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消减、限制乃至废除死刑,顺应人权保障的潮流,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立法的大趋势。死刑在我国必然也要废除,这是不可逆转的方向。然而死刑在我国的废除,绝非一蹴而就之事,目前我国应坚决有限制地保留死刑,这是由我国的历史传统、民族感情和现实国情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死刑的存废之争从贝卡利亚提出废除死刑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几百年的时间使废除论和保留论者都各自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如果只是从纯理论角度探讨死刑的存废,显然不能使人信服。本文将从死刑存废之争的探讨开始,着重分析死刑的世界发展状况,并对我国死刑存废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3.
马慧洁 《科技信息》2010,(32):84-84
死刑是剥夺人生命的终极手段,是当今世界上最严厉的一种刑罚。随着人类对法理的不断思考,死刑这一极刑的存废成为世界法学界争议的重大问题。在当今推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实行法治、重视人权的发展趋势下,死刑的存废和限制也成为我国法学界争议的论题。它的正确适用与改革有利于彰显法治的公正,有利于社会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死刑问题是一个非常深刻、涉及到人性的重大问题,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死刑这种最严厉的刑法惩罚方法。各国在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经济发展状况和法律文化肯定会有所不同,所以对死刑的存废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据我国的国情来看,目前暂不宜废除死刑。文章将从下几个方面予以论证。  相似文献   

5.
陈秋如 《科技信息》2007,(24):12-12,24
本文立足死刑的存废近年来引发的广泛讨论,对我国现行死刑制度有其历史文化渊源和现实依据,废除死刑同样具有其相应的时代意义和充足理由,二者的冲突争论越来越明显,正是社会、法制、文明进步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死刑可能随着公众文明程度的提高而自然消亡,但在现阶段却不可人为废止死刑。第一,人的基本权利具有不可通约性,而人为废止死刑就等于法律默许人们可以选择用自己的自由换取他人的生命。这不仅牺牲了故意杀人的受害对象,而且有损于法律的公正。第二,部分国家废止死刑后,又在相当程度上出现了恢复死刑的呼声;且废止死刑主要是为了在专制社会防止死刑的滥用,在今天的民主社会,废止死刑的前提已然丧失。第三,预防论废止死刑的理由也不成其为理由。以预防论看死刑,并不存在死刑的存废问题,而只有如何适用死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的是我国可不可以取消贪腐死刑的问题,刑法修正案八取消了13个经济犯罪的死刑,而对于贪污腐败是够可以废除死刑的问题,一经提出就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贪官死刑是否与拟取消死刑的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一样,时机已经成熟呢?  相似文献   

8.
我国进行的七次死刑存废民意调查大体能够反映我国死刑存废民意状况,然而这些调查在问卷设计与被调查对象的范围上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如我国再进行死刑存废民意调查时应该从我国台湾、美、日、韩的死刑存废民意调查中吸取经验。  相似文献   

9.
以理性的视角看待死刑问题,从理性情感以及死刑的立法、适用和执行全方位构建死刑观的理性大厦,有助于解决旷日持久的死刑存废之争,为死刑的未来命运勾画出清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对生命至高无上的庄严确认,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一种主要价值诉求。这样的价值观念与死刑的矛盾不言而喻。死刑的存废问题在全世界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也备受争议。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人权的思想观念在全世界得到普及,大多数国家也把尊重和保护人权写入宪法、法律之中,使得近年来死刑存废问题更是引起巨大争议。  相似文献   

11.
关于死刑存废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死刑及其存废,是人权领域的一个世界性的热门话题。直到今天,死刑存置论者与死刑废止论者仍然是各执一词。作者站在死刑废止论的立场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陆学者的死刑存废观念有三种,即死刑逐步废除论、死刑立即废除论和死刑绝对存在论。我国台湾地区学者的死刑存废观念也有三种,即死刑暂时保留论、死刑立即废除论和死刑绝对存在论。我国台湾地区的死刑暂时保留论就是死刑逐步废除论,但它与我国大陆的死刑逐步废除论存在区别。我国大陆的死刑立即废除论与台湾地区的死刑立即废除论及我国大陆的死刑绝对存在论与台湾地区的死刑绝对存在论之间也存在区别。  相似文献   

13.
死刑复核制度是中国法制文化的代表,对于保障被告人的人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因其依存的文化欠缺人权保障的传统和理念,导致该制度在现实中无法发挥更大作用.若想彻底解决问题,就应该从该制度诞生的文化土壤探究其本质特征,阐述诸多立法弊端给不同被告人造成的人权保障缺失,从而得到可以兼容于我国文化环境的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多元化死刑复核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对于死刑的存废,应该从应然和实然的角度进行分析。从应然性看,死刑并不能有效预防犯罪,同时,刑罚的目的不仅仅是单纯地满足民众的报应情感,更要改造罪犯,使之回归社会,因此,死刑没有存在的必要,应予废除;从实然性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我国死刑废除的司法实践,因此,就我国现行死刑制度而言,应予保留,但应当严格限制其适用。  相似文献   

15.
死刑的废除,关系到生命权的保护问题,生命权是人权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国际条约及世界各国和地区都有对生命权保护的相关规定.对一些仍然保存死刑的国家和地区来说.死刑制度是否违宪,已成为一个宪法学的问题。保障人权废除死刑是国际社会及各个国家和地区对生命权保护的最终价值目标.但因地区性差异,死刑制度仍然存在于部分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我国.在近期不可能完全废除死刑制度的情况下.应该在宪法上对此作更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死刑存废问题是世界范围内激烈争论的问题,目前我国学者也大都主张限制并最终废除死刑。死刑的历史悠久,自从有了刑法便有了死刑,但它最终要退出历史舞台。可是中国何时废除死刑?从时间上说,废除死刑是越快越好,但不能立即废除,而是要废除死刑的条件成熟之后方能废除。从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开始,逐步过渡到全面废除死刑,这是中国通往废除死刑的现实之路。逐步限制乃至废除死刑,应该着眼于人类文明法则的改善,唯有新的伦理和制度,方能剥夺死刑的生命。  相似文献   

17.
人权问题的斗争是现今国际上诸多焦点矛盾中的其中一项。特别是美国由于意识形态的问题,屡屡针对我国的人权问题发表不当言论,引发海内外华人的不满。那么,美国当下人权现状又是如何呢?为此,我们特别用马克思人权理论为工具,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8.
自有近代大学以来,虽然我国也采取过带有封建遗迹的特权制以及破坏教育的推荐制,但基本上坚持了严格的考试选拔制。作为全国性考试,高考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既是基础教育绕不过的坎,更是素质教育说不完的痛。学界围绕高考对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发表了大量的不同看法:各种观点针锋相对,甚至一度出现了对高考存废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关于死刑的存废问题,近来是刑法学界谈论较多的问题。纵观世界刑罚发展趋势,死刑的废除已是不争的主流。由于死刑的极大不人道性,不可恢复性,以及死刑的放用可以以自由刑取代,从而在学理上,也证明了死刑废除的必要性,在此就不多赘言,死刑必须废除,但在现实的中国,如何废除死刑,却是我们不得不深思的问题,是一蹴而就,还是循序渐进,持不同观点者各有其理,  相似文献   

20.
以生命权为视角论死刑废除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死刑存废这一国内外热点讨论的论题,本文拟从生命权不容侵犯这一新的角度进行论证.人的生命权具有不可剥夺性,与普通人一样,罪犯也享有不可剥夺的生命权;死刑虽披着"合法"的面纱,但也是对人的生命权的侵犯;死刑不是保护一般人的生命权所必需的刑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