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艳梅 《科技信息》2013,(21):42-44
以经济快速发展,耕地保护形式严峻的广东省为例,探讨耕地保护区域经济补偿,并以广州市和茂名市为例进行了区域经济补偿的实证测算,最后探讨了耕地保护区域经济补偿的配套制度建设。研究表明,2008年广州市的耕地赤字为193250.71hm2,而茂名市的耕地盈余为103372.27hm2;广州市对茂名市的耕地保护的价值补偿标准为50.99万元/hm2,广州市与茂名市的耕地面积折算系数为0.859;假设茂名市所有盈余的耕地都拿来填补广州市的耕地赤字,则广州市需要向茂名市支付耕地保护补偿资金共计6136148.84万元,以年租制形式的补偿则为349515.04万元/年。  相似文献   

2.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德阳市耕地近10年来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脆弱性指数进行测算,再结合ArcGIS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分析出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德阳市近10年来耕地的生态足迹呈略微下降趋势,各区县内部耕地的生态足迹变化相对较稳定; 2)生态承载力呈现出低速下降趋势,在各区县的空间分布有一定的差异; 3)生态盈亏状态表现为多数区县属于生态盈余区域,少数区县属于生态赤字区域; 4)脆弱性总体呈现出增加的趋势,空间分布上的特点呈现出"两翼极脆弱,中间较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耕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能值理论与生态足迹模型,对贵州省耕地利用可持续性进行定量分析.2014年贵州省耕地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263hm2/人,耕地人均生态足迹为0.331hm2/人,出现生态赤字,说明贵州省耕地利用处于不可持续状态.从贵州省耕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动态趋势来看,贵州省2007年以来,耕地生态足迹增加速度较快,生态赤字不断扩大.该文提出要从增加耕地面积,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入手,保障贵州耕地利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定性定量结合分析法,在外部性理论基础上,构建现阶段耕地外部性价值测算框架,并以重庆市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耕地保护外部性价值主要包括生态服务价值、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价值和社会保障价值,重庆市耕地保护外部性价值为174.27万元/hm2;研究结果认为,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进行耕地保护外部性价值的准确测算,对设立耕地保护补偿资金、形成完备的经济补偿机制、强化耕地保护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重庆市生态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计算重庆市2000和2010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研究2000—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情况,分析生态承载力变化原因,通过生态赤字/盈余分析重庆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方法】引入水资源账户和环境负荷并结合重庆市实际调整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改进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结果】2000—2010年除水资源用地、污染吸纳地和草地的生态足迹在降低,总生态足迹和其他生态足迹在升高;生态承载力方面除耕地降低外,总生态承载力和其他各类用地生态承载力在升高,原因是2000—2010年间耕地转为其他类型用地。【结论】林地、建设用地和水资源处于生态盈余状态,耕地、草地、水域处于生态超载状态,重庆市总体上处于生态超载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计算重庆市2000和2010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研究2000—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情况,分析生态承载力变化原因,通过生态赤字/盈余分析重庆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方法】引入水资源账户和环境负荷并结合重庆市实际调整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改进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结果】2000—2010年除水资源用地、污染吸纳地和草地的生态足迹在降低,总生态足迹和其他生态足迹在升高;生态承载力方面除耕地降低外,总生态承载力和其他各类用地生态承载力在升高,原因是2000—2010年间耕地转为其他类型用地。【结论】林地、建设用地和水资源处于生态盈余状态,耕地、草地、水域处于生态超载状态,重庆市总体上处于生态超载状态。
  相似文献   

7.
在绿色发展理念下,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的一项重要政策目标.本文基于生态足迹理论计算休宁县2006—2016年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并结合生态协调系数、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指数和万元GDP生态足迹对休宁县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休宁县总体上人均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呈现生态盈余,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好,但区域内不同土地类型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差异较大.其中,林地生态压力比较小,处于生态盈余状态;化石能源用地、建筑用地和水域尽管呈现生态盈余,但均有减小的趋势;耕地和草地生态压力较大,均呈现生态赤字.考虑到畜牧业的生态足迹主要由进口饲料的消费承担,且耕地的人均生态赤字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休宁县的耕地生态安全问题尤为突出.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提高耕地产出效率、发展生态农业、延长产业链条是休宁县近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耕地利用变化与粮食安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基于耕地利用的粮食安全为视角,对近年来重庆市粮食安全度及其与耕地利用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应用"基于耕地利用的区域粮食安全评估指标"中的粮食安全度公式,对重庆市1997—2005年的粮食安全进行粮食安全度的计算与修正,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对耕地利用变化(数量、质量及其利用情况)与粮食安全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耕地利用的变化与粮食安全的变化具有趋同性,即当耕地面积减少、耕地单产下降时,粮食安全度的等级也随之改变.耕地面积、耕地质量及其利用状况是影响重庆市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从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入手,为重庆市的耕地保护提出了促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节约集约用地;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科学规划生态退耕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耕地非农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对1997 2003年重庆市耕地非农化过程进行了时空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重庆市耕地数量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探讨, 对如何缓解重庆市耕地非农化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结果表明: 重庆市直辖以来(1997 2003年)耕地非农化面积达20 403 31 hm2, 全市耕地非农化率为0 8%, 且各年期耕地非农化面积和非农化率逐年攀升且波动较大, 耕地非农化区域差异显著,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一般耕地非农化率较高. 相关分析表明: 经济发展、城镇化和经营土地是重庆市耕地非农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0.
在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耕地生产能力的内涵,阐述了耕地生产能力和生产潜力的理论体系,对不同层次耕地生产能力和生产潜力的核算方法进行了探讨,以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为例,测算了区域耕地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潜力,揭示其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了耕地生产潜力,确定自然条件较好的中南部应是耕地保护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