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HF/631G基组水平上对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与氯代甲烷(CHnCl4-n,n=0~3)形成的电荷转移复合物进行从头计算研究,把复合物看作是一个超分子,探讨该系列复合物的择型性、稳定性、几何构型及电荷转移规律.结果表明,DMF与CHnCl4-n可形成一系列稳定的电荷转移复合物,其稳定性次序为DMFCHCl3>DMFCH2Cl2>DMFCH3Cl>DMFCCl4.在形成复合物的过程中包含着负电荷由电子供体DMF向电子受体CHnCl4-n的转移,其电荷转移量与稳定性次序相一致,复合物的键长也有明显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能较好地解释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2.
在HF/6-31G基组水平上对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与氯代甲烷(CHnCl4-n,n=0 ̄3)形成的电荷转移复合物进行从头计算研究,把复合物看作是一个超分子,探讨该系列复合物的择型性、稳定性、几何构型及电荷转移规律,结果表明,DMF与CHnCl4-n可形成一系列稳定的电荷转移复合物,其稳定性次序为DMF-CHCl3〉DMF-CH2Cl2〉DMF-CH3Cl〉DMF-CCL4,在形成复合物的  相似文献   

3.
将电荷转移复合物视为一超分子,运用AM1量子化学方法对7,7,8,8-四基氰对二次甲基苯醌-对位取代苯酚负离子(取代基CH3-,Cl-,NH2-,NO2-)荷移复合物进行了研究.优化结果表明在稳定构型中该系列复合物的电子供体取代苯酚负离子的供电中心氧原子沿一倾角指向受体分子中的受电中心次甲基碳原子;复合物的形成过程具有明显的电荷转移特性,复合物的稳定性及与电荷转移量都按供体取代基NH2-,CH3-,Cl-,NO2-的顺序依次递减.图1,表6,参8.  相似文献   

4.
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多体微扰理论,对钙离子与二嗪形成的复合物Ca^n+-C4H4N2(n=1,2)的平衡几何构型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Ca^2+与对二嗪可形成稳定的π配合物,Ca^2+和Ca^2+与邻二嗪和对二嗪均可形成稳定的σ配合物.对优化得到的稳定配合物计算了钙离子与二嗪的结合能和相互作用势.用NBO和AIM分析法,讨论了钙离子-σ和钙离子-π相互作用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对乙酰氨基酚(AP)在水溶液中的构象,在MP2/6-311++G(d,p)水平上研究了AP与水分子通过不同种氢键作用形成的6种AP-H2O复合物.首先分析这些复合物的几何结构、能量和振动频率,然后运用分子中原子的量子理论(QTAIM)、自然键轨道理论(NBO)和定域分子轨道-能量分解分析(LMO-EDA)等理论和方法对AP-H_2O复合物中的氢键相互作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AP分子中的—CH基团与羰基氧原子之间形成的C8H8A···O2A分子内氢键在多数AP-H_2O复合物中被保留下来;(2)AW1和AW6中的分子间氢键强于其他氢键;(3)AP的羰基氧原子是最有可能与H_2O分子形成氢键的位点,第2个最有可能与H_2O分子形成氢键的位点是AP的酚羟基,前者中H_2O是质子供体,而后者中H_2O则是质子受体;(4)AP-H_2O的形成过程中,氢键作用与结构畸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AP-H_2O复合物的相对稳定性,但前者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6.
以血管紧张素I和II共同的N端三肽分子(A_T)为模板分子,丙烯酸(AAc)为功能单体,采用DFT/B3LYP方法和6-31G(d, p)基组,模拟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分子印迹预作用体系的构型.通过研究A_T与AAc在印迹比例不同时形成复合物的几何构型、电荷转移及结合能,对A_T与AAc预作用的模式进行探讨.另外,进一步比较A_T、B_T和 C_T (B_T是血管紧张素I结构中C端的三肽分子,C_T是血管紧张素II结构中C端的三肽分子)分别与AAc形成最大印迹比例复合物的作用模式及结合能.计算结果表明:A_T与AAc通过氢键作用形成分子结构互补的复合物,当A_T与AAc印迹比例为1∶6时,电荷转移最大,氢键数目最多,复合物的结合能最低(-361.78 kJ/mol),氢键作用的位置显示精氨酸(Arginine, Arg)在印迹复合物中起重要作用;而B_T和C_T分别与AAc形成的复合物,最大印迹比例都为1∶5,结合能分别为-324.68、-284.66 kJ/mol.与B_T和C_T相比,A_T更适合作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模板分子.  相似文献   

7.
用ESI-MS研究了两种含1,3,4-噻二唑α-氨基膦酸酯与蛋白质,包括溶菌酶、胰岛素和细胞色素c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这两种含1,3,4-噻二唑α-氨基膦酸酯能与多种蛋白质形成非共价复合物,并且使溶液中蛋白质分子构象趋于收缩.对于同一种蛋白质,底物分子结构的细微差别会形成稳定性和计量比均有差别的复合物.对于同一种底物与不同蛋白质作用时,形成的复合物比例和稳定性有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运用从头计算方法,在HF/6—311 G^**水平上,求得叠氮乙烯二聚体势能面上3种稳定的分子几何和电子结构。经二级微扰MP2电子相关校正和基组叠加误差以及零点能校正,求得分子间最大相互作用能为-8.66kJ/mol。由自然键轨道分析揭示了相互作用的本质,发现二子体系间的电荷转移较少。基于统计热力学求得273.15~700.00K温度范围从单体形成二聚体的热力学性质变化。为有机叠氮高能体系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首例和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1-甲基-酰胺基蒽醌(MAAQ)的基态和激发态性质做了一系列计算研究.在基态,MAAQ中酰胺基与蒽醌分子是共平面的,并且酰胺基和蒽醌分子之间形成了一个分子内氢键C=O…H-N. S_0→S_1的跃迁属于一个明显的π→π~*特性.在第一单重激发态,MAAQ具有两个稳定结构(平面构型nMAAQ和扭曲的构型tMAAQ).其中,nMAAQ是占优势的构象.同时,在MAAQ的溶剂中,观察不到tMAAQ的发射光谱.在激发态,MAAQ发生了扭曲的分子内电荷转移(TICT)过程.在基态MAAQ与F~-形成了一个分子间氢键F…H-N,而激发态MAAQ-F~-复合物发生了激发态分子间质子转移现象.  相似文献   

10.
用量子化学CNDO/2方法对顺丁烯二酸酐与甲苯、苯、丁二烯和异戊二烯的电子施受络合物的构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稳定的络合物构象是相互作用的两个分子平面互相平行的重叠式,平面间距在0.165~0.178nm之间。构象优化的能量极小对应着电荷转移的极大,因此,在电子施受络合物中,电荷转移起着决定性作用。计算的络合物的稳定性与络合常数的实验值的顺序一致。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提高聚丙烯酰胺 -铬凝胶堵剂的调堵效果 ,利用阳离子聚合物对岩石砂粒表面较强的粘附力的特性 ,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与阳离子聚季铵盐复配 ,开发新型的复合聚电解质调剖堵剂 .研究了在外加盐 ( XY)的作用下 ,使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 HPAM)与阳离子聚季铵盐 ( JN)稳定共存的条件 ,以及在铬交联体系中形成凝胶的稳定性及其吸水特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新试剂2-(H-酸偶氮)-4,5-二硝基苯酚(HADNP)的合成、谱学分析和HADNP-Al(Ⅲ)配合物的可能结构..  相似文献   

13.
分别采用分子动力学与半经验量子化学法,对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与十八胺(ODA)超分子包合体系的稳定构象进行了研究。以旋转挂片实验得到的碳钢腐蚀速率为基础,通过Arrhenius方程和过渡态理论,分析了该包合物在蒸汽凝结水中对碳钢的防腐蚀机理。热力学计算及俄歇电子能谱(AES)的结果显示,包合物中的ODA分子会克服其与HP-β-CD分子间非共价键作用,以吸附的形式在碳钢表面形成保护膜,且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式;在流动的凝结水中,包合物中的 ODA分子以一定倾斜角度在碳钢表面吸附。  相似文献   

14.
根据津巴布韦人力资源发展基金会综合楼工程实例,说明了土钉支护的设计、验算、施工和监测.工程实践表明,在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条件较好,但场地狭窄的情况下应用土钉支护技术,施工方法简便,施工周期短、成本低,能有效保证边坡稳定.  相似文献   

15.
极复杂断块油藏的断层、储层非均质性和边水存在等因素均会影响其最终的采收率。为了弄清各因素之间的影响作用,利用可视化动态仿真驱替装置进行水驱油的物理模拟实验,透过可视化的实验图像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及流线变化特征。为此共设计了6组不同的实验方案,研究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以及边水存在时对水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在一注两采稳定注水开发时会形成井间滞留区,这部分“死油区”可通过交替采油的方式重新动用;同时对三种非均质情况下的渗透率级差组合进行了评价;当存在边水时,流线分布较之前有很大的差异,对比不同的实验方案发现均质边水模型的采出程度更大。通过物理模拟地下流体的流动特征,为极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的有效开发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中性条件下,银同1,10—菲罗啉络合,用溴酚兰形成离子对配合物沉淀,研究了缔合比和溶度积。离子对配合物沉淀易吸滤在滤纸上而且稳定,碱水可洗掉过量的试剂,采用双波长吸光度差值法在600nm及720nm处进行测定,对于ppm级的含银水,相对标准偏差为4%。  相似文献   

17.
The double helix of DNA epitomizes this molecule's ability to self-assemble in aqueous solutions into a complex chiral structure using hydrogen bonding and hydrophobic interactions. Non-covalently interacting molecules in organic solvents are used to design systems that similarly form controlled architectures. Peripheral chiral centres in assemblies and chiral side chains attached to a polymer backbone, have been shown to induce chirality at the supramolecular level, and highly ordered structures stable in water are also known. However, it remains difficult to rationally exploit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chiral assemblies that are stable in water, where solvent molecules can compete effectively for hydrogen bonds. Here we describe a general strategy for the design of functionalized monomer units and their association in either water or alkanes into non-covalently linked polymeric structures with controlled helicity and chain length. The monomers consist of bifunctionalized ureidotriazine units connected by a spacer and carrying solubilizing chains at the periphery. This design allows for dimerization through self-complementary quadruple hydrogen bonding between the units and solvophobically induced stacking of the dimers into columnar polymeric architectures, whose structure and helicity can be adjusted by tuning the nature of the solubilizing side chains.  相似文献   

18.
多相催化氧化法处理油田污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田污水中的S2-,Fe2 及细菌等可使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产生降解,使聚合物溶液粘度大幅度下降.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过渡金属-稀土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于多相催化氧化处理油田污水. 结果表明,Mn-Ce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性能高效、稳定;与未处理的模拟污水相比,经多相催化氧化处理后的模拟污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粘度提高548%.  相似文献   

19.
涩北二号气田是柴达木盆地的大型生物气田,岩性疏松,气层多而薄,存在边水,气水关系复杂。气田开发过程中气井出水普遍,出水量差异较大,产量递减较快,因此,认清气田出水规律是确保气田控水稳产的基础。以生产动态数据为基础,研究了气田各层组产水特征及水气比上升规律;通过气井出水水源的多因素合理识别,将气田出水井归结为4 种类型;并通过边水水侵量及水侵速度的计算,明确了气田不同层组边水水侵类型,认识了不同层组不同方向上的水侵速度不同;最后,通过地层累计含水率分布的计算,有效地确定了不同层组水侵前缘位置,为下一步气田控水、气井产量合理调整及气藏稳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着重研究磺化棉对Hg( Ⅱ) 的吸附特性,同时探讨了磺化棉的制备方法以及磺化棉及其络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