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安市城区环境空气可吸入颗粒物源解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主要建立了泰安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源与受体成分谱数据库,通过化学质量平衡(CMB)受体模型进行解析,得出了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各颗粒物污染源对空气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物的贡献值和分担率,为有针对性的尘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无锡市崇宁和旺庄环境监测子站,通过对分级颗粒物进行不同季节(2014年4、7、10、12月)的采样,同时对当地颗粒物主要排放源进行采样,并对受体和排放源样品浓度和化学成分进行特征分析,结合化学质量平衡(CMB)模型解析无锡市城区和工业区分级颗粒物来源,确定分级颗粒物不同排放源的贡献率.两个观测站点,PM10年均浓度分别为143.1μg·m~(-3)(崇宁站)、119.9μg·m~(-3)(旺庄站);PM_(2.1)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71.9μg·m~(-3)(崇宁站)、65.3μg·m~(-3)(旺庄站);PM_(1.1)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3.7μg·m~(-3)(崇宁站)、49.9μg·m~(-3)(旺庄).崇宁站各级颗粒物平均质量浓度均要高于旺庄站,季节差异上,颗粒物浓度在冬季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季节.分级颗粒物最主要的化学成分是NO_3~-、SO_4~(2-)、OC、NH_4~+、EC、Ca、Cl~-、K、Fe、Al、Na等,通过质量重构方法后最主要的化学组分依次是颗粒态有机物(POM)、硫酸根(SO2-4)、硝酸根(NO-3)、铵根(NH_4~+)、地壳元素(CM)、其它水溶性离子、元素碳(EC)和微量元素.利用CMB模型计算得到,无锡市PM10的排放源主要为二次硝酸盐(18.2%)、二次硫酸盐(17.3%)、土壤扬尘(9.0%),PM_(2.1)最主要的三类排放源依次是二次硝酸盐(26.4%)、二次硫酸盐(22.6%)和电厂燃煤(7.3%),PM_(1.1)的排放主要来自二次硝酸盐和二次硫酸盐,分别可以达到26.6%和22.5%.分级颗粒物来源解析结果可以看出,粗粒径颗粒物主要来自于扬尘类、汽车尾气和工业过程,细粒径颗粒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和工业过程.为了减轻无锡市颗粒物浓度水平,重点是控制燃煤、工业生产活动中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同时要加强城市建设中的扬尘和交通废气控制.  相似文献   

3.
研究在无锡市两个站点进行细颗粒物采样,获得了不同季节代表月份(2014年4、7、10、12月)和重污染天气条件下(2015年1月)PM2.1的质量、化学元素、水溶性离子以及碳组分的浓度并进行分析,结合化学质量平衡模型(CMB model)计算了无锡市全年以及重污染天气下不同排放源对细颗粒物的贡献,结合排放清单对二次气溶胶进行再解析,得到最终的排放源贡献结果.无锡全年平均PM2.1浓度为68.6μg·m~(-3),崇宁站浓度(71.9μg·m~(-3))高于旺庄站浓度(65.3μg·m~(-3)),冬季浓度高于其它季节,平均可达85.7μg·m~(-3),重污染天气浓度为122.8μg·m~(-3),明显高于全年平均水平.细颗粒物中最主要的化学成分是二次无机盐离子(36.4%)和碳组分(29.1%),重污染情况下有机碳成分明显升高,可以达到38.4%,表明二次有机气溶胶的转化生成和积累老化是细颗粒物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利用CMB模型解析得到无锡全年PM2.1来源贡献比例,各类排放源贡献依次是二次硝酸盐(26.4%)、二次硫酸盐(22.6%)、二次有机气溶胶(7.8%)、电厂燃煤(7.3%)、土壤扬尘(6.5%)、柴油车尾气(6.4%)、汽油车尾气(4.1%)、秸秆焚烧(3.4%)、建筑扬尘(3.3%)、城市扬尘(2.5%)、海盐气溶胶(2.2%)、餐饮油烟(1.1%)、钢铁冶炼(1.0%),可以看出无锡市细颗粒物排放贡献主要来自于二次气溶胶的转化生成、汽车尾气和扬尘类的贡献.基于本地排放清单进行二次来源解析,得到无锡全年各类排放源贡献依次为电厂燃煤(30.68%)、钢铁冶炼(13.92%)、其它工业(10.48%)、秸秆焚烧(3.49%)、汽油机动车尾气(6.50%)、柴油机动车尾气(8.80%)、船舶(0.44%)、建筑机械(0.66%)、民航飞机(0.03%)、建筑扬尘(3.3%)、土壤扬尘(6.5%)、城市扬尘(2.5%)、餐饮油烟(1.1%)、海盐(2.2%)、其它来源(9.40%),结合二次解析计算,可以看出无锡市细颗粒物排放贡献主要来自于电厂燃煤、工业冶炼、汽车尾气,因此应该加强对燃煤和工业生产活动的管控,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验采样分析,研究了西安市冬季不同空气质量级别(HJ 633—2012)下PM2.5质量浓度及化学组分的变化特征和污染规律。结果表明,西安市2008—2009年冬季所有采样天均为轻度污染到严重污染状况,PM2.5质量浓度100%未达标(GB3095—2012);PM2.5质量浓度及其化学组分基本随空气质量级别恶化而增加,除个别元素外,其他化学组分的质量浓度在严重污染时均出现突增,有机碳(4.5倍)和水溶性无机离子(2.7倍)的增加倍数较大;随大气污染程度的增加,人为源的重金属富集因子增加剧烈(1.6~2.0倍),而主要来自自然源的元素富集因子变化无规律;重污染时期PM2.5中的多环芳烃(PAHs)、正构烷烃(nalkanes)均主要来自人为源排放贡献,其中生物质燃烧、低温燃煤排放是PAHs剧增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大气颗粒物作为济南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严重影响了济南市环境空气质量.通过对济南市大气细颗粒物的滤膜采样与碳组分分析,对济南市细颗粒物中的碳质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C、EC的平均质量浓度为12.1、4.8μg/m~3,占PM_(2.5)质量的12.0%和4.8%.OC为PM_(2.5)中的优势碳组分,春、夏、秋季的含量均在10%以上;春、夏、秋季TC对PM_(2.5)的贡献均达到了15%以上.济南春、夏、秋季PM_(2.5)中OC/EC比值分别为2.4、2.4、2.7,均大于2,说明济南春、夏、秋季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二次有机污染.济南市春、夏、秋季有机碳中SOC的贡献率分别为14.8%、56.9%、49.6%.夏、秋季气温高,日照时间长的气象条件促进了SOC的形成.SOC质量浓度为4.8μg/m~3,总有机碳中SOC的贡献为40.4%,表明SOC已经成为济南市细颗粒物中的重要贡献源.通过对8个碳组分在PM_(2.5)中的含量分析发现,该采样点春、夏、秋季碳组分组成相似,特征组分均为EC1,说明汽油车尾气是济南市主要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6.
刘妍妍 《江西科学》2021,39(5):893-900
针对2021年春节期间(2月11—17日)湖南省发生的一次PM2.5重污染过程,利用湖南省内组分站和复合监测站水溶性离子分析仪、碳组分分析仪、无机元素分析仪等分析了PM2.5的化学组成,对颗粒物主要成分进行了来源解析,并结合气象综合分析了此次重污染的过程和成因.监测结果显示,此次重污染过程中PM2.5最高日均质量浓度达184μg/m3,超标1.45倍;烟花爆竹集中燃放期间,全省PM2.5浓度平均升高了2.3倍,各城市PM2.5小时峰值浓度较初始浓度分别增高2.7~11.2倍.重污染期间硫酸盐是PM2.5的主要组分,最高可达24.8%;此次重污染是受烟花爆竹燃放叠加高湿静稳、逆温、小风等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而引起空气质量的恶化.  相似文献   

7.
利用南宁市环境保护监测站2010年11月5日至12(污染个案期)在南宁市区振宁花园、市监测点、区农职院、大自然花园4个有代表性的国控环境空气监测点观测到的空气质量数据,分析颗粒污染物PM10和PM2.5的浓度变化及PM2.5的主要化学组分浓度,再利用广西气象服务中心观测的天气数据分析污染个案期的气象条件。结果表明:此次长时间空气污染重,南宁市大气中的颗粒物出现显著升高,颗粒物为此次诱发长时间空气污染物的首要污染因子,颗粒物中的组分以有机质OM和硫酸盐为主;观测时段内气象因素对空气污染存在重要影响,来自湖南方向的污染气团对南宁市的长时间轻微污染也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上海市冬、夏两季惠南和浦东2个位点PM_(2.5)不同组分的遗传毒性,利用SOS显色反应分别测试了PM_(2.5)在相同颗粒物浓度下的总颗粒物、有机提取组分和水溶性组分的遗传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冬、夏两季惠南总颗粒物诱发遗传毒性效应的最低浓度均为2mg·mL~(-1),浦东总颗粒物诱发遗传毒性效应的最低浓度分别为1 mg·mL~(-1)和2 mg·mL~(-1);惠南及浦东2个位点冬、夏两季的水溶性组分均在最高浓度2 mg·mL~(-1)下呈遗传毒性阳性;2个位点冬、夏两季的有机提取组分在0.000 2 mg·mL~(-1)至2 mg·mL~(-1)浓度范围内均未表现出遗传毒性效应.为进一步比较暴露于等体积的空气时,冬、夏两季惠南及浦东大气颗粒物的不同组分遗传毒性的相对强弱,比较了每立方米空气中以4-硝基喹啉氧化物(4-NQO)质量表示的不同组分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上海浦东点与惠南点的大气微细颗粒物的遗传毒性呈现季节性规律,冬季颗粒物的遗传毒性显著高于夏季,而且冬、夏两季总颗粒物及水溶性组分中具有遗传毒性的化学成分及其浓度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结合现有研究中上海地区多个位点微细颗粒物中污染物浓度或含量冬季普遍高于夏季的研究结果,推测上海各地区的大气颗粒物遗传毒性均具有类似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有机提取组分的遗传毒性效应不明显,大气微细颗粒物的遗传毒性可能主要来自于水溶性组分.上海的郊区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相同季节浦东市区与惠南郊区的污染水平相当,遗传毒性也处于相近水平,推测相同季节上海浦东市区与惠南郊区大气颗粒物中的致遗传毒性成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
以重庆市沙坪坝区国控空气自动监测点为例,研究了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污染现状和相关性.结果表明:颗粒物,尤其是细颗粒物(PM2.5),是影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尤其是在春、冬季节易导致污染天气.大气扩散条件不佳,颗粒物质量浓度越高,细颗粒物(PM2.5)在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的比重也越高.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具有较好的统计相关性,两者可能具有同源性,在环境空气污染中的变化规律相似,有可能遵循相同的迁移转化规律,可以进行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0.
针对2019年1月2—12日太原市发生的一次PM_(2.5)重污染过程,利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分析了PM_(2.5)的化学组成,根据太原市PM_(2.5)源谱库对主要成分进行了来源解析,并结合激光雷达监测综合分析了此次重污染过程的成因。监测结果显示,此次重污染过程中PM_(2.5)浓度超标严重,最高日均质量浓度达298μg·m~(-3),超标2.97倍;重污染期间硝酸盐、硫酸盐和有机碳是PM_(2.5)的主要组分,分别占22.32%、21.71%和18.10%;在线源解析结果显示,污染过程中主要以燃煤源、机动车尾气和工业工艺源为主,分别占30.11%、22.78%和18.42%;激光雷达及气象数据分析表明,此次重污染是受高湿静稳、逆温、边界层高度低等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加之区域污染传输和本地污染积累而引起空气质量的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