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分析肺表面活性剂(pulmonary surfactant,PS)联合持续气道正压(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治疗中的作用。将2016年3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94例NRDS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机械通气联合PS治疗,治疗组则采取CPAP联合PS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并发症发生率、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74%较对照组的82.98%高(P0.05);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PaCO2、PaO2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其pH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8.51%较对照组的23.40%低(P0.05),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NRDS接受PS联合CPAP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大大缩短通气时间,明显降低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探析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选择甘肃金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新生儿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氧疗方法(鼻导管治疗),实验组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率、呼吸频率及危重病例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实验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心率、呼吸频率及NCI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实验组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有助于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3.
呼气未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治疗急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急性肺水肿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PEEP(3~8cmH_2O)机械通气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血压(BP)、呼吸(R)、心率(HR)、氧饱和度(SaO_2)等动脉血气指标及胸片变化,同时与30例常规药物治疗组进行对比。结果:经PEEP机械通气治疗0.5~1h后,29例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氧饱和度上升,血气指标好转,心功能改善,仅一例无效死亡。总有效率96.67%。结论:呼气末正压通气是治疗急性肺水肿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持续性正压通气(CPAP)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者高血压病(HT)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7月呼吸科收治的OSAHS合并HT患者124例,参考其对CPAP接受程度分成两组,CPAP组62例,给予CPAP联合内科降压药物治疗,对照组62例,给予良好生活方式指导及常规内科降压药物治疗,治疗前后常规检测入选患者清晨卧位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同时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及多导睡眠图(PSG)检查,治疗随访周期为6个月,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睡眠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最低SpO2、血压变异性指标(晨峰现象(MBPS)、短时血压变异(BPV))及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分析CPAP对OSAHS合并HT影响.结果:治疗后,CPAP组AHI较对照组降低明显,最低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4例患者治疗后血压变异性及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但CPAP组血压变异性及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HS合并HT患者治疗过程中有效的CPAP联合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可在明显改善OSAHS合并HT患者通气功能的同时提高昼夜血压的稳定性,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高频振荡通气(HFOV)并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疗效。方法:18例出现气胸的新生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并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小时后PaCO由10.10±3.20kPa下降至5.70±0.80kPa(p<0.05),PaO由5.60±1.10kPa上升至7.20±1.60kPa(p<0.05),24小时后PaO为9.30±2.00(p<0.01),并且FiO和氧合指数、平均气道压等均逐渐下降。经HFOV并闭式引流治疗,18气胸患儿14例完全治愈,3例放弃治疗,1例双侧气胸患儿无效。讨论:HFOV对治疗新生儿气胸并呼吸衰竭十分有效,且安全性好,比常频机械通气(CMV)有很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治疗急性肺水胖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急性肺水肿基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PEEP(3—8cmH2O)机械通气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血压(BP)、呼吸(R)、心率(HR)、氧饱和度(SaO2)等动脉血气指标及胸片变化,同时与30例常规药物治疗组进行对比。结果:经PEEP机械通气治疗0.5—1h后,29例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氧饱和度上升,血气指标好转,心功能改善,仅一例无效死亡。总有效率96.67%。结论:呼气末正压通气是治疗急性肺水胖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产前应用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对促胎肺成熟,降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方法 将90例早产孕妇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产前应用氨溴索和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单纯用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产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结果 早产儿窘迫综合征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产前应用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可降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汪向海  王莹 《科技信息》2013,(10):154-155
目的: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10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无创呼吸机行双水平正压辅助通气治疗组(治疗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5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动脉血气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3天后pH、PO2、PCO2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心率及呼吸频率也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AECOPD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通气,降低气管插管率和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产前应用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对促胎肺成熟,降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方法将90例早产孕妇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产前应用氨溴索和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单纯用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产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结果早产儿窘迫综合征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产前应用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可降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70例发生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两组在胎龄、性别、出生体重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治疗组给予纳洛酮治疗;首剂0.1mg静注,继而以纳洛酮0.4mg加入10%葡萄糖40mL中持续静滴,滴速5mL/h,1次/12h.对照组使用氨茶碱治疗:首剂5mg/kg,30min内滴完,8h后用氨茶碱2mg/kg静滴,1次/12h.分别记录患儿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纳洛酮组有效34例,有效率94%;氨茶碱组有效27例,有效率7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治疗原发性呼吸暂停与氨茶碱同等有效,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70例发生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两组在胎龄、性别、出生体重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治疗组给予纳洛酮治疗;首剂0.1mg静注,继而以纳洛酮0.4mg加入10%葡萄糖40mL中持续静滴,滴速5mL/h,1次/12h。对照组使用氨茶碱治疗:首剂5mg/kg,30m in内滴完,8h后用氨茶碱2mg/kg静滴,1次/12h。分别记录患儿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纳洛酮组有效34例,有效率94%;氨茶碱组有效27例,有效率7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治疗原发性呼吸暂停与氨茶碱同等有效,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0SAS)的价值。方法 对66例中重度0SAS患者应用nCPAP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对比。结果发现治疗后患者最长和平均呼吸暂停时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及呼吸紊乱指数(AHI)均有明显改善(P&lt;0.05-0.001)。结论 nCPAP作为内科治疗中重度0SAS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守明  李岚  刘志勇  汪庆余  邹音  吴熙  朱绿绮 《江西科学》2004,22(4):255-259,264
研究和建立败血性急性肺损伤的动物模型,并观察联用NF-κB活性阻断剂对肺损伤动物的治疗作用。方法:用盲肠结扎穿刺(CLP)法建立豚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同时经口给予布活芬167mg/kg和肌肉注射VitE 174mg/kg,结合动脉血气分析、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肺湿重/干重比值(W/D)及肺组织病理观察,免疫组化方法研究肺组织NF-κB的活化。结果:CLP组动物在6h后开始缓慢出现症状,呼吸急促100~110次/min(正常呼吸80~95次/min),蜷缩。对外界刺激敏感;16h有少量泡沫状分泌物由鼻腔溢出,呼吸变得窘迫,倦怠,卧伏,不喜活动;24h呼吸窘迫十分显著,泡沫状分泌物(带血性)由鼻腔溢出明显增多,呼吸频率为100~140次/min;CLP24h内死亡率可达10%,24~40h死亡数可达30%,40~56h死亡数可达80%。动脉血PaO2在12h开始明显下降,24h以后有恶化趋势,PaO2持续低于10kPa,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从12h开始降低,24h明显降低。术后24h已经表现出急性肺损伤。肺组织NF-κB表达活跃,最后导致动物败血性休克,于2d左右出现大量死亡;给药组动物症状有所缓解,最终死亡率为60%,肺组织NF-κB表达程度较模型组低。结论:利用CLP法可以在豚鼠上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在肺损伤早期联合应用NF-κB活化的阻断荆,有助于提高急性肺损伤(ALI)的存活率,减轻ALI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70例发生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两组在胎龄、性别、出生体重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治疗组给予纳洛酮治疗;首剂0.1mg静注,继而以纳洛酮0.4mg加入10%葡萄糖40mL中持续静滴,滴速5mL/h,1次/12h.对照组使用氨茶碱治疗首剂5mg/kg,30min内滴完,8h后用氨茶碱2mg/kg静滴,1次/12h.分别记录患儿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纳洛酮组有效34例,有效率94%;氨茶碱组有效27例,有效率7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治疗原发性呼吸暂停与氨茶碱同等有效,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王秀莉 《甘肃科技》2014,30(21):127-128
观察纳络酮加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对使用氨茶碱后仍出现呼吸暂停的早产儿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加用纳络酮治疗,对照组不用;比较两组间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时间和发生次数、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等的差异。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呼吸暂停的次数为(1.7±0.9)次/d vs(3.4±2.1)次/d,P值〈0.001;呼吸暂停的时间明显缩短,为(19.7±2.6)s vs(23.3±3.5)s,P〈0.05;呼吸暂停时Sp O2的下降程度[(82.0±8.4)%vs(74.5±6.2)%]及心率下降程度[(96.4±13.8)次/min vs(87.7±14.5)次/min]均明显减轻,P均〈0.05.结果提示,纳络酮在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探讨分析一种新型固定方式应用于婴幼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中的临床效果。将78例NCPAP婴幼儿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采用普通固定方式,观察组患儿采用新型固定方式,评估两组通气效果、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儿通气效果满意率更高,血氧饱和度异常例数更少,面部皮肤受压、鼻腔粘膜损伤以及24h鼻塞脱出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新型固定方式可有效降低NCPAP患儿通气并发症,保证通气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探究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疗效。选取2019年3月~2019年6月定西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阻肺合并PH患者8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尼可刹米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2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PASP、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治疗后,观察组PaO_2、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_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PASP水平均显著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FEV_1/预计值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CA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PH可有效改善呼吸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实验性急性肺损伤部分液体通气效应与剂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肺灌洗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家兔实施不同剂量氟碳(perfluorocarbon,PFC)的部分液体通气(partialliquidventilation,PLV),观察其疗效及剂量-效应关系。方法:14只成年健康家兔,麻醉后经气管导管用生理盐水反复肺内灌洗,直至动脉氧分压(PaO2)<13 33kPa(100mmHg)达1h,记录肺气体交换、血液动力学及呼吸动力各参数作为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基础值。随机分为PLV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以呼吸机行常规机械通气,不给予任何治疗措施;PLV组动物于ALI后每30min气管内灌入PFC(FC3280,3M,德国)6mL·kg-1共3次,总量为18mL·kg-1。以上述呼吸参数行机械通气。最后一次灌注后继续行机械通气3h,每小时记录各参数次。结果:PLV组Pa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HbO2)在灌注第一个剂量的PFC后即显著改善,并与剂量呈相关性;PaCO2在灌注第一个PFC剂量后较ALI时显著降低,但并不随剂量的增加而继续降低。结论:以氟碳为媒介的部分液体通气可明显改善肺灌洗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家兔的肺氧合,并呈剂量相关性,同时呼吸动力的改善与剂量无关。  相似文献   

19.
BiPAP无创通气与常规治疗COPD呼吸衰竭5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型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AECOPD合并重度呼吸衰竭应用NPPV治疗的28例患者(NPPV组),同期住院未接受NPPV治疗的2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气变化、血气改善时间、住院天数及气管插管率.结果:NPPV组患者动脉血酸碱度(pH)、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 改善更明显(P<0.05).NPPV组血气改善时间比对照组缩短[分别为(7±4)d与(15±7)d,P<0.05].NPPV组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缩短[分别为(14±5)d与(27±6) d,P<0.05].气管插管率明显下降(分别为3.5%,22.8%,P<0.05)结论: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疗效肯定,减少了气管插管,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 Bi PAP呼吸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1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 ,经常规治疗无效 ,给予 Bi PAP呼吸机通气治疗 ,观察动脉血气变化。结果 :Bi PAP持续通气 72小时后 ,患者动脉血 Pa O2 明显上升 ,Pa CO2 下降。结论 :Bi PAP呼吸机对支气管哮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