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日语中的汉语汉字词汇与和语汉字词汇前面加上接头词时,是要区别使用“お”和“ご”。如何正确使用“お”和“ご”,不仅是日语学习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区分日语词源中汉语汉字词汇还是和语汉字词汇的一个显著标志。  相似文献   

2.
在日语中的汉语汉字词汇与和语汉字词汇前面加上接头词时,是要区别使用“お”和“ご”.如何正确使用“お”和“ご”,不仅是日语学习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区分日语词源中汉语汉字词汇还是和语汉字词汇的一个显著标志.  相似文献   

3.
《敬語の指針》将日语敬语重新分类,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将自谦语细化为自谦语I和II。文章从两类自谦语的概念入手,对"敬"与"礼"的区别、补语敬语与听者敬语的区别及"お/ご…いたす"的双重属性等三个方面对其应用深入解析,同时指出了自谦语II有郑重语化发展趋势,以及应将"お/ご…いたす"归属于新的分类——复合谦语。  相似文献   

4.
长假之后,按照以往惯例,企业和公司又到了“换血”时节。“换血”者,人才的辞旧换新是也!  相似文献   

5.
日语中存在大量的以否定接头词“不”或“無”开头的词语。掌握这些词是日语学习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但据笔者调查发现,日语学习者对于否定接头词“不”和“無”的意义没有清楚的概念,尤其对于它们的读音掌握的不是很好。文章从否定接头词“不”和“無”的意义辨别和读音规则两个方面进行叙述,望能给广大日语学习者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6.
反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修辞格,由辞面和辞里两部分构成。长期以来,反语的辞里都被视为是言者所表达的真实含义,辞面只是一种形式,是为辞里服务的,辞面和辞里的语义呈现出矛盾性和逆向性。从语言事实出发,分析了反语辞面的多种作用,指出了传统理论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唐代“刘蕡不第”事件是中国科举制度史上唯一一件“登科”的举子自辞名、要让位给落第举子的事件。自此以后,为了科举功名,或皓首穷经,或降尊屈就,或丧失气节等等,“士道”开始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士人”作为一种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阶层的性质逐渐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8.
《科技潮》2007,(4):53-53
爱自己的确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精心培养。在此总结出自爱四宝,帮助大家如何真正做到“爱自己”。多对自己说赞美之辞很多人习惯于对自己说“不”,  相似文献   

9.
“赞”体分为两类,即“褒赞”与“附赞”。“褒赞”之“赞”为“赞美之辞”;而“附赞”之“赞”仅为在章后补充说明或总结全内容的体形式,不含褒义。二之所以不同是由“赞”的训诂意义的衍变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天光云影 摇荡绿波──析秦观词语工而入律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观词具有“入律”“语工”的两个特点,入律主要是通过韵辙、四声、五音、清浊轻重的和洽所表现的声情之美;“语工”既有符词随境赋形,声情谐畅的因素,也指用辞的整饬。这些对于词来说几乎是纯美的品质,可称醇正的词人之词。  相似文献   

11.
“死亡”委婉语不仅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中共存的一种语言现象,同时是一种社会现象及文化现象。它的运用,丰富地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论文通过对比分析中英“死亡”委婉语的共性与个性,探讨了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揭示了这一语言现象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2.
“反训”是指一个词同时兼具两种相反的意义,这样的词可称为“反训词”;“反训”可分为“正反同辞”、“美恶同辞”和“施受同辞”三类;词义引申、动作的特征、修辞等是“反训”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墨子 是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逻辑学家和军事工程师。《墨经》是“世界最古名学之书”。其 在中国和世界逻辑史上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墨家对于“辞”的本质、“辞”的种 类 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这些均构成了墨家逻辑学之重要内容之一。墨家对于“辞”(判断)的 研究对我们的逻辑思维是很富有启发性的。  相似文献   

14.
在逻辑学中,“真”和“假”是极为重要的概念。此外,“必然”、“可能”、“适然”(“偶然”)等概念也非常重要。这些概念叫做模态辞。引进了模态辞的判断,就叫模态判断。讨论模态辞的逻辑,就叫模态逻辑。亚里士多德对模态辞的讨论很重视。在他的著作中,论述模态三段论的篇幅远远超过论述通常三段论(实然三段论)的篇幅。但是,后来对模态辞的讨论却长期受到忽视。直到本世纪才略有起色。不过,现在对模态辞的研究还很不够,大家共同承认的结论也比较少。  相似文献   

15.
“辞达”,是儒家文论的一个重要命题。苏轼对“辞达”说的阐释全面而又深刻,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和作用。而苏轼解读“辞达”说所持的通达态度,又明显地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全方位的。本文即试图对这种影响做一浅略的分析和梳理。  相似文献   

16.
西周晚期之前“先”、“生”开始连用;战国晚期,“先生”开始有发展成为称呼语的趋势;西汉时期,“先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表示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的称呼语,同时也被妻子用来作为对丈夫的称呼语;宋元时期,“先生”已经成为今天称呼语“老师”的代名词。当前,“先生”无论是作为妻子对丈夫的称呼语还是作为区别性别的称呼语,其意义已经完全虚化。  相似文献   

17.
试论北方词缀"阿"的消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探讨了词缀“阿”的消失问题。元代之前,词缎“阿”是南北方都使用的通语词缀,元代以后,南方词缀“阿”继续保留,沿用至今。北方词缀“阿”于宋代开始呈现出逐渐萎缩的趋势,元代以后则基本消失,从而由通语词缀转变为南方方言词缀。  相似文献   

18.
“隐秀”是“任笔”的一个突出特点。“隐”在昉文中既表现为命意上的“深衷内朗”,又表现为属辞上的“潜气内转”;“秀”是指防文秀句中所体现出来的意秀、情秀和辞秀。昉文的“隐秀”特征在《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一文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9.
"反训"浅谈     
"反训"是指一个词同时兼具两种相反的意义,这样的词可称为"反训词";"反训"可分为"正反同辞"、"美恶同辞"和"施受同辞"三类;词义引申、动作的特征、修辞等是"反训"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李雪 《科技信息》2008,(32):298-299
日语的否定式,不只有我们所熟知的带有“なぃ”“ず”“まぃ”“ぬ”等否定辞的否定表达,还有很多在形态上没有否定辞,以肯定形式表达否定意思的情况。本文主要分析了非否定辞的否定表达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