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机场净空智能监测仪测距和高程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满足目前机场净空区障碍物测试需求,将电子经纬仪、激光测距仪和GPS的功能进行整合,研制智能化机场净空监测仪器。根据电磁波脉冲法测距原理以及实际采用的计数频率得出监测仪测距精度;通过对机场净空区内障碍物三角高程测量误差传播规律以及边长误差、垂直角观测误差、折光误差、仪器高及照准点标高的测定误差等各种误差的具体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民航组织机场净空区障碍物测量精度的要求,综合分析得出了监测仪高程精度要求。通过分析论证得出测距精度±0.5 m和高程精度±1 m的技术要求,为确定机场净空智能监测仪主要技术参数和选用相应仪器模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运用经纬度转换法对收集的飞参数据进行判读处理,为达到国际民航组织提出的飞行时纵向碰撞概率应小于5×10~(-9)的要求,训练BP神经网络用以预测飞机空间位置,在观察纵向偏移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假定其符合极值Ⅰ型分布,选用K-S检验法进行验证,结合验证的结论建立碰撞风险模型并对机场净空区的障碍物高度对飞行的影响进行风险评定,该文为新建机场选址中的净空条件评定及现有机场净空区的障碍物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机场净空环境遭到破坏时,机场就不能保证正常的运输生产,因此净空保护在民用机场安全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的机场飞行程序设计人员都是利用纸质扫描的方式来标注航图上的要素,二维显示方式使得在障碍物评估上存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采用数据库管理方式,在三维地理信息平台基础上,建立机场净空障碍物评估的可视化系统,即在飞行程序设计过程中,按照民航相关标准,对障碍物评估环节进行分析计算,包括基本ILS面和OAS面数学模型的建立,障碍物评估算法的研究分析,并将结果进行三维可视化。三维电子航图与二维平面图相比,克服了平面航图观察视角不灵活、目标可视区域受到制约、空间信息量小等缺陷。  相似文献   

4.
叶林  王杰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8):16-18
随着民航通信业务的发展,对数据通信网的流量和可靠性的要求日益提高。民航依托ATM技术,构建一个能覆盖民航所有机场、具有电信级可靠性和可用性的基础网络平台。本文通过对ATM的工作原理、系统构成及其工作流程的介绍,提高了维护、维修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保障了民航空管设备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
肖青 《科技信息》2013,(8):284-284
增强型近地警告系统(EGPWS)是预防可控飞行撞地事故的重要手段。EGPWS使用其内部自带的嵌入式全球地形数据库、机场位置数据库和人工障碍物数据库,并且利用飞机当前位置、无线电高度、气压高度和飞行航向姿态等信息来确定潜在的触地危险,以增加飞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机场端近净空区是机场障碍物限制要求最严格的部分,也是关系到机场运行安全的关键。针对现行机场净空规定中端净空区是综合各种机型的相关数据,以最不利状态确定的限制高度的状况,通过对6种不同飞机起飞着陆航迹的测试与分析,拟合出了各型飞机起飞、着陆航迹曲线,依据测试和计算结果,提出了基于机型的端净空区障碍物高度限制标准,为快速评估某型飞机能否在某机场运行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昉 《科技资讯》2013,(16):30-34
信息技术为推进我国民航事业的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机场资源分散,业务孤立,缺乏规范的信息标准,复合型人才匮乏等问题正严重困扰和制约着民航信息化的发展。突破这一困境,必须对现有系统进行科学分析、论证与规划,本文根据当今信息技术变革的方向,结合机场行业特征,分析研究了国际民航信息化的发展态势,提出了以服务为导向,以信息集成平台为基础,打造"一站式"多元化的数字空港,构建机场产业价值链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冠豸山机场净空障碍物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冠豸山飞机场净空区中障碍物的限制要求,探讨了机场净空区障碍物测绘的技术和方法,总结了采用全站仪配合GPS对机场净空障碍物进行测量的计算方法和野外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随着民航运输业的飞速发展,机场时隙作为民航的稀缺资源的合理利用显得非常重要.结合当前国内外民航实行的机场时隙分配方法,分析我国当前时隙分配存在的普遍问题,通过对国内外机场时隙分配方法的深入研究,将其归纳为非价格方法、完全价格方法和半价格方法三类;在此基础上将各种时隙分配方法进行定性分析和比较,首次提出了在市场化条件下拍卖法是合理分配机场时隙方式;针对我国机场时隙分配特点和历史经验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定量检算,证实了拍卖法是最优的机场时隙分配方法;结合拍卖法实行机场时隙分配对市场化的要求,提出了解决问题分三步进行的建议,对合理分配机场时隙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移动机器人是完成救援、运输等各种任务的重要工具,如何让机器人系统自主适应不同的复杂场景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具有静态和动态障碍物的复杂未知环境,对移动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建模,提出了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近端策略优化避障算法.在无障碍物和有障碍物的仿真训练环境中,实现无先验地图信息情况下机器人在非结构化环境中的自主避障....  相似文献   

11.
为精确计算高原复杂地形条件下各陆基导航设施对周边相关航线的信号最大覆盖范围,提出了顾及地球曲率、障碍物遮蔽、电磁波发射与接收端标高以及电磁波最大发射功率等综合因素影响的空间波最远传播距离计算模型.模型由障碍物遮蔽点判定算法和最远传播距离严密算法两部分构成,可实现高原复杂地形影响下的陆基导航电磁波信号最远传播距离的精确计...  相似文献   

12.
提出在地形等高线航图基础上构造民航管制雷达地形图,相比马赛克法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精确度,运用该技术实现了实时动态飞行航路剖面显示,让民航管制人员可以直观地观察飞行动态,从而有效地避免飞行撞地事故。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借鉴国内民航信息化研究的现状,遵循民航信息化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选择和确定符合民航信息化发展的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以信息为基础的民航业未来发展趋势,提高民航综合服务能力,实现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民航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针对越野自主导航的障碍物检测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障碍物检测系统.由2个激光雷达、1个微波雷达以及1个陀螺仪构成.激光雷达中一个水平扫描用于检测凸起障碍物,另一个垂直扫描用于检测壕沟和陡坡等危险地形,并获得大致地形轮廓.融合地形高度和陀螺仪提供的车体俯仰角进行障碍高度补偿后,基本上消除了由于地面起伏导致的虚警.微波雷达主要用于检测和跟踪运动障碍.融合微波雷达获得的速度和激光雷达获得的轮廓信息,获得了更详细的运动障碍物描述.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民航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应用问卷调查法对中国民航业的主要信息业务领域进行调查,涵盖民航业的航空公司、民航机场、空中交通管制部门、民航信息部门。对调查表所设指标进行重点分析,发现民航各单位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较高,但信息化人才稍显不足;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大多来源于自筹资金,说明筹资渠道较少,政府重视程度较低。指出各单位应加强制定信息化的规划和标准,大力培养信息化人才,建立信息化系统。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远程塔台视频数据单一、离散,无法获取飞行器实时航班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民航ASTERIX数据与机场视频监控信息融合方法。首先在相机视场内采集全球定位坐标及对应图像,利用图像单应模型,得到GPS坐标系与图像坐标系的关系矩阵;结合单应矩阵和民航数据提取的飞行器GPS坐标,计算出飞行器ASTERIX数据对应的像素坐标;同时通过视频检测跟踪方法,完成飞行器在视频中的定位;最后对飞行器在视频中运动轨迹和ASTERIX数据轨迹进行匹配,实现视频中飞行器显示对应航班信息。在典型机场开展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不仅能精确检测飞行器位置,而且在视频中准确显示对应航班信息。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国民航飞行安全,提出一种基于快速数据存取记录器(QAR)超限事件的民航飞行安全风险评价方法。根据风险源事件的风险贡献度大小对中国民航飞行安全隐患进行分类,依据QAR超限事件构建中国民航飞行安全隐患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中国民航飞行品质监控标准的风险阈值,分别建立了基于离散型超限事件和连续型超限事件的飞行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应用该方法以中国民航2017年航班运行实际QAR数据为例,对2017年飞行安全风险进行计算评价,结果与2017年中国民航航空安全报告的安全风险分析结论基本一致,验证了基于QAR超限事件的民航飞行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交通土建CAD系统中地表面模型的概念和基本理论,介绍了适用于道路等线型工程的带状数字地形模型和机场场道工程等的区域性数字地形模型的特点、建立过程及数据索引技术.文中提出的思想在CAD建模中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航空业安全水平,预测飞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事故风险,本文基于2002年2月至2014年2月的民航事故数据统计,采用SVM和RBF神经网络加权组合模型对民航不安全事件发生原因及飞行阶段事故数量进行了预测。通过对3种典型预测方法的均方根误差比较,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论可为民航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河道数字地形信息系统与长江镇扬河段GIS研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GIS及系统集成技术,使长江镇扬河段GIS实现了河道地形测量制图自动化,地形信息时空管理与三维地形表达和任意时期,任意空间的可道冲淤分析,形成了专业处理与分析的河道地形信息系统,解决了长期困水利部门河道地形信息管理与地形分析手段落后的难题,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河道数字地形信息系统新概念,目的是推进河床演变,河道整治等应用数字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