通拥堵传播特性分析方法.通过北京市的案例研究发现,改进模型对交通流的描述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局部交通拥堵具有显著空间传播特性,且随空间范围扩大逐渐衰减;特别是当路网处于临界密度状态时(14:00左右),局部拥堵的传播影响达到最大.因此,拥堵缓解措施应对路网临界密度状态及关键节点进行重点监控和疏导,以控制拥堵传播所造成的空间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城市交通环境的治理工作提出合理性建议,研究在城市交通中运管、黑车和出行居民3个群体之间的博弈关系,利用群体博弈、演化博弈的相关理论,分析三博弈方的决策在城市交通环境治理中的演化过程,刻画出博弈问题的演化稳定策略,并选用三组代表性数据利用MATLAB软件对演化稳定策略的路径进行仿真模拟,验证了演化稳定策略的存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交通环境治理中,运管部门的监管起到了明显的主导作用,但仅依靠运管的监管并不能使各博弈方都采取参与治理的策略,还需通过建立、健全各项黑车查处的相关制度,加大对违法运营黑车的惩罚力度以及加重对坐黑车居民的警告与惩罚。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我国科技奖励的监督机构与监督办法,阐述了国外科研诚信与学术监督体系,比较了中外科技奖励监督与保障机制的异同,向我国科技部门提出通过完善学术监督机制、建立学术诚信制度以保障科技奖励的公正与公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大范围、高精度地研究船舶交通流特征,引入场方法对船舶交通流进行分析.该过程基于理想的网格布置,以AIS船舶交通流数据为样本值,运用Delaunay剖分进行三角插值,得到船舶交通流流场分布图.与实际交通流情况的对比分析表明,场的形式能够较好地表征船舶交通流分布特征和航行水域安全状态;采用船舶交通流流场分析结果,可以提高船舶航行安全预警和海事安全监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陈赟  刘湘慧  陈玉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5):15222-15229
为明确交通隧道施工事故致因之间纵向影响关系及层级结构,本文从事故发生全过程视角出发,在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构建事故致因体系的基础上,借助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MATEL)及解释结构模型(ISM)判断各致因的重要性程度,建立事故致因多级递阶结构模型,确定关键致因因素,构建关键致因影响链,深入分析其纵向影响关系,并以WLM隧道为例进行验证,证实其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5方面20项交通隧道施工事故致因间存在明显的层级结构;人员、管理及环境因素对技术因素、机械设备与材料因素存在直接影响作用,其中安全意识及素养、安全监管、施工方案及各类环境因素在事故致因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对其进行有效管控是良好安全管理的体现。本研究可为交通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驾驶状态监控进行了研究,阐述了该技术中传感信息的选择原则,并就监控系统的结构、系统处理模型和监控系统的工作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强度的回弹法无损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混凝土强度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一个重要检测项目。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技术依靠其便捷、可靠、准确的特点,已成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技术监督手段。通过对回弹法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技术的基本应用原理及实际可操作性的详尽阐述,论证了无损检测技术在混凝土强度检测体系中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