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助DMIRM金相显微镜、CMT5504微机控制万能试验机和HVS-10数显维氏硬度计等设备,研究了NB-109合金的铸态、加工态及退火态的组织、力学性能及其变化规律.铸态金相组织显示几乎全为α相,为选择冷轧开坯的加工工艺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为了破坏铸态组织、消除形变织构,获得具有理想组织的成品带材,必须同时具备足够大的冷加工率(约90%)、配合恰当的中间退火温度制度,这是研究的重中之重.根据该材料的特性制备出了具有优异性能的NB-109合金铜带,成功开发出了一种基本与锡磷青铜相同且性能优于锡磷青铜的NB-109合金铜带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2.
低温退火对锡磷青铜C5191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锡磷青铜C5191在均匀化热处理后进行不同温度的低温热处理,并利用金相显微镜表征材料组织结构,以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机械性能,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对锡磷青铜C5191组织结构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锡磷青铜C5191在230℃、220℃、210℃和200℃低温热处理4h后,与未进行低温热处理的锡磷青铜C5191相比,屈服强度得到提高.随着低温热处理的温度下降,延伸率随之下降,而抗拉强度未发生明显变化,屈强比得到显著提高.在200℃热处理4h后,合金的晶粒细化程度最佳,抗拉强度为625MPa,屈服强度达到594MPa,屈强比为0.95,符合高性能锡磷青铜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高抗变色铜基仿金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合金元素Al、In,Sn,Ni,RE含量对铜基合金抗变色性能的影响规律。从而筛选出一种具有高抗变色性能的铜基仿金合金,并对其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碳铸钢微合金化的研究董寅生苏华钦梅建平刘传博(东南大学机械工程系,南京210018)(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南京210018)钢的微合金化,就是利用合金成分的微小调整,在工艺性能不受影响或稍有改善、生产成本不显著增加的条件下,使钢的性能得到较...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Cu-Ni-Sn合金依靠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环保等特点,作为一种有望替代铍青铜的新型铜基弹性合金,被广泛应用于制作各种接插件、弹簧件和开关等弹性元件.文章介绍了该合金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制备工艺,分析了Ti、Si、Cr、Al、Co、Fe、In和Mn等元素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指出了Cu-Ni-Sn合金未来研究的重点应集中在降低合金偏析程度、优化加工工艺和添加适当微量元素提升其性能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了银合金和锡磷青铜合金的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研究结果:界面的断裂强度不低于银合金的断裂强度,并用Seah的准化学方法计算了复合界面断裂强度,结果表明,界面断裂强度为447.1MN/m~2,略高于银合金的断裂强度,与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利用应力诱发弹性马氏体相变的原理,研制出一种新型铜基弹性合金,该材料弹性稳定性好,弹性回复量大,价格便宜。这种材料制作的电器零件,性能均达到和超过技术条件要求,优于原用材料Qsn6.5-0.1。  相似文献   

8.
《考工记》中记载的“六齐”是研究商周青铜配方的重要文献资料。牛津大学马克·波拉德和大英博物馆刘睿良从战国钱币成分的研究出发,提出对“六齐”中“金”“锡”含义的新解,即通过混合80%铜-15%锡-5%铅预制三元合金与50%铜-50%铅预制合金得到铸造青铜器所用的合金,其关键假说在于以预制合金作为青铜配方的原料。然而,本文基于对“六齐”现有解读的回顾、青铜中铜锡铅配方原则的认识、冶金史考古证据的梳理和铜铅合金铸造性能的分析,认为他们的假说可能不符合我国古代青铜熔炼的实际情况,商周时期主要以红铜冶炼-青铜熔炼两步法生产青铜。  相似文献   

9.
在5010合金范围内,根据百叶窗带材力学性能指标要求,分析了微量元素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合理地进行了Mg、Mn、Fe、Si元素含量的调整与匹配.从降本增效、提质降耗的角度出发,采用铸轧坯料进行生产工艺研究.通过工艺试验,研究了均匀化退火对0.12 mm百叶窗带材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稳定化处理对0.12 mm百叶窗带材力学性能和剪切质量的影响,从而确定了合理的生产工艺,生产出符合标准、满足用户使用要求的百叶窗带材产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海水泵用材料镍铝青铜的主要性能,并与普通铝青铜的性能进行了比较.重点讨论了合金元素对镍铝青铜材料的腐蚀性能、金相组织和铸造工艺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改进铸造镍铝青铜腐蚀性能及铸造工艺性能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润滑油评定的原理及其对标准轴瓦材料的要求,研究了预合金粉末的粒度、粒度组成和氧化程度对标准轴瓦材料组织结构的影响;第一次轧制变形量对合金成份控制的作用;合金化学成份、合金层孔隙度及轴瓦表面光洁度对润滑油评定结果的影响。用含36.5%铅、0.5%锡、63%铜,残余孔隙度小于2%的材料制作的高含铅铜基钢背轴瓦,满足了润滑油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西安理工大学创建最早的院系之一 ,1 995年系改院。学院现设三系一中心 ,即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及材料实验中心。学院设有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 3个学科 ,从事材料设计、材料成型、粉末冶金、材料表面改性及热处理、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能等的研究 ;这 3个学科均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其中材料学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 ,现有教师 4 9名 ,实验工程技术人员 1 2名 ,其中教授 7名 ,副教授 2 2名 ,高级工程师 5名 ,讲师和工程师 2 …  相似文献   

13.
铍青铜合金是综合性能最好的弹性材料,广泛应用在信号开关、继电器、电连接器中.研制开发的新型合镁高强度铍青铜板带材、线棒材的供应状态和力学性能均达到了美国ASTW、日本JIS90年代标准中同类材料的国际水平.铍青铜真空时效炉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确保了热处理工艺的正确实施及热处理后零件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用于KWX微动开关弯曲、接触簧片、使产品机械疲劳寿命由原来20万次提高100万次以上(国际IEC标准为50万次).新技术用于SMA型、BNC型军用电连接器插孔,顺利通过了超高温试验和3000次超寿命插拔试验(国军标要求为500次),使整机的接触可靠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该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电子部SJ3197(铍青铜弹性元件的热处理标准)及电子部军用标准.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及其相关标准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并列入国防科工委“八五”重点推广应用项目指南.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14.
研究金属材料的抗空蚀性能是研究空化剥蚀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材料的抗空蚀性能,选用抗空蚀性能优异的材料是目前工程上减轻或避免空化剥蚀危害的途径之一。本文提出了近年来在磁致伸缩激振空蚀器上进行金属材料空蚀试验的结果:其中有普通金属类、铸铁类、钢类、铜基合金类以及表面喷焊合金涂层等廿余种材料在自来水、蒸馏水、海水、泥浆水、含砂水中的试验结果,并作了分析讨论。还对材料的相对抗空蚀能力的比较依据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根据眼镜行业对金属材料的要求及各金属成分在合金中的作用,给出白铜材料的合金配比,并通过试验确定生产工艺中熔炼温度、连铸温度、连铸速度等生产条件范围,最终研制出强度高,耐蚀性,弹性,塑性及电镀性均很好,适合眼镜行业使用的白铜线材  相似文献   

16.
对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ZW-1制作的蜗轮传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ZW-1材料蜗轮传劝润滑机理,运用MQ-800四球摩擦试验机和KYKY-1000型扫描电镜研究ZW-1材料的摩擦、磨损。结果表明:ZW-1材料蜗轮具有好的减摩、耐磨性,可替代锡青铜蜗轮。这一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合金元素对铝青铜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春园  张思成 《甘肃科技》2007,23(4):128-129
铝青铜是机器制造中最值得注意的结构材料,主要是以铜铝系为基的合金,仅由铜、铝元素构成的是二元铝青铜,为了改善某些性能,常在二元铝青铜中添加铁、锰、镍等元素形成多元铝青铜。因此采用多元素微合金化改变其内部结构是提高材料强韧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船用螺旋桨材料——无镍高锰铝青铜(ZQAl 13-7-4-3-1), 包括合金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性能、缓冷脆性问题的理论分析和诸因素对合金性 能的影响。并介绍了实船试验和生产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西安理工大学创建最早的院系之一 ,1 995年系改院。学院现设三系一中心 ,即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及材料实验中心。学院设有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三个学科 ,从事材料设计、材料成型、粉末冶金、材料表面改性及热处理、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能等的研究。三个学科均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材料学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学院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 ,现有教师 4 9名 ,实验工程技术人员 1 2名 ,其中教授 7名 ,副教授 2 2名 ,高级工程师 5名 ,讲师和工程师 2 7名。国家级和省、部…  相似文献   

20.
综述锡基合金及其复合物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概述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开发历程及其发展趋势,介绍了各种锡基合金的结构、电化学性能及其主要制备方法,分析了各类锡基合金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纳米合金复合物与三维纳米多孔集流体的组合是当前合金负极实际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