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君波 《科技信息》2009,(19):132-132,138
本文拟从分析女主人公斯嘉丽的性格及其成长成熟等方面入手,探讨女性、女性成长与女性意识等方面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乱世佳人》(又名《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生前发表过的唯一小说。本文就主人公斯嘉丽的人生经历、性格形成、情感纠结、婚姻悲剧和女性意识等多方面进行阐释探讨,来解读该形象的神奇魅力。  相似文献   

3.
《乱世佳人》(又名《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生前发表过的唯一小说。本文就主人公斯嘉丽的人生经历、性格形成、情感纠结、婚姻悲剧和女性意识等多方面进行阐释探讨,来解读该形象的神奇魅力。  相似文献   

4.
《飘》与《荆棘鸟》作为当代世界畅销之作的代表,都以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出奇制胜,后者更是被誉为澳大利亚的《飘》,两个魅力非凡的女性先后吸引了万千读者的眼球,并以其独树一帜的人格美荡涤了读者的心灵。本文聚焦于斯嘉丽和梅吉的形象,着重从她们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张扬、家园意识与乡土情结等方面,来比较探析二者的相似性,从而更加深透地解析人物的个性魅力,探寻作家相似的思想观念与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5.
发表于1936年的美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飘》(《Gone With The Wind》),以一个南方种植园主的长女奥哈拉.斯嘉丽在新旧时代交替中的生活遭遇和感情纠葛为主线,着力塑造了一位由种植园主转变为新兴资产阶级实业家的天真与叛逆兼具、善良与自私共存、坚强与贪婪同在的"乱世佳人"形象。正是因为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矛盾的、难以调和的鲜活的艺术形象,突出地表现了斯嘉丽的双重性格特征——既有天使的品质又有魔鬼的灵魂,是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因而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雪梅 《科技信息》2012,(35):I0242-I0243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历时十年之作,本文通过作品中展现的女性地位和女性价值观来分析主人公斯嘉丽的反抗意识。当时,社会要求女性做男性的陪衬,听话、乖顺、不露锋芒。尽管《飘》中的女性大多是千金小姐和名门责妇.但实际上在社会的舞台中她们只是前台的贵宾,离舞台虽近却依然在台下。如果对台上的葶睛大发感慨并指手画脚,就会受到社会的非议,就会受到世人的指责。而书中的女主人公斯嘉丽则敢于冲破世俗的封锁。她内心渴望自由,不愿处处被僵硬的道德准则所约束。于是她不顾众人反对的声浪毅然决然与男性站在同样的起点,她挑起了全家人生活的重担,她甚至创办自己的生意并与男人竞争。连婚姻都成了她事业成功的筹码。她的叛逆精神以及独立自主让读者为之倾心。她身边的四个男人对她的影响深远。亲历战争让她成熟.让她自强。而战争的爆发也让她明白了土地的重要性.陶乐的红土给了她生存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历经磨难的斯嘉丽终于蜕变成一位坚强独立的女性。  相似文献   

7.
马菡谦 《科技信息》2009,(14):113-113
《飘》是一部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和题材的通俗小说。它通过主人公斯嘉丽的爱情纠葛和生活遭遇展示了她在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复杂的情感世界。在这个情感世界中,她对爱情既专一又虚荣;对亲人她既有着情感上的依附又有着道德上的背叛;对塔拉则是近乎疯狂的热恋与付出。这些情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采用YG性格量表对我院一年级本科生、大专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中性格顺位分别是D类、A类、B类、C类、E类。男生中D类、A类性格人数比女生多,B类、E类性格人数比女生少。男生性格特质中较女生偏重于少攻击性,多协调性、多客观性;少神经质、多自卑感、少情绪变化、少抑郁性。本科生性格特质中较大专生偏重于少攻击性、多协调性、多客观性;少神经质,少自卑感,少情绪变化,少抑郁性。  相似文献   

9.
心理活动的动态特性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提出心理活动的工程研究和方法,以UK测验为测量工具,以现代控制和信息处理理论为解析模型,提出心理动态特性的研究理论和方法,用该方法揭示心理活动时最基本参数的变化特征,心理活动的工程研究为心理测量提供了新的实用方法,也为性格机器人的研究提供必要的评价参数。  相似文献   

10.
先将情感的分类、 性格、 外界刺激等因素进行数学矩阵的量化表示, 再通过构建适当的转换矩阵将性格与情感认知结构模型--认知鉴定情绪(OCC)模型相融合, 提出一种情感建模的新方法--Personality_OCC模型, 从而解决了结合人的性格研究人类情感的问题, 并通过汽车普适计算环境下虚拟驾驶员情感模拟验证了人的性格对于情感变化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1.
薛维峰 《科技信息》2013,(13):489-489
本文以分类后的类型数量为线索,讨论了迄今为止有关性格分类的主要理论与模型,这些理论或模型的对性格进行分类的依据包括心理动机、认知风格、情感情绪以及血型、体型等生理属性。  相似文献   

12.
马一浮一生以儒为宗,贞守儒家义理.接续圣贤血脉于垂绝是其儒学的整体性关注、以儒为宗思想的时代性表述,亦是他晚年萦绕不去的关怀.综会<六艺>于一心的本质性格、内容总纲,指示回向原典、回向生命以接续圣贤血脉的正路,以"去除习染"充实宋明儒"变化气质"核心课题的工夫论纲领,破习以见性,形成马一浮儒学的系统性格.配合着以儒释儒的诠释性格、经学形式与诠释语言的古典形式,所呈现的面相与立场,是一典型的传统主义,亦可权说为一原典主义.他特别强调去除习气(习染)的为学工夫,认为"从上圣贤,教人识取自性,从习气中解放出来".他的习气概念概括了"气质之偏,物欲之蔽"而有七层涵义,且以私见之蔽或知见障为习气之深者."变化气质之偏"则又是他讲及"变化气质"时的实际概念.他总判习气是心中之夷狄,埋没本性之具.他判"今人类只在习气中生活".马先生为儒之狷者清者,不跟着举世风靡的习气走.他的传统主义的立场是对"举世风靡"的存在的超越,亦是对"举世风靡"超尘拔俗之"慧照内发".马一浮儒学所透射出来的一个文化深意要义是人生不能建立在习气上,人类社会不能建立在习气上,世界不能建立在习气上.  相似文献   

13.
孙二平 《科技信息》2010,(3):I0228-I0228,I0230
生活在同一时代背景下,出身于同一阶层的美国南方女性艾米丽和斯嘉丽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本文试从家庭环境对她们的影响,她们对爱情的态度差异,以及她们对传统的态度和反应不同三个方面探析她们不同命运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朱碧原 《科技信息》2010,(3):I0115-I0115,I0154
本文将紫鹃的情感历程与性格层次相结合,论述其人物形象塑造的完整性。深入探究紫鹃的情感变化,并由此发掘其多面性格,从而展现出其独特的、立体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5.
夏洛克作为欧洲文学的艺术典型,莎士比亚的成功之处在于以动态的视野从整体上去把握人物。夏洛克是被作为一个不断变化角色的圆形人物来塑造的,他的高度个性化来自其性格因素的对立统一运动。  相似文献   

16.
以安东尼澳·奎罗的悲喜剧《殉情》为例,阐释了莱辛在《汉堡剧评》中的情节布局理论,表现为:主线单一,布局匀称;与行动关系最密切的发现和突转,引发观众的怜悯或恐惧;人物的性格既是多色调、多层次激情的混合与斗争,又是超载性格和常见性格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7.
在大学生英语课堂参与行为的研究中,学生的性格是其影响因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该文根据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课堂参与行为和性格分析的调查,分析了大学生英语课堂参与行为与性格之间的联系.从而为教师组织不同性格的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课堂中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赵三多幼年丧父,长大后务农为生也兼做小生意;同时,赵三多习武因勤学苦练、博采众长遂成为著名的梅花拳拳师。受早年经历及当地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特殊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赵三多形成有时胆小怕事、彷徨懦弱;有时行侠仗义、抱打不平的双重性格。在义和拳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过程中,这两种性格相互交织,交替显现。运动的酝酿及初期赵三多行侠仗义、抱打不平的拳师性格虽然十分突出,但胆小怕事、彷徨懦弱的小农性格总体占主导地位;随义和拳运动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在洋人的重压下官府对赵三多及义和拳的态度变化,使赵三多的拳师性格逐渐占主导地位并开始固化,使其最终完成了从小农向义和拳首领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以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课的学生为对象,研究分组教学法对健美操专项学生性格特征的影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实验教学前后的MBTI-M性格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学生在外向-内向(E/I)维度上,性格倾向特征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外倾向因子E的得分区间由"明确外向"转变为"绝对外向",内倾向性因子I得分平均值明显减少,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在判断-观察(J/P)维度上,J因子得分平均值有所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他各维度因子的变化未见显著性差异.因此,分组教学法能有效地改善健美操专项学生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20.
《水浒传》第二作者罗贯中把林冲历史原型人物的粗犷性格改塑成一个以平和、沉稳为性格基调的人物,通过其人生命运,揭示出了"乱自上作"的主旨,概括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性口号,作品的思想和认识价值大大提升,显示出其善于由平凡出新奇的艺术创新能力。罗贯中对林冲性格的改塑,其视角不仅限于从社会和民族心理着眼,还包含映衬对比的艺术构思在内。或许是将前辈对林冲外貌定型化的描写奉为不应打破的成规,罗贯中只是改塑了林冲的性格基调,却仍保留了"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外貌,结果就出现了细人粗貌背离的现象。林冲的性格由罗贯中的率先改塑,到李开先重塑为形神统一的形象,以及在历代的艺术实践中不断丰富,以细人细貌为特征的林冲形象已经完全定型化。在几百年的历程中,作家和读者、观众都是林冲性格、形象改塑的创造者和促进者,因而林冲在《水浒传》之后的文艺作品中形神统一的形象是一种群众性、历史性的审美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