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新显色剂N-烯丙基-N'-(4-萘磺酸钠)硫脲(ASNTu)与钯(Ⅱ)在pH为4.5~5.5的HAc-NaAc介质中能形成稳定的1:4黄色水溶性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301nm,摩耳吸收系数为1.3×105 L.mol-1.cm-1;钯量在0~16μg/25 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此法显色稳定,选择性好,操作简单.用于阳极泥和矿石中钯的测定,均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
详细讨论了 2 - (6-甲氧基 - 8-喹啉偶氮 )变色酸与Ni (Ⅱ )的显色反应 ,该试剂能与Ni(Ⅱ )反应生成稳定的带负电的 1∶4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655nm ,对比度为 1 2 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 1 9× 1 0 4 L·mol- 1 ·cm- 1 ,配合物表观稳定常数为 2 34× 1 0 1 7(2 0℃ ,μ0 1 )。加入NH4F和硫脲等掩蔽剂或预先分离可提高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5-(4-磺基-1-荼偶氮)-8-羟基喹啉在表面活性剂 OP 存在下与钴(Ⅱ)的显色反应的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 pH5. 6~6. 6的 KH_2PO_4-NaOH 缓冲溶液和 OP 存在下,钴(Ⅱ)与该试剂能形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其λ_(max)=510nm,ε_(510) =6. 69×10~4L·mol~(-1) ·cm~(-1) ,钴(Ⅱ)∶试剂=1∶3,钴(Ⅱ)含量在0~0. 7μg/ml 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本文所拟定的分析方法用于维生素 B_(12) 中微量钴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4.
2-(2-喹啉偶氮)-1,5-苯二酚光度法测定烟草中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新试剂2-(2-喹啉偶氮)-1,5-苯二酚(QADHB),研究了2-(2-喹啉偶氮)-1,5-苯二酚与铁(Ⅲ)的显色反应在pH=7.0的HAC-NaAC缓冲溶液介质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MAB)存在下,QADHB与Fe(Ⅲ)形成红褐色稳定2∶1络合物,λmax=580nm,ε=2.37×104L.mol-1.cm-1.Fe3+含量在0~20μg/25mL内符号比尔定理,方法用于烟草中铁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2-(2′-喹啉偶氮)-4,5-二甲基苯酚(QADMP)与铜(Ⅱ)的显色反应,在pH=4.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CTMAB存在下,QADMP与铜(Ⅱ)生成分子比为2∶1的稳定红色配合物,该配合物λm ax=561 nm,摩尔吸光系数ε为4.56×104L.mol-1.cm-1,铜(Ⅱ)含量在0~10μg/25mL内符合比尔定律,新方法用于水样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Pb(Ⅱ)一双硫腙(H2D2)一PAR三元配合物的显色体系,该体系的最大优点是可在水相中直接用光度法测定样品中铅.Pb(Ⅱ)、双硫腙和PAR形成1:1:1橙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3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25×107L·mol-1·cm-1,Ph(Ⅰ)在0~3.0μg·ml-1范围内符合朗伯-比耳定律.以邻二氮菲、NH7SCN、酒石酸钾钠做联合掩蔽剂,可消除常见金属离子的干扰.此方法显色迅速、稳定、操作简便,避免了使用氰化钾剧毒试剂及萃取等繁琐操作.已用于测定自来水、雪水以及人发中铅的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了两步Runge-Kutta方法求解非线性延迟方程的稳定性.基于(k,l)-代数稳定的两步Runge-Kutta方法.分析了非线性延迟方程的OR(l)-稳定,GAR(l)-稳定和弱GAR(l)-稳定,并在最后的两个数值算例证明了理论上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2,7-双(4-安替吡啉偶氮)变色酸的合成及测定铜(Ⅱ)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了 2 ,7-双 ( 4-安替吡啉偶氮 )变色酸 ,探讨该试剂与铜 (Ⅱ )显色的适宜条件及其共存离予的影响 ,建立了运用该试剂测定铜的显色反应体系 .在pH10 0 - 11 7范围内 ,铜 (Ⅱ )与新试剂形成 1∶1的稳定配合物 ,最大吸收峰 5 90nm ,表观摩尔消光系数 =5 1× 10 4 L .mol-1.cm-1.铜的浓度在 0~ 3 0 μg/ 2 5mL范围符合比尔定律 .方法用于粗铅中铜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氨 -氯化铵缓冲溶液中 ,铝、氟和 1.5-二 ( 2 -羟基 - 5-磺基苯基 ) - 3-氰基甲月替(DSPCF)的显色反应 .提出一个简便、快速的测定微量铝的分光光度法 .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3.51× 10 4 L·mol- 1·cm- 1.最大吸收波长为 610nm .室温下 ,显色反应在 10min内完成 .有色络合物稳定时间至少 6h .含铝 0~ 0 .4 8μg/mL范围符合比耳定律 .该法用于铅精矿中微量铝的测定 ,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图 1,表 1,参 5.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新显色剂4-(2-吡啶偶氮)-邻苯三酚(简称PAPG),并研究该试剂与Ni(Ⅱ)的显色反应。在pH=8.6的缓冲溶液中,该试剂与Ni(Ⅱ)反应生成稳定的蓝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0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05×10~4l·mol~(-1)·cm~(-1),镍含量在0~0.80ug/m1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该方法应用于人发和钢样中镍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并行不悖;无论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都不能违背自然或社会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原始儒家尤其是其创始人孔子于《论语》中所提及的学术思想,至今仍然有着建构社会和谐秩序的实践意蕴。这对于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有着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烧结温度对掺质量分数为0.5%的TiO2的Ba4.2(Sm0.8Nd0.17Bi0.03)9.2Ti18O54(简称BSNBT)陶瓷材料微观结构及其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EPMA分析了陶瓷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高于1 340℃时陶瓷样品中出现第二相BaTi4O9.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材料的介电常数rε和Qf值(品质因数和谐振频率的乘积)先增大后减小,谐振频率温度系数逐渐增大.当烧结温度为1 340℃时,rε和Qf值均达到最大,rε=80.5,Qf=9 009 GHz(在3.5 GHz下),此时谐振频率温度系数fτ=6.5×10-6/℃.  相似文献   

13.
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并结合X射线衍射准确判定了Nd2.4Er0.6Fe27.31Ti1.69化合物的磁晶各向异性方式,研究结果发现,Nd2.4Er0.6Fe27.31Ti1.69化合物的磁晶各向异性从室温时的易面转变到低温时的易锥.  相似文献   

14.
以光学活性的天然L-羟基脯氨酸为原料,通过氯甲酸乙酯/甲醇反应生成N—乙氧羰基—(4R)—羟基—(S)—脯氨酸甲酯,然后通过Mitsunobu反应在吡咯环4—位引入苯氧基,最后通过水解脱去保护基,合成了(4S)—苯氧基—(S)—脯氨酸.产物经核磁、元素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15.
以基团为基准,提出了表征环境有毒物二恶英分子结构的分子距边矢量.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了二恶英在不同极性色谱柱上的色谱保留指数或相对保留时间与其结构表征参数间的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关系(QS—RR)模型,模型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留一法交互校验表明:所建的QSRR模型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6.
用两格点分子场理论分析了NdFe10V2,NdFe10V2N0.5,NdFe10Mo2,NdFe10Mo2N0.5的饱和磁化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得到了分子场系数nFF,nFR和nRR,计算结果与实验基本一致,计算结果表明,氮元素增大了交换场HR.  相似文献   

17.
对两种性能较好的快离子导体Na_3Zr_2Si_2P_3O_(12)(Nasicon)和Li_(1.8)Ti_(1.2)·Cr_(0.8)P_3O_(12)用喷雾干燥法和冰冻干燥法制备粉料和陶瓷烧结,并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形貌和显微结构观察以及阻抗谱测量等。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粉料具有颗粒细,均匀性好,合成温度低等优点。在300℃时,两种样品的电阻半分别为10.05 Ω.cm和94.8 Ω.cm。激活能分别为0.25 eV和0.27ev。  相似文献   

18.
用从头计算的LMTO-ASA方法计算(GaAs)_1(AlAs)_1(111)超晶格和体材料GaAs、AlA_3的能带结构,给出布里洲区对称点Γ、Z、D主要能带本征值的对称性标记和对应关系,结果表明,(GaAs)_1(AlAs)_1(111)能带与体材料能带有一定的对应转化关系,能带隙是直接能隙,在布里洲区Γ点。  相似文献   

19.
南亚寡鬃实蝇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国际粮农组织(FAO)风险分析的准则(IPPC),通过地理评估和管理标准、定殖及定殖后扩散的可能性、传入的可能性,危害性和防治的难度对对南瓜实蝇传入我国的风险进行,为制定我国针对性检疫措施提供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Hartree-Fock(HF)及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方法,在LANL2DZ和CEP-31G基组水平上,对配合物CpW(CO)2(μ-CO)(μ-PPh2)Fe(CO)3(1)和CpW(CO)3(μ-PPh2)Fe(CO)4(2)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并将采用不同方法和基组的优化结果与X射线衍射实验数据对照。结果表明,用量子化学方法优化含重金属原子的较大配合物体系的结构是方便可行的,而且DFT方法在此类计算中有更高的准确度。为日后进一步深入开展含有过渡金属原子的双金属配合物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