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影响图是贝叶斯网络的扩展,利用影响图可以有效解决智能Agent利用经验学习和行为选择2个基本问题。RoboCup是一个典型的多Agent系统,其中的球和球员都可以看成是Agent。文章给出一种基于影响图的决策方法,并将其应用到RoboCup中,从而实现了球员截球过程中行为的动态调整。  相似文献   

2.
模式识别在RoboCup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RoboCup仿真比赛中,球员的个体技术是比赛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充分分析RoboCup比赛个人技术中的两类技术,即判别函数、动作函数的确定方法的基础上,将模式识别的理论应用于RoboCup仿真比赛的个体技术中,分别使用判别域代数界面方程法确定判别函数,神经网络法确定动作函数,以射门和截球为例,详细叙述了设计过程,最后,使用传统方法和使用模式识别方法的球队在RoboCup仿真比赛中进行比赛,试验证明使用模式识别方法的球队,在比赛中个体技术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针对运动物体的立体视觉测量滤波问题进行研究,引入IAE(innovation-based adaptive estimation)滤波器,并提出了一种IAE窗口动态调整的方法.先通过IAE对噪声方差估计的误差与窗口宽度的关系,限定了宽度的取值范围,再依据物体运动的深度变化率计算噪声标准差的变化率,以此动态调整滤波器窗口的宽度,从而提高IAE对噪声统计特性的估计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具有良好的滤波效果.   相似文献   

4.
机器人足球(RoboCup)是研究多agent系统的体系结构、多agent团队合作理论以及机器学习方法的理想测试平台。介绍了开发的仿真球队NDSocTeam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技术。系统设计了以机器学习技术为核心的球员agent结构,并建立了一种分层学习以及多种学习技术相结合的机器学习系统.重点描述了NDSocTeam系统的总体结构、球员agent的结构以及机器学习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高性能高可靠性直线传动伺服系统的要求,设计一种双余度电动作动器.这种电动作动器主要包括2台新型的同步磁阻永磁(SR-PM)电机及其传动机构, 2套基于智能功率模块(IPM)的逆变电路, 2套基于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控制电路和2套直线位移传感器系统.在此硬件平台上,系统采用了位置闭环下的矢量控制和双余度控制策略,实现了快速响应和系统可靠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进行了动态响应实验和故障切换实验,其中阶跃位置响应和正弦位置响应实验均实现了快速位置跟踪,故障切换实验在故障发生时刻迅速实现了电机运行模式的切换.实验结果表明: 系统能够保证快速的动态响应和较高的可靠性,能够适应高性能传动控制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基于H_∞控制理论研究一类非线性系统的间歇H_∞同步问题.针对间歇控制具有切换控制的特征,通过构造时变切换的Lyapunov函数并结合凸组合技术,分析误差系统的稳定性和L2-增益性能;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设计非周期间歇H_∞同步控制器;用数值例子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与以往结果相比,本文提出的间歇控制窗口宽度和休息窗口宽度是可变的,即非周期间歇控制,而且新提出的Lyapunov函数在闭环和开环模式上都是非增的,保证同步误差系统是内指数稳定并且具有规定L2-增益.  相似文献   

7.
根据RoboCup小型组足球机器人的比赛规则,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器人小车的色标设计方案,方案中采用了一种切实可行、准确、高效的目标识别策略,在目标识别过程中,将移动网格技术与动态窗口技术相结合,在小型组足球机器人视觉系统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与采用游程编码相比识别目标的平均时间少9ms以上.  相似文献   

8.
根据RoboCup小型组足球机器人的比赛规则,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器人小车的色标设计方案,方案中采用了一种切实可行、准确、高效的目标识别策略,在目标识别过程中,将移动网格技术与动态窗口技术相结合,在小型组足球机器人视觉系统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与采用游程编码相比识别目标的平均时间少9ms以上.  相似文献   

9.
在RoboCup仿真组比赛中,仿真模型引入了真实世界的很多复杂特性,使得智能体在场上执行动作时受到限制.首先分析了视觉信息特征和视觉感知噪声模型,在这个基础之上给出了一种视觉信息处理策略,即基于视觉噪声的粒子滤波定位法,最后进行了实验模拟.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这种视觉信息处理策略能够在Agent内部维护一个相对更为精确的比赛场上的全局模型.  相似文献   

10.
在RoboCup仿真2D足球比赛中,防守模型是关键技术之一,加强在对方进攻关键区域上的防守可以有效阻止对手进球,针对RoboCup仿真2D球队防守策略难以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球队进攻关键区域优化防守策略的方法;方法通过对比赛过程中的日志文件进行解析,使用数据挖掘方法提取动作链和传球热力图解释了球队进攻有侧重点的合理性,利用比赛过程中球的位置分布对球场进行了更合理的动态的离散划分,在每个离散区域中采用自适应参数的密度聚类算法来计算球队进攻关键区域,并且依据这些区域和进攻过程中的重点球员设计了防守策略;实验部分依据防守策略优化了底层代码,结果表明:对进攻关键区域进行重点防守能有效阻止对方的进攻,同时也验证了进攻关键区域计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应用雷达与机器视觉的智能车信息融合系统的空间同步问题,提出了对两种传感器进行空间同步的四点标定方法。在建立了两种传感器的坐标系关系的基础上,该方法选取汽车前方10 m区域为标定区域,利用该区域地面上平行于雷达中心轴的两条直线上的两组点对,对两种传感器坐标系纵轴的水平夹角以及摄像机的俯仰角进行标定。静态验证试验和动态验证试验证明,该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由两种传感器获取的障碍物距离数据的空间同步准确度,并且只需利用汽车前方10 m区域内的4个点进行标定,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2.
机器人足球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RoboCup是研究动态不可预测环境中的多智能体系统的典型平台.在RoboCup仿真比赛中,机器人整体团队协作和局部对抗规划都是比赛成功的关键.对于团队协作,应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分析了机器人足球队员的角色特点,部署了不同队员的踢球策略.在射门对抗规划中,分析了球员射门时几个关键性的影响因素,并参考这些因素设计和应用一个关键性的射门函数.实践证明了在实时比赛环境中,整体结构和局部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RoboCup是一个标准问题,通过它可以来评价各种理论、算法和框架等。在RoboCup仿真组的比赛中,截球动作做为防守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通过将跑位和截球动作结合,设计出较为有效的截球模块。  相似文献   

14.
快速反击战术是当今足球比赛的重要特征之一,影响运动员快速能力的因素体现在跑速、动作结构、动作速率、传球速度等六个方面,足球比赛中应注重培养运动员的快速反击意识、节奏感和抢截能力。  相似文献   

15.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部署在无线环境中的传感器设备构成的网络,无线节点间的协同操作要求网络节点维护共同的时间,时间同步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支撑技术;针对传统分类方法中不能有效体现时间同步算法特点的问题,从信息交换是否存在反馈角度对现有时间同步算法进行了重新分类,同时对同步算法的进展情况作了详细描述;新的分类方法能够有效体现算法同步精度和同步能耗等特性:反馈式时间同步机制在同步精度和同步能耗上都要高于非反馈式时间同步机制;最后总结了现有时间同步算法的缺陷并展望了未来时间同步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针对液压缸动态特征参数一般呈现隐式和非线性的特点,基于蒙特卡罗法开展可靠性和可靠性灵敏度分析研究。首先,考虑到非线性弹簧力和时变摩擦力的作用机理,建立液压缸动力学模型;之后,根据微分方程理论进行求解,分析不同润滑条件下活塞速度在时域的变化情况;最后,依据蒙特卡罗法基本思想,利用结构失效概率和可靠性灵敏度分析方法,对液压缸低速时的运动可靠性及影响参数灵敏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数据在线聚集执行时间长、执行性能及延迟调度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基于MapReduce的大数据在线聚集优化程序设计.使用分片聚集方法使集群中所有机器的计算资源得到充分调用,采用子连接的启发式优先方法优化各节点本地执行连接任务关系运算,实现大数据在线聚集的并行连接.利用混合近似查询框架的大数据在线聚集动态切换机制及基于渐进近似估计的动态切换机制,降低混合近似查询切换误判率,增强大数据在线聚集的执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设计的在线聚集优化程序在不同数据规模下的执行时间较小,同时在基本频繁查询性能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8.
详细论述了运用数字电子技术对异步电动机无功就地动态补偿的理论依据和实施步骤。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随负载的变动而变化 ,欲使异步电动机功率因数保持0 .95,需要及时投切补偿电容器。无功补偿电容量与不同负载时定子相电流与相电压的相位差角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只要测得不同负载时定子相电流与相电压的相位差角 ,就可以确定相应的无功补偿电容量的大小。采用七位加法计数器测得线电压和线电流过零值点的时间差 ,由此就可以确定相电流与相电压的相位差角 ,从而及时投切相应的补偿电容。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役小口径炮弹引信大着角碰靶发火率偏低、未爆弹存在隐患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问题,开展现役小口径炮弹引信大着角碰靶发火机构响应特性研究. 建立了大着角碰靶发火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得到了发火机构作用的简易判据,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不同着速、着角、滚转角度及靶板厚度多工况下大着角碰靶发火机构的动态响应过程,数值模型有效性通过实弹试验对比验证. 分析结果表明,着发球珠随机滚转角度为大着角碰靶时影响发火机构功能可靠的重要因素之一;随滚转角度增大,发火击针感受到轴向合力的幅值越小、时间越滞后,不利于大着角碰靶发火机构可靠作用;同时研究发现随着角、靶板厚度的增加,出现了导套“卡住”发火击针的故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