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稿旨在探究近代华北乡村新式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弊端。近代华北乡村新式教育是在同旧式教育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经济发展的落后,忽视教育的观念是其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普遍存在的弊端主要有过度阐释、存在缺席、重雅轻俗、缺乏文学精神、忽视能力培养等。而目前高校中最常用的四部教材还存在着其它一些不足。针对现状提出应编写专供教学使用的“教材文学史”,并对其应具备的特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当前部分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一些严重的弊端:一是奴化教育现象;二是违背教育方针和教学规律,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的不良后果.这些弊端产生的根源有其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教育应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提高教师素质克服这些弊端.  相似文献   

4.
封太忠  曲爱香 《科技资讯》2011,(17):172-172
中国古代科技教育具有多途径的特点,既有官方科技专门学校的科技教育,又有私学、家传和艺徒制的科技教育;既有政府专门机构和官员的科技教育,又有民间的科学技术普及活动。认真总结我国古代科技教育的经验,在倡导"科教兴国"的今天,对我们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科技人才,推动科技发展将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幼儿数学教育的再认识,提出重视思维训练,发展幼力智力的一些作法.综观我国一些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还存在不少弊端,面对这些弊端如何解决,笔者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为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带来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空前变革,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和高效。由于现代教育技术自身的弊端,以及认识和使用上的偏差,在使用过程中还没能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7.
无锡荣氏家族从一个江南乡村贾而兼儒的普通家族转变为近代中国的实业巨族,与该族富有特色的家族教育及其成功的近代转型密切相关。明清时期,该族就形成了读书经商的价值取向、贾而兼儒的家族风气、为用而学的教育理念。近代以来,荣氏家族积极创办新式"荣氏公益小学校",并逐渐增加梯级层次,形成网络体系,荣氏还创办发展图书馆等文化事业,为家族、社会及国家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外,荣氏家族以荣德生为代表所具有的"教重于赡"、"实学实用"、"国学根底"等教育理念也有着深刻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古代历史上,回族教育存在两种形式:伊斯兰宗教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这两种形式的教育,并非完全独立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各有侧重,并在发展中互相交织、互相影响,构成了回族特殊的教育模式。这些形式的回族教育不仅为回回民族培养和造就了大批人才,而且在繁荣和发展回族文化、加强回族内部的团结力和凝聚力,促进回族的发展壮大等方面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发展状况,认为其有助于形成对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认识,提出了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新疆近代教育发展情况的详细考察与研究,尤其对杨增新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及教育状况的客观分析,认为杨增新时期的新疆教育是新疆近代教育的特殊的发展阶段,对新疆的教育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应该给予恰当的定位。  相似文献   

11.
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开了闲关自守的中国大门,在民族危机日益深化的同时,“兴新学”、“弃旧学”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西方文化的大量流入,使中国音乐教育转向了文化资源的选择,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振兴是在探索一种表现人的和谐发展和国民素质提高的具有新生的墨想观念上的文化创新,它的兴起对当代音乐教育的深化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指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现阶段对运动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对运动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时期 ,是中国文化的大转型时期 ,长江下游则是文化转型的先行地区与枢纽地区。吴越文化柔、细、雅的区域个性 ,以及从汉代以来长期形成的政治色彩较淡的传统特点 ,使它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转型过程中表现突出 ,居全国最前列 ,而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时期没有出现先知先觉的全国性领袖人物 ,到民国时期 ,这种情况才开始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4.
旱灾是古代湘省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旱灾的复杂情形浓缩于古代诗文之中.描述旱灾的诗篇正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于旱灾及抗御旱灾的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5.
自从殷商时期,我国就有了文字记载,并逐步出现了文学作品,伴随着文学作品的产生,中国古代对文学的诠释进行了许多探讨,孟子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庄子的"言意观"及《周易》中的"立象尽意"等思想,对我们的文学接受与文学研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在中国农村中隔代教育尤其普遍。文章对中国式隔代教育进行了解读,分析了隔代教育的利与弊,提出在隔代教育不能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相关影响因素的合理定位是实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文论已严重脱离了当下文艺生活。它不但面临着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及在国际文论界的失语,而且还面临着对中国古代文学自身的失语,必须主动、及时地进行现代转换。西方文论是中国现当代文论的母体,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也需要积极有效地借鉴和利用西方文论。如何看待西方文论在中国文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事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能否顺利实现的一个大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江西历代水旱灾害辑录》及其他文献资料统计得出:旱、涝是近代江西主要自然灾害.并指出了旱、涝灾害的连发性和规律性等.同时还着重分析了近代江西多灾的主要客观原因.而且指出,人类既然要靠大自然生存,就必须爱护自然界,主张加强研究灾荒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凤娟 《长春大学学报》2014,(12):1754-1756
古代书院在教授生徒儒家经典的教育中,十分注重挖掘其道德教化的育人功能,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书院的办学宗旨、教学内容与方法、书院环境的育人功能以及讲会制度这几方面充分体现了书院的道德教化功能,本文从这几方面来剖析古代书院的道德教化途径,对于当前我国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