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许多人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苏月球探测竞赛记忆犹新,当时双方都发射了数十个探测器,美国甚至实现人类的首次登月.此后,月球沉寂了多年,并逐渐淡出了人们太空探索的视线.  相似文献   

2.
随着太空探索日渐深入,太空的神秘感已经逐渐消失。或许有一天,人类往返天上人间,甚至干脆离开越来越拥挤的地球将不再是一个虚无飘渺的梦幻。自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先后向太空成功发射了各种卫星、飞船探测器,并顺利地登上了月球。科学家们预计,人类移民太空已为期不远了。  相似文献   

3.
地心之旅     
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人类最远已经能够看到距离地球140亿光年的天体,人类发射的各种太空探测器已经成功造访了太阳系的七大行星,人类的足迹甚至已经印在了月球上。然而,我们对自己脚下的地球却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4.
彗星之谜     
1986年,哈雷彗星回归太阳系,从地球上发射了6个空间探测器进行考察;1994年7月17日到7月22日,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分裂成的22块碎片相继和木星相撞,全世界的天文台都把望远镜对准了木星,正在天空中的"伽利略"号探测器和"哈勃"太空望远镜也忙于收集彗木相撞的照片和磁场变化、射电流量变化等信息;1994年8月13日又发现一颗彗星"麦克豪尔2号",发现时  相似文献   

5.
自1957年人类开始航天事业以来,世界各国共发射了4000多个形形色色的航天器。它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开拓太空作出了重要贡献。航天器可分为无人和载人两大类。无人航天器包括人造地球卫星、空间探测器和空间平台等。载人航天器包括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空天飞机等。人造卫星和空间探测器人造卫星是最早也是目前发射数量最多、用  相似文献   

6.
<正>经过漫长的太空旅行,"嫦娥三号"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当我的私人座驾——"嫦娥三号"探测器下降到月球上空预定高度时,通过反推火箭缓冲的作用,在月面上徐徐降落,舱门打开,自动弹出斜梯。这时,月球车缓缓地驰出出舱门,滑下斜梯,便开始了激动人心的约会之旅……"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最令人瞩目的是它搭载的一部由我国自主研制的"中华牌"月球车。  相似文献   

7.
太空制造业     
太空工厂距离我们有多远? 并不远。就距离而言,它们在离地球几千英里,也许远至22,500英里以外的轨道上。与那些已经发射到太阳系边缘甚至还更远的太空探测器相比,这就不算什么了。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人类探索星空的热情一直在不断地高涨。我们现在对太阳系内的各大行星已经比较了解了,但是对太阳系外的行星是近年来才开始有所知晓的。为此,欧洲空间局2006年12月21日发射了COROT太空望远镜,它是全球首个专门从大气层外观察太阳系外行星的太空探测器。这台太空望远镜的主要作用是探测太阳系外的行星。  相似文献   

9.
在太空探索中,月球作为我们的近邻,因其特殊的位置,丰富的资源而又重新受到关注。太空探测的中转站由于月球具有几乎没有大气层,没有磁场,弱重力场和稳定的地质构造等特征,所以从月球上发射深空探测器比在地球上要容易得多。因此,未来的月球基地不仅可以作为一个天然的发射平台,还是一个理想的太空探测的中转站。  相似文献   

10.
’97,访火星     
别睡了,火星!地球使者来了。于1996年12月4日发射升空的"探路者号"飞船,以1.7万公里的时速在太空中飞行了4.97亿公里,历时7个月后,终于在1997年7月4日下午1时零7分成功地着陆火星"战神谷",这是美国自1975年向火星发射两艘"海盗"飞船以来在火星表面降落的第一个探测器,这项耗资2.66亿美元的火星探测工程是"一个宇宙探测新时代的开端"。  相似文献   

11.
正Subject Code:H30 With the support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a collaborative study by the research groups led by Prof.Hu Youcai(胡友财),Prof.Yu Shishan(庾石山)and Prof.Tang Yi(唐奕)from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Bioactive Substance and Function of Natural Medicines,Institute of  相似文献   

12.
13.
问与答     
《大自然探索》2006,(1):73-73
问:为什么鸵鸟每每遇到“敌人”就会把头埋进沙堆? 在人们心目中,鸵鸟一直被视为“笨蛋”, 因为它每每遇到“敌人”——猎食者时,就把头埋进沙堆,以为自己看不见别人,别人也看不见它。最近,一位德国动物学家通过实地考察对鸵鸟的这一行为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他躲进帐篷中观察孵蛋的鸵鸟,结果发现,当一只花豹向孵蛋的鸵鸟走来时,鸵鸟把头埋进沙堆, 避过了花豹的耳目。  相似文献   

14.
问与答     
《大自然探索》2007,(2):78-79
问:啄木鸟为什么不会受到脑震荡?有人统计,啄木鸟为了觅食树上的昆虫,每天大约要啄12000次,但它为什么不会发生脑震荡?专家经研究后发现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一是啄木鸟的啄木运动是单向直线的,它不会因横向的剪切力或旋转力而伤害其头部;二是啄木鸟的头很大但很轻,啄木时产生的反作用力可分布在一个较大的面积范围,从而减轻了对脑部的冲击;三是啄木鸟的大脑周围的脑脊液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有效地减少了冲击力的传递;四是啄木鸟上颚的背面有一块特别的肌肉,对啄木时产生的振动起一定的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问与答     
《大自然探索》2006,(6):78-78
问:谁是人类的远古祖先? 大家都知道人类的祖先是类人猿,但它们是如何进化为人类的,又是在哪一块土地上进化为人类的,这些问题一直是古人类学家所关注的。由于在非洲找到不少属于人类远古祖先的化石,为此不少人认为人类的起源地是非洲。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家报道说:一种每平方厘米可载一百多万安培电流的软超导磁带在实验室已通过验证.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材料科学家斯蒂芬·R·福尔廷及其同事描述了这种在液氮温度达到75绝对温度时超导的可弯曲磁带的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18.
问与答     
《大自然探索》2006,(11):75-75
问:人类能找到治愈癌症的方法吗? 媒体经常会有关于癌症治愈新方法的报道,人们也经常会想,如今的医学技术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治愈癌症应该不成问题,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9.
<正>With the support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Dr.Huang Zhong's laboratory at the Institut Pasteur of Shanghai,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reported the development of a mouse model of coxsackievirus A16infection for anti-viral evaluation,which was published in Antiviral Research(2014,106:26—31).Coxsackievirus A16(CA16)is one of the main causative agents of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which  相似文献   

20.
A New Cross Discipline-Extenic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xtenics is a new discipline which solves contradiction problems. It studies the extensibility of things and the laws and methods of exploitation and innovation with formalized model.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its study objects, theoretical frame,methodological system, application,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utility value and prospect of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