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本文针对电子设备在机箱选材、孔洞和缝隙的处理等环节容易出现的电磁泄漏,提出了相应的电磁屏蔽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超标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炜 《科技咨询导报》2009,(2):94-94,96
本文以汽车行业为例,围绕汽车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分析了汽车的电磁环境与电磁干扰的危害,简介了汽车电磁兼容性标准,介绍了一些主要防止电磁干扰的措施。本文的分析,以期对相关研究工作者进一步研究汽车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电子设备电磁兼容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大系统设备应用越来越多,而内部的电磁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在电子设备中采取合理、有效的电磁兼容设计措施尤为重要。通过对系统电子设备电磁兼容设计方法的分析,重点介绍了几种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电磁兼容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时磊  葛跃进 《科技信息》2011,(12):385-385,387
本文通过某一车载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结构设计,介绍了如何进行机箱壳体电磁屏蔽、电源滤波、设备内部走线等设计过程,以达到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  相似文献   

5.
曲泽超  张玲玲 《科技信息》2010,(30):348-349,351
信息化发展迅速的今天,电子设备产品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工作之中。电子设备的电磁屏蔽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介绍电子设备的屏蔽效能、屏蔽分类,然后分析电磁屏蔽机理,最后阐述了孔缝泄漏对电磁泄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陈立 《科技信息》2009,(18):65-65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的电器和电子设备越来越多,电子设备所处的电磁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因而,电子设备间产生的电磁干扰的可能性急剧增加。如何使在同一电磁环境中的各个设备能够执行各自正常的功能,彼此之间不发生互相干扰,就是电磁兼容所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内容。TEM Cell和ATEM Cell作为测量的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正日益为国内外的许多单位所采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电磁兼容技术的多层PCB布线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芯片的高速化和集成化,各种电子设备系统内外的电磁环境更加复杂,因此在印制电路板的电路设计阶段考虑电磁兼容性(EMC)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以12层板为例讨论了多层PCB分层方法、布线的规则、地线和电源线布置以及电磁兼容性.  相似文献   

8.
林瑞进  汤燕燕  瞿勇 《科技资讯》2012,(17):129-130
电磁兼容性(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因此,电磁兼容检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加强电磁兼容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介绍电磁干扰及电磁干扰抑制技术等内容。电磁兼容整改主要是通过综合运用滤波、接地和屏蔽等措施对电磁兼容性改进。通过一整改案例对整改过程进行了分析,对类似产品的整改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电磁环境影响机载导航设备对飞机引导的前提下,分析了机载导航设备工作的电磁环境,找出主要电磁干扰源及耦合途径,依据电磁兼容相关理论知识,针对不同干扰源提出了相应的电磁兼容设计方法。该方法对于其他电子设备与系统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屏蔽效能的工程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EMC的基本要求,针对工程上电磁屏蔽效能的繁杂运算,研究了电磁薄膜屏蔽的工程算法。结合屏蔽体吸收损耗(ABL)、反射损耗(RBL)和多重反射损耗修正因子(MUR)的推论过程,在电磁场理论、传输线理论和涡流屏蔽效应的基础上,总结了一些工程算法,极大地方便了电磁兼容技术的工程应用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白莉萍 《科技信息》2009,(17):89-89,220
电磁兼容是指电气及电子设备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状态,即要求在同一电磁环境中的上述各种设备都能正常工作又互不干扰。达到“兼容”状态。我国电磁兼容技术起步较晚,随着产品与国际社会接轨,在我国电磁兼容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该项技术也在快速发展,标准也在不断更新趋于完善。本文将就我国电磁兼容标准化工作的发展作些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随着舰载电子设备、武器控制设备和电子战设备的广泛应用,在提高舰艇战斗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电磁兼容问题.本文就现代舰船的电磁环境和如何控制电磁干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电磁屏蔽技术与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福平  冯晨  王以伦  邓宝林 《应用科技》2005,32(11):28-29,33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磁干扰越来越严重。所以,电磁兼容设计已经成为产品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在电子设备及电子产品中,电磁干扰能量通过传导性耦合和辐射性耦合来传输,为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对传导性耦合需采取滤波技术,即采用EMI滤波器件加以抑制;对辐射性耦合则需采用屏蔽技术来加以抑制,电磁屏蔽已成为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大部分电磁兼容问题都可以通过电磁屏蔽来解决。  相似文献   

14.
电磁污染可以通过辐射及传导的途径以电磁场和电流(电压)的形式影响正在工作的敏感电子设备,使其无法正常工作,对电子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15.
电磁干扰是影响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主要因素,电子设备在电路设计、结构设计中不断地采取措施进行抑制,除以上干扰源讨论外,也可以从传播路径和敏感体的角度进行电磁兼容性设计。  相似文献   

16.
耿敬伟 《科技资讯》2009,(6):109-109
电力电子技术是研究采用电力电子器件实现对电能的控制和变换的科学,电磁兼客的中心课题是研究控制和消除电磁干扰,使电子设备或系统与其它设备联系在一起工作时,不引起设备或系统的任何部分的工作性能的恶化或降低。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标准电磁兼容测试方法的分析研究,以现有电磁兼容测试设备为基础,建立了适用范围广泛的电磁抗扰度预测试平台.该平台可在一般的实验室条件下对多种电子设备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利用该电磁抗扰度预测试平台对电子系统中常用电子设备进行测试,说明该预测试平台的功能,并验证其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雷电引起的过电压及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传统防雷的改进措施和如何提高建筑物内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气和电子设备进入了社会各领域,但不容忽视的是,伴随电气和电子设备应用而产生的电磁骚扰问题,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烦恼。例如,电气和电子设备的种类及数量的增加以及电能消耗量的加大,不必要的电磁能量也随之加大,由此将伴随产生大系统的误动作;又如微波及超高压输电线的日益扩展,将对人类及动植物产生严重的影响;此外,汽车数量的增加将使城市杂波加大等;而家用电器的运用,更使这些设备遍及千家万户,用电设备密集程度越来越大,空间电磁环境日益恶化。为此,急需对电磁兼容知识宣传普及,同时研究开发电磁兼容新技术,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以便使人们在享受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的同时,仍能确保社会生产生活得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黄宗议 《海峡科学》2009,(7):50-51,55
VDR工作环境中的电磁污染较严重,电磁兼容设计必不可少。文章从介绍船舶的电磁环境入手,以阐述VDR的技术原理为基础,分别从抑制干扰源、消除传输介质、合理选择元器件等3个方面探讨了VDR电磁兼容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