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视频行人重识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频行人重识别是指在不同摄像头拍摄的视频中检索特定行人的技术.与图像行人重识别相比,视频行人重识别赋含信息更多,包含了帧与帧之间的时间信息、运动信息等,这有利于提高行人检索的准确率,因此视频行人重识别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探讨了视频行人重识别的处理过程,详细介绍了其中特征提取和距离度量的方法,并对各种特征提取方法的特点及应用进行了总结,给出了一些视频行人重识别实验数据集和评价标准,提出了视频行人重识别研究领域面临的挑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对视频行人重识别技术未来的研究问题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针对数字视频通信系统提出一种新型的重同步控制算法.利用信息隐藏技术传递压缩视频码流中的重同步信息,可根据实际信息嵌入量实现变精度的误码重同步,降低各种随机信道误码对视频解码的不良影响,为受损图像的逼真重建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各种智能传感设备被大量部署,其中监控设备的覆盖范围逐年扩大.如何有效对兴趣目标或犯罪嫌疑人的重识别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由于目前的行人重识别技术,大多是对视频中的行人进行手工提取,制作成对的数据.而在真实环境中,手工裁剪数据对是不大现实的.本文提出了人机协作的行人重识别算法,首先对视频中的行人进行检测提取,然后和目标行人进行比对,在识别的过程中融入人的认知判别,对没有识别到的目标行人进行标注.和一些先进的行人重识别方法做了对比,本文的方法提高了识别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流媒体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具有数据量大、实时性要求高等特点,采用DirectShow视频采集技术、Windows Media编码技术、MMS实时流媒体传输协议及ActiveX控件技术,实现了一种基于流媒体实时传输技术和B/S结构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系统采用面向组件开发方法,可实现视频采集、视频编码、视频录制、网络发送和视频回放等功能.实验表明,该系统满足实时视频监控的要求,实时性高、视频流畅性好.  相似文献   

5.
视频转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频转码技术有效地实现了异构网络、不同终端之间视频数据的传送,并保证了服务质量.本文对各种视频转码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包括:比特率转码、分辨率转码、视频编码格式转码、信息嵌入式转码、基于对象的转码和联合转码等各类转码技术的体系结构和主要算法,同时对转码技术的研究方向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多视点视频编码(MVC)技术是今后视频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立体视频编码技术的进一步延伸.在给出多视点视频概念之后,详细描述了MVC框架.接着详细介绍了MVC预测编码、DMVC边信息生成、MVC码率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MVC标准化过程及相关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7.
视频处理芯片是嵌入式视频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具有视频信号采集、编码、解码、输出等功能.以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为背景,通过为多功能视频处理芯片TW2824开发Linux下的驱动程序对视频处理和驱动技术进行了研究,从而有效的实现了对视频输入输出与控制、视频移动侦测、在屏显示等功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视频通信技术的船舶监管网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3000 t海巡船的实船应用为背景,结合中国水上监管的特点设计了基于视频通信技术的船舶监管网络系统.将视频通信技术引入到船舶运营、管理中,使其成为一个综合视频、音频等多种数据交互的多维船舶监管一体化平台.系统提供的分布式网络视频解决方案,是一个可扩充、可整合的IP监控平台,具有船舶内部视频资源的采集、存储、检索等功能,可对现代船舶的红外光电取证系统、视频监视系统、移动式数码摄像机等的图像信号进行保存.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网络中视频媒体数量大、更新快、内容多、下载难,以及基于单机的视频网络爬虫系统中的处理速度慢、并发度低和下载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基于Hadoop框架的视频爬虫系统,为视频爬取提供了高并发度的处理和爬取速度.通过MapReduce计算模型实现网页抓取、分析、去重及下载等计算任务,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存储各阶段计算任务的计算结果,运用多处备份机制,使得在某个结点退出时转移任务集,不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完全分布式基于Hadoop的视频爬虫系统无论在单位时间内的视频下载速率还是爬取网页个数都明显高于未基于Hadoop的和伪分布式的视频爬虫系统.  相似文献   

10.
基于VFW实时视频捕获原理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在Windows下利用VFW技术实现视频采集的技术原理,及采用AVICap窗口类进行实时视频捕获的步骤;特别提出了利用DrawDib函数处理实时视频数据的回放技术,并且设计了封装单帧视频的捕获、编码、显示等功能的C++类.给出了在VC++NET下的程序实现实例,为视频信号的软件采集、捕获、传输、文件管理及显示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基于可分级的小波变换嵌入式零树编码和H.263标准的复合低码率容错视频编码方法,通过降低Ⅰ帧的码率,在传输速率受限的前提下提高Ⅰ帧刷新频率,限制传输差错扩展,改进了低码率视频传输的容错能力,实验结果证明,H.263标准的鲁棒性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因特网业务的增加和无线接入的快速增长,产生了大量基于无线因特网的多媒体传输的需求.第三代无线网络(3G),明确要求支持TCP/IP协议,支持在无线连接上的可视化通信.由于多径衰减和内部干扰和噪声,无线信道的误码率通常都很高.信道的误码率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这对多媒体信息传输产生破坏性影响.文章研究新一代视频压缩标准H.264/AVC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其标准的视频编码层(VCL)和网络适配层(NAL)独立的特点、错误弹性机制、率控制和率失真优化技术,提出了建立在端-端系统间联合信源编码、信道编码的自适应容错打包机制,保证视频传输的鲁棒性,仿真试验证明此方案可以改善压缩视频无线传输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可伸缩视频编码可以根据信道波动的情况传输部分码流获取较低的视频质量以适应无线信道的波动。该文在满足信道传输速率的约束条件下,给出了率失真意义下联合优化多进制正交调幅子信道分配、可伸缩视频编码的传输层数以及各层的信道编码保护级别的视频传输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与等重保护且不考虑多进制正交调幅子信道差异的机制相比,该传输方案能够取得平均1.5~2dB的解码增益,显著提高了可伸缩视频码流无线传输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可伸缩视频编码可以根据信道波动的情况传输部分码流获取较低的视频质量以适应无线信道的波动。在满足信道传输速率的约束条件下,给出了率失真意义下联合优化多进制正交调幅子信道分配、可伸缩视频编码的传输层数以及各层的信道编码保护级别的视频传输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与等重保护且不考虑多进制正交调幅子信道差异的机制相比,该传输方案能够取得平均1.5~2 dB的解码增益,显著提高了可伸缩视频码流无线传输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H.264码流在无线传输中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分割和扩展窗喷泉(EWF)码的H.264视频的不等差错保护策略.通过H.264数据分割获取重要性不同的信息比特,采用EWF码对其进行分窗,分别采用鲁棒孤波度分布完成LT编码,实现不等差错保护.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抗误码特性,可以提高重建图像的峰值信噪比值,从而保证了视频传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具有高容错能力的视频小波编码方法,把非平衡保护多描述技术引入提升小波视频编码.利用多描述编码的良好抗干扰性和差错掩盖能力,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运动估计3D提升小波的多描述视频编码,以适应在不可靠网络中传输视频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即使是在网络干扰严重以至于一个描述完全丢失时,本方法仍可获得较理想的重建效果.  相似文献   

17.
面向3G的H.264/AVC压缩视频通信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3G)的出现使在无线网络中提供各种视频业务成为可能.3GPP/3GPP2支持的视频编码标准具有压缩效率高、网络适应能力强等特点.由于无线信道具有时变、误码率高以及网络带宽资源有限等特点,使得在3G网络中传输的H.264/AVC压缩视频流也具有了不同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从H.263 的Annex V选项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分类的信源信道联合抗误码算法.首先在信源端根据信息重要性大小对视频数据进行分类封装,然后对不同重要性的数据实行相应的不对称信道误码传输保护.实验结果表明,联合编码算法在高误码的无线信道条件下具有比信源信道独立编码算法更强的误码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无线视频和网络视频的兴起,视频传输的健壮性问题越来越突出,视频编码的抗误码性能研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最新的视频编码标准H.264/AVC采用了一系列的错误恢复措施,本文主要介绍其中3个新的:FMO(灵活的宏块排序),RS(冗余片)和参数集;并通过实验讨论其优良的抗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20.
基于H.264的数据分割和不等差错保护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H.264码流在无线信道中传输的误码鲁棒性,提出一种新的数据分割抗误码方案.该方案利用无线信道反馈信息,预测信道丢包率,并判决对视频编码层(VCL)的数据是否进行数据分割.在高误码环境下,采用码率自适应删余卷积码(rate-compatible punctured convolution code)对分割后的数据区进行不等差错保护.仿真表明,算法具有较好的抗误码鲁棒性,有效地降低编码冗余,提高了编码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