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对传统地铁火灾监测信息管理模式存在的存储方式相对分散、可视化水平低等问题,融合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与数据库技术,探讨了地铁火灾监测信息的集成与管理方法.以数据库作为存储后台,为结构混杂的监测数据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安全存储坏境;同时借助Revit二次开发技术将数据库管理功能嵌入Revit平台界面,将BIM模型与监测数据关联,实现从Revit平台开展监测信息的存储、查看、分析等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了监测信息的集成与可视化管理水平.以广西南宁创业路地铁车站的火灾监测信息管理试验为例,验证该方法的应用性.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有效提高火灾监测信息的集成与可视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公路系统的运维管理主要表现在对运维信息的管理上,传统的信息管理具有复杂和效率低的特点。为保证运维信息的有序化与可视化管理,该文基于SuperMap软件平台集成BIM数据和3D GIS数据搭建了可视化平台,然后结合文档管理模块、道路与设备监测模块、科研成果展示模块等运维信息模块,建立统一的可视化的综合运维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实现运维信息的可视化、集成化和实时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运维信息的存储与检索效率,进而提高公路系统运维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地质灾害诱发因素与形成机理,针对地质灾害传统数据管理、实时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预警模型库建设等问题,结合动态数据驱动、多源数据可视化及监测数据实时传输等技术,建立基于动态数据驱动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自动预警方法体系,并采用阈值判别预警、过程跟踪预警以及时空信息的综合分析预警方法,充分采用服务流引擎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研制基于网络环境的新型地质灾害动态监测系统,以实现灾害信息实时查询、处理与分析、动态监测曲线的绘制及灾害自动预警等功能。以甘肃省黑方台黄土滑坡监测示范区为例,验证构建的地质灾害实时监测数据与预警模型服务流,系统能够实时反映灾害体的变形情况,并成功预警了黑方台陈家6#滑坡。  相似文献   

4.
为了便于网络管理、并为网络升级和故障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基于实时监测网络流量情况构造一个网络流量监测软件系统。该系统采用关系数据库对流量数据进行存储;并利用Jbuilder 2005设计出便捷的用户操作管理界面,实现处理保存流量数据的校园网流量监测。通过在某大学校园网上的示范应用表明,该软件不仅提供图形化的用户接口、将收集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在其中以图形的方式直观地显示出来,还能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的监控操作与管理、方便用户使用。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性能指标较好地满足网络流量实时监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XML/BAC net的家庭网关.该网关中信息采用XML文档存储,信息处理采用XML技术,通信平台为BAC net协议栈,在网络内部传输的为符合BAC net服务的报文.该系统具有自动维护、安全、实时、设备远程控制与信息管理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甘肃省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远程监控系统,综合应用各种学科技术,通过对网络通讯、现代控制、计算机应用、软件数据库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省、市、县监测、监控管理平台搭建,IP数字微波、光纤网络信号回传,回传信号实时监测、记录并存储、可视化呈现等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及信息化管理,大多数煤矿安装了具有相应功能的系统,但各系统均存在信息量大、系统之间不能兼容、实时数据共享性差等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QL Server的实现实时数据共享的方法.该方法首先设计、建立基于SQL的共享数据库,采用自定义存储过程,然后利用创建应用程序定时调用存储过程,实现了矿区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数据与通风系统信息的实时共享.该方法具有可行性与实用性,可以实现系统的兼容、实时数据的共享、减小系统数据库的负担、增强系统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多光谱影像高效管理与三维可视化功能,提出了基于开源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多光谱影像三维可视化系统设计及实现方法,利用PostgreSQL和PostGIS构建空间数据库,通过GeoServer发布网络地图服务规范(WMS)与网络要素服务规范(WFS)等服务,以World Wind为可视化平台实现影像与矢量信息的三维显示。通过TM影像三维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显示效率高、可视效果好、可扩展性强等优点,满足多光谱影像空间数据的管理与三维可视化业务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全球空间信息公众服务规范及商业化运营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是基于我国自主的国家级搜索引擎,突破巨量用户并发访问、空间实体精准映射、多层语义动态关联、互联网事件信息全息内容实时获取与融合等关键技术;研究建立空间信息公众服务规范与运营体系,实现空间信息公众服务的高可用、高效率和可持续性;基于可扩展架构、海量空间数据管理和分布式信息服务技术,构建全球空间信息公众服务技术平台;构建人民搜索"即刻热点信息公众服务系统",实现互联网事件信息的实时获取、精准定位与过程跟踪,通过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为社会公众提供精准、丰富、快捷、持续的全球空间信息内容服务。2013年度,该课题按照任务书中第一年度的考核要求,完成高效空间信息存储与高性能空间信息检索技术验证;研究并建立了空间实体映射模型、互联网事件表达模型;完成公众应用服务规范文本初稿编写;初步完成了基础空间信息公众服务集群环境的搭建;完成了空间信息平台与人民搜索IT基础环境的对接试验与测试;完成了事件精准定位与空间关联工具研制;初步实现事件探测与属性信息获取软件的研制;并已提交5项专利申请、4项软件著作权申请以及1篇科技论文。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低压配电设备状态信息检测仪器存在功能单一、使用不便且无电子化存储功能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通用自动测试系统。在硬件方面,自动测试设备集成多种测试资源,模拟量输入电路和矩阵开关,实现资源的灵活复用;软件方面,自动测试软件基于Lab Windows/CVI开发,利用多线程技术和多缓冲区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高速采集,图形显示以及存储。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完成对多种配电设备多种状态信息的采集,弥补现有检测设备的不足,方便现场人员的检修,为低压配电设备状态信息获取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水源污染、实时动态监测可视化工作较为薄弱,以及突发水质污染处理不及时等问题,运用二维图形理论、组件化技术和平行系统理论,对流域内水质进行动态分区监测管理.以泉州市为研究区域,建立了基于综合集成平台地水质可视化管理系统,有效处理水污染的突发事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直观、高效地对整个地区的水质进行监督管理,为突发水源污染的应急处理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GIS、MATLAB、DIJKSTR及VB等技术方法进行融合,发挥技术优势,来研究实现交通运输科学化及智能化的方法.在科学管理方面实现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自动提取、剔除及修补、指标分析及预测、最优路径;在智能化评价方面实现交通事故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事故树绘制,实现交通信息的综合分析及评价.研究目标:提高交通运输的质量、可视化程度及管理水平,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介绍P2P流量的现状,说明现在对于P2P流量要采取疏堵结合的原则.接着介绍P2P流量的管理策略和控制P2P流量的技术,并在对隐马尔可夫模型做了简单介绍之后提出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P2P流量控制管理系统.该系统表现出了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4.
现今网络恶意行为成爆炸性增长,而传统的基于文本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在面对海量网络数据时存在认知负担过重、交互性不够等问题.网络安全可视化技术则可以将海量数据以图形图像的方式表现出来,在人与数据之间实现图像通信,从而使人能够快速发现网络流量中潜在的安全威胁.本文利用Java可视化工具包实现了一个基于Snort的多视图网络流量可视化系统,该系统能对从数据库中提取出的流量警报数据进行多视图动态展示和交互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网络分析员的负担,加快了查找网络问题的进度.  相似文献   

15.
介绍城市大气污染控制规划的一个计算机软件的研究目的、结构和功能。该软件具备地理信息系统的最简单能力,能通过地图形式,结合专业计算模块,对污染源等数据库进行操作,以初步的形式实现环境保护的计算机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16.
通过网络实现产品信息共享和对产品提供可视化服务,是协同设计与制造的基础。本文分析了STEP、XML在几何数据描述表达上及VRML在产品可视化上的特点和优点,构造了一个基于B/W/D结构的、能提供可视化服务的三维浏览系统,为协同团队成员之间提供了直观、简洁的交流方式。本系统可为异构软硬件平台下产品设计信息的集成与共享提供一种有效途径,可大幅度减少设计数据的传输量,实现基于WEB的三维产品信息共享与可视化。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车用微机优化营运管理的一种方法 .运用计算机技术 ,大量采集和保存车辆运行速度和里程数据 ,并根据需要进行分类、筛选、统计和汇总 ,为车辆营运管理提供准确和全面的信息 ,实现真正的全程动态管理和监控  相似文献   

18.
面向连续与间断交通流实验系统框架,利用现实交通流的观测数据,在实验框架的虚拟环境中建立交通流的非参数模型,通过虚拟框架的贝叶斯学习再现与现实等价的实验交通流.选取更为复杂的信号控制交通流场景对该实验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一定精度内可以近似再现信号控制交通流.  相似文献   

19.
Quality of service (QoS) support is a key attribute for multimedia traffic including video, voice, and data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s) but is limited in 802.11-based wireless LANs. A polling-based scheme called the point coordination function (PCF) was developed for 802.11 LANs to support the transmission of multimedia traffic. However, the PCF is not able to meet the desired practical traffic differentiation requirements for real-time data. This paper describes a QoS support polling scheme based on the IEEE 802.11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The scheme uses a two-level polling mechanism with the QoS classes differentiated by two different access policies. Stations with higher priority traffic such as key or real-time data form the first level and can access the common channel through an exhaustive access policy. Other stations with lower priority traffic form the second level and can access the channel through a gated access policy. A system model based on imbedded Markov chain theory and a generation function were setup to explicitly analyze the mean information packet waiting time of the two-level polling scheme. Theoretical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scheme efficiently differentiates services to guarantee better QoS and system stability.  相似文献   

20.
城市快速路实时交通状态估计和行程时间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城市快速路交通诱导和监控系统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实时估计和预测城市快速路上交通状态和任意两点间动态行程时间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扩展卡尔曼滤波理论引入宏观动态交通流模型,结合快速路上的固定检测设备,实时估计和预测未来几个时段的交通状态,并利用“虚拟车”法预测动态的行程时间.通过对上海市快速路典型实测数据的实例分析,发现交通状态估计模型具有良好的跟踪能力,行程时间预测模型在畅通状态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几乎完全重合,拥挤状态相对误差基本维持在10%以下.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适用性和精度都令人满意,可为城市快速路交通控制和诱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