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藏族著名学者杨嘉铭先生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人,现为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他长期从事藏族历史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在藏族建筑、古碉、格萨尔造像艺术及藏族面具文化等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著有10余部藏学专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文章主要对杨嘉铭教授的成长经历、藏族建筑及古碉文化方面进行了采访,并对有关藏学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雪康·索朗达杰教授是原中国民族音乐家协会理事,西藏音乐家协会副会长,西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1922年,他生于西藏首府拉萨,从小接触藏族传统音乐,并受过专门的训练。青少年时候的他不仅能歌善舞,还能弹奏各种藏族传统乐器,在藏族音乐理论研究方面有其独到建树。文章根据2004年3月西藏电视台藏语版《七色风》栏目就藏族传统音乐、舞蹈问题对雪康.索朗达杰教授进行采访的录像实况摘编,主要对藏族堆谐、朗玛、森白果子、道歌等歌舞的起源、特征等问题进行探讨。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教授离开我们已一年有余。我们在纪念雪康教授的同时,希望这一篇访谈也能给读者一点启迪。  相似文献   

3.
雪康.索朗达杰教授是原中国民族音乐家协会理事,西藏音乐家协会副会长,西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1922年,他生于西藏首府拉萨,从小接触藏族传统音乐,并受过专门的训练。青少年时候的他不仅能歌善舞,还能弹奏各种藏族传统乐器,在藏族音乐理论研究方面有其独到建树。文章根据2004年3月西藏电视台藏语版《七色风》栏目就藏族传统音乐、舞蹈问题对雪康.索朗达杰教授进行采访的录像实况摘编,主要对藏族卓舞、热巴舞、卡尔舞等歌舞的起源、特征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20世世居青藏高原的藏族有着自己古老的建筑艺术传统,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根据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审美观念,积累了丰富的建筑实践经验,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和体系。无论是民居的主要载体——碉房建筑,还是宫殿城堡建筑,甚至是规模宏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都体现了浓郁的高原民族特色。藏区的建筑艺术由于凝聚了藏族特殊的宗教文化传统和独特的高原地理及人文环境等诸多因素,因而成为最能体现藏民族精神性格的艺术门类之一。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由于地处南亚、西亚、中亚及东亚诸文明之间,藏族的建筑风格或多或少受到外来文明的影响。无论是哪一种文明的渗透,都为藏族建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以佛教的传入为例:佛教文明的大规模地进入,使藏族的宗教建筑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显示出外来文化影响的痕迹。不过,对于外来的建筑风格,藏民族并没有一味地承袭,因此,至迟在15世纪以后,藏族本土建筑风格在不断地充实、完善中也逐渐地完成了宗教建筑民族化的过程,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并在近代迎来了其宗教建筑艺术的全面成熟与大规模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藏族传统声乐艺术是藏族先民在千百年来不断总结和完善的艺术结晶.它的美学特征是根植于自身文化传统,也是通过具体的演唱特点和技巧来实现的.文章阐述了藏族传统声乐美学的构成因素,以及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歌唱技法,旨在使藏族传统的声乐艺术在传承和发展中,能够把自身富有特性的美学传统延续下去,并能在现代藏族声乐艺术中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洲塔先生现为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洲塔教授致力于藏族社会历史、藏语言文学、佛教哲学、古藏文文献等研究,几乎走遍了藏区的每一个角落,研究成果丰硕.其中,《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和《甘肃宕昌藏族家藏古藏文苯教文献》是具有代表性的两项研究成果.文章主要对洲塔教授的学术生涯、学术思想、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7.
土登彭措教授是研究藏族历史、藏医以及藏族天文历算等方面的当代藏族著名学者,特别对于古象雄文化有着颇为独到的见解与研究。文章主要围绕土登彭措先生的学术成果,对藏族历史与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疑难问题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8.
藏族传统天文历算是藏族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它在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藏族传统天文历算也需要现代化,包括理论的现代化、算式方法的现代化、观测手段的现代化、观念的现代化以及应用的现代化。只有现代化才能使藏族传统天文历算适应社会的发展,对生产生活起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化述了藏族传统寺院教育中主要的教授与考试方法一诤辩的学术渊源和在藏区的传播发展,以及诤辩的主要内容、方法等。阐明诤辩不仅是藏族哲学思想的方法论,也是藏族传统寺院教育中最重要的手段,对现代教育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藏族的传统天文历算既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自然科学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文章认为藏族传统的天文历算是以本土物候的经验总结为基础,相继吸收了印度时轮历的主要内容和汉地时宪历的部分内容及其他天文知识而形成的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历法。  相似文献   

11.
藏族著名学者巴桑罗布先生曾任《西藏民兵杂志社》社长、西藏林芝军分区副政委、西藏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西藏自治区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等职务.先后被聘为西藏大学客座教授、西藏民族学院和西藏社会主义学院兼职教授、西藏社会科学院和四川大学特邀研究员、中国法学会和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西藏分会副会长.曾任中国民族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西藏分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西藏分会理事等.先后发表过百余篇学术论文和文学作品,出版了《雪域文化拾零》和《拜谒七觉士》等个人专著.文章根据巴桑罗布先生对西藏山南地区错那县的实地田野考察及其对门隅的相关研究,针对仓央嘉措在错那的故居及童年的成长经历与民间趣闻轶事等一些问题进行了采访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重点介绍1987年《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试行)》和1988年《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试行)的实施细则》正式发布以后,有关藏语文教学和基础教育方面的内容。有许多的工作值得回顾,有许多的措施值得分析,有许多的经验值得总结,这些政策对当时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藏语文授课工作还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西藏拉萨大清真寺亚古教长受过高等教育,他精通汉语、藏语、阿拉伯语和巴勒斯坦的乌尔都语,是西藏穆斯林中德高望重的人。1997年当选为教长,2009年担任拉萨市政协副主席。文章主要对亚古教长的个人经历、藏回历史及教义教规方面进行采访,并描述了穆斯林在西藏地区和谐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日本西本愿寺派遣的赴藏留学生--多田等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13年,多田等观受日本西本愿寺派遣,赴西藏留学,在色拉寺度过了长达十年的留学生活,成为历史上在拉萨居留时间最长的日本人。由于这段留学经历,多田等观不仅与十三世达赖喇嘛建立了密切的友谊,同时为其以后的藏学研究及成为日本名藏学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西藏岩画最初的发现者大都是入藏考察的外国学者,弗兰克、杜齐等人最早在藏西发现岩画,杜齐教授很早便推测出这些古老岩画为北部游牧民族所为。中国西藏自己的岩画发现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迄今为止,在众多考古工作者及相关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西藏岩画发现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各地经调查发现并记录的古代岩画已有近百处地点,上千幅画面,近万个单体图像,分布在西藏自治区的十几个县境内。瞻望前景,西藏岩画的发现可能还拥有一个比较乐观的前景。基于岩画发现的一般规律,西藏高原几乎具备岩画大规模存在的诸多条件——牧猎经济传统;鲜明而突出的苯教文化特色;古象雄王国的所在地等等;它们不仅意味着藏北羌塘草原在西藏的铜石并用时期,曾经是文化、经济相当发达的地区,也就为岩画的存在奠定了基础,西藏岩画的发现应该是对传说中的古象雄国的揭密,是我们认识藏北高原古代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图象资料。  相似文献   

16.
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具有1300多年的建城史,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拉萨老城区是拉萨市的发源地和核心区,是拉萨历史文化名城的直接见证者、拉萨市文化和经济活动的重要承载者和拉萨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者。拉萨老城区不仅拥有以大昭寺、小昭寺为中心的藏传佛教文化与信仰的基石,也是历史与现代相交汇共同构筑的多功能的城市中心,还是展示西藏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独特的社会经济功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和珍宝,保护和发展的意义深远,需要永久珍惜、切实保护、合理发展、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扎什伦布寺格西安钦呼图克图在内地倡办并参与启建时轮金刚法会,前往汉地佛教团体和寺院讲授格鲁派历史与显密经典,后经由汉地僧侣和居士弟子翻译刊行,传承影响至今;与太虚法师共同参与组建佛教同愿会,推进汉藏两地佛学交流研究与文化联系。安钦呼图克图先后两次往返西藏与内地之间商讨九世班禅返藏问题,转告中央政府的涉藏政策及西藏地方政府的意见立场,国民政府封授其“普静禅师”名号。安钦呼图克图以非官方身份弘法讲经沟通汉藏文化,为汉藏双方意见立场的直接表达奔走往返两地之间,成为民国时期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共同依托的僧侣使者。  相似文献   

18.
在民国初期,西藏地方和中央的关系处于多事之秋,在这种情况下,西藏在内地供职的佛教僧人的作用就显得更加突出,成为双方保持联系的重要桥梁和渠道。民国时期曾经在北京、南京供职并来往于拉萨与北京、南京之间的贡觉仲尼,是这些僧人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和突出代表。在一些民国藏事档案中留下了一些关于他的活动的记载,解读这些档案,对于认识及研究民国时期西藏地方和中央政府的关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