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和粘度法研究了硫酸长春碱和鲱鱼精DN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在pH为7.4的Tris-HCI缓冲溶液体系中.测量不同DNA浓度下硫酸长春碱的荧光发射光谱,DNA对硫酸长春碱产生了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运用位点模型计算了两个不同温度下硫酸长春碱与DNA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硫酸长春碱与DNA之间的作用力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结合荧光探针实验以及粘度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硫酸长春碱是以沟槽结合的方式与DNA结合.  相似文献   

2.
一种适合抗癌药紫杉醇产生菌AFLP分析的DNA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了2种常规的DNA提取方法及一种新改进的抗癌药紫杉醇产生菌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CTAB提取法DNA产量低,多糖和蛋白质含量高;高盐低pH法(SD S法)提取DNA的产量较高,蛋白质和多糖含量高,需要进一步去除;新改进的DNA提取方法,DNA产量极高,而且蛋白质含量和多糖含量也低,适合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该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科学前沿     
<正> 以色列在DNA 上造出纳米晶体管 以色列科学家利用生物自组装技术和碳纳米管的电子特性,首次在DNA上制造出纳米晶体管。纳米专家称,这是纳米技术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 科学家称,这一突破显示,利用生物技术制造无机物器件是可能的。今后,这种器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其组件更好地与DNA中的生物反应和金属化过程相协调。科学家同时表示,要利用这种纳米晶体管制造像分子计算机这样较大型的自组装器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4.
张璐  李君  陈随清  王静 《河南科技》2007,(23):40-41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如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P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等;分子标记技术已经用于植物种质资源和系统发育的研究.目前,报道的大多从是植物叶片中提取DNA且方法众多,技术较为成熟,但这些方法多采用幼嫩的植物叶片进行总DNA的提取,而适用于成熟果实或市售干品中药材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比较少.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绿豆(Phaseolus raditus L.cv.D317—1)子叶切段在激素诱导下脱分化过程中DNA和RNA代谢的变化。子叶切段在附加1ppm激动素(KT)和4PPm萘乙酸(NAA)的Miller培养基上表现出较高的脱分化能力。DNA含量和RNA含量在离体培养的前7天增加约2倍,随后DNA含量维持不变,而RNA含量仍缓慢增加;利用同位素掺入法测定的DNA和RNA合成速率,在培养早期迅速增加,第5天时分别增加了2倍和4倍,随后虽有所降低,但仍处于较高水平;DNase和RNase(pH4.5,pH7.5)活性在培养早期有所降低,随后不断增强。这些结果表明,绿豆子叶切段的脱分化过程伴随着DNA和RNA代谢的加强,特别是合成作用,这可能是子叶脱分化的主要代谢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6.
以Pb2+为离子微扰剂时,酚藏花红(PF)与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均能在滤纸上分别发射强而稳定的室温磷光(RTP)信号;当两者混合时,发现PF和FITC的RTP信号均显著增强;而1.12 ag DNA spot-1均使PF和FITC的RTP信号剧烈增强,在634与659 nm处PF和FITC的ΔIp与DNA含量成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FITC-PF双发光磷光探针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LD)分别为14zg DNA spot–1(PF)和18zg DNA spot–1(FITC),灵敏度高,并成功用于花蜜样品中DNA含量的测定.同时探讨了FITC-PF双发光磷光探针测定痕量DNA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7.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是在DNA水平上进行遗传标记的常用分析方法之一.在操作过程中,DNA的提取质量是影响实验结果最为关键的因素.本文,笔者在对五味子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时发现南五味子叶中多酚、多糖、蛋白质等复杂的次生、初生代谢物质,给叶绿体DNA提取造成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 细胞工程细胞工程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开发技术。它包括细胞和组织培养、细胞融合、胚胎移植、细胞核、细胞器移植、染色体和DNA转移等技术。与基因工程手段相比,细胞工程相对简便,省去了基因切割、重组DNA等繁杂操作,具有易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如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P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等;分子标记技术已经用于植物种质资源和系统发育的研究。目前,报道的大多从是植物叶片中提取DNA且方法众多,技术较为成熟,但这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通过扩增特征序列检测乙肝病毒DNA的新方法.根据乙肝病毒DNA保守区的特点,利用Primer Premier 5.0设计出乙肝病毒x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并在以血清DNA为模板的聚合酶链反应体系中进行扩增,由此检测待测血清中是否存在乙肝病毒DNA.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传统的酶联免疫法灵敏,可以检测出酶联免疫法所检测不到的乙肝病毒,具有与免疫印迹一样的准确度;通过与以乙肝病毒s基因为靶序列的PCR反应体系比较,发现乙肝病毒x基因比s基因在序列上更为保守,更适合做乙肝病毒DNA检测的特征序列.  相似文献   

11.
<正> 近10年来,生物学工程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农业、工业、医药卫生等方面愈来愈显示出它的生命力和重要性,从而引起了世界各方面的注意。生物技术中的遗传工程和细胞工程与医学的关系非常密切。众所周知,遗传是由细胞内的DNA物质决定的。DNA是一种大分子物质,它的一定片段(即分子中的一定的硷基顺序)就是决定某一种物质的遗传基因。遗传工程就  相似文献   

12.
<正> 省肿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葛铭同志近期内做了食管癌组织DNA诱发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食管癌组织DNA显著增加了淋巴细胞的微核出现率,其诱发能力与黄曲霉毒素B_1相似,从而说明了食管癌组织中的DNA可能存在有致突变因子。  相似文献   

13.
基于单链DNA(single-stranded DNA,ss DNA)和单链DNA键合蛋白质(ss DNA binding protein SSBP)的高亲和力,在十六烷基硫醇修饰的金基底(HDT/Au)上构建了SSBP的分形结构。利用高分辨原子力显微镜表征了SSBP的枝状结构,在不同的组装时间下,SSBP在HDT/Au基底形成不同结构的可控形貌,形成的自组装结构具有高度有序性,可以有效地阻止生物分子的相互交叉或重叠。利用这种二维自组装方法形成的蛋白质纤维结构的变化遵循有限扩散凝聚(Diffusionlimited aggregation,DLA)过程。SSBP和ss DNA之间的高亲和力是整个自组装过程的驱动力,由DNA引导蛋白质构筑的分形结构提供了一种构建形貌可控的蛋白质纳米纤维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控制在电场驱动下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穿越纳米孔的过程有利于实现低成本基因测序.DNA表面的反离子在电场驱动下与DNA反方向运动,形成对DNA的电渗流阻力.该文用力学原理研究电渗流对DNA穿越纳米孔的影响,并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验证了理论结果.最后在理论和数字模拟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DNA穿越速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pH7.4的Tris-HCl缓冲液中,应用紫外-可见光谱法、荧光光谱法、DNA热变性法、盐效应法及黏度法研究硫酸沙丁胺醇(salbutamol sulphate,SS)与鲱鱼精DNA(herring sperm DNA,hs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紫外-可见光谱法检测的结果初步排除SS与hsDNA之间存在嵌插作用的可能;DNA热变性法检测的结果表明SS与hsDNA之间可能存在静电或沟槽作用;盐效应法、KI荧光猝灭法及黏度法检测的结果表明SS与hsDNA之间存在静电和沟槽作用;同时研究发现hsDNA使SS的荧光发生静态猝灭,测得两者之间结合常数K=1.51×104 L.mol-1、结合位点数n=1.27.该研究为肾上腺素类药物的开发和不良反应的消除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于长春 《松辽学刊》2007,28(3):61-64
古代DNA是指从考古学遗存或博物馆标本中得到的DNA.古代DNA技术则是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为基础,由分子生物学、考古学、人类学及古生物学等交叉产生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综述了古代DNA技术的研究历史与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7.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粘度法和循环伏安法等方法研究了铜(Ⅱ)配合物[Cu(phen)(BIP)](ClO4)2(phen = 1,10邻菲咯啉;BIP = 2(3′,4′亚甲二氧基苯基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与小牛胸腺DNA (CTDNA) 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模式为插入方式,与DNA的键合常数为106×105 L·mol-1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一种新型钌多吡啶配合物[Ru(ip)2(idpq)]2+,并进行了表征.采用光谱法和粘度法研究了该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该配合物能以插入方式与DNA结合,计算得到其与DNA作用的结合常数为1.72 ± 0.7 × 106(mol/L)-1.  相似文献   

19.
为从整体层面研究我国正常人群先天性代谢缺陷DNA变异位点分布及频率,在88例中国正常人基因组DNA样本中,使用Haloplex序列捕获技术结合Illumina Miseq二代测序平台对10种先天性代谢缺陷的78个候选致病基因进行统一靶向测序,利用SureCall软件分析测序数据及质控;并用SIFT和Polyphen软件以及dbSNP数据库进行突变位点分析和功能预测;用SHEsis在线软件分析SNP/SNV的等位基因频率;此外用PyMOL对两个文献中尚未报道的位点进行蛋白结构功能分析。本实验共检出514个DNA变异位点,其中99个为错义变异。在这99个错义变异中,有2个是已报道的先天性代谢缺陷致病位点,且该位点在本研究人群中的分布频率高于亚洲数据库频率。本研究为中国人群先天性代谢缺陷的基因筛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已成为分子生物学发展最为迅速的课题。小牛胸腺和鱼类精巢含有丰富的DNA,我们以鲤鱼精巢为材料,利用盐溶液法来提取DNA。获得DNA的纯度为A_(260):A_(280)=1.95,提取率为8~10%。本试验为从淡水鱼精巢中摸索较为简易的提取DNA方法,为综合利用淡水鱼类资源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