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本文从磨损学系统研究的角度,论述了磨损图的意义、构造和使用方法。磨损图命名许多面向现象的磨损研究结论形成了一个整体系统,在很大范围内包含一了一个摩擦副的摩擦特性信息,可以说是一种深层次上的面向摩擦副的研究,因此对摩擦学设计具有实际意义上的指导作用。构造磨科的基本步骤包括;收集足够多的摩擦磨损信息资料;选择反映摩擦过程的主要变量作为坐标变量;把收集到的摩擦磨损数据填入设计好的坐科中,分析摩擦磨损数据  相似文献   

2.
表面接触分形模型对滑动摩擦副磨损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际滑动摩擦学系统中摩擦副表面的粗糙度特点,利用具有单向粗糙度表面接触的分形模型,推导出滑动摩擦副的粘着磨损分形方程式,从而得出滑动摩擦副粘着磨损的变化规律,为分析滑动摩擦学系统中摩擦副表面的磨损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从延长船用柴油机活塞环寿命的角度出发,利用油液检测技术,对活塞环-缸套间摩擦副间的摩擦磨损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分析活塞环-缺套间的润滑与摩擦磨损规律,寻找改善活塞环-缸套润滑状态的途径,并证明利用油液检测技术是进行摩擦副的摩擦磨损研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Si3N4/铸铁在空气和水润滑下的摩擦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M-200环-块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空气、蒸馏水润滑条件下Si3N4/灰铸铁、Si3N4/低铬铸铁(DT)摩擦副的摩擦磨损,同时与Si3N4/T8钢摩擦副进行对比,讨论了铸铁中石墨和碳化物对摩擦磨损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溜水润滑下,Si3N4/HT的摩擦系统非常小,Si3N4与HT的磨损体积也最小,这是由摩擦时Si3N4水解与形成石墨膜共同作用的;而空气润滑下,Si3N4/HT的摩擦靡损就不具有这种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离合器摩擦副材料在高温下的摩擦磨损机制,采用30CrSiMoVM钢作为与铜基粉末冶金摩擦片配对使用的对偶钢片,在MMU-10G高温端面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30CrSiMoVM钢和摩擦片组成的摩擦副在室温到600℃之间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材料的强度逐渐降低,摩擦界面氧化膜不断形成与脱落,使摩擦副摩擦因数和磨损量总体趋势逐渐增大。在温度为300~500℃时,摩擦副摩擦因数和磨损量均平稳增大,表明摩擦副材料在此温度段摩擦磨损性能较稳定,磨损机制表现为磨粒磨损、氧化磨损和疲劳磨损;在600℃时,摩擦副材料表层软化,摩擦片摩擦因数和磨损量急剧增大,对偶钢片因表层黏着磨损严重,相对磨损量较小,磨损机制表现为黏着磨损、氧化磨损和疲劳磨损。  相似文献   

6.
二体磨损过程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表面形貌对摩擦副的性能影响很大,由磨损和塑性变形引起的表面形貌变化常常导致摩擦学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文中建立了预测二体磨损过程中表面粗糙度及磨损变化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其粗糙度和线磨损量的变化不仅与磨程及时间有关,而且与所考察的轮廓线在摩擦副表面上沿相对运动方向的位置有关;随着磨损的进行,摩擦副的宏观几何轮廓趋于特定形状;体积磨损量与磨程近似成正比.  相似文献   

7.
压缩机动涡旋表面磷化膜层的磨损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MSLER摩擦磨损试验机,模拟压缩机上支撑与动涡旋摩擦副,对灰铸铁表面磷化膜层摩擦副在不同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摩擦磨损表面形貌.试验结果表明:磷化工艺可以有效降低灰铸铁与磷化膜层之间的摩擦系数;在摩擦磨损过程中,磷化膜避免了金属表面的直接接触,降低了摩擦副之间的黏着.磷化试样在高速和低速条件下的抗咬合性能均优于未磷化试样.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石墨,Kevlar,Hakoplan850,ThermotexNp-086/17,NP-086/18,NP-086/19与铝型材的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性能,在与工作条件相应的压力与温度下,用销盘试验机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研究,基于试验结果,讨论了不同材质垫板的摩擦磨损特点.  相似文献   

9.
对部分新的和常用的货车摩擦减振器材料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摩擦磨损试验,分析了7组不同配副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T10与针状铸铁、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少合金ADI球铁/ADI球铁配副的摩擦系数均小于45钢与ADI球铁配副;试验的所有摩擦副的重量磨损量均比传统的45钢与ADI摩擦副的磨损量小,T10与高分子复合材料配对的摩擦副磨损量最小;影响摩擦副摩擦磨损特性的主要因素有摩擦速率、摩擦表面的状况、材料的导热和蓄热能力及摩擦副材料的相溶性等.  相似文献   

10.
轴向柱塞泵配流副低压区织构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要为研究低压区织构化轴向柱塞泵配流副的摩擦磨损性能,设计了配流副的摩擦磨损试验机,对织构化配流副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无织构配流副的摩擦磨损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低压区织构化的配流副能够有效减小摩擦系数,最大减摩率可达29.11%;低压区织构化的配流副比无织构的平均磨损体积要小,且整个摩擦面磨损较为均匀,降低了配流副的偏磨.初步磨损试验表明:平均磨损体积量对表面织构面积率和直径较为敏感,最小平均磨损体积量出现在微凹坑直径100~200μm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针对制动摩擦副的特点,运用摩擦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以汽车制动摩擦副为代表的摩擦表面特性,进而得出对制动衬片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物竞天择的进化过程中,生物体形成了许多优异的摩擦学特性,并已成为仿生摩擦学的创新源泉。本文对生物摩擦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并从仿生减摩及脱附、仿生增摩及吸附、仿生耐磨材料和仿生润滑等4个方面回顾了仿生摩擦学的研究现状,指出了仿生摩擦学的发展方向;并探讨了生物摩擦学与仿生摩擦学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机车柴油机缸套—活塞环材料的摩擦学性能,我们设计并制定了一台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该试验机可在一定范围内实行载荷、速度、润滑量的单因素控制,并可同时定性和定量的显示运动中的摩擦力大小.利用该试验和对美国GE公司采用的软氮化铸铁缸套—表面镀铬铸铁活赛环材料进行了摩擦学性能的试验研究,得出了该配对副在往复滑动中摩擦系数随载荷和速度变化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4.
人体关节与软骨的力学性能和生物学行为 ,关节的保健与康复 ,均受关节软骨承受的载荷的影响 .研究关节在静、动载荷下 ,两相软骨层的接触力学与摩擦学对临床医学和假体移植以及仿生机械均有重要意义 .这里对有关接触力学、计算模型、边界摩擦模型以及关节移植假体材料摩擦学特性的近期研究成果与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纳观摩擦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摩擦是一个非线性的、远离平衡态的热力学过程 有关滑动摩擦的研究是物理学中最古老、应用上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与此不相适应的却是人们对摩擦中基本纳观过程知之甚少 ,至今还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理论 ,既可以解释摩擦中的宏观现象又可以解释其纳观机理 因此 ,在原子分子尺度上研究物质相互接触以及在表面的纳观摩擦机理是摩擦学研究的一个重大拓展和深入 本文较系统地综述了纳观摩擦机理的研究中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 ,重点介绍了几种重要的摩擦理论模型和相关的研究结果 同时提出这一研究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noscience, micro/nano tri-bology is becoming very important in many systems such as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and magnetic re-cording devices[1,2].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and friction force microscope (FFM) have been proven to be powerful tools for studying micro/nanotribology[3―5]. At nanoscale, it is doubtful whether the friction force is independent of the sliding velocity or not, because re-por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contradictory. Zhang [6] an…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进粉煤灰增强树脂基摩擦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和制造工艺,对摩擦制动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参数: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分别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为200℃,热处理时间10 h,制备的粉煤灰增强树脂基摩擦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8.
Tribological behaviors of some polymeric materials in sea wate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cean tribology, a new research field of tribology, is being established and developing.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tribology in sea water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ocean exploitation. In this paper, the tribological behaviors of UHMWPE, PTFE as well as Ekonol/PTFE, graphite/PTFE and CF/PTFE sliding against GCr15 steel and Ni-Cr-WC alloy in sea water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in pure water.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tribological behaviors of five polymeric materials in sea water are the corrosive effect and lubricating effect of sea water. When polymeric materials sliding against GCr15 in sea water, owing to serious corrosion of counterface by sea water,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the counterface increases largely. As a result, the lubricating effect of medium decreases sharply and the plowing effect of counterface increases greatly. So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s and wear rates of five materials sliding against GCr15 in sea water are much larger than those under other conditions. Such wear model, depending on the corrosion of counterface by medium, can be called indirect corrosive wear. Under other three conditions, owing to the more superior lubricating effect of sea water than pure water and the better wettability of Ni-Cr-WC than GCr15,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s and wear rates of five materials increase in the following order: sliding against Ni-Cr-WC in sea water 〈 sliding against Ni-Cr-WC in pure water 〈 sliding against GCr15 in pure water. Moreover, compared with other materials, CF/PTFE is the one with more superior plowing and wear resistance in pure and sea water, which is a potential frictional material well suitable for pure and sea water lubrication.  相似文献   

19.
磷化处理对粘结固润滑涂层的摩擦性能有很大影响。把氧化锌、磷酸、水按照不同比例配成磷化液,对金属表面进行不同参数(温度、时间)的磷化处理,并在其表面煮涂MoS2利用M-2摩擦磨损实验机测定不同磷化工艺下的MoS2涂层的磨擦学性能,确定了使MoS2固体润滑涂层摩擦性能达到最佳的磷化工艺参数,并讨论了磷化膜表面粗糙度对固体润滑涂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内燃机缸套-活塞环磨合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从混合润滑和磨合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基于平均Reynolds方程和G-T微凸体接触模型,研究了表面粗糙度对内燃机缸套-活塞环磨合期内润滑状态的影响,分析了缸套-活塞环摩擦副混合润滑效应;建立了关于内燃机缸套-活塞环摩擦学系统磨合动力学模型。文中还结合EQ6100型汽油机的实例,探讨了各种参数对磨合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