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韬是晚清"条约口岸知识分子"中的代表人物,他早年在上海长期受雇于传教士设立的墨海书馆,在介绍、吸收西方科学方面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堪称近代西学传播的前驱者。王韬的日记对包括自己在内的众多洋场文人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状态进行了真实记录,对这些日记的进一步整理和研究,为了解洋场文士的心路历程、生活方式和西方现代科技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等情况提供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2.
王韬的武侠小说以乱世为背景,侧重描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行侠仗义;二为王前驱:三犯上作乱。王韬创作武侠小说与他所处的时代及其政治思想有关。因为生活在战火纷飞的动乱时世,安全没有保障,便萌生了对解民倒悬、救民水火的侠客的幻想。王韬希冀用创作补现实人生之憾,于是带剑长行的侠士不但要行侠仗义,还要完成作者下马草檄、上马杀贼的救国英雄梦。望梅未必能止渴,画饼何尝能充饥?承载着作者救助梦和英雄梦的侠客总是遭遇尴尬:武功盖世的剑客因为填不饱肚子而上山落草,想要为王前驱的侠客大多步了梁山英雄的后尘。王韬的侠客梦最终未能摆脱时代梦魇和人生失意的影响而显得沉重。  相似文献   

3.
作为现代文献,苏雪林日记的另类主要和她作为赴台右翼知识分子的身份相关。日记未能在大陆出版,是少见的赴台文人研究资料,内容也具有较强的个人风格。尤其在研究揭示右翼知识分子赴台的曲折心理历程以及赴台知识分子晚年关于统独议题的立场方面,苏雪林日记提供了一份有另类价值的私人文献档案。  相似文献   

4.
王韬的武侠小说以乱世为背景,侧重描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行侠仗义;二为王前驱:三犯上作乱。王韬创作武侠小说与他所处的时代及其政治思想有关。因为生活在战火纷飞的动乱时世,安全没有保障,便萌生了对解民倒悬、救民水火的侠客的幻想。王韬希冀用创作补现实人生之憾,于是带剑长行的侠士不但要行侠仗义,还要完成作者“下马草檄、上马杀贼”的救国英雄梦。望梅未必能止渴,画饼何尝能充饥?承载着作者“救助梦”和“英雄梦”的侠客总是遭遇尴尬:武功盖世的剑客因为填不饱肚子而上山落草,想要为王前驱的侠客大多步了梁山英雄的后尘。王韬的侠客梦最终未能摆脱时代梦魇和人生失意的影响而显得沉重。  相似文献   

5.
现代作家日记具有重要的文学史研究价值。它能够帮助我们探索作家内心深处的各种动向,直观把握作家微妙的创作心理和思想的发展流变。它亦能够帮助我们厘清作品创作的来龙去脉,还作品以本来面目。作家日记与创作之间还可能存在互文关系,我们只有把作品放回到这种互文网络中才能对其文学内涵作出合理的阐释。  相似文献   

6.
7.
8.
宁如柏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1):194-197
《循环日报》创办之初就与香港已有相当实力的报纸竞争,并成功生存和发展下来,这同王韬的苦心经营是分不开的。王韬的经营策略主要包括受众定位明智、重视广告、降低成本、广设订售点、突出宣传特色以及扩大报纸知名度等几个方面。正是凭着颇具创意的经营策略和振聋发聩的言论,王韬和他主持的《循环日报》在中国新闻史上享有盛誉。  相似文献   

9.
《圣经》作为一部特殊的古代历史典藉,史实记录完整、详细,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同时,《圣经》又是希伯来文学的集粹,在创作形式和文体表现方面呈现出多样化风格。《圣经》对欧美文学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日记的远祖是编年纪事体史书。在编年纪事之后和日记兴起之前,笔记是其间过渡的体裁。日记在中国最早出现于北宋时期,在西方则产生于16世纪英国。日记与一般备忘录和随感录的重要区别,除标明年月日时间要素外,更在于它是个人秘密的保存,是自己与自己灵魂的对话。日记体文学大致可分日记体散文和日记体小说两类。日记体散文所写多半确有其人其事,只不过进行了文学的提炼和润色;而日记体小说所写的人和事,却完全可以跳出事实的框框,进行创造性虚构,塑造出全新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1.
汉画像石是一部"绣像的汉代史",表现了汉朝的方方面面。本文从弥补考古资料的空白、提供历史研究资料、艺术成就和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论证了汉画像石这一艺术品类的考古、历史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2.
《府中日记》和《留美日记》是徐志摩的两种“未刊日记”。它们的面世填补了徐志摩特定时期生活、信仰和思想的空白。它们是探求诗人内在精神结构的重要“介体”,也是“徐志摩研究”新的学术生长点。  相似文献   

13.
松坡图书馆旧址是纪念蔡锷将军的重要场所,其创建是基于蔡锷将军的"爱国尚武"与"民主革命"精神,毛泽东主席曾批示:"特饬邵阳松坡图书馆列为一等图书馆"。该馆平面布局科学合理,建筑造型美观适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且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90年代的严复、谭嗣同等对“中体西用”论的批评,包含着对这一文化结合模式的超越;“体用并举”的文化结合模式是比“中体西用”更理想的文化结合模式;近代中国学习西方三个阶段递深的观点基本上是可以接受的,但必须考虑到学习过程中的复杂性、多姿多彩性。  相似文献   

15.
董仲舒从天人同类、彼此感应的宇宙观出发,认为天与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相互联系的;他从“变而有常”与“不常之变”彼此联系、互为补充的天道观出发,认定历史运演是“变而有常”与“不常之变”的统一;他既把历史看成按黑、白、赤三统循环顺序运演,又认识到在循环运演中包含着进化;他将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运用于历史考察,认为历史运演是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他认识到历史与现实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总结前代的历史经验可为后代治国兴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余秋雨散文的实质是倡导独特的价值取向,彰显对历史进步观的认可甚至推崇,他对历史人物的阐释和判断标准发生了根本的位移,他的作品解构了传统观念中某些含有神权、专制、愚昧成分的观念,并试图延续肇始于鲁迅"拯救国民性"的命题,完成知识分子世纪性精神引渡的使命。值得一提的是:他首次将商人阶层纳入散文创作视野,这是散文题材的一次重要开拓和创新。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因其价值取向,堪称是一把烛照历史,扫荡神权、专制、愚昧阴霾的思想炬火。  相似文献   

17.
苏林忠 《开封大学学报》2006,20(3):29-32,65
北宋末年,一支犹太人部落辗转从古印度来到中国,他们留在了国都东京,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遵守祖制,信奉犹太教,后渐融合于中华民族。这个外来部族历经800余年,走过了进入———定居———繁荣———融合的历史过程,创造了犹太人与其他民族自然融合的奇迹。开封至今仍保留着许多这段历史的遗址和文物。这段历史对世界犹太人及犹太文化学者有着极大吸引力,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而且具有旅游资源的属性和价值,有着广阔的旅游市场前景。积极开发利用这个旅游资源将创造很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历史建筑和历史名城的价值重估与保护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历史建筑和历史名城的保护性开发问题,认为在开发历史建筑和历史名城时,必须重视其开发价值,注意继承历史文脉,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实现历史文化和现代化城市的空间融合。  相似文献   

19.
随着建筑风格概念的产生,折衷主义扮演着文艺复兴之后不同历史时期过渡的缓冲角色,其历史价值有着辨证法的深刻意义.从这个方向探索了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的理念与发展,并以风格概念发展的角度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区域一体化的浪潮,这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一体化的活跃,为市场经济增添了活力和动力,创立了区域经济政治一体化制度,并开辟了一条使民族国家逐步削弱和消亡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