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尼采是19世纪末德国著名的唯意志主义哲学家,其思想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他死后,既被誉为“伦理学和社会科学的牛顿”,又被毁为“现代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先驱”。在大量受他影响并崇拜他的人当中,既有墨索里尼,希特勒这样的极端反动分子,也有萧伯纳,鲁迅这样的进步作家。尽管对尼采的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即尼采的哲学思想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学术界,尼采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哲学家.本文是围绕尼采是否是一位形而上学家和尼采是否摆脱了西方形而上学这两个问题而展开论述,具体分析了尼采对待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态度,然后得出了尼采一方面的确反对形而上学、但另一方面他又试图制造一种新的形而上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每个伟大的思想家都把自己的感觉当作人类的本质来处理,尼采自然也是这样。不过,尼采的处理方式的确是非常地本质而又属己。本文试图通过对尼采思想实践和人生实践某些层面的深入考察,发掘其哲学思想的美学内涵以及这内涵的根本特质。本文的写作还有一个附带的意思:绘出一幅个人视野下的尼采精神肖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叔本华和尼采的人生哲学思想出发,围绕三大部分展开论述,即"人生观起始:痛苦人生"、"人生观方向:解脱与超越"、"人生观思考:从痛苦到超越",试图对他们如何剖析人生、解决人生问题方面作一定的比较和探析,并通过分析指出:叔本华是达观主义者,而尼采则是本质上的悲观主义者。  相似文献   

5.
尼采(1844—1900),德国“警句思想家”,是处在世纪转折点上的一位引人瞩目的哲学家和诗人。人生的意义和道德价值问题始终是他关注的中心。他立志做一个醒世哲人,宣布“上帝已经死了”,基督教道德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他号召对一切现存的价值进行重估,重新建立一个以权力意志为基础的价值观,以达到超越人类的境界。众人皆醉,唯我独醒!尼采的言行和著作,确实给人以高傲、狂放的印象,他的权力价值论历来有种种不同的评价,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剖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李银萍 《科技信息》2010,(34):I0391-I0391
尼采是西方哲学史上伟大的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其哲学对东西方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为学习尼采思想之简单梳理。  相似文献   

7.
超人学说是尼采哲学的主要观点之一。尼采所宣称的"超人"是在他宣称"上帝死了",要"对一切传统道德进行重估"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尼采所理解的"超人"具有这样的品质:超越自身、超越弱者,能充分表现自己、主宰平庸之辈;是真理与道德的准绳,是规范与价值的创造者;是自由的、自私的、自足的;要面对人类最大的痛苦和最大的希望;是在不利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憎恨、嫉妒、顽固、怀疑、严酷、贪婪和暴力只能使超人更坚强。由此,尼采指出人生存的目的是向"超人"的目标靠近并不断超越,但是他错误的认为"超人"是一种可以达到的目标而非理想。超人学说在现代也有它的发展空间,它一度被短视的资产阶级舆论界视为"社会的纯粹的灾难",因为它坦率地承认了阶级对立的事实,激烈攻击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和"自由、平等、博爱"的传统理想。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的去看待"超人",并努力赋予我们每个人特有的"超人"价值。  相似文献   

8.
尼采审美主义源于对叔本华哲学和古希腊哲学的独特体悟,其特点在于,从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中寻求生命救赎之途,尼采认为,由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衍生的悲剧艺术,在悲剧的现实面前建立了一个艺术的中间世界,从而缓解了人类的心理重荷,并为生命提供了经历,战胜痛苦的可能,尼采的审美主义是一把双刃剑,既体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又有其唯心一质及空幻色彩。  相似文献   

9.
尼采、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等人在所谓"后现代哲学"中称得上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尼采曾经把他自己的哲学界定为"颠倒了的柏拉图主义",但尼采对柏扛图的激烈批判与反驳,恰恰证明柏拉图哲学对他的巨大影响;通常认为"意向性理论"是胡塞尔现象学最为重要的一个发现,但实际上柏拉图对这个"发现"早已有所发现;海德格尔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哲学都遗忘了"存在",因此,重新提出存在的意义问题,就是要回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一西方哲学的源头上去,以他们已经赢得的东西为基础,将他们未竞的事业推向前进。这表明,柏拉图哲学与后现代哲学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二者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相似文献   

10.
王元骧先生认为,审美(艺术)形而上学作为柏拉图、康德美学及浪漫主义诗学的历史遗产,对抵制科技理性及消费主义对人的异化和物化,发挥审美艺术的终极关怀功效,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品质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重大意义,因此他认为尼采晚年对其处女作《悲剧的诞生》中所高扬的审美形而上学的抛弃是一种倒退。这一观点值得商榷,因为他忽略了尼采晚年思想转变的深层原因和重大意义。尼采在其学术生命的最后两年中,诞生了彻底反形而上学的谱系学方法论,面向未来开启了哲学及美学身体转向的大门。  相似文献   

11.
尼采对过渡依赖工具理性导致的虚无主义的深刻认识促使他勇敢地肩负起改变这一现状的历史使命,他从希腊悲剧中特别是酒神狄奥尼索斯精神中汲取养分,最终形成以"权力意志"和"永恒轮回"为核心的解释途径。自尼采的这一解决方案提出之日,赞赏推崇者有之,批评不屑者有之,甚至对其产生误解的也不乏其人,然而不管在世人看来他的解决是否在结果上取得成功,至少他对这一难题的解决所付出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倘若我们愿意换一种视角来看的话,或许有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12.
尼采一生的事业似乎就是在他敏感到“上帝之死”的恐怖后所进行的一场新的精神赌博。这场精神赌博的基调洋溢着对人的生命存在本身的狄奥尼索斯式的肯定。尼采文本中出现的三个核心“人物”——实为西方两千多年来的人文精神的三个互为表里某种程度上又互不相容的本质点,彰显这一思想精灵所表征的精神本质。  相似文献   

13.
英国现代小说家劳伦斯在思想与哲学上深受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影响,这不仅反映在二者艺术创作形式的相似上,更集中体现在他们共同的创作旨趣上,即追求艺术与哲学的全新结合。然而,劳伦斯对尼采哲学的继承,具有深刻的个性特征,融人了他对完美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深刻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探索比尼采更细微,也更全面。  相似文献   

14.
论尼采哲学中的酒神精神与悲剧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采从古希腊文化的研究中,获得了酒神精神和悲剧精神理论。这两种精神是尼采哲学的核心。贯穿尼采哲学的始终。其共同的内涵都是以高扬意志的坚强和生命的不屈为主旨。尼采在非理性方面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理论。酒神精神和悲剧精神具有拯救与超脱的审美作用.但也有许多难以解释的疑问。  相似文献   

15.
尼采浅说     
《中国社会科学》于1982年第2期发表了钱碧湘同志的《鲁迅与尼采哲学》。文章引起了高等院校中文、哲学专业的师生的热烈议论,推进了对鲁迅思想的研究。年轻一代眼光敏锐,勇于思考,然而,他们并不了解尼采及其思想。查我国编印的《欧洲哲学史》,查不到尼采的地位;看中国《近代文学史》,看不出尼采对我国知识界有过什么影响;《辞海》的“尼采”条目,又是那样概括、简单。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尼采的生  相似文献   

16.
尼采与杜威都对导致本质主义的思辨方法采取否定的态度,力图加以克服。尼采认为哲学的文学化是哲学摆脱本质主义的出路,在杜威看来,应该是科学方法而不是哲学的文学化能够使哲学摆脱本质主义。虽然二者的观点互不一致,但是却表明哲学摆脱本质主义的途径在于恢复本质与人的生存固有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二人转和尼采的酒神精神与戏剧相连而产生的密切的联系,论述二者尽管有区别,但在张扬主体的情感,摆脱生活的困境,实现乐观的生存等方面是一脉相承的。同时二者都有深远的历史文化渊源。指出应该公正地看待二人转和尼采的酒神精神。  相似文献   

18.
尼采的历史观是和生命哲学紧密相联的。他在“重估一切价值”的口号下,对以往的欧洲文明开展了猛烈的批判,从而开创了西方历史哲学的非理性主义先河。然而尼采在批判传统文明的同时,却没能为未来人类的进步指明一条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期,中国面临被外国列强瓜分的危险,先进知识分子为了挽救自己的祖国,积极地寻找新的理论,尼采哲学在这时来到中国。尼采影响了鲁迅对人类的看法,其思想是鲁迅关于个性解放和思想革命的看法的真正源泉,尼采反传统的批判精神也影响了鲁迅。鲁迅受其影响,先后创作了《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等作品;但由于生活时代的不同,鲁迅最终形成了有别于尼采的新风格。  相似文献   

20.
去年12月10日午后,美苏首脑华盛顿会议行将闭幕。但见一位霜鬓银发的美国代表还在和一名苏联元帅为太空武器同题而争论不休。他便是美国著名的军备控制专家和政坛元老——保罗·尼采。在美苏中导谈判获得突破后,保罗·尼采更成了一位风流人物。他曾自豪地说:“从罗斯福开始,我受过每一位总统的咨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