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描述了湖北省长阳县资丘镇淋湘溪剖面下石炭统高骊山组的两种亚鳞木属(Sublepidodendron)植物——奇异亚鳞木(S.mirabile)和松滋亚鳞木(S.songziense)以及相关的生殖器官和根器官。重新认识了这两个种的叶座形态,进一步确认了亚鳞木属的整体植物性状。详细比较了奇异亚鳞木、松滋亚鳞木和葛利普亚鳞木的生物学特征,讨论了我国亚鳞木属的分类,并提出了新的归并方案。  相似文献   

2.
亚鳞木属及其相关属的分支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亚鳞木属被视为中国晚泥盆世的标志性植物大化石之一。分支系统学研究表明,亚鳞木属不宜归入传统所认为的原始鳞木目,因为它与系统发育上进化的封印木科、鳞木科和奇木科中成员的近共裔性状相似。作者提出该属的新分类系统:亚鳞木属隶属于亚鳞木科,归入广义的水韭目。在当前的分支图中,亚鳞木科的系统发育位置处于封印木科和薄皮木科之间,这种分支式样表明系统发育上比较进化的木本石松植物并不是在石炭纪突然出现的,而是在晚泥盆世(法门期)就已经演化。亚鳞木属可能代表了系统发育上比较高级的木本石松的成员或鳞木科 (或奇木科) 的祖先类群之一。  相似文献   

3.
华北地台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鳞木类化石十分丰富。陕西省韩城地区发现3属12种。本文就华北地台各地同期地层中已发现的鳞木类化石进行了统计和百分比值对比。并以叶座叶痕形态的异同,对鳞木属进行了形态分类,分为三类七亚类,计论了其演变。从中可以看出鳞木类的发育程度,太原组的和山西组的十分接近,而和下石盒子组的则差别较大。因此太原组和山西组归属一个地质时代,为密切相关的上下两个组,是比较适宜的。  相似文献   

4.
广州地区陆相泥盆系石炭系界线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对广州市西北郊沙水岗至金钱岭剖面的研究表明,沙水岗一带的地层连续,露头良好,含丰富的动、植物化石。按岩性特征将其划分为上泥盆统沙水岗组和下石炭统龙江组;依其植物化石特征划分出晚泥盆世晚期斜方薄皮木(Leptophloeum rhombicum)一奇异亚磷木(Suble pidodnero mirable)一轮状钩蕨(Hamatophyton verticillatum)组合带,以及早石碳世早期针羊齿(Rhodeopteridium)一奇异亚磷木(Sublepidodendron mirable)一无锡始鳞木(Eolepidodendron wusihense)组合带。以较充分的证据,提出并论述了广州地区的陆相泥盆系-石碳系界线。  相似文献   

5.
杜氏木属(Duguetia St.Hilaire)约80种,全产新热带.它的系统修订系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新热带植物志》(Flora Neotropica)中番荔枝科研究的子课题,本文第一作者有幸参加了该项研究.这里报告的是第一作者于1990年2月至1991年3月在荷兰乌德勒支大学系统植物学研究所进修期间,在 P.J.M.Maas教授指导下完成的番荔枝科杜氏木属中糠秕鳞杜氏木群(Duguetia furfuracea group,为非正式分类学等级)及其近缘种(共16种,现修订至12种)系统修订专著连载的第二部分.它给出了隶属糠秕鳞杜氏木群的叉鳞杜氏木(D.dicholepidota)、莫里杜氏木(D.moricandiana)、马格杜氏木(D.marcgraviana)及具刺杜氏木(D.echinophora)四种的详尽描述、地方名、应用价值、地理分布、分类界定和它们间的相互亲缘关系.短梗杜氏木(D.brevipedunculata)被归并为马格杜氏木的新异名;叉鳞杜氏木与莫里杜氏木不象R.E.Fries(1934,1959)认为那样与马格杜氏木直接亲缘而是与糠秕鳞杜氏木亲缘关系非常密切.  相似文献   

6.
周士锋  闫双喜 《河南科学》2011,29(5):541-541
报道了河南蕨类中国蕨科(Sinopteridaceae)植物-新记录属和-新记录种:薄鳞蕨属(Leptolepidium Hsing et S.K.Wu)和华北薄鳞蕨Leptolepidium kuhnii(Milde)Hsing et S.K.Wu.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至今报道的番荔枝科杜氏木属有约80种.糠秕鳞杜氏木群及其近缘种包含16种(现修订至12种),隶属于产热带南美洲的具有26种的杜氏木组.本文是作者经过详尽研究了存于美、英、瑞典、法、荷及巴西等国家25家以上标本馆的1500余份标本(包括每种的模式标本)以及花、果收藏品后对糠秕鳞杜氏本群及其近缘种作的修订.至于本群的形态术语,其附属物被大体上分成两类,即鳞斑和星状毛.次级叶脉可归成两大类,即“单型弯曲”对应“急弯曲”,花序以“与叶对生”和“假顶生”来表述.新定义的和稍微修改过的名词术语成功地用于描述中.文中对分类学历史作了简要讨论.给出了分种检索表以及对该群作为一个总体和对该群中分布最广显示出种下形态变异性活跃的最具变化性的种即糠秕鳞杜氏木作了描述.赫门多夫杜氏木(D.hemmendorffii)及乔安娜杜氏木(D.jonasiana)被归并作为糠秕鳞杜氏木(D.furfuraceea)的异名.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第一作者在荷兰鸟支大学系统植物学研究所进修期间完成的番茄枝科杜氏木属(Duguetia)中糠秕鳞杜氏木群及近缘种专著修订的第三部分.文中给出了属于糠秕鳞杜氏木群的下列四种:鳞斑杜氏木(D.lepidota)、芳香杜氏木(D.odorata)、光叶杜氏木(D.glabriuscula)、及披针叶杜氏木(D.lanceolata)的详尽形态描述、分类定界、地理分布、地方名、应用价值及相互亲缘关系.小叶披针叶杜氏木(D.lanceolata)var.parvifolia)被认为是披针叶杜氏木的极端变异,其分类等级不能被承认,芳香杜氏木不象R.E.Fries(1934.1959)认为那样与糠秕鳞杜氏木有直接亲缘,而是与鳞斑杜氏木亲缘关系极近.  相似文献   

9.
贵州蚋类调查研究初报(双翅目:蚋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春林  温小军 《贵州科学》1999,17(3):231-235
报道自80年代以来,先后对贵州省26个县(市)不同生境的蚋类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记录蚋科Simuliidae蚋属Simulium共38种,包括19个新种,其中含14个待发表新种,分别隶属于绳蚋亚属Gomphostilbia(5种)、门蚋亚属Momtisimulium(1种)、纺蚋亚属Nevermannia(7种)、真蚋亚属Eusimulium(2种)、维蚋亚属Wilhelmia(2种)和蚋亚属Simulium(21种)等6个亚属。制订了贵州省蚋类名录并进行了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10.
文章第一作者有幸参加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新热带植物志》(Flora Neotropica)中番荔枝科研究的子课题.该文报告的是作者对番荔枝科杜氏木属(Duguetia St.Hilaire)中糠秕鳞杜氏木群(D.furfuracea group)及其近缘种(共16种,现修订至12种)的系统修订专著连载的最后一部分,给出了与糠秕鳞杜氏木群亲缘的里德杜氏木(D.riedeliana)、小叶杜氏木(D.microphylla)及柳叶杜氏木(D.salicifolia)的详细形态描述、地方名、应用价值及地理分布.对它们的分类界定和相互亲缘关系也作了讨论:里德杜氏木产巴西东北至东南沿海,与其余二种易于区别,而小叶杜氏本与柳叶杜氏木均同产巴西东南部沿海狭窄的区域里,形态特征亦十分相近,是否为同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文中还提供了一个世界上25余个标本馆所藏的糠秕鳞杜氏木群及其近缘种的标本索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猪头颈部的动脉解剖学特点,探讨在人脑动静脉畸形(AVM)研究中的意义。方法对6头家猪进行头颈部血管造影和解剖,观察解剖学特点。结果猪的颈总动脉干起自头臂干,然后发出双侧颈总动脉,后者发出咽升动脉和颈外动脉。左侧椎动脉起自左锁骨下动脉,右侧椎动脉为肋颈干的延续。椎动脉与枕动脉、颅内的脑动脉之间也存在着吻合。结论根据猪脑动脉解剖学特点,可以建立AVM模型,用于研究其血流动力学、病理生理学及栓塞材料的实验研究和介入神经放射学医生培训。但是,在模拟AVM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方面,猪AVM模型还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2.
报道湖南产的卷柏属植物22种,编了这些种的检索表.其中圆枝卷柏、耳基卷柏、布朗卷柏、毛枝卷柏、硬毛卷柏、疏叶卷柏、地卷柏、缘毛卷柏、峨眉卷柏等9种属湖南新分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检测卵巢间质面积(S)、总面积(A),计算S/A比值诊断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的价值。方法对50例PCOS患者(PCOS组)和52例有正常排卵的不孕症患者(对照组)行阴道超声(TVS)检查,测量卵巢S、A,计算S/A比值;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计算LH/FSH比值。并对PCOS组检测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计算稳态模型指数(HOMA-IR)来评估胰岛素抵抗。结果PCOS组S、S/A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COS组S、S/A比值与T、LH、LH/FSH比值呈正相关,与FSH无相关性。PCOS组S/A比值与HOMA-IR呈正相关。结论S/A比值、S可作为辅助诊断PCOS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陕西黄土高原黄土记录的分辩率较高,S1古土壤厚达8.5m,主要由两个古土壤组和其间黄土层组成。临夏塬堡剖面上可分为5个古土壤层,主要黄土层记录了末次间冰期内的较干冷高粉尘堆积时期。  相似文献   

15.
引入半群S上的右(左)同余及左(右)平方正则半群,左平方正则半群类在左正则半群类的真推广,证明了半群S是左平方正则半群当且仅当S的每一个L^#-类是S的子半群,同时证明了半群S是群的强半格的膨胀当且仅当S的每一个L^#-类含有一个幕等元,且S的幕等元是中心的。  相似文献   

16.
设S是一个半群,S×S的所有子半群(含空半群),按照二元关系的复合(o)、逆(-1)及集合包含关系(∈)构成了S上的对应丛.记为(C(S),o,-1,∈)或简记为C(S).如果对任何半群T,只要C(S)≌C(T),就有S≌T或S≌TOPP,则称半群S是C-确定的.Goberstein S M研究了基本逆半群及基本纯整半群的C-确定性.这里主要证明非周期群并的基本正则半群都是C-确定的.Goberstein S M所得到的结论都成为本文所得结果的推论.  相似文献   

17.
研究网络拓扑结构图星图S4的交叉数问题.首先构造星图S4好的画法,得到了S4交叉数的上界,然后给出了S4交叉数下界的数学证明,最终得到S4的交叉数的精确值为8.同时给出了与其具有同构关系的图S4,3和图A4,3的交叉数.  相似文献   

18.
利用有限群的阶和它的度数型对对称群S35与S36进行了刻画,得到:对称群S35和S36都是3-重OD-刻画的.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差分密码分析,讨论了数据加密标准(DES)的S-盒的结构与差分特性,然后通过F-函数将S-盒的局部特性扩展到整个密码结构。为考察S-盒顺序对DES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工作,指出了改变S-盒的顺序不会影响密文对明文和密钥的敏感性,并揭示了S-盒顺序的改变对密文影响的正态分布特性。以最佳概率讨论了S-盒顺序有利于抗差分密码分析,证明了S-盒顺序对抗差分密码分析是一个良好的方法。最后给出了重排S-盒的随机化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