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顾彦 《科技咨询导报》2011,(27):135-135
功率方向继电器,是由电流信号移相电路、电流、电压矢量乘法器和电压相位锁相器构成。电流信号通过放大器进行移相,电压信号经比较器后变成同相位的方波信号,而与电压幅值无关,移相后的电流信号与方波信号进行矢量乘积运算,输出电平经比较器后控制继电器动作。由于采用了上述电路,使在正方向功率时动作,反方向功率时不动作,起到功率方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桂荣 《科技资讯》2007,(31):248-249
功率方向继电器,是由电流信号移相电路、电流、电压矢量乘法器和电压相位锁相器构成.电流信号通过放大器进行移相,电压信号经比较器后变成同相位的方波信号,而与电压幅值无关,移相后的电流信号与方波信号进行矢量乘积远算,输出电平经比较器后控制继电器动作.由于采用了上述电路,使在正方向功率时动作,反方向功率时不动作,起到功率方向保护作用.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接入继电器的量是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当继电器的灵敏角为70°时,应将其电流线圈与电流互感器同极性相连接,而将电压线圈与电压互感器反极性连接.对传统的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与现阶段微机装置实现的零序方向文件进行了对比,分析了零序功率方向原理的实现、接线极性的判定以及在现场接线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锡膏三维检测仪控制光栅移相的压电陶瓷存在的非线性、迟滞和蠕变效应,使传统方法测定的控制电压误差较大.采用基于图像灰度匹配的方法对压电陶瓷的控制电压值进行测定校正,提高了移相控制的精度和速度,仿真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一种国内外较为先进,且切实可行的塑料圆型编织机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可控硅降压起动的触发电路,电路采用双精密单稳态多谐振荡器作为移相脉冲的形成环节,并用RC电路与电压比较器组成降压缓冲的时间控制环节。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单通道干涉仪测向系统中传统数字移相器对参考天线输出信号移相时移相精度不高的问题,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DS)和混频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字移相技术。该技术采用两级混频结构,分别进行下变频和上变频。两级混频器的本振信号均由DDS信号发生器产生,通过调节本振信号的相位差,实现对一定频率范围内的输入信号进行0°~360°相位偏移。采用FPGA评估板、DAC FMC子卡、混频器、滤波器等模块制作了输入频率范围为432~434 MHz的移相器样机,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实现了输入信号的0°~360°移相,移相步进小于0.09°,实测误差的均方根(RMS)小于0.8°。  相似文献   

6.
为开发一种基于液晶材料的双偶极子结构反射式移相单元,文章根据液晶材料介电常数可调的特性,实现了在太赫兹频段的移相功能,并提出一种具有辅助电极的偏置电路结构用于减小液晶分子排列的不均匀性。仿真分析了单元反射波幅度和相位特性曲线,采用光刻技术加工液晶移相阵列和25 V偏置电压下在356 GHz测得240°相移,从而证明液晶移相单元在太赫兹频段具有电控可调移相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供了用模拟相乘器与运算放大器相配合组成的压控振荡器电路,可以产生一对相 移为90°的正弦和余弦的正交信号,其振荡频率和幅度均可直接通过改变外加电压在一个很宽 范围内连续可调,且具有线性好,频率漂移小等优点.本电路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  相似文献   

8.
文章设计了一种工作在F波段的单偶极子液晶反射移相阵列,液晶反射移相阵列由多个单偶极子谐振结构单元、液晶、石英板和金属铜组成。首先通过电磁仿真软件,基于等效介电常数模型对单偶极子液晶反射移相阵列的单元进行设计,分析了液晶材料的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建立了精准的仿真模型,对液晶反射移相阵列的单元进行分析,最后对实际制作的单偶极子液晶反射移相阵列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加载20V偏置电压可以在102GHz附近实现190°以上的相移。  相似文献   

9.
蓄电池在化能过程中,传统采用外加大负载放电,这此过程造成了能量损失。故本文采用三相电压型PWM电路,双向DC/DC变换电路,既能充电又能放电回馈电网。采用移相控制DC/DC全桥变换器(可以实现0~180°连续可调)具有宽输出,可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及电气隔离。H桥逆变采用了PWM移相控制,结合软件关技术,降低开关损耗,提高电源效率。可以通过控制移相角改变IGBT的导通时间,从而方便地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可以用于蓄电池的充放电,放电能量回馈电网。引入双闭环调节,变电流间歇充电实行快速充电。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开关电源滞后臂谐振能量不足难以实现零电压零电流开关(ZVZCS)的问题,本文基于DSP的控制芯片TMS320F2812,在移相全桥变换器电路的滞后臂串联二极管,利用PID控制技术,采用PWM移相全桥软开关技术控制开关电源的开关器件,在宽电压输入的情况下很好地实现了软开关,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设计出的软开关技术开关电源具有较高的输出精度、快速的动态响应和很小的超调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实现小相移数字式微带负载线移相器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一种微带负载线移相器的新设计方法,构建了一种蝶形负载线移相器,实现传统设计方法无法实现的小相移(22.5°,11.25°,5.63°,…),可用于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低成本高精度的相控微带天线阵.研制样品实测结果证明了这一新设计方法的正确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为减小基本结构开关线型微机电(MEMS)移相器的面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电容电感移相单元的小型化3位开关线型MEMS移相器。该移相器用MEMS工艺制成的交叠结构的电容电感移相单元代替原始的延迟传输线,其90°移相单元的长度比传统90°延迟线的缩短近3/4,45°移相单元的长度比原始延迟线的缩短近1/2,有效缩小了移相器的整体面积。用HFSS(high frequency structuresimulator)软件进行了仿真及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在20GHz到40GHz频段内,45°移相单元的回波损耗优于-27.25dB,插入损耗优于-0.33dB;90°移相单元的回波损耗优于-26.25dB,插入损耗优于-0.51dB。在35GHz时,整个3位移相器能够完成0~360°、间隔为45°的移相,平均插入损耗为-2.63dB,回波损耗优于-15dB,平均相位误差为3.67°。根据仿真结果,所设计的MEMS移相器适用于35GHz小型化相控阵雷达。  相似文献   

13.
移相器作为一种可调控导引波输出信号相位的功能性器件,被广泛应用于波束形成网络、相位调制器、相控阵天线等电子、雷达、通信系统并对相关系统性能的优劣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因此设计出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的,兼具高性能、稳定性、小型化、低成本的实用化微波移相器对于微波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为解决当前技术所面临的发展瓶颈,实现相关技术革新,需从整体上分析各类移相器的技术概况、优劣势与发展现状,精确梳理移相器未来发展趋势,更好地将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融入移相器的设计。基于以上目标,对移相器的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分别介绍了铁氧体移相器、PIN二极管移相器、MEMS移相器、铁电移相器的移相原理与性能指标,重点分析了基于BST铁电材料移相器的微波电路设计,并结合相关技术趋势对BST铁电移相器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程控移相器广泛应用于微波系统中,在导弹仿真系统中应用尤为广泛,它的准确性、延迟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导弹仿真系统的仿真结果,C波段程控移相器就是为此目的而设计的。程控移相器用程序控制移相器的偏置电路,运行程序可迅速地得到所需的相度数。移相器设计时注意了线性度的补偿。测试结果表明,该移相器比普通电控移相器延迟小,准确度高,线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利用铁氧体磁环制作窄带3 dB耦合器的原理和方法,详细分析了利用此耦合器设计制作模拟压控移相器的理论和制作技巧,以及所制作的多种频率的压控移相器的测试技术指标和实际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相控阵天线中几种微波光子移相器的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重点对基于光纤的微波光子移相器原理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实现方案,通过引入光可调定向耦合器和保偏光纤,降低了移相器的复杂性和相干干涉损耗,增强了移相器的可控性。并对光纤精度控制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基于4路保偏光纤的0°-360°移相器方案。该方案易于实现且有一定的新颖性。  相似文献   

17.
移相器是无线通信系统和相控阵雷达接收机中的关键组件,用来实现信号相位的改变与均衡。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动电路结构和RC元件的数控移相单元,该移相单元通过扫描脉冲控制差分对管轮流导通获取输出信号的相位差,改变RC元件参数可以调整移相数值。利用提出的数控移相单元构建了八级串联模型,实现了一种360°串联式数控移相器。Multisim软件仿真验证了数控移相单元设计的有效性,硬件实现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多级串联式数控移相器工作良好,移相精度高,可达1.4°,实现了全周期范围内的相移控制。该数控移相器的实现为适时、灵活校准接收系统相位误差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相控阵天线利用移相器改变波束指向使其对准卫星,同时完成信息交换。每个天线阵列都要使用移相器来完成波束扫描,因此移相器的参数指标,对整个相控阵系统至关重要。设计了一款适用于大S相控阵天线的六位数字移相电路,此电路由六个相移单元级联得到,小相位与大相位分别采用加载线单元与开关线单元实现。通过ADS对移相单元建模与优化,最后得出:在1.995GHz-2.185GHz频段里,中心频点处相移差低于0.6°,插损低于1.35dB,驻波比优于1.45,仿真数据显示,此研究达到大S天线进行波束扫描的移相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移相器用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控制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综合控制方法,针对现有动模实验条件,设计了相应的动态模拟实验.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当电力系统遭受大扰动时,采用正确的方法控制移相器的行为,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电力系统暂态过程中初摆的稳定性,而且可以对后续的振荡提供很好的阻尼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不同倾角结构面对马蹄形洞室围岩稳定性的控制机理,文章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15°、30°、45°、60°、75°5种典型倾角结构面横穿马蹄形洞室断面时围岩应力分布、围岩位移的特征,探讨了结构面产状控制围岩变形与破坏的机理。通过对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分析可知:当结构面倾角小于等于60°时,塑性区随结构面倾角的增大不断减小;当结构面倾角大于60°时,塑性区随倾角增大而增大;在结构面倾角为60°时,洞室围岩的塑性区最小,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