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酮类化合物在葱属分类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4种葱属植物叶的黄酮类化合物的薄层层析,这4种植物是太白韭,卵叶韭、葱和宽叶韭。每种植物的叶都采自不同的地方居群。结果表明同种植物不同地方居群的层析谱不同,这些差异与生态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光镜下合被韭5居群和长梗合被韭5居群,以及扫描电镜下合被韭2居群和长梗合被韭1居群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供试两种植物叶表皮微形态具部分相似性,两者近远轴面都分布气孔,气孔器均属无规则型。但叶表皮细胞形状、垂周壁式样、蜡质纹饰等种间分化较大。合被韭表皮细胞性状为条形,长梗合被韭呈梭形。垂周壁式样合被韭近平直,长梗合被韭则为弓形。扫描电镜下气孔外拱盖内缘,合被韭近光滑,长梗合被韭为深波状。合被韭具大量颗粒或鳞片状蜡质纹饰,而长梗合被韭角质层平滑,纹饰较少。两者虽然在植株外部形态上难以区分,但叶表皮微形态种间差异明显,具有一定的分类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光镜下合被韭5居群和长梗合被韭5居群,以及扫描电镜下合被韭2居群和长梗合被韭1居群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供试两种植物叶表皮微形态具部分相似性,两者近远轴面都分布气孔,气孔器均属无规则型.但叶表皮细胞形状、垂周壁式样、蜡质纹饰等种间分化较大.合被韭表皮细胞性状为条形,长梗合被韭呈梭形.垂周壁式样合被韭近平直,长梗合被韭则为弓形.扫描电镜下气孔外拱盖内缘,合被韭近光滑,长梗合被韭为深波状.合被韭具大量颗粒或鳞片状蜡质纹饰,而长梗合被韭角质层平滑,纹饰较少.两者虽然在植株外部形态上难以区分,但叶表皮微形态种间差异明显,具有一定的分类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内蒙古荒漠草原三种野生葱属植物蒙古韭、碱韭和细叶韭的根和叶进行了形态结构观察,结果表明:1、根均为四原型或五原型,皮层厚,皮层/半径比例均为90%左右.2、叶均由表皮、光合组织、储水组织和维管束组成.表皮细胞外向壁加厚,气孔器下陷;栅栏组织为环栅型,海绵组织不发达,储水组织较发达.3、三种植物根和叶的解剖结构存在一定差异,如皮层厚度在蒙古韭与细叶韭差异显著;而蒙古韭与碱韭差异不显著.皮层/半径比例在蒙古韭与细叶韭差异显著,而碱韭与蒙古韭和细叶韭差异均不显著.储水组织所占比例为蒙古韭>碱韭>细叶韭,差异均显著;表明蒙古韭根和叶的储水能力最强,碱韭次之,细叶韭最弱.角质层厚度为细叶韭>碱韭、蒙古韭,细叶韭与蒙古韭和碱韭差异均显著;说明细叶韭叶抵抗大气干旱能力较强.4、三种植物根皮层和叶光合组织中具有分泌细胞或较发达的分泌组织.综合以上结果,以上三种野生葱属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均有旱生特征,而抗旱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通过石蜡切片方法,对我国极度濒危水生植物中华水韭现存的3个居群中的水韭叶形态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中华水韭的叶主要由叶表皮、纵气道、横膈膜、木质部、韧皮部和维管柱6部分组成.叶的横切面呈半圆形,内有4条不连贯的纵气道,一连串的横膈膜将纵气道隔开,形成梯形的纵面观;木质部由5~10个颜色较深的细胞组成,韧皮部呈半圆形,由许多大小不一、排列紧密的薄壁细胞组成;维管柱由中央导管和周边维管束2部分组成,JD1和JD2居群内中华水韭的中央导管的数目为3,XN1居群内中华水韭的中央导管的数目为1;周边维管束在叶的横切面上有4个连续的分布点和2个间断的分布点.  相似文献   

6.
 目前有关B染色体在居群中数目多态保持有2种传统观点:杂合优势模型和寄生模型.最近Cama-cho等提出其多态是变化发展的.对梁王山多星韭(Allium wallichii Kunth)二倍体自然居群中的Bs进行初步分析,发现植株根尖Bs数目恒定且多以低数目(1~2条)存在.统计分析表明Bs频率与海拔高度呈显著正相关,但Bs对多星韭的分蘖、鲜重以及小花数的影响均不显著.讨论了Bs对多星韭居群的适应意义,认为多星韭中的Bs出现于生态条件相对恶劣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7.
植物形态结构变化及其敏感性往往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利用改进的次氯酸钠离析法结合光学显微镜观察了9个不同生境川滇高山栎的居群叶表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川滇高山栎叶表皮形态特征随环境变化而变化,不同的居群之间差异明显.川滇高山栎叶表皮特征与气候环境相互关系分析表明,川滇高山栎叶表皮各个特征与气候参数之间均存在或大或小的关系,其中与植物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气孔参数与气候参数密切相关,相关系数0.8左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三种高寒草甸毛茛科植物茎叶的观察研究表明:茎叶内均有发达的通气组织。叶较厚且均为同叶;叶脉维管束鞘的结构与C4植物的Kramz花环状有其相似;栅栏组织2-4层,细胞间隙发达,最大可达60μm,似腔状;气孔不下陷、表皮厚16-30μm,角质膜3.4μm;茎维管束外侧存在有呈束状的机械组织。此外,三种毛茛科植物的茎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生植物的特征,如被短毛(高原毛茛)、表皮细胞不规则(三裂碱毛茛  相似文献   

9.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球子草属4种7居群的叶表皮形态进行观察发现,4种球子草属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均为长方形,垂周壁为平直弓形,气孔器类型均为无规则型,气孔带不明显。球子草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具有重要生态学和分类学意义,也为系统学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采用数值分类学的方法,测定了来自3个不同君群的变叶海棠(Malus toringoides)多样性类型46个个体及1个陇东海棠(Malus kansuensis)居群对照类型5个个体的花、果实和叶片的30项形态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相关性系数、Manhat距离系数的WPGMA和UPGMA聚类法等数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各形态指标在类群分化的贡献值,居群和个体水平上变叶海棠的形态多样性,与近缘种陇东海棠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变叶海棠与陇东海棠作为苹果属陇东海棠系的物种,有极为密切的亲缘关系;变叶海棠、陇东海棠作为分类学基本单位,有自己稳定的外部形态特征;从变叶海棠居群水平来看,并无稳定的居群特征,在居群内存在着丰富的变异类型;变叶海棠居群内分化出来的多样性类群是由变叶海棠长期自然掺入杂交的结果;各变异类型有逐渐形成地方宗和亚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不同居群新疆野麻的叶表面结构及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居群为单位进行取材,研究不同居群野麻材料的叶表面结构,对气孔器的分布式样及气孔器的类型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在野麻系统分类学中的地位提出了商榷。  相似文献   

12.
利用RAPD技术对蒙古韭不同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APD方法分析了内蒙古野生分布的蒙古韭(Allium mongolicum Regel)10个不同居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和遗传距离等.12个随机引物扩增出的多态带占总谱带的 95.65%;总的遗传多样性为0.2977;1.74%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而98.26%的遗传变异都存在于居群内部;遗传距离在0.2177~0.5965之间;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不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东方水韭(Isoetes orientalis H.Liu et Q.F.Wang)是2005年首次发现于浙江松阳的新种,已被列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目前,在福建省泰宁峨嵋峰自然保护区发现了东方水韭的2个自然居群,共有300余株,这是在其原产地以外的地方第一次发现该种.该种的再次发现不仅增加了它的分布区范围和种群数,而且对于它的保护及其科学研究也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增补福建植物区系一新纪录科、一新纪录属和一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14.
64种荒漠植物种子微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扫描电镜对中国西北部荒漠中16科40属64种、3变种1亚种、91个地方居群的种子微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荒漠植物种子微形态结构在不同分类等级上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种子表面纹饰可分为13种基本类型.植物亲缘关系、系统演化、时间、空间等诸多因子对种子性状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荒漠植物种子微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及生态环境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狭边大叶藓(Rhodobryum ontariense)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狭边大叶藓[Rhodobryum ontariense(Kindb.)Paris]为真藓科大叶藓属植物,具有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功效。本研究选用ISSR分子标记对分布于河北、河南、四川和陕西四省的9个狭边大叶藓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揭示狭边大叶藓居群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水平,为其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用8个ISSR引物对9个居群共58个样品进行扩增,共获得47条清晰的扩增位点。POPGENE分析表明,狭边大叶藓居群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多态性位点比率为37.75%,Nei’s基因多样性为0.153 0,Shannon’信息指数为0.222 8,遗传分化指数Gst为0.299 7,居群间的基因流为1.168 2)。AMOVA分析表明,大多数遗传变异(84.07%)存在于居群内,15.93%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居群间(Φst=0.159 3)。UPGMA聚类分析表明,狭边大叶藓居群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没有相关性(r=0.404 95,p=0.979 1)。  相似文献   

16.
浙江榧属植物叶片变异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榧属Torreya植物为国家保护植物,浙江现知有3种、1变种.通过对浙江榧属植物叶片长度、先端和基部形态的观察和测量,分析其变异式样,并结合其他形态性状探讨了其分类学意义.结果如下:1)叶片长度在4个分类群之间均为显著差异,但巴山榧T.fargesii和榧树T.grandis之间、九龙山榧T.grandis var.jiulongshanensis和长叶榧T.jackii之间的形象化柱状图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重叠;2)叶片先端形态在榧树、巴山榧、长叶榧3个种稳定,九龙山榧渐尖和急尖均存在,但在个体中稳定;3)叶片基部形态在所观测的4个分类群中都是稳定的;4)九龙山榧叶片长度在居群内和不同居群间均显示较大变异;5)叶片长度、先端和基部形态是有用的分类性状,并据此将九龙山榧作为种级处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安徽产黄精属(polyyonatummil.)五种七个居群植物的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同工酶,比较了居群间酶谱差异,并对获得的酶谱资料进行了聚类分析(UPGMA).结果表明:1)七个居群植物可明显分为5个有效种:A1和A2为一种,B1和B2为一种,C,D,E分别为三个不同种,此结果与有关形态分类的研究结果一致;2)酶谱特征显示居群间呈多样性;且种间居群差异明显大于种内居群差异;3)本文认为B1,B2(长梗黄精)为较进化的种,E(琅琊黄精)为较古老种.  相似文献   

18.
安徽黄精属五种植物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安徽产黄精属(polyyonatum mill.)五种七个居群植物的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同工酶,比较了居群间酶谱差异,并对获得的酶谱资料进行了聚类分析(UPGMA).结果表明:1)七个居群植物可明显分为5个有效种:Al和A2为一种,B1和B2为一种,C,D,E分别为三个不同种,此结果与有关形态分类的研究结果一致;(2)酶谱特征显示居群间呈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ddRAD-seq测序技术研究波叶杜鹃居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探讨种群演化历史,为其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回归引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波叶杜鹃在居群水平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He=0.226 7±0.002;π=0.241 0±0.003 2),居群间的遗传分化处于中等水平(FST=0.062 6). AMOVA分析表明,总遗传变异中有98.42%的变异来自居群内,居群间的变异仅占1.58%.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163 6±0.002和0.226 7±0.002,居群内近交系数(FIS)为0.222 0±0.022 2,所有居群均表现出杂合子缺失.聚类分析表明,6个居群可归类为2个类群,大多数个体(98.8%)谱系清晰.在近期的进化过程中,波叶杜鹃的有效种群大小(Ne)在持续下降,直到约1000年前.波叶杜鹃在物种和居群水平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进一步选择和育种利用的潜力较好.遗传分化水平中等,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由于近期冰期气候环境的变化,再加上人为活动(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导致波叶杜鹃的生存环境逐步恶化,使得该物种面临极高的灭绝风险.从对...  相似文献   

20.
极度濒危物种中华水韭为水韭科水韭属的水生植物,分布在东亚(中国、日本和韩国).由于生存环境的破坏、农耕过度和外来物种的入侵,中华水韭已濒临灭绝,被国际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种.从细胞遗传学、居群遗传学、分子进化机制等方面对中华水韭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制定该物种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