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机动车业的发展和普及,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但是,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排气污染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解决汽车排气污染成为亟待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针对机动车污染现状的分析,探讨如何控制机动车排放物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机动车的尾气污染是当前世界各国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汽车在运行过程中会排放出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和铅、二氧化硫、细悬浮颗粒物(10微米以下),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又是形成二次污染臭氧的前体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严重地污染着城中的环境空气,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法国,运输排放污染物占一氧化碳排放总量的76%左右,占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的69%,占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56%,占总悬浮颗粒物排放总量的30%,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21%,占铅排放总量的80%;在匈牙利,运输排放污染物占的比例更令人吃惊,一氧化碳占98%,挥发性有机物占97%,氮氧化物占93%,二氧化硫占60%,烟尘和烟灰占4%,铅占97%。 相似文献
3.
4.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17-23
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车辆排放大量尾气对环境及人体造成严重影响。以厦门为例,运用国内外研究成果,结合排放因子、机动车年平均行驶里程和机动车保有量,计算机动车CO排放量。由计算结果可知:机动车CO排放量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其减少速度与机动车保有量增长速度相比较为缓慢;相同车型在不同排放标准下,国Ⅲ标准车辆排放CO占比最高,为35%,其次是国Ⅱ标准车辆,约25%;相同排放标准下,轻型客车排放量最高,超过46%,其次是轻型货车,约34%;根据预测,在受控情况下,机动车CO排放量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5.
柴油车排放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有NOx、PM和具有潜在健康影响的毒物.这些毒物包括苯、乙醛等VOCs和多环芳烃(PAHs).本文研究了车型和燃料对排放的影响.表明VOCs和小分子PAHs(如萘)似乎存在相关性,但相关程度不如醛和大分子的相关性.醛排放呈现较大的波动性,可能与引擎的操作条件有关.低硫和芳烃含量不影响VOCs和醛的排放,但影响PAHs的排放.采用吸入系数和毒性当量系数对PAHs进行毒性评估,表明采用低芳烃柴油可以降低尾气毒性.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城市机动车污染特征,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优控制,提出研究排放控制目标的数学优化模型。该模型以传输矩阵的方式描述机动车污染物在城市区域的迁移转化规律,矩阵元素主要根据ISCST3模式的计算结果,分析源强在不同受体点产生的浓度而得到的。以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为环境目标,探讨充分利用环境容量的排放控制目标及其空间分配,结果表明,北京市1995年CO排放总量尚未超过排放控制目标,但城市内核区域需削减50%左右;为达到三级环境质量标准,市区内NOX需削减33%,城市内核区需削减80%。这反映北京市区内NOX污染已经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机动车尾气是目前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东莞市机动车数量日趋增多,机动车污染治理迫在眉睫,根据各种类型汽油车尾气检测数据,对不同车牌汽油车尾气排放污染物特征进行了分析,对不同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了比较,进而为机动车尾气污染整治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机动车尾气排放的颗粒物对城市大气污染影响作用日趋明显,本文选取南宁市凤岭南隧道对机动车排放颗粒物的浓度及其成分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显示,实验期间隧道内外3个采样点处的PM2.5平均质量浓度值分别为166.869,237.529,111.314μg/m3,且浓度变化趋势基本相似.隧道内机动车排放的PM2.5中含碳物质所占的比重最大,水溶性离子次之,金属元素最少.其中,含碳物质中EC的浓度大于OC,OC/EC的值约为0.511~0.660,而隧道重型车比重并不大,但EC与重型车的相关系数在0.59~0.89间,可见其对颗粒物污染的影响很大.此外,金属元素Ca及其水溶性离子Ca2+的占比均是最大的,表明机动车带起的扬尘加重了颗粒物污染. 相似文献
9.
严家德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11,(12):186-186
当今,交通运输业车辆动力系统使用燃料释放的气体是目前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发展低碳交通成为各国必然的选择。文章对汽车类型作了比较分析,对用汽车尾气排放总量的控制措施作了重点阐述,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城市次干道路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因子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上海市路网某典型次干道上的两点进行机动车污染排放因子测试,获得了城市次干道上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浓度、交通参数、气象参数等实测数据.根据观测点处不同的气象条件,选用不同的大气扩散模型进行反推,得出机动车排放源强及平均排放因子,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计算,获得了8大类机动车各种排放污染物的单车排放因子。 相似文献
11.
机动车尾气对自然环境及人体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成为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污染城市环境的最主要原因。随着我国机动车辆数量的急剧增长,污染物排放总量也在迅猛上升,控制难度也随之增大。文章分析了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管理法律体系现状,提出了对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管理进行单独立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不同排放标准机动车排放因子的确定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应用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因子模型COPERT, 在考虑行驶工况、油品质量、以及环境温度等影响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因子的因素的基础上, 计算得到包括汽油乘用车、柴油乘用车、LPG 乘用车、汽油混合动力乘用车、汽油轻型货车、柴油轻型货车、汽油重型货车、柴油重型货车、柴油公交车、CNG 公交车、生物柴油公交车 以及摩托车等不同车型在实施欧0, 欧 Ⅰ, 欧Ⅱ, 欧Ⅲ, 欧Ⅳ, 欧Ⅴ和欧Ⅵ等不同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情况下的 CO, CO2, NOx, PM2 NMVOC, SO2, N2O, CH4 和NH3 排放因子。计算结果为估算中国近年和未来机动车污染排放清单, 提高机动车污染控制的决策和管理水平, 以及评估机动车污染控制政策和措施的实施绩效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厦门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攀升.相关污染物排放也迅猛增加。厦门市的空气污染类型已经由十年前的煤烟型向机动车尾气型污染转变。近年来全市的空气质量已经连续几次排在全省倒数的位置,环境保护形势日趋严峻。开展全市在用车排放符合性和新车排放一致性检查工作.严格执行 相似文献
14.
机动车产业的发展是历史社会前进的必然产物,机车的运用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加速了社会的进步。提高了生活质量。但是由此带来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文章从机动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影响入手,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的措施和方法,并在最后提出了尾气的净化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地下道路的建设可有效缓解日益拥挤的城市交通状况,然而交通特征使得机动车污染物排放不能简单照搬已有公路设计规范.有效把握城市地下道路内机动车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特性,对城市地下道路通风系统的设计标准以及设计方法的确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北京、上海作为一类代表城市,武汉、南京、广州作为二类代表城市,通过对机动车保有量、车型比例、交通流量、车速等参数的调查研究,分析得出不同城市交通特征对地下道路污染物排放因子的影响.结果能够为进一步确定排放因子以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提供依据,为隧道通风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利用线-筒式荷电装置和高压窄脉冲电源来降低柴油机的微粒排放,分析了不同电源电压和脉冲频率下排气微粒的脱除效率,并在不同转速和负荷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电源电压和脉冲频率是影响微粒脱除效率的两个主要因素,其中电源电压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利用脉冲电晕放电降低柴油机的微粒排放效率明显的,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控制尾气排放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是判断在用车辆达标的标准。随着江苏省车用汽油标准的提高、汽车发动机水平、污染物控制技术的发展,现有标准《在用点燃式发动机轻型汽车稳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966-2006)已经难以起到严格控制机动车污染排放的需要,标准修订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厦门市机动车道路行驶工况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果。进行城市机动车道路行驶工况研究是研究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基础。结果表明,厦门市机动车道路行驶工况与1997年的北京、广州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20.
城市道路机动车不同车型对二次扬尘的贡献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量研究了城市道路机动车各车型对道路二次扬尘中总悬浮颗粒物(TSP)与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贡献率.在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部分路段采集TSP浓度、PM10浓度、气压、温度、风速及不同车型流量等数据,利用高斯扩散模型反推污染物源强,并据此计算出污染物单车排放因子.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得知,小型车的两种污染物贡献率为负,中型车与大型车的贡献率为正,且大型车两污染物的贡献率分别为中型车的1.74倍和1.56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