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1—氰基—十一酸熔点与折光率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1-氰基-十一酸是尼龙-12的合成中间体,其物性常数有待精确测定。在校正仪器的基础上,对其熔点和折光率进行了测定,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准确度和(或)精密度分析,表明所得结果是可靠的,结果为:11-氰基-十一酸的熔点为56.6℃,在60℃时折光率为1.4428。  相似文献   

2.
熔点是化合物十分重要的属性,测定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是大学有机化学实验非常基础的项目。测定熔点的方法也有很多,总结以往所使用的测定熔点的方法,都会有一些不足。我们对熔点的测定装置进行了改进,采用电加热的装置,以空气为介质来传导热量,通过调节电压缓慢增加环境温度,使熔点的测定有了很好的效果,操作更加简便,实用性更强,实验误差小,节约了成本,实验的整个过程中达到了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3.
关于瓶级聚酯切片熔点测定方法的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熔点显微镜法和不同测试条件的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对瓶级聚酯切片熔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研究了不同方法测定结果间的规律及不同测试条件对结果的影响 .得出的结论是 :不能采用熔点显微镜法代替 DSC法测定瓶级聚酯切片的熔点 ;DSC法的不同测试条件对结果影响明显 .研究结果为测定瓶级聚酯切片熔点选择方法和测试条件提供依据 .  相似文献   

4.
采用三种煤灰混合成二种类混合灰样,对混合灰样进行灰熔点测定和变形温度T1下的矿物组成测定,并利用三元相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混煤灰熔点与混煤比不呈线性规律,而与矿物质间的低温共熔作用有关.混煤灰在弱还原性气氛和T1温度下的矿物组成与SiO2-Al2O3-CaO三元相图的矿物组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含SrO连铸保护渣熔点及粘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SrO-SiO2-CaO-Al2O3(5%)-Na2O(10%)-CaF2(10%)六元渣系的熔点及粘度,绘制了等熔点曲线图及等粘度曲线图,得出了熔点及粘度与保护渣化学组成的数学关系式。通过对曲线图的分析,提出了含SrO连铸保护渣的最佳组成范围。  相似文献   

6.
此文推荐一个大学综合有机化学实验。利用Williamson反应制备对正己烷氧基苯甲酸,并通过熔点仪和偏光显微镜测定对正己烷氧基苯甲酸的熔点和清亮点,观察其相变过程。该实验能够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熔点测定的原理、了解熔点测定在初步判断化合物相变方面的应用,掌握熔点测定及重结晶等基本操作。  相似文献   

7.
以芝麻油为原料,用乙醇作提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芝麻素最佳提取条件。采用乙醇对芝麻素粗品进行结晶纯化,测定其熔点,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纯度。结果表明料液比为1:5,浸提时间3h,温度50℃,浸提3次,芝麻素提取率最高,达到0.336g/100g芝麻油。芝麻素结晶熔点为120.5~121.7℃,HPLC法分析芝麻素物质相对含量达95.2%。本研究得到较高纯度的芝麻素纯化结晶,为开发高附加值的芝麻素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灰渣组分对灰渣熔点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某医疗废物焚烧炉灰渣,研究添加不同组分物质对其熔点的影响。参考此灰渣比例,以SiO2、Al2O3、Fe2O3、Na2CO3、NaCl和CaO配成模拟灰渣,研究其组分含量变化时熔点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添加SiO2、Fe2O3、Na2CO3对焚烧炉灰渣和模拟灰渣均具有助熔作用,且前2种物质使熔点降低160℃以上;CaO在焚烧炉灰渣和模拟灰渣中均起到提高熔点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含BaO保护渣熔点及粘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测试了BaO-SiO2-CaO-Al2O3(5%)-Na2O(10%)-CaF2(10%)六元渣系的熔点及粘度。绘出了熔点曲线图及粘度曲线图。求出了性质与化学组成的数学系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含BaO保护渣恰当的组成范围。  相似文献   

10.
用拓扑方法探讨了直链伯醇的熔点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提出一个结构基础明确的定关系式。对甲醇到1-三十四烷醇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应用这一定量关系,不仅能够合理表征直链全醇的结构性能关系,而且有助有助于揭示物质结构与性能关系这间的奥秘。.  相似文献   

11.
硝化纤维素液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熔点测定仪,红外光谱仪和差热-热重分析仪等现代分析手段对NC的加热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并证明NC存在熔点,以及熔点随着NC含氮质量分数,粘度和加热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2.
温控阀中感温蜡的膨胀特性及其调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蜡式恒温阀中感温石蜡的调配规律,对十八烷与二十烷以不同比例制得的混合物的熔点和膨胀率进行测试.采用数字熔点仪和显微熔点仪对混合物进行熔点测量,混合物膨胀率则使用膨胀率测定装置进行测量.同时又基于膨胀特性对优化感温蜡的调配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高碳数烷烃为主加入较少量低碳数烷烃调配而成的石蜡有较理想的膨胀率,更适合应用于蜡式恒温阀.  相似文献   

13.
刘改平  靳新慧  郭健 《太原科技》2012,(10):105-107
介绍了差示扫描量热仪的原理、用途,阐述了平衡熔点的原理和应用实例,对DSC测试物质平衡熔点进行了例证。  相似文献   

14.
富硼渣粘度及熔化性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化学试剂氧化物配制合成富硼渣,利用ZC-1600型高温综合测试仪,用内柱体旋转法测定其熔体粘度及熔化性温度。实验过程中,对氧化物原料采取细磨、混匀、快速熔制、搅拌成均相渣、钼片衬里坩埚等措施,有效防止碳化物生成。研究了B2O3,MgO,SiO2,CaF2含量对熔渣的粘度及熔化性温度的影响。B2O3,CaF2在熔渣中起到助熔剂及降低熔体粘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To improve the properties of Sn10Sb8Cu solder alloy, two new solders (SnSbCuAg and SnSbCuNi) were formed by adding small amounts of Ag or Ni into the solder allo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lting point of the SnSbCuAg solder alloy decreases by 14.1℃ and the spreading area increases by 16.5% compared to the matrix solder. The melting point of the SnSbCuNi solder alloy decreases by 5.4℃ and the spreading area is slightly less than that of the matrix solder.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shows that adding trace Ag makes the melting point decline due to the dispersed distribution of SnAg phase with low melting point. Adding trace Ni, Cu6Sn5 and (Cu, Ni)6Sn5 with polyhedron shape on the copper substrate can be easily seen in the SnSbCuNi solder alloy, which makes the viscosity of the melting solder increase and the spreading property of the solder decline.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二分搜索等温等压分子动力学方法和EAM(embedded atom method)势,对单质铜的平衡熔点进行计算,研究了不同时间步长对模拟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时间步长越小,熔点计算结果越接近实验值;当时间步长小于0.05fs后,进一步减小时间步长,熔点计算结果在计算精度范围内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键距差分析方法分析了体材TiN的价电子结构,在此基础上计算了TiN的熔点,并对TiN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微观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石蜡性能改进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数字熔点仪﹑材料万能试验机等,在硬脂酸质量分数为0~100% 范围内,研究了石蜡-硬脂酸混熔体系的熔点和抗压强度特征,并采用红外吸收光谱对其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硬脂酸对石蜡熔点有一定影响,当其质量分数在0~40%范围内,其熔点呈缓慢降低趋势,其后逐渐升高;硬脂酸对石蜡强度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尤其是质量分数在0~10%范围内,石蜡强度迅速升高,强度增长率达32.56%,其原因主要与硬脂酸能够去除石蜡中的气泡、提高石蜡均匀性有关;根据红外吸收光谱测试结果,石蜡与硬脂酸在组成上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所以二者可按任意比例实现物理相熔;在工业应用中,若要提高石蜡的强度,而又不明显降低其熔点,硬脂酸质量分数应小于20%。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固体和分子经验电子理论,对稀土化合物的熔解机制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通用的熔点T_m(K)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所得误差小于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