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人类灿烂的历史文化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是永恒的,对它的研究和保护也将是永远的.随着黑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诞生,人们开始更加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并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了使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本文针对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特色和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等问题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问题,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意义、责任和建设问题,用个案的形式讨论博物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证性问题,是国内外学界运用博物馆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三个重要方面。尼洋阁藏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贯彻了国家非遗保护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保护原则,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是首次将博物馆成功用于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取得圆满成功的范例,开拓出了一条文化援藏的新途径,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树立了全新的榜样。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近十年来国内有关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从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与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式保护,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图书馆、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保护方式等六个方面,对近十年来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做了系统的梳理,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趋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是聚集文献信息知识载体的地方,它承担着保护、传播人类文化遗产的功能。本文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涵义、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以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研究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职责,探讨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党和国家的支持和关心下,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多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现代化的历史变革下,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受到挑战.如何在网络技术和数字媒体的发展中,保护、传承、发展和传播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新时期值得思考的问题.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新媒体平台丰富了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内容、途径及形式,数字技术能够实现跨时间、空间的信息储存、共享和互动,这为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6.
遗址博物馆是全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宝贵、最能体现历史价值的一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数字艺术的广泛注入,使遗址博物馆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可以让人们更为清楚的把握历史的脉搏,数字艺术的运用对遗址博物馆展陈设计产生了“新功能”分区的思考,而这种思考又反作用于数字艺术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当前,运用数字技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逐渐成为对非遗进行数字治理和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方式。随着新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能。通过对广东、浙江、山西、福建4省非遗数字化保护整体情况、典型案例的总结分析,得出可供甘肃省非遗数字化保护学习借鉴的经验与启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应当抓住历史机遇,积极探索数字化保护非遗新路径,从而促进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魏爱霖 《科技信息》2011,(20):51-52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愈来愈逼近人们的视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时代意义亦日趋凸显。本文结合河南省安阳市民间艺术博物馆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就当下非遗保护展示在综合类博物馆中展示位置的日益靠前的普遍现象中,论述非遗保护、研究、收藏,尤其是展示中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书编写指南》的要求,详细介绍了新疆传统手工艺——桑皮纸的基本情况、独特性、历史传承价值、生活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及保护情况等内容,对新疆桑皮纸的价值体现进行了研究。认为桑皮纸是维吾尔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留下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研究方法,从历年发文量、期刊分布和研究主题等方面对我国近15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评述,分析了该领域研究的主要热点.结果表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新媒体背景下民族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档案管理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在"博物馆的数字化之路"主题下,以北京数字博物馆和北京联合大学数字博物馆研究为例,回顾了博物馆数字化的发展进程,分析了文化遗产数字化和应用的根本驱动力。近年来,"互联网+数字文化遗产"产生了数字博物馆,伴随出现了大量数字资源;面向未来,大数据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它有别于物质遗产数据资源的价值发现和价值转换,通过大数据时代的文化遗产数据挖掘,与云计算相结合催生出智慧博物馆。阐述了智慧博物馆的基本特征是要有感知、认知和决策三个功能。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2006年度国内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的再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四个方面,对一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做了系统的梳理,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3.
该文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让更多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与价值、保护传承的历史与现状、保护的理念与原则,希望通过宣传与教育,让非遗保护工作不断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14.
进入二十一世纪,数字技术以其存储方便和传播迅速的诸多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交流和展示工作中,以往单一的文字记录正逐步转向文、影、音、图的立体化数字媒体记录。然而,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才刚刚起步,仍然受限于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探讨数字技术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优势,进而思考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来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的深化和定义,国内研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特征、价值、功能、保护的原则和措施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趋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人类世代相承的各种传统文化表达,蕴含着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起步较晚,作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国,非物质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正面临着强大的冲击。本文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性出发,探索对其开展著作权保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而提出对其进行著作权保护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保护效果的评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效果的评价能够充实文化遗产学理论,为科学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依据,能够更好地预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迁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效果的评价应建立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比较、历史分析、评价研究等方法,从组织管理、社会环境、遗产项目本身、保护手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8.
北京郊区包括门头沟、房山、通州、顺义、大兴、昌平、怀柔、平谷等八个区和密云、延庆两县,是首都北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北京历史发展的见证,它们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北京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但是随着首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多样化,北京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危的境地.而京郊现有的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种植、采摘、收获等原有休闲旅游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特别是文化需求,乡村旅游的文化升级势在必行.京郊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北京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既是保护遗产、发挥遗产价值的需要,也是丰富乡村旅游产品,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要.本文在全面分析北京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特点的基础上,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旅游中的利用方法与途径,以期为保护和传承北京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乌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也是乌江流域发展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主要包括民族语言,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工艺、曲艺、服饰和习俗等。乌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存在着散、旧、失等问题。乌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可采取数字化馆藏、社区博物馆、生态博物馆、节庆旅游等模式。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明确阐释了包括民间舞蹈文化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替代的价值和保护意义。历经历史洗礼和艺术蜕变流传至今的赣南采茶舞蹈,它作为民族文化和精神情感的活态遗存必定蕴含着深广隽永的历史文化信息,尊敬历史,挖据和梳理出赣南采茶舞蹈的核心价值是保护、传承和推动其创新发展的基本前提,保护和传承好人类文化遗产成为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