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位同志:今天是分院科學研究工作計劃會議召開的第一天,蒙中央重工業部、輕工業部、燃料工業部、東北文化教育委員會、東北人民經濟計劃委員會和東北各部門、各企業單位、各大學、各研究機構的代表參加,並有中國科學院吳有訓副院長親臨指導,我代表分院同志,謹向大家致以熱烈的歡迎。  相似文献   

2.
《科学通报》1950,(8):602-602
一九五○年四月初,遵照着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核定的地質礦產調查計劃,有南京北京的四十多位地質工作人員和十幾位测量人員到達瀋陽,會同在東北的地質測量人員組織了東北地質礦産調查隊。到五月和六月又前後有二十多位物理探鑛人員前往參加。經過五個多月的野外測量、調查和探勘,到九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在瀋陽舉行一個總結會議。與這個調查隊約略同時而稍爲晚一點還有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於五月下旬有十一人到北滿調查,成立一個北滿地質調查隊,亦於九月末結束野外工作,九月二十七日趕到瀋陽,參加這個總結會議。在會議中有一百位以上的地質和物理探鑛工作者濟濟一堂,共同報告討論東北的地質礦產問題。在中國這樣的集體地質工作,還  相似文献   

3.
《科学通报》1950,(7):439-439
中華全國自然專門學會聯合會和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抗美援朝宣言: 美帝國主義不顧一切,擴大對朝鮮的侵略戰爭,戰爭火焰已經燃燒到我國的鴨綠江邊。美帝國主義在侵略朝鮮的同時,又侵占我國的領土台灣,又不斷地侵犯我國東北和山東的領空,並曾侵擾我國山東的海岸。我國的安全已經受到嚴重的威脅,我們絕不能置之不理了! 我們站在科學工作的崗位上,嚴正宣告:美帝國主義是中國的敵人,是全世界的敵人,是和平與民主的敵人,也是人類文化的敵人。  相似文献   

4.
宋達泉 《科学通报》1954,(11):56-56
1950—1952年,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土壤研究室與東北農業部門人員,在東北和內蒙東部地區, 進行了土壤普查和重點調查研究的工作,對東北土壤的地理分佈,主要土類特性和存在的問題,已有初步的了解。為了進一步地解决東北的重要土壤問題,中國科學院於1953年4月成立東北土壤研究所籌備處。1954年10月,東北土壤研究所籌備處與東北林業研究所籌備處、應用化學研究所農業化學室合併為林業土壤研究所。兩年來東北  相似文献   

5.
應子善 《科学通报》1954,(11):53-53
中國科學院東北分院於9月6日至10日在長春舉行了電力電工報告會。參加這次會議的有各地有關的科學研究機關、產業部門、高等學校等49個單位的行政领導幹部、科學研究人員、教授、工程技術人員、先進生產工人等185人。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有關電力電工方面的蘇  相似文献   

6.
《科学通报》1954,(2):59-59
1953年11月30日中央衛生研究院在北京召開日本血吸蟲病防治工作座談會。參加會議的,除該院寄生蟲學系全體工作人員以及該院華東分院有關工作人員以外,還有中央衛生部的代表和中國協和醫學院的醫學昆蟲與藥理方面的專家。血吸蟲病是日本血吸蟲(Schistosima japonicum)在人的血管裏面寄生所引起的一種疾病。日本血吸蟲的成蟲寄生在人或其他哺乳動物門脈  相似文献   

7.
《科学通报》1951,(9):979-979
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與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组织的國際醫防服務隊第六大队已於7月11日出發赴朝鮮前线工作。這個人隊包括青島兩個一般外科队,唐山的骨科、內科各一隊,中國紅十字會广州市分會的传染病科一队。該人隊出發前中國紅十字会總會曾舉行歡送晚会。總会会長李德全、副会长熊瑾玗、常務理事蘇井觀、陳其瑗、伍雲南、理事傅連暲等都在歡送会上勉勵隊員以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为爭取和平的最后胜利而努力。  相似文献   

8.
東北中部平原地區冬季嚴寒少雪,冬小麥常常不能安全越冬,有的年份甚至全部凍死。公主嶺在過去4年間,絕對最低氣温達-34.8℃(1950年1月6日),1953年1月會有6天在-30℃以下。爲了解决當地冬小麥的越冬問題,我們從1949年開始,根據李森科院士把春小麥改變爲冬小麥的理論和方法,企圖創造出具有高度越冬性,適合這一地區栽培的新冬麥品種。現在已獲得兩種由春小麥轉化成功的冬小麥。  相似文献   

9.
《科学通报》1954,(3):49-49
1954年1月28日中國古生物學會在北京召開了第六屆年會。出席這次會議的有會員等三十餘人。 會上楊遵儀代表理事會作了會務報告,簡單地總結了一年的工作和會員情况。一年來學會的工作是有開展的。理事長楊鍾健在會上作了“古生物學工作者如何在總路線的燈塔照耀下爲祖國建設服務”的報告(原文見本刊本期第18頁)。會議的參加者根據這一报告,對一些重要問題進行了討論。  相似文献   

10.
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的工作,三年來有很大的發展。現在全國已有28個省市建立了分會,尚有長春市、吉林省、廣西省正在積極籌建分會,並有95個縣市建立了支會(或地區小組)。協會已發展了科學技術工作者25,000餘人為會員。在全國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熱情參與和支持下,協會為我國勞動人民開展了大量的科學普及工作。如三年來協會所組織的科學技術講演達28,000餘次;最近一年中由協會總會所出版的科學普及小冊子即有24種,發行71萬冊,分會出版的小冊子和活頁宣傳資料則在300種以上。此外在科學展覽和科學電影幻燈的放映工作上也有很大成績,三年來總共吸引了觀眾1,000多萬人。為了滿足勞動人民高漲的學習科學技術的要求,協會接辦了在國內出版多年的兩個通俗科學期刊:“科學畫報”和“科學大眾”。 1953年初,在中國共產黨中央的關懷和指導之下,協會明確了自己的方針,肯定了為了配合國家的有計劃的經濟建設,目前着重在大中城市開展工作,以工人和幹部為主要對象進行科學技術宣傳。從此協會的工作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各地分會一年來為工人和幹部舉辦了許多定期的科學技術講座,使工作進一步做到為國家的經濟建設服務,並逐漸做到了經常化。由北京分會開始為幹部舉辦的“蘇聯科學技術講座”、“經濟建設科學知識講座”,已逐漸推廣到全國各地。天津市分會在棉紡六廠舉辦的“紡織技術知識講座”,使該廠新由工人提升的幹部掌握了紡織生產全部過程的科學道理,從而使生產有了改進,使布機的斷頭率降低16.7%。現在這一講座的經驗已在天津各國營紡織工廠推廣。上海市分會為全市機器製造廠的主要管理幹部舉辦系統的生產知識講座,使幹部們改進了生產管理的方法,有些工廠已開始在本廠內發動協會會員舉辦同樣性質的講座,作為培養技術幹部的一項好方法。上海市分會在泰利機器廠的會員工作組創造了在廠內開展經常的科學技術宣傳的經驗,通過黑板報、有線廣播、“製造車床技術”講座等,對培養技術管理幹部、提高青年技工的技術水平、宣傳生產安全等起了作用。旅大市分會和武漢市分會為工人羣眾組織了機械、電機、物理、化學等基本知識講座,吸收了八、九千的丛本聽眾,幫助工人為進一步學習科學技術,打下很好的基礎。農村工作方面,協會供給文字的和圖片的宣傳資料,通過文化舘站、宣傳員、農業衛生機關進行宣傳,也有很大成績。 為了討論在協會工作中如何貫徹國家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交流城市工作經驗,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在1953年11月17日至22日召開了市分會工作座談會。到會的有北京、天津、上海、瀋陽、放大、鞍山、哈爾濱、長春、武漢、廣州、西安、重慶、青島等大城市代表25人。會議聽了副秘書長袁翰青關於國家過渡時期總路綫的傳達報告,並由天津等六個分會報告在城市中對工人、幹部進行科學技術宣傳工作的一些經驗,最後討論了協會1954年工作計劃要點草案。會 議經過六天的熱烈討論後結束。代表們認清了協會在過渡時期的偉大光榮的任務,看到了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燈塔照耀之下協會工作的豐富內容和正確方向。本文就是這次座談會的總結報告。  相似文献   

11.
《科学通报》1954,(4):43-43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在今年2月19日至25日在北京舉行了第一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出席和列席大會的各地區代表共60多人。 這次大會是結合中央人民政府紡織工業部全国国營紡織廠廠長會議召開的。全體代表在大會前后都参加了廠長會議,明確了紡織工業的發展方向和當前的中心工作,提高了代表們進行学术研究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汪猷  童村  金培松 《科学通报》1954,(11):35-35
一委員會成立以来的簡單情况 1962年11月舉行抗生素座談會後(座談會總結已在科學通報1953年4月號發表),上海各有關抗生素研究與生產機構就建立了臨時性的聯合工作組織,進行合作研究。1953年5月,在過去合作的基礎上正式成立了上海抗生素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中國科學院西北分院籌備委員會今天成立,这对于今後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西北地區的科学研究工作是有重大意义的。大家知道,我們國家目前正處在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的過渡時期。在這個過渡時期內,我們國家的總任務就是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逐步完成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  相似文献   

14.
《科学通报》1954,(1):20-20
社會科學四個研究所的所長會議,一共開了兩天。會議聽取了各所1953年工作情况的報告,根據國家過渡時期總各綫、總任務及文教工作的總方針討論了今後的工作,明確了各所1954年工作的方向和重點。一社會科學各研究所1953年一般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5.
《科学通报》1954,(2):71-71
日本民主主義科學者協會幹事長、日本著名生物學家柘植秀臣教授在出席世界和平理事會維也納會議並訪問蘇聯之後,應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的邀請,於1954年1月中旬來我國參觀訪問。在訪問期間,柘植秀臣教授參觀了北京醫學院以及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昆蟲研究所、應用物理研究所、古脊椎動物研究室周口店工作站和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等科學研究機構。 為了歡迎這位熱情地來我國訪問的日本科學工作者的代表,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  相似文献   

16.
張大煜 《科学通报》1954,(11):72-7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我國有數的女石油科學家、中國科學院石油研究所研究員范希孟同志不幸於1954年10月7日因靜脈炎血管破裂,在大連逝世。我們都為中國科學界失掉了這樣一位優秀而純樸的科學家而感到十分悲痛。范希孟同志是湖南長  相似文献   

17.
林鎔 《科学通报》1954,(2):23-23
一保加利亞科學院植物栽培研究所所長赫里斯多·達斯卡洛夫院士,於1953年8月21日來我國考察農業情况,至11月初回國。在此兩個月間,達斯卡洛夫院士參觀了華北、東北、華東等地的農業科學研究所、農業高等學校、農場、農業試驗場;訪問了許多地方的農業及園藝生產合作社、互助組和勞動模範,舉行了關於大豆、煙草、苧蔴、柞蠶、蔬菜、果樹和各地農業概况等等座談。達斯卡洛夫院士又在濟南、公主嶺、興城、大連、哈爾濱、熊岳、南京、杭州各地講演,報告保加利亞農業增產的情况和應用米丘林  相似文献   

18.
《科学通报》1954,(1):10-10
中國科學院所長會議生物學地學組的會議從1953年10月26日開到11月7日。各單位在會上彙報了工作情况,結合過渡時期國家總路綫和文教工作方針,對今後工作展開了討論,明確了生物科學及地學各單位今後數年內發展的方針與任務,同時對生物科學、地學各單位比較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學習蘇聯、培養幹部、組織領導、院內外聯系等問题有了更明確的認識。  相似文献   

19.
宋應 《科学通报》1954,(3):16-16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起,我們的國家即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即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過渡時期。國家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與總任務是照耀我們各項工作的燈塔,它不僅給我國地質工作者提出了明確的工作方向,也向我們提出了光榮而莊嚴的任務。 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建成社會主義社會的基礎,而地質工作正是發展與建設工業的先行步  相似文献   

20.
1954年5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第217次政務會議批准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民族語言文字研究指導委員會及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務委員會關於幫助尚無文字的民族創立文字問題的報告,並對這一工作今後的進行作了指示。政務會議的指示對今後幫助尚無文字各民族創立文字的工作是一個指導原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