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审美活动中,主体的内心世界出现了创造性的新产物--"间体世界"与"镜像时空"."审美间体"(心理结构表征体)乃是主体精神嬗变的核心标志,由此衍生的"镜像时空"(功能场)能够同时吸收与折射对象与主体的价值特征,并能与主体意识及镜内外的客体发生互动映射,因而妙不可言.主体借助"镜像时空"方能观照自我、并与客体展开互动投射.审美价值生成于"审美间体"和"镜像时空"之中,主体借助观照这些内在创造物而同时体验自我与对象的全息价值和自由快感.  相似文献   

2.
黄宗羲打破墓志铭四言铭文的固定句式,在铭语中大量使用虚词;改变墓志铭固定的写作程式;在具体的写作中运用了议论、抒情等手法;一改前人称美不称恶的写作体例;在记叙墓主生前事迹的同时加入了对自我的强烈观照。这些"破体为文"的做法,突破了墓志铭"用"的功能价值,提升了墓志铭的审美价值和文学地位,对后世的墓志铭创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末期西方思想理论界颇有震撼力的一位思想家,是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和结构主义学家雅克.拉康,他倡导重新探究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因此成为拉康的语言分析。拉康认为,自我的建构离不开自身也离不开自我的对应物,即来自于镜中自我的影像;自我通过与这个影像的认同而实现。镜像阶段是一个自欺的瞬间,是一个由虚幻影像引起的迷恋过程,是想像性思维方式的起点。自我并不是自己的主宰,人们苦苦寻找自我,而当找到它时,它却外在于我们,总是作为一个他者而存在,被自身无法掌控的外部力量所决定,永久地被限定在与自己异化的境地。镜像阶段的想像性认同与人类知识同构,具有相似性。最后,笛卡儿式的主体不再能够自由地决定自己的生活,相反,该主体要受制于主体无法控制的外部力量。  相似文献   

4.
从爱情意识、女性意识和个性意识三个方面论述了李清照文学创作中自我主体意识的张扬,反映了她那女性视野对社会现实观照的独特而深刻的认知,以及由于现实的缺憾和自身的悲楚而渴求在文学创作中得以补偿的心态.  相似文献   

5.
鉴于近年来现代写作学理论已开始重视对写作主体行为过程、写作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引人注目的“三级飞跃”理论模式,而这一模式却又有与写作的反映论相背谬之处,故笔者对此质疑,重新审视了写作主体行为的全过程,即生活怎样变成文章,提出了“三级内化”规律,并以某些写作现象和作家个人的内省经验为依据,进行辩证的论述,以期寻找写作理论研究的突破口。结论:“三级内化”活动是贯穿整个写作过程的活动,处于写作主体行为过程的中心位置,有其不可忽视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6.
教学自我是新手教师的一种专业身份,具有实践性、主体性和生成性的特征。由于教学实践的误解、主体价值观模糊和生成通道的不畅,导致教学自我难以形成。新手教师的专业发展选择教学实践中成长、确立主体意识以及畅通生成渠道等方式,形成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人类高度自觉、高度理性的世纪,是谋求大发展的世纪,是充分彰显创新的世纪。自主创新一般表现为自我研发、自我生产、自我拥有、自我保护、自我独享以及有偿可转让性。自主创新具有强烈的主体性、归属性、为我性和垄断性。高扬创新,特别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和民族领先的基本路径,是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全球化时代的竞争圭臬。  相似文献   

8.
台湾戏剧《人间孤儿》植根于台湾人社会历史变迁中逐渐形成的主体意识,并进一步表达了对这一主体身份的诉求。戏剧运用叙述、拼贴等后现代手法,以及对历史叙述的解构和重构,通过对现实的批判和观照,试图建构台湾的文化身份。然而,这些解构性极强的形式技巧却以落入另一种意识形态而告终,所谓台湾文化身份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直觉是未经意识分析与推理的认知,具有内容导向性、直接性与结论的待证性等特点,在法律领域中表现为逻辑自动化型、实质联想型与思维启发型等三种直觉模式,其依赖个体的顿悟与反省顿悟而获得对世界的认知与判断。虽然反省顿悟对直觉结论具有一定的自我检验功能,但在主体间沟通中仍缺乏足够穿透力,所以在法律领域须对其进行逻辑推理等理性手段予以证成。  相似文献   

10.
“理解”是解释学的主体概念,哲学解释学的理解观具有效果历史性、视域融合性、自我理解性、无限生成性等特征。从解释学的理解观视角来解释,教育理论是指教育研究者借助于既有的教育观念体系,在理解基础上对教育世界所作的个体化解释。基于理解的教育理论具有情境性、开放性、个体性和思想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1.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主体的传统的存在方式,主体在网络中以新的方式呈现自己,即:由以前在现实中的"显"性的"前台"的存在变成了"隐性"的"前台与后台交织"的存在.而这一过程正是通过客体主体化的路向,不断地自我重塑实现的.网络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空间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对象化,正是在这种对象化的过程中人们不断地确证自我,不断地确认自身.  相似文献   

12.
顾新苗 《科技信息》2008,(2):134-135
对古代文论今天有观照和转换两种阐释。"观照"是以古释古,强调还原历史上显性的文论范畴或隐性的文论系统;"转换"则着重要求以古释今或释今参古,即用古代的文论,包括概念与范畴、思想与精神等来主导或辅佐今天的文学理论。从文学和文论载体、批评对象、文学批评观念、批评主体思想特质等因素来看,古代文论具有浓郁的自足性和自适性,这也是古代文论观照较易、转换较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黄宗羲继承其师刘宗周《人谱》的思想,在他逝世前两年病中口授其子黄百家"盈天地皆心也"。他认为,穷心即能彻上彻下,天地万物的万殊无不观照,心体流行有条理为性,流行不失次序为理。人物虽禀气以生,心是气的灵明处。心的万殊是我心体变化的印证。心体本身是一,由其变动不居而万殊。心有万殊,性也万殊,继善成性,各性其性,性体为一。心既是理,性即理,这是一个公共的道理,知此,而后可以尽心,穷理尽心,尽心知性知天,把理气心性话题融通和合起来。黄宗羲在其师刘宗周绝食殉明和自己抗清失败的外在自我主体的激烈震撼下,在内在自我主体不断反思中,撰写了《留书》《明夷待访录》。其政治哲学首先是求制度与权利的协调,其次是求职分权力与义务的统一,其三是求道德与法律的和谐,其四是求教育与宗教的辅成。  相似文献   

14.
写作主体在写作活动中要考虑到写作介质——语言的组合功能、描述功能、情感功能三个特征,根据表达思想情感的内容而恰当地选择语言的功能,使文本真正起到传达写作主体写作意图的作用,同时也能使写作受体毫无阻碍地接受写作主体所传达出的思想情感,受到感染和启发,从而实现写作的真正意义,完成整个写作过程。  相似文献   

15.
写作具有过程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需要几个过程来完成,因而过程性写作评估符合写作的这些特点,可以公正地、合理地评估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黑格尔说过,东方泛神论"强调的是在一初物象里观照太一实体和抛弃自我主体。主体通过抛弃自我,意识就伸展的最广阔。通过摆脱尘世间有限事物,就获得了完全自由,结果就达到了自己消融在一切高尚优美事物之中的福慧境界。"[1]画家石涛正是以这种消融自己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在《苦瓜和尚画语录》中"一画论",实为"一画"出自道学中老子对本体论的观点。石涛将其上升至一个哲学范畴,也近指宇宙万物和艺术世界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政治认同是指政治主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对自我政治身份的确认和对所属政治体系的情感归属,以及基于特定利益和价值需要而积极支持、参与政治体系的实践活动。政治认同可以划分为自觉主动型政治认同和强制被动型政治认同两大基本的类型。同时,政治认同具有政治性、意识性、实践性、多元性、流变性、价值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在日益全球化的语境下,跨域写作的海外华语文学已经成为世界文学的重要一脉,它的崛起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文化重建和文化史重新书写的作用。文化身份是作家在异域确立自我主体意识和获得自我归属感的重要表征,生活在两种文化夹缝中的海外华语作家在文化身份上呈现了鲜明的混杂性和双重性。  相似文献   

19.
一、公文写作的特点 公文写作除具有公务性的基本特点外,还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特点.一方面,公务写作与文学创作、新闻写作甚至与其它机关应用写作相比,都有其共性,即现实的针对性、写作过程的及时性、思维活动的逻辑性等.  相似文献   

20.
“自我”是文学中的重要话题,作家刘恪在不同时期的作品里有不同的自我想象和自我形象。他的早期作品展现的是积极的行动的主体;先锋写作时期是孤独的抒情者的自我形象。从外而内的自我的嬗变充满偶然,也有必然原因,既是他的主动选择,也是社会文化塑造的结果。刘恪的精神肖像在其作品中隐现,也将成为文学史里的界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