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地面轮胎痕迹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对地面轮胎痕迹的分析,不仅有利于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核实当事人的口供及其他证据的真实性,同时也为侦破道路交通逃逸案件、查找肇事车辆提供有效的证据。本文结合案例,运用一定的计算方法,对地面轮胎痕迹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李青 《科技咨询导报》2011,(10):256-256
痕迹检验技术对交通事故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场勘查工作来确定案件性质,判断交通事故类型,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等.本课题通过对交通肇事案件中痕迹检验技术的进一步探讨研究,总结出各种痕迹检验技术的作用与运用,能在交通肇事案件中直接简单的进行搜集,提取,分析,检验和鉴定,为交通肇事案件的侦破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犯罪侦察学中的物质与非物质痕迹的概念及其内容;论述了收集、提取各种重要物质痕迹之前,对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可能出现的各种痕迹作了说明,并较深入细致具体地阐明了交通事故现场血液、人体组织、油漆等痕迹的提取、保存、送检方法,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收集可靠证据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我国交通事业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出现了大量的交通事故。为了有效处理和确定交通事故案件责任,有必要应用交通事故痕迹鉴定的技术。本文分析了交通事故痕迹鉴定相关概念的含义,指出了通过鉴定交通事故中车辆痕迹、人身痕迹、路面痕迹以及肇事者心理痕迹,为认定肇事车辆和责任人提供了可信的证据。在交通事故勘察中,要对车辆轮胎印痕的勘察、交通事故现场散落物的勘察、交通事故现场可疑迹象的勘察来确定交通事故的案件性质和案件责任。  相似文献   

5.
地面痕迹及散落物是道路交通事故现场重要的表迹物证,是事故重建的基础性要素.本文介绍了地面痕迹及散落物的概念、种类、特征及其在道路交通事故重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司法鉴定中心依托学校师资力量和科研资源面向全国公安、政法机关开展痕迹检验鉴定(含交通事故鉴定)、理化检验鉴定、文件检验鉴定、声像资料检验鉴定、电子证据检验鉴定和心理测试等鉴定业务。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司法鉴定中心依托学校师资力量和科研资源面向全国公安、政法机关开展痕迹检验鉴定(含交通事故鉴定)、理化检验鉴定、文件检验鉴定、声像资料检验鉴定、电子证据检验鉴定和心理测试等鉴定业务。  相似文献   

8.
张鼎昱 《科技资讯》2012,(1):244-245
车辆碰撞痕迹检验对认定交通事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场勘查中,现场遗留痕迹或现场遗留的整体分离物,如风挡玻璃、轮胎花纹、车灯等。为了实现交通事故的快速处理效率以及提高交通肇事案件的破案率,车辆碰撞痕迹检验技术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基于车辆碰撞痕迹检验的同一认定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地面轮胎痕迹是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重要痕迹,地面轮胎痕迹的科学应用是事故重建工作的基础.本文介绍了地面轮胎痕迹的概念、种类、形成机理、特点及其在道路事故重建中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道路交通的发达,人民生活的改善,我国汽车保有数量逐步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每年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只增不减,居高不下。人作为交通的主要要素之一,在交通事故中极有可能受伤甚至死亡,因此,人体衣着上的痕迹是弄清交通事故形成过程、确定交通事故肇事车辆的重要物证。轮胎印痕是交通事故中人体衣着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痕迹,通过对衣着上的轮胎花纹与嫌疑肇事车辆的轮胎花纹进行检验,即可确认嫌疑车辆是否肇事车辆,为划分事故责任、锁定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1.
首先以道路交通事故证据信息的获取技术为切入点,其次基于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鉴于传统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中的照相、摄像、测量、绘图等缺陷问题,结合现代科技"无人机航拍技术"的应用,获取精准的"证据"资料,以实现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公平、公正。然后采用传统与现代科技对比的方法,深刻阐述了"无人机航拍技术"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中应用的优势,从而揭示"科技强警"的深刻道理,以期实现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郭健 《科技咨询导报》2012,(33):233-233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技术的进步,随之而来的也遇到了一些难题,比如交通事故的发生。然而据资料分析,交警部门在处理交通肇事案件中,在运用痕迹检验技术勘验此类案件时,更多的时候是根据特殊的痕迹来检验肇事案件,即通过对整体分离痕迹和轮胎印痕来认定肇事车辆,很少关注其他痕迹在事件中的作用,更是很少注意到侦查方向的特殊作用。该文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交通肇事案件,通过在交通肇事案件痕迹检验技术的运用以及现场侦查方向的运用,从而以最有效的方式侦破交通肇事案件。  相似文献   

13.
痕迹检验为揭露和证实犯罪,为侦查、起诉、审判提供着不可或缺的线索和证据。本文试着对痕迹检验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梳理,总结痕迹检验技术的相关实践经验,从而能够为进一步推动痕迹检验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应用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研究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应用技术体系的必要性。结合当前交通事故处理部门对交通事故痕迹物证的技术应用状况,初步阐述了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应用技术体系的构成要素、运行环节及其相互关系等内容,并着重阐述了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应用三个环节中的一些具体应用技术。最后对此体系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摩托车一直是我国交通管理中的诟病,且摩托车上路的事故评判标准在法律上也缺少相应规定,所以出现交通事故后很难对双方所负责人进行科学的评判.道路交通事故中,车辆行驶速度分析计算与鉴定是事故责任认定的重要证据之一.该文根据二轮摩托车在交通事故中制动印迹长度、翻倒后与地面划痕印长度、碰撞后轴距缩短等事故状态对交通事故车辆行驶速度进行分析计算,同时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件案例分析,阐述二轮摩托车行驶速度计算方法在处理交通事故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缺乏有效的救济途径,现行法律规定的附带审查的机制形同虚设.交通事故认定书对当事人权益存在重大影响.在立法上应当完善交通事故认定的程序,并设立专门的鉴定部门,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进行救济.  相似文献   

17.
张丽华 《广东科技》2007,(9):146-147
前言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认定罪与非罪,罪行轻重的关键证据.在司法实践中也常遇到不少疑难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一下此方面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道路交通事故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检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基本原理,以道路交通事故数据为研究基础,依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等相关规定,选择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比例较多的主要因素:超速行驶、无驾驶证与无牌照和酒后驾驶机动车等三个因素,建立道路交通事故次数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数学模型;重点结合显著性检验原理,对所建立的回归分析模型是否有意义以及如何检测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各个因素对回归模型的显著作用给出了检验方法,为合理、科学和有效地进行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论述地面摄影测量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新的手段和方法,并对目前国内外道路交通事故的鉴定和处理作了简要论述。利用摄影测量的方法对我国道路交通重特大事故的鉴定处理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碰撞接触点分为涉事实体上的接触部位以及该部位在碰撞瞬间位于地面上的投影。接触部位主要通过车体、人体上遗留的痕迹或整体分离痕迹比对分析,结合动态分析法获得。道路上的接触点确定则以路面痕迹的突变分析为主,并辅之以经验性的调整。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基于多维物证的空间位移约束法求解接触点的模型、思路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