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古菌病毒     
古菌病毒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近年来,人们已经从热泉等特殊环境分离得到了数十种古菌病毒。来自热泉的古菌病毒表现出了极为独特、多样的形态学和基因组学特征,据此目前已经或正在建议建立7个病毒新科。已知的古菌病毒均属于双链DNA病毒,极端嗜热古菌病毒中绝大多数基因的功能尚不清楚。古菌病毒的研究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自然界病毒多样性的认识,还为探索病毒的起源与进化提供了重要启示。本文对古菌病毒的主要类群及特点作了简单介绍,并进一步探讨了病毒的起源与进化。  相似文献   

2.
 埃博拉病毒是一类能够感染并引起人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囊膜病毒。发现近40年中,埃博拉病毒给人类生命带来了极大威胁。然而,目前人们对于埃博拉病毒的了解非常有限,尤其是病毒与其宿主细胞受体的结合机制和膜融合机制相关信息的缺失,使得针对埃博拉病毒的特效药物的设计和研发工作阻碍重重。本文综述了埃博拉病毒分类、形态、病毒蛋白和病毒生命周期,着重介绍了高福院士团队在埃博拉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研究中的成果。通过结构学手段解析了埃博拉病毒激活态囊膜糖蛋白GPcl与宿主细胞受体NPC1分子的复合物结构,从原子水平上阐明了埃博拉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识别的机制,并在结构基础上对病毒的膜融合促发机制做出推测,提出以埃博拉病毒为代表的新的(第5种)囊膜病毒膜融合激发机制,为抗埃博拉病毒药物和疫苗的设计提供了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3.
钟江梅 《科技信息》2009,(15):64-64,265
本文主要分析了计算机网络病毒的特点与它对网络的危害,对网络病毒造成的极大影响,我们主要从计算机病毒防治基本方法、网络病毒的防治策略、网络病毒的防治和查杀方法、基于网络病毒的安全体系的防治技术和网络病毒的清除这5个方面进行防治病毒。通过有效地治理网络病毒.保证了网络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ARP病毒攻击的原理、以及病毒发作后网络设备和主机的表象,还推荐了一款Ethereal软件,该软件针对ARP病毒发生的机理在较大的企业网中能快速、准确定位感染ARP病毒主机,同时本文简单阐述了ARP病毒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基本病毒动力学模型,构建了一类具有慢型病毒感染项的病毒动力学模型,并研究了病毒消亡平衡点和病毒幸存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数值模拟验证了该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手机病毒的分析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手机已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手机的功能越来越丰富,已不再局限于通话,更多的功能被植入到手机中来,与此同时,手机病毒也就应运而生。为了更有效地对手机病毒进行防范,加强对手机病毒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手机病毒的概念、工作原理,系统地分析了手机病毒的特点及其攻击方式,提供了手机病毒相应的防范措施,旨在提高广大手机用户对手机病毒的危害及预防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了计算机病毒的结构的基础上,重点讲述了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清除的主要理想与方法。其中在病毒的检测中介绍了检测病毒的原理,以及如何检测内存中的病毒、引导型及文件型病毒、在病毒的清除部分介绍了清除病毒的原理、以及如何用多种方法清除病毒。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蜂胶提取物对人源诺如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采用小鼠诺如病毒和噬菌体MS2病毒为替代病毒,研究蜂胶水提物和醇提物随浓度及时间变化对小鼠诺如病毒和噬菌体MS2病毒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浓度相关性实验表明:随着蜂胶醇提物浓度增加,小鼠诺如病毒和MS2病毒滴度呈显著下降趋势,当醇提物质量浓度达到500μg/mL时,小鼠诺如病毒和MS2病毒滴度分别下降了6.93lgPFU/mL和3.75lgPFU/mL。时间相关性实验表明:将质量浓度为250μg/mL蜂胶醇提物与小鼠诺如病毒和MS2病毒培养60min,前40min小鼠诺如病毒和MS2病毒滴度分别下降4.18lgPFU/mL和3.30lgPFU/mL,随后下降趋势减缓,在60min时,小鼠诺如病毒和MS2病毒的总滴度分别下降了4.48lgPFU/mL和3.67lgPFU/mL。机制研究表明:蜂胶醇提物可能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或直接与病毒颗粒结合,使病毒衣壳蛋白变性,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透射电镜图像进一步证实了蜂胶醇提物直接作用病毒导致其膨胀破裂。最后,经蜂胶醇提物处理后,人为污染病毒的蔬菜汁和果汁中病毒的滴度显著降低。研究结果将有可能为果蔬在鲜榨过程中,挑选合适的添加剂提供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网络实验室中的病毒防范管理角度出发,以"VBS.KJ"病毒为例,对该病毒的产生原理进行了剖析,列举了该病毒的系统特征,对系统的危害情况提出了解决方案以及防范原则.  相似文献   

10.
RNA病毒的反向遗传学是采用病毒的遗传材料(感染性克隆),在培养细胞或易感宿主中重新拯救出活病毒或类似病毒物质的过程。该技术在麻疹病毒属病毒中研究应用较多,尤以牛瘟病毒的研究开创了消灭麻疹病毒属病毒的先例,小反刍兽疫病毒和犬瘟热病毒的研究与应用还在进一步完善中。本文综述了反向遗传学技术在麻疹病毒属病毒基因结构与功能、致病机制、感染性克隆构建及新型疫苗研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长期实践总结了病毒发生的一些征兆,并对目前流行的病毒和反病毒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只有将反病毒与防病毒技术结合使用才能最大限度预防病毒的发生并避免其灾害,并提出了具体的病毒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ARP病毒的症状及其攻击原理和攻击类型,提出了检查ARP病毒的方法,介绍了安徽省委党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处理ARP病毒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针对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网络病毒的防范措施,探讨了在局域网内有效的防范网络蠕虫病毒和ARP病毒方法,并根据这2种病毒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总结出了一个实用方案.实践证明此方案可有效保证计算机网络的稳定和安全.  相似文献   

14.
结合电子阅览室日常运行管理的工作实践,剖析了U盘病毒的攻击原理与特征,提出了防范U盘病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结合欢乐时光病毒的实例,简要介绍了脚本病毒的发作过程和表现特点,提出了几点脚本病毒的安全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传播是计算机病毒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同时传播特性独立于病毒多样复杂的表现形式而普遍存在.本文通过抽取计算机病毒在传播方面上的公共性质而忽略它们在表现形式上的具体差异,建立正确反映病毒传播特性的数学模型,利用合理的数学工具进行理论分析,从而揭示病毒传播内在的、客观的规律.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可以对一些病毒现象进行初步的数学解释;为进一步的研究,包括病毒不同参数传播对外界的影响,持续和瞬间检测清除对传播的影响以及病毒交叉传播的数学描述和表现特性等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病毒的有关知识 ,并就如何预防、消除病毒提出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流感病毒胰酶不依赖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无胰酶条件下将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和Vero细胞上连续传代,研究流感病毒生长对胰酶的依赖性.选择出细胞培养流感病毒的适宜pH值,在无胰酶条件下将流感病毒毒株在Vero细胞和MDCK细胞上连续传代,然后将无效价的病毒收获液与原毒种混合后再进行传代.获得了6株在MDCK细胞上无需胰酶就能扩增的流感病毒毒株.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病毒迅速蔓延。使计算机用户的数据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破坏性、传染性及不可预见性等特征的研究,按照病毒的不同分类分别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一些清除计算机病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ARP病毒已成为影响校园网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ARP协议以及ARP病毒的攻击原理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校园网防治ARP病毒的策略和方法,可较为有效的防治ARP欺骗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