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振动筛工作时,入料端物料堆积,行进慢,不利于透筛.而出料端,物料薄,行进快,筛分率相对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振动筛产量和筛分效率的提高.本设计把筛面分成不同倾角的三段,为解决这个问题开辟了一条简捷的路子.  相似文献   

2.
ZD1894等厚振动筛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振动筛工作时,入料端物料堆积,行进慢,不利于透筛。而出料端,物料薄,行进快,筛分率相对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振动筛产量和筛分效率的提高。本设计把筛面分成不同倾角的三段,为解决这个问题开辟了一条简捷的路子。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气液两相流在振动筛板鼓泡塔中作垂直并流动时的最佳板数的确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从中得到了在实验条件下的最佳振动筛板数.  相似文献   

4.
以3.1m×8.34m的大型热矿振动筛为算例,采用有限元的理论和方法,对其固有振型、固有频率及动应力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大型热矿振动筛的动态特性及其应力的分布规律,并采用做模型对比的方法,对结构中由板壳焊接而成的大截面梁的单元类型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型振动筛动态仿真和模态分析实验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大型振动筛的发展概况,介绍了国内外利用有限元法计算振动筛动力学问题所做的大量工作,分析了采用实验模态分析技术测试振动筛结构的振动响应所做的工作,指出应进行大型振动筛和其地基的耦合振动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利用Simulink仿真模块建立振动筛的仿真模型,得到其筛体质心及入料端、排料端的运动轨迹,然后根据筛体不同位置处垂直方向的振幅得到物料颗粒在筛面的跳动次数,最后由颗粒的透筛概率及其在筛面上的跳动次数计算不同粒级物料在入料端、质心和排料端的透筛概率。结果表明,筛体各处不同的运动轨迹使物料在筛面上运动时,从入料端到排料端,垂直方向的速度增大,水平方向的速度减小;排料端的物料透筛概率比入料端的物料透筛概率高,质心处相对粒度为0.3~0.5的物料透筛概率最高;物料运动轨迹及透筛概率的不同使得筛分过程中沿筛长方向不同位置处可得到不同粒度级的筛分产品。  相似文献   

7.
为详细了解筛网在空间中的运动轨迹,根据曲柄摇杆与凸轮机构工作原理,推导出平摆动复合振动筛筛网在空间中的位移方程, 基于实体建模技术和虚拟样机技术对筛网上任意点进行了运动轨迹分析,对质心点进行了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角加速度仿真分析。结果发现,此振动筛筛网上从入料口至出料口各点的运动轨迹为类似椭圆形状,长轴位置呈现逆时针旋转;在水平方向的最大振幅逐渐减小,竖直方向上的最大振幅先减小后增大;质心点位置受水平往复力较大,可有效防止卡塞现象,垂直方向往复力较小,增加物料与筛面接触时间,提高了筛分效率。  相似文献   

8.
水力旋流器入料口的最优尺寸尚无明确评价标准.基于数值试验方法,考察了入料口直径对流场特性和分离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内部稳定流场的入料口直径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入料口直径的下限可根据能量消耗确定,当入料口直径低于下限时,流体碰撞加剧促使部分压力能转化为内能,外侧自由涡区域呈现出类似强制涡的特性.入料口直径的上限可根据流场稳定性确定,当入料口直径超过上限时,进入的液流将直接撞击在溢流管壁上,导致流场稳定性变差,粗颗粒在沉砂中的分配率减少,分离精度降低.最终确定了入料口直径的最优取值范围为0.18D≤Di≤0.26D.  相似文献   

9.
振动筛板鼓泡塔筛板数对气含率及压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气液两相流在振动筛板鼓泡塔中作垂直并流动时的最佳板数的确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从得到了在实验条件下最佳振动筛板数。  相似文献   

10.
平金艳 《科技资讯》2006,(20):55-56
由我集团公司担负施工的朔黄铁路复线肃黄段线下综合十二标段既有线涵洞接长55座,其中涵洞轴线与线路斜交的框架涵41座,其涵洞孔径大干等于4m的出(入)口既有梯形盖板因结构不能完全承受增二线重车荷载,需采取补救措施。之一是采取既有梯形盖板加型钢钢筋混凝土板加强处理;之二是对部分涵洞加强板截面加高后,引起涵洞板顶至轨底填土高不能满足最小填土高0.5m要求的采取更换既有梯形盖板。  相似文献   

11.
以有限长加筋板和敷设阻尼加筋板为对象,通过模型试验分析了单频激励和白噪声激励下的加筋板在空气中、水中的振动和声辐射,针对计算模型开展相应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加筋板敷设阻尼层后,结构的振速级峰值左移.阻尼层在整个频带体现出较好的抑振降噪效果,但在低频区降噪效果不明显,甚至在局部频点出现失效区.在同等激励条件下,其辐射声压级普遍降低.数值分析进一步验证阻尼层对抑制振动与声辐射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跨度钢桥中采用梯形加劲肋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提出一种计算钢桥面板局部振动的组合板梁单元法.其中顶板用平板壳单元分析,梯形加劲肋视为板梁单元,两者的位移模式根据板与肋的变形协调关系建立.组合板梁单元的刚度矩阵通过能量变分原理得到,利用各子单元的形函数可以求得组合板梁单元的一致质量矩阵与一致荷载列阵,进而得到相应的有...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由横向密加筋板组成的散货船舷侧板承担着较大的面内剪切载荷,而散货船共同结构规范中加筋弯曲刚度设计考虑的是舷外水压力,并没有考虑剪切载荷的问题,研究在剪切载荷作用下横向密加筋板的加筋弯曲刚度门槛值.通过改变加筋的高度,可以改变加筋弯曲刚度,从而使加筋板的剪切屈曲强度和极限强度也随之变化.根据加筋板的纯剪切弹性屈曲强度和极限强度等于材料的剪切屈服极限,找出2种加筋弯曲刚度的门槛值,并把这2种加筋弯曲刚度值与AASHTO规范所得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应由剪切极限强度分析来确定横向密加筋板的无量纲加筋弯曲刚度门槛值.  相似文献   

14.
15.
This paper presents a simple solution of the dynamic buckling of stiffened plates under in-plane impact loading. Based on large deflection theory, a discretely stiffened plate model has been used. The tangential stresses of stiffeners and in-plane displacement are neglected. Appling the Hamilton‘s principle, the motion equations of stiffened plates are obtained. The deflection of the plate is taken as Fourier series, and using Galerkin method the discrete equations can be deduced, which can be solved easily by Runge-Kutta method. The dynamic buckling loads of the stiffened plates are obtained form Budiansky-Roth criterion.  相似文献   

16.
含分层损伤的复合材料加筋层合板的非线性热屈曲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出了材料性质与温度有关的含分层损伤的复合材料加筋层合板的增量求解形式的有限元列式,并计算了含分层损伤的加筋层合板的热屈曲问题.计算结果表明,材料性质随温度变化的特征、加筋形式和分层大小对加筋层合板的热屈曲温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铭 《科技咨询导报》2014,(25):103-106
设备安装引起的预应力会影响基座的振动特性。基座主要由梁板结构组成,该文首先从理论推导出发分析了预应力对简支梁、板固有频率及导纳的影响,并验证了有限元方法计算预应力结构振动特性的准确性;然后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预应力对加筋板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最后分别计算分析了设备安装对刚性台架上的淡水泵基座以及对实艇浮筏基座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加载荷对梁板结构低频振动特性影响较为显著;设备安装对刚性台架上的淡水泵基座低频导纳峰值频率处的影响较为明显,尤其是跨点导纳;设备安装对实艇浮筏基座导纳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具有基板嵌入分层损伤和筋板脱粘损伤的复合材料加筋层合板的振动特性。根据层合板和层合梁的一阶理论,结合Adams应变能法的模态阻尼模型,建立了含损伤复合材料加筋板动力分析的有限元方法,开发了相应的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典型数值算例的计算结果,分别讨论了具有基板分层和筋、板间脱粘的复合材料加筋板损伤尺度和损伤位置对板的传递函数的影响,得到含不同类型和尺度的含损伤复合材料加筋板的振动特征。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面内单向受压的加筋板单元极限承载能力,考虑了弯扭耦合、加强筋截面变形、板的屈曲以及板和加筋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加筋板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算法具有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应变率效应对加筋板在瞬态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影响,文中采用弹-粘塑性材料模型进行塑性动力分析,导出了加筋板结构弹-粘塑性大变形的单元刚度矩阵,并将平衡迭代用于求解弹-粘塑性大变形动力平衡方程中,导出了迭代公式.本文还将这些理论编成了通用计算机程序,计算了若干实例,得出了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