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凤山煤矿煤层赋存条件、一、二采区开拓布置及M19与M26层间距等资料分析,结合一采区瓦斯治理取得的经验对二采区采空区瓦斯治理方法进行比选,在M26和M34煤层瓦斯地质资料不详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一采区低负压抽放系统对二采区开采时的采空区瓦斯进行抽放,投入少、便管理、效果好,确保二采区开采期间采空区的瓦斯抽放效果,实现煤矿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安全生产形势和经济效益。使瓦斯治理从局部治理向区域性治理转变。从而形成采空区治理瓦斯的一种新思路、新方法,达到实现有效治理采空区瓦斯的目的,为同类地质条件的煤矿采空区瓦斯治理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
刘良付  周军 《科技信息》2013,(24):469-469,471
根据刘桥第一煤矿实际的地质情况,选择合理的地质稳定区域,利用打钻测压方法测定刘一矿4#煤层的瓦斯压力及含量,并通过直接测定和间接测定进行比较,最终得出该煤层的瓦斯压力情况,为新采区的开拓提供可靠的瓦斯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3.
郭杉 《山西科技》2013,(6):64-65
介绍了华盛煤矿井田开拓方案及其原则,通过对方案一和方案二优缺点的分析,得出结论:本矿井井田开拓方案采用方案一,即设一个水平开拓井田范围内的5号煤层;全井田共划分为2个采区,即5号煤层的501和502采区,501采区为单翼开采,502采区为双翼开采。  相似文献   

4.
卢文欣 《山西科技》2014,(2):129-130
通过对惠安煤矿矿井采区布置的探讨,得出结论:该矿矿井首采区走向长度为1 110 m左右,单翼开采;采区倾斜长度为1 100 m,采区工作面长度为160 m,首采区采用盘区式开拓,由大巷直接开拓顺槽巷道,布置5个工作面;回采工作面循环产量376.2 t,采区生产能力101.1万t,工作面生产能力95万t/a,故采区生产能力能满足矿井产量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对原东煤公司所属24个有代表性煤矿的实际调查资料.结合现行的矿井地质分类标准和我国煤炭回采率的有关规定,提出用综合评判的原理,确定井工煤矿采区合理损失率定额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田波  洪荒 《安徽科技》2009,(9):44-46
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公司五沟煤矿矿井地质条件复杂,矿井实际生产过程中.初次解释结果与井下生产实际存在一定的差距,为进一步查明首采区构造形态、岩溶陷落柱及煤层变薄区,对首采区进行了三维地震精细解释,修正了矿井初次资料部分解释成果.与生产实践较吻合。  相似文献   

7.
三维地震勘探在淮北煤田的应用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引入煤矿采区勘探是解决煤矿地质构造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勘探手段。已在煤矿采区勘探中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和可观的经济效益,解决地质问题能力已为煤矿生产所广泛证实。  相似文献   

8.
张珉 《山西科技》2014,(1):142-144
通过对铁炭窑沟煤矿井田开拓的探讨,得出结论:该矿井田地质构造、老窑范围、煤层及水文条件、资源整合矿采空区等对井田开拓开采均未造成影响;井田开拓方案是将井田内的15号煤层划分为一个开采水平,+1142水平。15号煤层分为3个采区,先开采一采区,然后依次开采二、三采区。  相似文献   

9.
针对马莲台煤矿地质构造复杂的特点,结合矿井开拓现状,通过详细分析矿井最新提交的生产补充勘探报告,提出矿井原批复的采区划分及井田开拓方案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采区划分和开拓方案的思路,从技术、安全等方面分析比较,确定了本次矿井采区划分及井田开拓优化设计方案。该方案对矿井中、后期的生产和接续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葛泉煤矿地质构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葛泉煤矿多年勘探和生产中获得的大量地质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出该矿地质构造以正断层十分发育为特点,其展布方向以NE向为主,构成阶梯式不对称地堑,大断层短训班是由相邻的几条断层构成断层带或紧邻平行发育,小断层具有成群、成带发育的特点,论述了地质构造对煤矿生产的影响,并对未采区地质构造的发育特点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姚桥煤矿的地质采矿条件,利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开发的地层沉陷预计软件CXYJ2001^3D,对姚桥煤矿西五、西六、西九、西六扩大采区开采可能产生的沉陷灾害进行了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和采区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异地搬迁和原地垫高重建两种防灾措施.为其它煤矿村庄下开采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黄四维 《广东科技》2014,(22):122-123
分析和串联了南桐煤田鲜家坪井田西翼小煤矿采场地质资料,对区域控煤程度低的高寿桥煤矿西翼开采区F14断层进行了技术分析,并指导矿山开拓部署,取得良好效果和效益。对于煤矿生产的优化开拓设计、指导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武权 《山西科技》2013,28(5):52-53
通过对天安煤矿井田开拓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得出结论:该井田赋存2号、5号两层可采煤层,首采区布置在5号煤层内。首采区位于井田东南部504采区内,首采区内以111b级储量为主。全井田可划分为5个采区,分别为504、505、506、201、202采区,矿井采用分列式通风,主斜井、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龙宫煤矿井田开拓方式的探讨,得出结论:本井田1、2号煤层赋存稳定,煤层倾角在3°~6°之间,对井田开拓无影响,但对井田开采有一定影响;本井田1、2号煤层均存在采空区,主要在井田北部工业场地附近存在采空区,对井田开拓开采有影响;全井田1、2号煤层以+747m一个水平开采,将井田划分为2个采区开采,矿井先期开采位于开拓巷道南侧附近的一采区。  相似文献   

15.
综采综放采区地质条件综合评价的目的是根据评价单元条件对相关开采工艺的适应程度进行综合评价。该评价系统的指标体系包括地质条件(煤层、煤质、地质构造和岩浆岩)和开采技术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评语集可按评价因素的分级来确定。因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层次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是较为适用的评价计算方法。因素的权重可采用专家调查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文中利用上述模型建立了综采综放地质条件综合评价系统,并对即将开拓的某矿5^#,7^#采区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5^#采区能进行综采综放开采,7^#采区较适合综采综放开采。从而为煤炭资源高产高效、安全开采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邢台矿区章村煤矿四井多年勘探和生产中获得的大量地质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出该矿地质构造以NEE向正断层发育为特点。断裂构造平面展布形式以平行式、雁行式和"入"字形为主,剖面上构成阶梯状和地堑地垒组合形式。小断层具有密集成带的特点,且方向性明显,成为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未采区断裂构造的发育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7.
由于煤矿采区水仓的特殊作用和维修难度大、维修造成影响大等特点使其在支护强度和防水要求上比其他巷道有更为严格的要求。本文就煤矿采区水仓在软岩、小间隔、多立交巷道等特殊条件影响下的加固方案进行了探讨,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水仓使用年限,保证采区的采掘工作和生产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8.
赵伟  张圣才 《科技信息》2011,(6):337-337
采区内地质构造较复杂,单斜为主,断层发育,且有古河流冲刷带,水力联系较广泛。根据物探、钻探具体资料及采区的区域地质资料,在充分分析第四系、煤层顶板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开采上限,钻探防水钻孔及布置排水系统等措施,进行采区防治水工作。  相似文献   

19.
赵龙 《科技资讯》2012,(14):103-103
三交河煤矿为山西焦煤霍州煤电集团的一个年产300万吨的大型矿井,矿井内共四个采区(三、五、六、下组煤,其中三、五、六采区为平硐开拓)。2个采区负责全矿生产任务,每个生产采区内布置一个回采工作面,即全矿共两个回采面。其中,五采区由于煤层较厚(h=4m),为大采高采区,工作面为大采高工作面,即504回采工作面。根据生产要求,现做出2-504工作面回撤期间回撤工艺及支护技术,如有不妥之处,请给予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0.
探采对比不仅对地质勘探工作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服务于煤炭生产的矿井地质工作更有其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有利于矿井深部各水平生产补充勘探和开拓;有利于评价井田勘探的质量,便于生产矿井正确使用勘探的资料与成果,保证矿井的正常生产与安全生产;进一步明确矿井地质工作的质量和要求等方面给予论证.通过探采对比总结地质规律与经验,以便指导煤矿生产和地质科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