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研究反硝化除磷过程中的脱氮除磷特性,采用厌氧/缺氧和硝化序批式MBBR系统(A2N-SBMBBR系统),在COD/TN平均值为2.98,单个运行周期为12 h的实验条件下,分析了单个代表性周期内反硝化除磷过程中三氮、TP和有机物的降解规律,并研究了A2N-SBMBBR系统单个代表性周期中DO、ORP和p H沿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A2N-SBMBBR系统中实现了反硝化除磷现象,脱氮、除磷效率分别达到77.86%和76.14%;COD主要在厌氧和硝化阶段去除,TN主要在硝化和缺氧阶段去除,在硝化序批式MBBR中出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在系统运行的缺氧阶段中,有一部分反硝化聚磷菌可以利用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吸磷反应;厌氧、缺氧阶段DO控制在0.2 mg·L-1以下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屠宰与肉类加工废水,通过分析不同来源废水的总磷含量、污水处理不同环节排水总磷含量,通过生物除磷结合化学除磷的处理方式,实现排水总磷浓度小于等于0.5mg/L。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验测定了制胶废水的可生化性,比较了三种不同的生物处理法对制胶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制胶废水具有较高的可生化性,适于用光合细菌进行生物处理.用自固定化光合细菌处理制胶废水,在厌氧-好氧条件下废水的CODcr去除率比在单独厌氧或好氧条件下要高.在预处理和厌氧-好氧条件下,废水的CODcr总去除率达到97.7%,出水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高氨氮在厌氧发酵中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废水生物处理技术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有效手段,但由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成分复杂,常含有多种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的成分,且不同废水所含毒物的种类、浓度相差很大,因而影响到厌氧生物处理的效果。例如,高浓度的氨氮就是废水厌氧生物处理中常遇到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用厌氧接触法处理高浓度的糖蜜酒精废水进行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容积负荷在1.16~5.94kg.coD/m~3.d范围内,去除率为60.7~95.5%;设备产气量为0.44~2.03m~3/m~3.d;每立方米废水产气量为30.8~38.4m~3;厌氧接触法是一种管理方便应用广泛的厌氧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6.
厌氧生物法处理活性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中温厌氧消化条件,对模拟染料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可溶性的偶氮活性染料处理效果较好;当污泥浓度在2~4gVSS/L,反应时间为22h,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0%和70%左右;染料的浓度在0~200mg/L时几乎没有抑制,染料浓度达到2000mg/L时,属重度抑制.废水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表明:在厌氧处理过程中,染料分子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好氧-沉淀-厌氧(OSA)污泥减量工艺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以及运行条件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使用16S rDNA的PCR-DG-DGGE图谱分析方法结合条带割胶回收DNA序列比对,对OSA工艺微生物群落特征进行分析。DG-DGGE图谱聚类分析和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OSA工艺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比传统活性污泥工艺更加丰富。增加Ns和提高废水水质的复杂性,都能使Shannon指数略有提高,微生物多样性增加,但优势微生物种群基本不受影响。DG-DGGE图谱中优势条带序列分析表明,OSA工艺中的回收到的11个优势菌与α-proteobacte-ria,β-proteobacteria,CFB-group bacteria种属的微生物有很近的亲缘关系,β-proteobacteria约占63.6%。其中6个优势菌与强化生物除磷系统、反硝化系统中出现的微生物同源性非常高,证实了在OSA系统中存在的慢速生长微生物-反硝化菌和聚磷菌。  相似文献   

8.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是目前废水厌氧处理中应用最广泛且最成功的厌氧反应装置之一。本文从运行模式、结构及部件改进、反应器的启动和颗粒污泥培养等方面对涉及UASB反应器的相关国内外专利申请进行了梳理,分析其年度变化趋势、国家/地区分布、主要技术主题的技术演进情况,以期对该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UASB对经生活污水稀释的油页岩废水进行处理,以厌氧污泥为菌种,经培养驯化,控制好进水pH值和停留时间,废水的CODCr去除率为42%,氨氮的去除率为12%,为对其进一步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钙、磷是牲畜骨骼的主要成分,草料中的钙、磷比例在1:1~1:15范围内比较适宜,牲畜吸收率很高,骨骼生长良好,磷酸钙沉积量最大。  相似文献   

11.
矿山酸性废水中微量有害重金属元素的中和沉淀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灰中和及其衍生方法是处理矿山酸性废水最常用的方法,但该法对废水中微量有害重金属元素的去除作用通常不被了解.该文用石灰石、石灰中和处理某硫铁矿露天采场的酸性废水,考察了废水中微量有害重金属元素的沉淀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对大多数重金属离子而言,pH值越高,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越好,但若重金属离子生成两性化合物沉淀,则存在一个最适宜的pH值.石灰石中和法对在酸性条件下生成沉淀的重金属离子去除效果及沉渣的沉降性能较好,但最高pH值为6,对其他的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有限;石灰法的pH值有较大的调节范围,处理效果明显优于石灰石;石灰石-石灰二段中和法的处理效果在总体上与石灰法相当,在达到与石灰相同的处理效果时,能够降低约1/3的石灰投加量和沉渣的产生量,沉渣的含水率相比石灰法更低,沉降性能更好.废水中微量有害重金属元素的中和沉淀去除效果与pH值密切相关,因此在工艺的选择之外,中和剂的投加量和投加方式,处理设施更为精准的掌控和运作非常关键,研究可为确立石灰石-石灰法处理矿山酸性废水的最佳工艺和过程控制条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水泥灰土进行不同含盐量的Na2SO4溶液浸泡后的固结试验研究,得到了含盐量、养护龄期对水泥灰土的压缩性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含盐量的增大,水泥灰土的压缩系数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达到含盐量7%之前,压缩系数随着含盐量的增大而减小;当含盐量为7%时,压缩系数减为最小;含盐量超过7%后,压缩系数开始增大,压缩模量的变化规律与压缩系数相反.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水泥灰土的压缩系数不断减小,并且在初期(20天)压缩系数随龄期增长变化较快,而在后期(20天)压缩系数随龄期增长变化较慢,压缩模量与养护龄期的关系曲线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型还原剂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一种来源广、价廉的新型还原剂处理含Cr^6 的工业废水,考察了废水pH值、处理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上除率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在pH=1.0,反应温度为98℃的条件下,含Cr^6 废水经处理后,Cr^6 的占除率达到98%以上,可以回收较纯净的Cr(OH)3,生产费用低。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底泥曝气对底泥吸附磷的强化作用以及对底泥中不同形态磷数量分布的影响,底泥采自校园河流.结果表明:底泥曝气有利于上覆水中磷向底泥迁移,并且,这种促进作用优于对水曝气.底泥曝气后,底泥对磷的吸附容量显著增加.底泥曝气显著增加了磷的累计吸附量,并高于对水曝气.原因可能与有机物去除有关.底泥曝气可以强化潜在活性磷向难释放态磷转化,这种强化作用高于对水曝气.  相似文献   

15.
采用FeSO4和KMnO4反应制备新生态铁氧化物去除水中的磷酸盐。结果表明:KMnO4与Fe-SO4的最佳投加摩尔比为0.33。KMnO4/Fe2 +工艺混凝对水中磷的去除效率随铁盐投量的增加而升高,随溶液pH值的增加而降低。相比较Fe2(SO4)3,KMnO4/Fe2 +工艺在溶液pH值6 ~9时可提高对水中磷的去除率,这种除磷效果的差别归因于传统铁盐与新生态铁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当溶液中存在钙离子或镁离子时,KMnO4/Fe2 +工艺在pH值4 ~9范围内均可提高水中磷的去除率,在溶液pH值7 ~9范围内其去除率增加显著,为KMnO/Fe2 +工艺除磷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在常温条件下,钢铁的表面形成黑膜.其发黑液的配方是二氧化硒、无机铜盐、醇类化合物和有机酸.应用时只需将金属浸人发黑液中,即可得到满意的表面质量.这种发黑方法将会随着节约能源要求的提高而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7.
胜坨地区内发育有多个富灰质泥岩的地区,灰质泥岩的发育对砂体的描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摸清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沙三下亚段灰质泥岩的分布特征,结合前人研究,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地震、地球化学等资料,对研究区沙三下亚段进行了体系域的划分,划分为低位域、湖侵域和高位域。在各体系域的等时地层格架内进行了地层的精细划分与对比,以研究灰质泥岩的纵向和横向分布情况。高位域灰质泥岩分布特征为从北西向深湖区灰质泥岩厚度逐渐增厚。湖侵域灰质泥岩的分布情况为整体上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灰质泥岩厚,东部地区从北向南东方向逐渐减薄,西部地区从北西方向向南东-东逐渐增厚。低位域灰质泥岩的分布特征为从北西向深湖区灰质泥岩厚度逐渐增厚,最厚的位置分布于两个扇体之间地区。  相似文献   

18.
本文的试验研究表明:过磷酸钙结合灌水对减少土壤胶体中的代换性钠,降低碱化度和耕层盐分,促进小麦增产等都有明显效果.实践证明该项技术措施方法简便,实用性强,是改良轻碱地并获得作物高产的行之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山丹河作为黑河水系的较大支流,其水质优劣程度对黑河干流水质有着十分密切的影响.利用山丹河水质监测数据对山丹河主要污染物浓度以及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可知山丹河主要污染物以耗氧性有机物为主,营养盐次之,其主要污染物分担率为:BOD5占17.4%,挥发酚占13.6%,CODMn占12.9%,TP占12.6%.运用模糊评价法进行水质等级评价研究,根据模糊评价法最大隶属度原则,山丹河的水质等级属于V级,属重度污染.同时分析了山丹河污染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纳米TiO2粉体对低浓度含磷水体的吸附性能。考察了溶液pH值、吸附剂用量、共存离子等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米TiO2粉体在pH值为3~9范围内的溶液中都能有效去除磷酸盐,去除率均在95%以上。纳米TiO2粉体对磷酸根的选择吸附性强,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反应主要以化学吸附为主,存在多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