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进行农村耕地保护调查,开展农村产权改革,查清土地利用现状,掌握城乡土地利用潜力和未利用状况,是统筹城乡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用地的基础。卫星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上的应用,将带动城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的变革。人们已经越来越多的将遥感技术应用到国土资源管理当中,利用遥感影像开展耕地保护调查及卫片执法,是当前国土部门重点开展的项目之一。该文介绍以遥感技术为手段,根据遥感影像提取的信息开展耕地保护来介绍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2.
遥感技术具有时效性强且经济便捷等优势,已经成为地质灾害调查的重要手段。为了查明青海省大通县境内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遥感调查利用GF-1、LANSAT8 OLI和DEM数据构建三维可视化遥感解译平台,对大通县进行全面的地质灾害调查,重点对滑坡、泥石流等进行解译。详细阐述了区内灾害体的遥感特征和分布特征,共解译出各类地质灾害影像体399处,其中崩塌6处、滑坡100个、古滑坡54个、泥石流87个、不稳定斜坡140处、危险陡坎和陡崖12处,通过野外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地资源调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平 《科技资讯》2009,(30):126-126,128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土地资源调查的相关工作经验,以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深度探讨了土地资源遥感调查的特点及实施步骤,论文首先分析了土地利用调查的意义,而后分析了遥感影像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的状况,进而探讨了遥感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的特点,最后给出了土地资源遥感调查的一般步骤。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土地利用调查和遥感技术,论述了遥感技术在我国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探讨了我国遥感技术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GPS技术在土地利用更新方法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时、准确、快速地掌握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对于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规划和科学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S”技术集成,可以构成实时、动态的对地观测体系,特别是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和GPS、GIS的快速发展,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本文以泰安市为例,研究了GPS技术支持下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TM影像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遥感技术在阜新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应用实例出发,介绍了利用TM影像进行土地利用专题信息提取的整个过程,包括图像的校正、镶嵌、特征提取和训练区的选择,采用聚类和监督分类的方法对图像进行了分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杨仁富 《科技咨询导报》2013,(9):132-132,134
土地调查是我国法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全面摸清我国土地家底的重要手段.为切实、充分地提高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在已有有关土地利用的可用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有效的技术手段进行土地调查就显得尤为重要.遥感技术有信息量大、速度快和受限制条件少的诸多显著优点.该文首先阐述了土地调查的目的,接着分析了遥感技术的特点,然后对遥感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遥感技术作为一项核心技术和主要调查手段在土地调查中的重要作用是无容置疑的.相比较传统的落后技术,它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和周期短等优势,为今后实时地变更土地调查数据和更新调查资料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利用遥感技术实现动态监测土地资源利用的主要技术流程,分析了遥感技术在国土管理应用中存在的优势和问题,探讨了动态遥感监测在国土管理中的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9.
黄河流域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具有快速、客观的特点。对 L ANDSAT TM图像进行解译判读 ,获取反映黄河流域 2 0世纪 80年代末期到 90年代末期土地利用和覆盖情况的 1:10万比例尺的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应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程度时空演变模型、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模型和土地利用重心模型 ,对黄河流域近 10年的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0年来黄河流域草地、林地面积减少 ,而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面积增加 ,而人类活动是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0.
城市规划遥感研究——以武汉,上海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霞  赵俊华 《河南科学》1997,15(1):117-119
遥感技术在城市研究领域的应用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多种类、多时相、多波段,以及快速、准确且具有宏观性的特点亦适合城市规划研究的需要。本文探讨了以城市航空遥感综合调查的方式获取城市工程地质、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城市绿化、地市环境、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信息的方法与途径,我们认为,它可为政府部门提供城市规划的科学依据和正确建议,并将成为城市发展状况和城市规划执行状况监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农村土地调查工作中,遥感影像被大范围的采用,对于遥感影像内业解译就成为了发挥遥感影像作用的重要环节。本文就遥感影像在内业解译过程中的部分问题与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实地调查相结合,对内业解译应解决的问题,以及在完成外业勘查后对内业解译能产生指导作用的相关方法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张莹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4):5966-5970
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和动态变化监测是遥感应用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选择不同时相的ETM 和SPOT-5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对两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快速提取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然后进行动态变化监测,获得土地利用情况的变化特征和信息;最后对其分类精度进行评价分析。研究表明,两期影像中耕地、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地这三个类别的变化面积较大;ETM 影像进行监督分类的精度为90.1692%,Kappa系数值为0.8268;SPOT-5影像进行监督分类的精度为95.1477%,Kappa系数值为0.9361。由于SPOT-5影像的分辨率较高,分类效果更优于ETM 影像,更能准确的反映土地类型的信息和特征。  相似文献   

13.
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石河子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专业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对石河子市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图像增强和非监督分类等处理,获取城市用地信息,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类型,评估城市用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大;(2)绿化率较高,但是区域分布差异大,表现为西部老城区绿化率高,而东部开发区绿化率低;(3)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绿化面积未能及时弥补,所以对市区的环境质量具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在未来的规划中,应该在保持耕地面积不再减少的情况下,继续增加绿化面积,尤其要增加开发区绿化率,为开发区的后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14.
阳谷县土地更新调查数据库是利用"3S"技术建立起来的业务运行系统,该系统所具备的功能可以满足县级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和及时更新.以阳谷县为例,探讨了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3S"技术进行县级土地资源动态监测和更新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青浦县土地利用现状遥感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上海市青浦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我们采用了航空遥感影像解译与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遥感专业人员与当地管理人员相结合,遥感解译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等方法,完成了全县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面积量算统计工作。同时,建立了各类属性与空间数据库。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了3S技术在云南省禄劝县土地更新调查中的具体应用。遥感技术和GPS技术相结合为土地利用数据提供了现势、准确的信息源,而地理信息技术用于存储和管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也为政府决策分析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光学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分类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珂  杨永清  张俨娜  苗茹  杨阳  柳乐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2):13603-13613
土地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光学遥感影像以时间、空间、光谱等特有的优势为土地利用变化的发现、识别、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利用光学遥感技术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论文以近年来土地利用分类相关文献为基础,分别从数据源、处理流程、处理精度、计算效率等角度对土地利用分类应用较为广泛的目视解译、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深度学习等四类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展望了光学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分类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是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政府部门的决策依据。目前这些信息的获取主要依靠人力,不仅浪费大量人力、财力,而且效率较低,不准确,因此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识别分割耕地图像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提出了一种耕地图像分割神经网络SP-Vnet,其包含了条纹池化模块和空洞卷积的V型分割模型,并与迁移学习、图像形态学方法等结合,实现了卫星遥感图像中耕地的精确分割和提取。与目前六个主流的语义分割网络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SP-Vnet在最近MathorCup遥感图像耕地分割的竞赛数据集上,取得了更高的整体准确率OA、F1值和平均交并比(mIoU)。实验表明,SP-Vnet能够加强网络的全局特征表征能力,显著提高了耕地识别的准确率,同时结合图像形态学方法的后处理操作,提升了耕地分割边缘的平滑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婺源县1988、2002和2016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分别从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变化速度、区域差异、类型变化等方面分析了婺源县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i)在这28年期间,婺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模并未发生较大变化,林草用地比例均在80%以上,但有下降趋势;(ii)从变化幅度上看,林草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变化面积最大.从速度上看,婺源县土地利用整体变化速度极缓慢,其中建设用地相对较快.从相对变化率上看,中心城区紫阳镇的土地利用变化最活跃.从类型转换来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