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姜家友 《科技信息》2008,(23):303-303
煤层瓦斯压力是检验煤层是否具有突出危险性的重要指标之一,立井掘进穿过煤层时,利用新技术可对立井煤层瓦斯压力进行快速测定,在实验室测定揭煤突出指标,通过对淮南新庄孜煤矿副井揭煤实践,认为立井井筒快速安全揭开大倾角煤层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低透气性煤层传统的排放钻孔立井揭煤技术严重地制约施工进度的问题,在桃园矿新副井揭8煤施工过程中,首次提出并试用了风水交替冲孔的快速揭煤技术,利用风水交替冲孔对钻孔孔壁煤体实施有序可控的剥离,增大了钻孔见煤段的孔径,使钻孔周围煤体得以卸压,瓦斯得到了较快的排放,消除了措施区域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实现了安全快速揭穿8...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埋藏深、低透气性、动力现象显著煤层工作面的瓦斯预抽效果,对工作面瓦斯抽放新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矿山压办分布规律和工作面前方煤体受采动影响卸压后透气性显著提高、煤层压力显著降低的特点,研究了卸压区短孔瓦斯抽放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抽放技术可行、系统可靠,能有效提高超前排放钻孔瓦斯排放效果、显著降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这对解决低透气性、高地应力煤层的快速、安全掘进和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三十八)提前预警非突出煤层转化为突出煤层。非突出煤层揭煤和煤巷掘进如出现吸钻、夹钻、喷孔、瓦斯涌出异常等情况时,必须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第26条规定收集″四项指标″资料,若全部指标达到或超过其临界值,应进行突出倾向性鉴定。(三十九)掘进面采用先抽后掘、边抽边掘技术。有突出危险掘进工作面和瓦斯绝对涌出量大于3立方米/分钟、炮后瓦斯经常超限、有瓦斯异常涌出现象、或预测突出指标超限的掘进工作面,以及石门揭穿突出煤层工作面,必须实施巷帮钻场深孔连续抽采措施,并确保掘进迎头钻孔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个。(四十)采煤工…  相似文献   

5.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石门揭突出煤层危险性大,时间特别长,是矿井安全技术的重点和采掘部署的瓶颈工程。传统的震动炮揭煤工作周期长,诱导突出危险性大,巷道破坏严重,支护难度大。渐进式揭煤技术充分吸收煤巷掘进防突理论,淡化安全岩柱概念通过“逐段提供安全屏障”,实现安全快速揭煤。  相似文献   

6.
针对顾桥煤矿进风井井筒揭8煤层时瓦斯抽采困难,易引发煤与瓦斯突出等问题,提出了采用深孔预裂爆破技术增加煤层透气性,缩短瓦斯抽采时间,提高抽采效果,预防煤与瓦斯突出,并在井筒揭煤中进行了现场应用,对应用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实践证明,深孔预裂爆破技术应用在井筒揭煤中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7.
基于煤与瓦斯突出流变一突变机理,探讨了金佳矿7^#煤层掘进工作面采用放炮后落煤瓦斯涌出量动态指标预测突出危险性,确定了指标临界值,并介绍了初步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埋藏深、低透气性、动力现象显著煤层工作面的瓦斯预抽效果,对工作面瓦斯抽放新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矿山压力分布规律和工作面前方煤体受采动影响卸压后透气性显著提高、煤层压力显著降低的特点,研究了卸压区短孔瓦斯抽放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抽放技术可行、系统可靠,能有效提高超前排放钻孔瓦斯排放效果、显著降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这对解决低透气性、高地应力煤层的快速、安全掘进和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突出煤层群在瓦斯治理时,常常采用穿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淮北海孜煤电公司86采区上部覆盖巨厚火成岩,煤层瓦斯含量及压力远远大于其他区域,煤层松软,透气性差,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严重,在施工瓦斯抽放穿层钻孔时需要下套管进行护孔,钻孔施工工艺复杂,单孔施工时间长,成本较高.在原有瓦斯治理方案基础上改进了钻孔施工工艺,研制了伞形接箍,只将套管下至下部煤层段,节省费用197.18万元,降低了钻孔施工成本,单孔施工由原来的12个小班减少到4个小班,提高了钻孔施工速度,缓解了接替紧张的局面,并实现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机理及指标,结合彬长矿区煤层特点,在小庄煤矿井筒揭煤施工中采用了单项指标法和综合指标D值和K值法,对其揭煤区域内煤层突出危险性进行预测,结合测定的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值,该矿立井井筒揭煤区域内没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为陕西彬长矿区在此类矿井施工作业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深孔松动爆破可以增加煤层透气性系数、缓慢排放煤体瓦斯、降低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从而降低了煤体瓦斯压缩内能,提高了煤体的机械强度,达到减弱或消除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目的。同时有利于使煤体原集中应力带及高压瓦斯带移向煤体深部,即增加卸压带的宽度,减少瓦斯抽放时间,从而提高工作面回采速度。对于松动控制卸压爆破,在爆破孔周围布置了不装炸药的控制孔,控制孔在爆破过程中起到控制爆破方向与补偿爆破裂缝空间作用。由于控制孔的控制导向作用,结果是在介质内部的炮孔周围产生一柱状的压缩粉碎圈和一沿爆破孔与控制孔连心线方向的贯穿爆破裂缝面。控制孔的存在相当于在爆破孔周围增加了辅助自由面,相对缩小了爆破抵抗线的长度,使爆破更有利于形成更大范围的破碎圈带和松动圈带。松动控制卸压爆破可以极大地破坏了煤岩体的整体性,可以消除回采过程中大跨度悬顶悬露以及回转下沉对沿空留巷围岩的影响,同时提高被保护层煤层的透气性,提高抽采钻孔的预抽率,有效地释放地应力,消除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十二矿作为埋深达千米的矿井之一,在己15-31010工作面采取了该防突措施后,大大提高了抽采钻孔的预抽率,使瓦斯应力和地应力得以提前释放,有效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并成功优化了留巷区域应力场,确保了保护层开采的正常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2.
利用钻屑解吸法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根据煤屑瓦斯解吸规律,测定了煤钻屑解吸指标同煤层瓦斯压力的关系,进而确定了红岭煤矿的煤层瓦斯压力.经实际考察,确定的煤层瓦斯压力值可作为评价煤层瓦斯含量和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13.
李朝阳 《科技资讯》2011,(22):127-127
石门揭煤最容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而且突出的强度较大,因此,在石门揭开有突出危险的煤层之前,必须对煤层采取防突措施,消除了局部范围内煤层的突出危险,确保了掘进期间的安全,为类似条件石门揭煤期间防防突治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综合分析了激发煤与瓦斯突出的力学机理,认为煤体所受约束应力的突然解除以及煤层中的瓦斯压力梯度是激发突出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煤层瓦斯渗流的数学分析,说明了工作面的推进速率、煤层瓦斯压力、煤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地质条件等因素对激发突出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传统钻孔周围瓦斯压力分布规律研究均以煤体对瓦斯的吸附处于平衡状态为基础,但是,瓦斯流动本身就会使得这种平衡被打破。本研究首先对瓦斯流动条件下的吸附平衡性实验方案进行了设计,并开展了相应的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处于非吸附平衡条件下的钻孔周围瓦斯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出了钻孔周围煤层瓦斯压力计算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在瓦斯流动条件下,煤体对瓦斯的吸附作用处于非平衡状态,钻孔周围煤层瓦斯压力随时间基本呈线性规律下降。采用瓦斯压力指标对预抽煤层瓦斯消突效果进行检验,可能出现低指标突出现象,建议改用瓦斯含量指标。  相似文献   

16.
针对突出煤层开采过程中存在的煤巷掘进和石门揭煤突出严重这一问题,本文从巷道布置的角度,提出了通过采用合理的前进式开采巷道布置,尽量减少开采准备工作中的煤巷掘进和石门揭煤工程量,来达到降低开采突出危险目的的这一技术方法.并结合众湖煤矿突出煤层的开采技术条件,对前进式工作面参数的合理性作了详细的分析论证和研究.图5,参2.  相似文献   

17.
目前煤与瓦斯突出灾害仍时有发生,非常严重。本文着重从突出煤的微观分子结构方面寻找瓦斯的来源。理论分析化学变化和粒子相互作用在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的影响,并建立一套电磁辐射实验方案力求通过实验研究含瓦斯煤岩在电磁辐射作用下其物质粒子移动或相互作用,研究煤的大分子结构中部分烷基(CH3-、CH2=CH-)和氢(H-)发生断裂和结合生成新的甲烷或瓦斯的可能性,创新煤层瓦斯灾害防治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8.
南桐煤矿为一高沼气严重突出矿井。该矿煤层厚度的变化对其瓦斯突出有很大影响,无论是厚度不同的三个可采煤层间的对比,还是同一煤层不同厚度区段的比较,都明显地反映出煤层厚度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七五煤矿悬移支架放顶煤工作面顶煤破碎冒落规律,叙述了顶煤爆破和松动方法及参数优化,此法是煤质较硬煤层放顶煤面控制块度,提高回收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