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利用成都市翻译产业的调查资料,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成都市翻译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成都市翻译产业目前处于"机遇一优势"的战略区间,建议采用复合型的SO战略和积极应对措施,以满足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全球翻译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同时,快速发展以人才密集型和高端服务业为主要特征的翻译产...  相似文献   

2.
通过借鉴国内外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概括了非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的三种模式,提出了对非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加快以专门用途英语(ESP)为主,基础英语教学为辅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发挥企业调节作用;倡导双导师制式、进行多种翻译实践教学模式;翻译人才还需具备丰富的文化素养和优良的翻译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3.
姬银萍 《创新科技》2015,(10):60-61
新传媒的不断发展给高校非英语专业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怎样在新传媒的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实现对翻译人才的培养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高校非英语专业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原因和新传媒背景下翻译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翻译人才培养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4.
论经济全球化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与大学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力 《科技资讯》2006,(27):180-180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在加强,本文从分析目前翻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翻译教学的现状,指出了应修订本学英语朋译教学大纲、改变翻译教学思路和手段等提高大学翻译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科技》2012,(11):F0003-F0003
10月19日,成都薛涛研究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召开。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文联、成都市社科联等上级领导,杜甫学会、诸葛亮研究会、成都翻译协会等兄弟  相似文献   

6.
通过借鉴国内外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概括了非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的三种模式,提出了对非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加快以专门用途英语(ESP)为主,基础英语教学为辅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发挥企业调节作用;倡导双导师制式、进行多种翻译实践教学模式;翻译人才还需具备丰富的文化素养和优良的翻译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7.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9,(1):104-107
"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翻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端、复合型是新时代的呼唤。理想的翻译人才应该至少精通双语,深入掌握沿线国家的文化传统,且懂得相应的外贸、法律等知识。然而,目前我国的高端翻译人才储备远远达不到社会的要求,亟需广泛调研,制定科学的翻译人才培养计划,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及加大翻译教师团队建设,从而提高高端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质量,为"一带一路"建设铺路。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和访谈等形式对江西高校翻译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江西高校翻译教学在国内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材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急需加强翻译教学研究,改变目前江西翻译教学落后的困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在GILT产业下,本地化翻译活动已经成为翻译的主流。培养优秀的翻译人才来满足本地化迅猛发展的需求,将是大连市经济繁荣发展的有力支撑。在本地化背景下大连市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对策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值得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翻译学科的兴起,各高校的翻译教学课堂不断进行改革,以其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翻译人才。我们在语言活动中,缺少不了翻译,本文从传统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以及地方高校的翻译人才培养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讨论在当前的翻译教学中怎样将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复合型的翻译人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国内外及成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及趋势的分析,就成都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战略与途径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可行性建议,以促进成都汽车电子产业可持续发展,拟为政府决策部门、相关投资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成都市为例,据1981-2000年逐日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及大气能见度的统计表明:80年代以后成都市区呈现变暖的趋势,人体舒适度逐年变差,夏季变长,冬季变短.用主成份分析结果表明: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城市房屋建筑竣工面积是影响成都市气温升高的主要因子,其次为道路铺装面积.这就为改善成都  相似文献   

13.
以成都市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比例作为城乡收入差距衡量指标,以按第三产业分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衡量经济增长,通过建立VAR模型、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从消费水平的角度估计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成都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牵动作用十分显著,政府通过发展战略与增长方式的调整,对通货膨胀进行严格控制,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有可能使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与经济增长和谐一致.  相似文献   

14.
太极智慧是中国古老的智慧,在"太极智慧"的指点下,用"阴阳相生"的设计激活中国文化产品的创作,用"动静相成"的思路推动文化产业基地的建构。把文化产业基地的建设提高到一个"系统论"、"方法论"的哲学高度,在从容主动和全面有序的"统筹规划"下,将为把成都建成中国文化产业基地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成都地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旅游建设的新形态和"文化旅游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具有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独特优势.从成都市宏观发展规划的高度提出了如何培育和发展成都文化旅游创意业的实战对策,以此来促进本地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腾飞.  相似文献   

16.
以西安和成都为例对我国西部地区的信息产业布局进行了局部分析,并由此得出西部地区信息产业的空间分布为一种三层体系结构,进而通过统计数据进一步分析了西部信息产业的区域格局。  相似文献   

17.
为了能更好地服务地方产业,成都大学根据本地区生物技术产业的战略发展需求,根据生物技术与生物产业的发展特点及我国生物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为指导,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通过全方位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构建了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相应的实践教学综合平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较好地满足了地方产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基于成都市1980年至2013年的生产总值及一、二、三产业值样本数据,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对成都市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与生产要素的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定量分析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经济增长的百分比.研究表明:目前成都市产业结构处于“三二一”顺序的工业化后期阶段,最近几年第三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然而,随着第三产业结构的不断扩张,势必会使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经济规模的正效应下降,最终把经济带入衰退的境地.因此,要使成都市的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必须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9.
成都软件产业人才有效供给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成都软件产业可持续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从有效解决成都软件人才供给矛盾出发,提出了"平台+插件"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内涵、特点和实施效果做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